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放血的穴位,耳朵放血治疗

少商穴的功效与作用 本穴三棱针点刺出血,配伍商阳穴,合谷穴可

如发热不退,可以少商,耳尖,大椎点刺放血,可根据情况加退六腑或水底捞孩子出疹子发烧昏厥可十宣穴和少商穴放血四缝穴除了治疗小儿疳积、百日咳外,其治疗范围在逐渐扩大。如胃脘痛、腹痛、腹胀、咽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呃逆、中暑、发热、感冒哮喘、小儿惊风等症均有奇效。还有人发现可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疖肿、痛风、月经不调等症。

取穴及操作疗法

(1)取穴:第2、3、4、5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点取之。

(2)消毒:穴位用安尔碘,针具高压消毒。

(3)针具:三棱针或25 mm毫针或5、6号注射针头。

(4)操作:为缓解疼痛,在穴位上下用绳捆紧,用安尔碘消毒后,押手扶住手指,刺手快速点刺。点刺深浅根据年龄、体质决定,刺后用双手挤出少许血液或淋巴液即可。如遇高热者可多挤出些血液直至血液变红为止。一般1周2次,重者可每日1~2次。治疗5~7次为一疗程。

耳朵放血治疗

“放血”听起来有点让人害怕,但在中医治疗手段中,放血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治疗手段,就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北京同仁医院中医针灸科孙红大夫说,放血疗法也叫刺络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拔罐使用,对于治疗痤疮、关节痛和上火类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据了解,放血疗法源于石器时代,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后来就发展成为金属针和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针具一般是三棱针由不锈钢制成,分为粗细两种,针尖部有三面三棱,十分锋利。粗针长7~10厘米,针柄直径2毫米,适用于四肢、躯干部位放血。细针长5~7厘米,针柄直径1毫米,适用于头面部及手足部放血。孙大夫说,放血疗法就是根据经络学说和针刺原理,用针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经脉,祛淤生新,调气理血,给病一个出口。放血疗法在使用针具上手法上有点刺、挑刺和丛刺,孙大夫告诉记者,现在最常用的是点刺法。例如治疗痤疮一般是点刺背部的大椎穴4~5次,然后再对着点刺处拔罐。所谓的点刺就是对准放血处,~3毫米,然后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黏液。该法运用较多,大多数部位都可以采用。如果是腘窝、肘窝、头面部放血,就缓慢的刺入静脉1~2毫米,缓慢地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放血治疗安全可靠,一般没有什么危险。孙大夫说,在治疗前,先将针具煮沸消毒,然后操作者的双手和患者的放血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在用右手刺络或划割放血的另一手作提、捏、推、按等辅助动作,以配合放血。放血疗法一般要隔天进行,一周两次,一个疗程是5次,一般放血量为5滴左右。但是孙大夫指出,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血管瘤患者和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都不宜使用放血疗法。针刺放血疗法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如带状疱疹、感冒、发烧等都有效,具有镇静、止痛、泻热、消肿、解毒、化淤等功效。对于某些急病重症也能及时抢救,收效迅速且无副作用。

中耳炎耳聋

严重的中耳炎是会导致耳聋的!一般情况下中耳炎会有以下症状:

:听力下降、自听增强。

2、耳部疼痛:急性中耳炎患者,会有这样一些症状,耳朵隐隐作痛,这是中耳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有时为持续性疼痛,有时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

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嗡嗡声记流水声等。尤其是头部运动或打哈欠、擤鼻涕时,有时耳内还会有脓性分泌物。如果是儿童常常会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中耳炎有时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眩晕、头痛等。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就会发生听力下降,严重者导致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