病原体多数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往往起病急,咽痛明显、伴有高热。查体可发现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 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病因 人的咽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聚集成团就称为扁桃体。其中最大的一对叫腭扁桃体,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扁桃体。扁桃体的表面有10~20个隐窝,通到扁桃体的深部,平时这些隐窝里就藏有很多细菌,但是扁桃体并不发炎。只有在疲劳过度、着凉,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隐窝中的细菌大量繁殖,其中的致病菌可使扁桃体红肿发炎、化脓。有一部分小儿经常发生扁桃体炎,在长期炎症的刺激下,扁桃体反而可以失去正常功能而转化成为对人体有害的病灶”,使机体产生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远离扁桃体的器官的病变。 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腺病毒也可引起本病。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也不少见。细菌可能是外界侵入的,亦可能系隐藏于扁桃体隐窝内的细菌,当机体抵抗力因寒冷,潮湿,过度劳累,体质虚弱,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等因素骤然降低时,细菌繁殖加强所致。有时则为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及猩红热等。急性扁桃体炎往往是在慢性扁桃体基础上反复急性发作。 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症状 1、全身症状:起病急、恶寒、高热、可达39~40℃、头晕头痛及全身酸困,尤其是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便秘等。 2、局部症状: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剧烈者可放射至耳部,口干,幼儿常因不能吞咽而哭闹不安。儿童若因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时可妨碍其睡眠,夜间常惊醒不安。 扁桃体明显肿大,普遍充血及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隐窝内充满脓性渗出物。病变较重者,多数淋巴滤泡增大、化脓,形成多发性滤泡脓肿,并可向隐窝或表面穿破,形成溃疡,小脓肿也可融合,致使整个扁桃体化脓。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潜伏期大概是在三到四天,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咽候疼痛,这种症状通常开始于一侧,然后双侧咽喉部都会感觉到明显的疼痛症状,吞咽的时候疼痛会有所加剧。患者朋友会出现全身不适,发热,四肢疼痛、恶寒等症状。有一些患者朋友还会产生同侧耳痛、耳鸣以及听力减退的情况。 慢性扁桃体炎局部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时有咽干、异物感、发痒等,常有急性发作史。儿童扁桃体过度肥大可影响呼吸和吞咽。若腺样体也大时,则致鼻堵、打鼾。因小窝内细菌及毒素吸收,可致头痛、乏力及低热等。检查可见舌腭弓慢性充血、扁桃体肥大;病程长者,扁桃体不大,甚至萎缩,但小窝口有干酪样脓栓。 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检查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主要为细菌感染所致,常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病变较重,范围可波及扁桃体隐窝、扁桃体实质,严重者可穿过扁桃体被膜进入扁桃体周隙。属化脓性病变。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上极为常见,症状及体征均比较典型,一般易于诊断。但确定病原菌则不易,须做细菌培养并结合血清学检查来判断。 1、起病急骤,常伴寒颤、高热等全身不适症状,婴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呕吐或昏睡。 2、咽痛剧烈,吞咽困难,疼痛常放射至耳部。 3、扁桃体充血肿大,隐窝口有黄白色脓点。脓性分泌物多直接融合成假膜,但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于拭去,不留出血刨面。 4、隐窝口之间的粘膜下可见黄白色斑点,为扁桃体内淋巴滤泡化脓的持征。 5、下顿角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6、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中度增多。 7、本病须与咽白喉、奋森咽峡炎、猩红热性咽峡炎、单核细胞增多症性咽峡炎、粒细胞缺乏症性咽峡炎、白血病性咽峡炎等咽部的溃疡膜性病变相鉴别。 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 1、首选有效抗生素本病主要是细菌感染,多为链球菌感染,抗菌消炎可首选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林可霉素或先锋霉素等。最好的办法是进行涂片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针对性地选择抗菌药物。 2、对症选用解热镇痛药扁桃体炎并发高热头痛及全身酸痛时可选用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既解热又镇痛,有利于抗菌药发挥高效能。 3、慎用激素目前有些医生喜欢使用激素降温,显示疗效,其实不可取。在没有采用有效抗菌药物之前,不可盲目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那样只会造成病情得到控制的假象,掩盖病情。 4、局部用药可选用3%双氧水、l%氧化锌溶液、l%~2%碘甘油、10%鞣酸甘油等涂布扁桃体表面,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患者应适当隔离,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进食流质食物。 5、在药物治疗的外用碘酒擦拭扁桃体,可使病程缩短,迅速痊愈。具体的方法,取带竹签的消毒棉球,或用消毒镊子夹消毒棉球,蘸2%碘酒,迅速擦拭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面。 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饮食 1、慢性扁桃体炎的营养饮食调理: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发展而来,在急性期没有及时治疗,长期反复发作而转成慢性。患者常有咽喉疼痛不适,颌下淋巴结肿大、头痛、耳痛等症状。宜食清热解毒的食物,如绿豆汤、赤小豆粥、白菜、白萝卜、鲜黄花菜、丝瓜、马齿苋粥,多饮纯净水以及鲜水果汁。一定忌食油腻、炸、烤及辛辣食物,忌烟酒。 2、急性期扁桃体炎的营养饮食调理:急性期患者会出现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头痛、鼻塞,有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这一时期饮食宜清淡、爽口,多采用流质饮食,可食用米汤、藕粉、豆浆、面条汤等,多吃西瓜、葡萄、梨、柑橘等水果,多喝水或各种果汁饮料,补充机体所需的水分。病情好转后,多进食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软食,如蛋羹、绿豆粥、清蒸鱼羹等。 3、扁桃体切除术后的饮食调理:扁桃体切除是临床常见手术,如果用局部醉麻,术后4小时即可给予冷牛奶、藕粉、冰淇淋等。多饮冷开水,以保持口腔和咽部清洁。若用全身麻醉者,应待清醒后,方可进食。应进流食,食物宜清淡且易于消化。禁食过咸、过酸的流食,因其易刺激创面,引起疼痛。也不宜进食过热的食物,以免使伤口血管扩张而不利于止血。一般手术后 1~2 天可改为半流质饮食或软食。 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预防 1、慢性扁桃体炎的病人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去除室内潮湿的空气,都是重要的。对于患病儿童,应养成不挑食、不过食的良好习惯。 2、坚持锻炼身体,每天可以去晨跑,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不过度操劳,每天按时休息,不熬夜,养足精神若劳累后应及时调整休息。戒除烟酒,尽量少抽烟少喝酒是预防慢性扁桃体炎的重要一点。 3、患扁桃体急性炎症应彻底治愈,一旦发现有扁桃体急性炎症就应该马上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留下后患。 4、预防各类传染病、流行病。流食或半流食,比如粥、豆浆等,发热高者町用酒精擦浴,一般是物理降温来协助降温。 5、生病一定要一次性治愈,否则高烧很容易引发感染,从而导致化脓性扁桃体炎。 6、均衡膳食,加强营养。饮食一定要做到营养均衡,比例合理。特别是要戒掉爱吃零食的坏习惯,零食大多没有什么营养,还会导致不好好吃饭,导致营养失调。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症状
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急性菌炎症。

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咽黏膜及其他咽淋巴组织的炎症,是一种常见的咽部疾病,为儿童常见病。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症状表现较重。局部较常见的并发症为扁桃体周围炎或扁桃体周围脓肿。为细菌感染。
急性化脓性扁桃炎突然发病,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8 -40度,体温过高者可抽搐,尤以夜问体温更高。可有全身不适,头痛、腰背及四肢酸痛、食欲不振、便秘。婴幼儿可有呕吐、腹泻、腹痛,这是由肠系膜淋巴结同时发炎所致。咽痛初为一侧,继为双侧,吞咽或咳嗽时加重,可引起同侧反射性耳痛。炎症波及咽鼓管,则感耳闷、耳鸣。扁桃体极度肿大时可致咽梗阻及呼吸困难,喘鸣等。颌下淋巴结肿大疼痛。检查时可见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覆盖白色或黄色点状渗出物,渗出物有时连成膜状,容易擦去。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严重吗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病因 5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表现 6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诊断 7 鉴别诊断 8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 抗感染治疗 扁桃体摘除 9 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并发症 10 参考资料 附: 1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相关药物 2 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中成药 3 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穴位 1 拼音 jí xìng huà nóng xìng biǎn táo tǐ yán 2 英文参考 tonsillar abscess [朗道汉英字典] acute suppurative tonsillitis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3 概述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acute suppurative tonsillitis)属于上呼吸道常见细菌性感染,儿童、青少年多见;多两侧扁桃体同时受累,乙型或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为本病的主要致病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厌氧菌、腺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上述病原体多属于正常人口腔及扁桃体内正常菌群,只有当某些因素使全身或局部的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方能侵袭人体导致感染,而受凉、潮湿、劳累、烟酒过度、有害气体等均可为诱因。[1] 4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病因 乙型或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主要致病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厌氧菌、腺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上述病原体多属于正常人口腔及扁桃体内正常菌群,只有当某些因素使全身或局部的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方能侵袭人体导致感染,而受凉、潮湿、劳累、烟酒过度、有害气体等均可为诱因。[1] 5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儿童、青少年多见,起病较急,咽痛为其主要症状,初起多为一侧,继而可发展到对侧,咽痛剧烈者,吞咽困难,可有同侧耳痛;由于咽部及软腭肿胀,讲话言语不清,呼吸费力;如果发展为扁桃体周围炎,还可出现张口受限;若炎症侵及咽鼓管,则可有耳闷、耳鸣和听力减退。患者多有全身不适、疲乏无力、头痛等,常有发热,体温可达38~40℃,甚至40℃以上。婴幼儿可有腹泻。[1] 6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诊断 1.临床表现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起病较急,咽痛为其主要症状,初起多为一侧,继而可发展到对侧,咽痛剧烈者,吞咽困难,可有同侧耳痛;由于咽部及软腭肿胀,讲话言语不清,呼吸费力;如果发展为扁桃体周围炎,还可出现张口受限;若炎症侵及咽鼓管,则可有耳闷、耳鸣和听力减退。患者多有全身不适、疲乏无力、头痛等,常有发热,体温可达38~40℃,甚至40℃以上。婴幼儿可有腹泻。[1] 2.体格检查 患者呈急性热病容,扁桃体肿大明显,表面有黄白色脓点,在隐窝口有渗出物。脓点可融合成假膜状,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拭去,不留出血创面。咽部黏膜呈弥漫性充血,可发现腺样体或舌根扁桃体红肿,下颌淋巴结常有肿大压痛。[1] 3.实验室检查 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白细胞增多[1]。 7 鉴别诊断 化脓性扁桃体炎需要注意与猩红热、单核细胞增多症、咽白喉等相鉴别[1]。 8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 患者需适当休息,多饮水,食用易消化富于营养的半流质或软食。咽痛较剧,高热、头痛与四肢酸痛者,可口服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1] 抗感染治疗 抗菌药物为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主要治疗药物。青霉素类药物对主要致病菌具有抗菌作用,为首选,可选用青霉素,或口服阿莫西林。青霉素过敏患者可口服红霉素、阿奇霉素、地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其他可选药有口服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如头孢氨芐、头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对青霉素有超敏反应患者禁用头孢菌素,18岁以下未成年人忌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所有药物疗程为10天以彻底杀灭病原菌,避免链球菌可能导致的变态反应性并发症。[1] 扁桃体摘除 对反复发生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者可进行扁桃体摘除,但需要严格掌握,摘除指征需要结合患者年龄、免疫状态、是否有并发症以及扁桃体局部情况综合考虑。[1] 9 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