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汤可以促进身体的平衡发展,那有哪些汤可以令我们 清热 祛湿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关于几样清热祛湿汤的做法及其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处! 可以清热祛湿的汤及其做法 1、陈皮薏仁鸭汤——祛湿止泻 【原料】水鸭肉250克、陈皮6克、炒薏仁30克、莲子肉30克、淮山12克、生姜10克 【步骤】鸭肉切块,薏仁、莲子冷水浸泡2小时,所有材料入锅,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煲2小时,加料出锅。 【功效】薏仁祛湿,加水鸭可补脾健胃、祛湿止泻。此汤对湿气重、大便稀烂、脾虚者尤为合适。 2、芡实薏仁赤小豆汤——出自《本草纲目》 【原料】薏米仁、赤小豆、芡实各半碗,淡竹叶、马齿苋、槐米、 绿茶适量,以上材料均为干货 【步骤】将薏米仁、赤小豆、芡实加清水浸泡一到两小时,若是加热水可缩短一半时间;马齿苋浸泡半小时;把淡竹叶、马齿苋、槐米、 绿茶用纱布包扎好;将所有材料入锅,加水后煲一小时。无需加任何调料,喝汤,吃薏仁米、赤小豆和芡实即可。 【功 效】这是出自《本草纲目》的健脾祛湿 食疗 方,湿气重多伴有脾虚,两者同时调理方能见效快、易断根。以上材料不易 收集 ,不过市面上有成品出售,比如芡实薏仁茶,早晚一杯,尤其适合春季、回南天。与普通的食疗相比,这款汤更偏向于药膳,因此效果好得多,另外还有淡斑 美白 减肥 的功效。 3、薏仁排骨汤——祛湿利尿 【原料】冬瓜500克,排骨250克,一小把薏仁 【步骤】冬瓜不去皮,切大块,将排骨、薏仁一起入锅,加水后,小火炖一个半小时,再加入冬瓜,炖10分钟后加调料出锅。 【功效】此汤有清热祛湿、利水排尿的效果,对于水肿、尿路 疾病 患者来说具有辅助性治疗作用。 4、黄瓜猪腱汤——清热祛湿 【原料】老黄瓜1斤,猪腱1斤,陈皮1角,赤小豆2两,碎瑶柱1汤匙,扁豆1两,粉肠8两 【步骤】猪腱、粉肠过水去腥,水烧开后,加猪腱煲15分钟,再放入粉肠、陈皮、赤小豆、扁豆、老黄瓜煲1小时,放入碎瑶柱,再煲15分钟,加入调料即可食用。 【功效】老黄瓜能除热祛湿解火毒,扁豆、赤小豆俱有健脾化湿功效,加猪粉肠煲黄瓜汤,清热当中更有理肠胃之食疗作用。 扁豆鲫鱼汤——健脾祛湿 【原料】扁豆、木棉花各15克,蜜枣2个,鲫鱼肉100克,陈皮3克,生姜2、3片 【步骤】鲫鱼煎好,浇上一些清水,扁豆稍微翻炒一下,将鲫鱼、扁豆、泡好的木棉花陈皮、生姜、一碗热开水一起放入炖盅,盖上盖子,隔水炖一个半小时。 【功效】炒后的扁豆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止泻的功效,与木棉花陈皮炖鲫鱼,为春湿时健脾祛湿的 养生 汤品。 为什么平常要多喝汤 日常人们常喝的汤有荤、素两大类,荤汤有鸡汤、肉汤、骨头汤、鱼汤、蛋花汤等;素汤有海带汤、豆腐汤、紫菜汤、番茄汤、冬瓜菜和米汤等。无论是荤汤还是素汤,都应根据各人的喜好与口味来选料烹制,加之“对症喝汤”就可达到抗衰治病,清热 解毒 的“汤疗”效果。 多喝骨汤抗衰老。人到中老年,机体的种种衰老现象相继发生,由于微循环障碍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老年人容易发生“钙迁徙”而导致骨质疏松、骨刺增生和股骨颈 骨折 等症。骨头汤中特殊养分――胶原蛋白,可疏通微循环并补充钙质,从而改善上述症状,延缓人体的衰老。 多喝鸡汤防 感冒 。鸡汤特别是母鸡汤中的特殊养分,可加快咽喉及支气管粘膜 血液 循环,增加粘液的分泌,及时清除 呼吸 道病毒,可缓解 咳嗽 、咽干、喉痛等症状,对感昌、支 气管炎 等防治效果尤佳。 多喝鱼汤治 哮喘 。鱼汤中尤其是鲫鱼、乌鱼汤中含有大量的特殊脂肪酸、具有抗火作用,可防止呼吸道发炎,并防治哮喘的发作,对 儿童 哮喘病更为有益,鱼汤中卵磷脂对病体的康复更为有利。 多喝豆汤退风热。服用甘草生姜黑豆汤,对小便涩黄、风热入肾等症,有一定治疗效果。 多喝菜汤解体衰。各种新鲜蔬菜含有大量碱性成分并溶于汤中,常喝蔬菜汤可使体内血液呈正常的弱碱性状态,防止血液酸化,并使沉积于细胞中的污染物或毒性物质重新溶解后随尿排出体外。 为什么饭前饭后一碗汤 饭前喝汤:1、饭前先喝几口汤,将口腔、食道润滑一下,可以防止干硬食品刺激 消化 道黏膜,有利于食物稀释和搅拌,促进消化、吸收,增强 营养 。 2、饭前喝汤可使胃内食物充分贴近胃壁,增强饱腹感,从而抑制摄食中枢,降低人的食欲,不容易吃胖。 3、要看汤的本质材料,有的汤太多油脂,不利于 健康 ,更容易长胖,特别实在饭店,有些老板,放许多鸡精,来增加汤的味道。 饭后喝汤:1、汤能够帮助胃进行正常消化吸收和代谢,发挥这种消化作用,是汤中含有食物煮制时所溶出的营养物质,可以促进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 2、饭已经吃饱了,再喝汤容易导致营养过剩,造成肥胖,如果慢速喝汤会给食物的消化吸收留出充足的时间,就不会容易肥胖。 习惯少吃汤泡饭:汤泡饭由于饱含水分,松软易吞,人们往往懒于咀嚼,未唾液及咀嚼消化过程把食物快速吞咽下去,这就给胃的消化增加了负担,容易导致胃病。

清热祛湿的汤做法,清热祛湿的汤做法和功效

清热祛湿的汤做法和配方

广东清补凉煲汤配方 广东清补凉煲汤配方,中国从古至今都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各有千秋,清补凉是一款既可以是甜品又可以是炖汤,下面来看广东清补凉煲汤配方吧。 广东清补凉煲汤配方1 清补凉瘦肉汤(广东第一汤)的做法 备好所需要的材料。 瘦肉洗干净改刀切小件。 清补凉材料选用枸杞子的需要汤煲好前10分钟再落入。 所有材料连生姜片(或陈皮)一同落入汤煲里。 调校煲汤时间开煲。 落入枸杞子后十分钟即可关火。 熬煲一个半小时便可了,可以现在落入小许盐调味也可以伴些盐上餐桌上随个人喜好而调味。 就这么简单,广东第一汤就轻易煲好了。 小贴士 清补凉用料并没有严格要求,按个人喜好或身体需求调整用料,例如需要体质较虚可选用红枣起补血作用,选用枸杞子对眼睛起保健作用等等。 广东清补凉煲汤配方2 清补凉汤的做法 焯水猪骨头、百合、芡实、玉竹、薏仁、茯苓、白扁豆、山药片、麦冬、莲子、党参、沙参 清补凉食材全部淘洗干净,把党参用剪刀剪短,用清水浸泡20分钟 清补凉食材和焯水猪骨汤一起放进电压力锅内 加适量清水 上盖,按豆筋键煲1小时模式 时间到了等电压力锅冷却后开盖,加适量盐 加适量鸡精调味,即可饮用 清清甜甜的清补凉汤,适合夏天的一款汤,清热、祛湿、润燥! 广东清补凉煲汤配方3 清补凉鸡汤的做法 首先备好干货,清洗干净 鸡开胸,慢慢的'把鸡肉跟骨头分离 这是半成品 这是已经完成的,把肉跟鸡架分离开! 到这里估计有朋友产生疑问,为什么不把鸡切块熬汤,而是鸡肉跟骨头分开! 主要是我嘴馋,鸡骨头可以熬汤,鸡肉可以做其他好吃的,例如:虫草蒸鸡肉,桑拿鸡…等等! 觉得麻烦的朋友们可以直接把鸡切块熬汤也是可以的! 水烧开,把鸡骨头焯水一遍! 这里是一只鸡,把肉拆分出来,份量还是蛮多的!但是今天我们的主角是鸡架! 把鸡架跟汤料放入汤锅里,加水加姜片! 熬一个半小时!熬好后即可加盐调味!

清热祛湿的汤做法和功效

1、荠菜茅根脊骨汤材料:荠菜(鲜品)60克,白茅根(鲜品)30克,猪脊骨400克,生姜3片。做法:将荠菜、白茅根洗净,切段。猪脊骨洗净,与荠菜、白茅根、生姜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调入精盐即成。功效:清热利湿、健脾消暑,适合夏季 养生 保健食用。2、山楂扁豆金银胗汤材料:山楂40克,炒扁豆50克,鲜鸭胗、腊鸭胗各2个,猪肉200克,陈皮14个、生姜3片。做法:各药材洗净、浸泡,陈皮去瓤;鲜鸭胗洗净剖开,去脏杂,可不剥去鸭内金,洗净;腊鸭胗温水浸泡,洗净;猪月展肉洗净。一起放进瓦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盐便可。功效:健脾祛湿、开胃消滞。扁豆甘平、性温,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可用于脾虚有湿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泄泻。与山楂同用,共凑健脾祛湿、消食开胃之效。3、生熟薏米白果猪肚汤材料:生、熟(即炒)薏米各15克,白果8个,腐竹皮1张,猪肚500克,生姜3片。做法:生、熟薏米,白果洗净;腐竹皮浸开;猪肚洗净、翻转,用盐或生粉搓洗数遍,再冲净;适量水倒入瓦煲烧开,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文火煲两个小时,下盐调味食用。功效:健脾止泻、清热利湿、醒胃。4、黄芪补气健脾汤材料:黄芪25克,党参20克,薏米仁20克,乌鸡500克,猪瘦肉50克,生姜3片。做法:将乌鸡、猪瘦肉焯水后备用,其他材料分别洗净;把所有材料放入煲中,加入清水适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一个半小时,放盐即可。功效:黄芪其性温味甘,能益气固表;党参能养血生津,主治脾肺虚弱;而薏米仁性凉味甘,能健脾、清热祛湿。此汤能补中气而又理脾胃,适合春夏之际,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食。5、薏仁猪脚汤材料:薏仁30g,干净猪脚一只约半斤。做法:薏仁碾碎,猪脚洗净剁块与薏仁一同放入砂锅,加黄酒、姜及清水1500毫升,盖好。先用猛火煮滚,除去汤面浮沫,再用文火煨约2小时;待猪蹄烂熟后,依次加入盐、酱油、葱、胡椒粉。功效:健脾益胃、利湿、壮腰膝。6、土茯苓赤小豆汤材料:土茯苓30克、祛湿豆50克、赤小豆30克、陈皮14个、猪瘦肉300克、生姜3片。做法:土茯苓、祛湿豆、赤小豆均浸泡、洗净,陈皮去瓤;猪瘦肉洗净,切块,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约一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功效:有清热、祛湿、解毒的功效,同时亦是暮春初夏时家庭祛湿健脾的 养生 汤水,且男女老少皆宜。7、干土茯苓木棉花鲫鱼汤材料:土茯苓、木棉花、炒扁豆各50克,蜜枣3个,白鲫鱼1条,生姜3片。做法:各物洗净;蜜枣去仁;白鲫鱼宰洗干净,煎至微黄,灒入少许热水,然后和所有材料一起下瓦煲,煲里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大火滚沸改小火,滚约1小时后,下盐便可。功效:祛湿除困、健脾利水。8、沙葛猪骨汤材料:沙葛500克、猪扇骨500克、眉豆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蜜枣2个、姜2片。做法:赤小豆、眉豆、扁豆洗净,浸泡1-2小时;猪扇骨斩大件,洗净,汆水捞起;沙葛洗净,去皮,去筋,切块。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一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功效:清热祛湿,健脾开胃。说到祛湿,赤小豆、眉豆和扁豆都是“能手”,再配以当令且能清热生津的沙葛,是夏季可常饮用的汤品。9、五指毛桃茯苓炖瘦肉材料: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各100克,瘦肉一斤,陈皮5克,盐少许。做法: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洗净后浸泡片刻;瘦肉洗净切成块,汆水捞起备用;用汤煲煮水,沸开后加入所有食材,武火煮10分钟再转文火煲一两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功效:清热祛湿,益气健脾。五指毛桃被称为“广东人参”,又有“南芪”之谓,其性平、味甘,有健脾补肺、利湿舒筋之功,补而不滞。茯苓与五指毛桃合用具有祛湿化滞、健脾开胃等作用。适用于脾虚浮肿、食少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