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本人认为是神经性皮炎,因1.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皮肤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明显的皮肤损害。2.神经性皮炎多发生在颈后部或其两侧、肘窝、腘窝、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3.常成片出现,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顶丘疹,皮肤增厚,皮脊突起,皮沟加深,形似苔藓。4.常呈淡红或淡褐色。剧烈搔痒是其主要的症状。5.神经性皮炎的病因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6.过度紧张、兴奋、忧郁、疲劳、焦虑、急躁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皆可能是神经性皮炎的诱因。7.局部刺激、搔抓、衣领的摩擦、过敏体质、多吃刺激性食物等, 意见建议:也可能引起神经性皮炎。到医院去检查一下,

面部皮炎快好了的征兆

咽喉炎止咳化痰最快的方法

咽炎炎一般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患者会一直咳嗽,咽喉肿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下面就由我来告诉你咽炎怎么治才好得快,希望对你有帮助! 咽炎怎么治才好得快 1、咽喉炎致使咽喉肿痛、嗓子燥痒、吞咽有异物感,可采取舌根运动法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即闭口、舌尖抵牙齿、正转18次、反转18次、然后将口中津液分三次咽下坚持早晚各一次。 2、患慢性咽喉炎 试用口含生大蒜头 ,坚持数月咽喉炎可除根。口含生大蒜头最好挑紫皮独头大蒜。开始时辣得眼泪直淌口腔粘膜也生痛 ,可时含时吐且不要将大蒜头光滑的外表咬破。以后适应了再边含边咬。此法对牙痛、声音嘶哑等口腔毛病也有效果。 3、取核桃10枚、去硬壳、去衣、分早晚两次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核桃具有消炎、润肺、化痰、止咳等功效。可治咽喉肿痛、咳嗽等疾病。 4、中医治疗:橘红茶 化橘红治疗慢性咽炎之功!在于化橘红独特的抗菌抗病毒、消炎、止咳化痰之功! 5、胖大海冰糖茶 配方:胖大海4个,冰糖适量。 用法:加开水泡至胖大海呈海绵状,饮水每日数次。 适应证:咽喉疼痛,发音嘶哑。 功效:胖大海清热生津,有利咽、开音作用。 现代研究认为,白萝卜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纤维,具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作用。中医理论也认为该品味辛甘,性凉,入肺胃经,为食疗佳品,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本草纲目称之为“蔬中最有利者”。白萝卜在临床实践中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6、萝卜汁 配方:鲜萝卜500克。 用法:洗净,生吃或捣汁饮,或煮食饮汤。 适应证:防治咽喉炎。 功效:萝卜,古称莱菔,其营养价值很高,含大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其中维生素C含量在一般蔬菜中名列前茅,为梨、苹果中维生素含量的10倍。故有“萝卜赛过梨”之美称。据研究,萝卜的醇提取物有抗菌作用;临床对防治流感、咽喉炎等有效。 7、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据分析,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铁、钙、铜、锰、钾、磷等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以及果糖、葡萄糖、淀粉酶、氧化酶、还原酶等,具有滋养、润燥、解毒、美白养颜、润肠通便之功效。 蜂蜜萝卜汁 配方:白萝卜适量,蜂蜜20毫升。 用法:将萝卜洗净、切碎,以洁净纱布绞汁。每次取30毫升,加蜂蜜20毫升,再加温开水适量,调匀顿服,每日3次。 适应证:秋季咽燥喉痒或燥咳。 功效:萝卜润喉化痰,解毒、消食、散淤,有治喘作用;蜂蜜补虚润肺,抗菌消炎。 大豆由于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用。   咽炎的自我治疗方法 (1)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空气新鲜,是防治慢性咽炎的有效措施。居室空气干燥及过冷、过热、过湿都可影响咽部粘膜的防御机能,造成功能障碍,咽部感觉异常,日久而成慢性咽炎病变。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可以保持口腔清洁。防治口鼻疾病,消除炎性病灶,对防治咽炎也不容忽视。 (2)进行饮食调养,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如橘子、广柑、菠萝、甘蔗、橄榄、鸭梨、苹果等,或多喝水及清凉饮料,但饮料不能太浓。忌食烟、酒、姜、椒、芥、蒜及一切辛辣之物。 (3)气功疗法治疗咽炎,方法是:静坐,两手轻放于两大腿,两眼微闭,舌抵上腭,安神入静,自然呼吸,意守咽部,口中蓄津,待津液满口,缓缓下咽,如此15~20分钟,然后慢慢睁开两眼,以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轻轻揉喉部,自然呼吸意守手下,津液满口后,缓缓下咽,如此按揉5~7分钟。每日练2~3次,每次15~30分钟。   咽炎的食疗方 1) 利咽茶饮:双花、麦冬、木蝴蝶、胖大海、生甘草各3-5克,开水冲泡频服。清咽饮:乌梅肉、生甘草、沙参、麦冬、桔梗、元参各50克,捣碎混匀,每日3次,每次服15克左右,以沸水冲饮。 2) 绿豆海带汤:绿豆一两、海带一两、白糖少许。将绿豆与海带(切丝)放于锅中,加水煮烂,后入白糖调味,每日当茶喝。 3) 青龙白虎汤:青果5枚,萝卜1个。制法:萝卜切片与青果共煮30分钟,取汁代茶。效用:清热泻火,解毒利咽,生津消食。用于秋天燥咳、咽痛。 4) 银耳西红柿羹:银耳50g(野生银耳15g),西红柿100g,冰糖适量。制法:先将银耳用水泡发、洗净,然后放入砂锅中,熬至浓稠、酥软,再将西红柿洗净去皮、籽,切碎捣烂,放入银耳羹中煮开,加冰糖适量调味。效用:银耳滋阴润肺,西红柿清热解毒,生津利咽,加冰糖成羹,酸甜可口,富于营养。此方对阴虚火旺之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炎、干咳日久的患者有调理及治疗作用。 5) 沙参玉竹蒸鸭:老鸭一只,玉竹50g,北沙参50g,姜、花椒、黄酒、盐适量。制法:将老鸭宰杀去毛,去内脏,玉竹及北沙参拣净杂质,洗净备用。将老鸭、玉竹、北沙参同放入煲内,加清水、姜、花椒、黄酒、盐适量,用小火炖二小时即可。特点:鸭肉香、味鲜美,微苦。效用:滋阴清热、利咽润喉、润肠通便。

疏肝理气安神最快的好方法

肝郁气滞的症状表现为频频叹气、胸胁胀痛或串痛等。肝郁气滞症的病因多是郁闷、精神受到刺激或因精神创伤史所致。 首先要通过精神养生的方法来调节神志和情志,并针对病因采取疏导的方法来进行治疗。饮食上可多吃些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蓬蒿、西红柿、萝卜、橙子、柚子、柑橘、香橼、佛手等。适合疏肝理气的食物还包括:中药陈皮、砂仁、党参等。 到底肝郁气滞吃什么好?下面我推荐几种食物: 1、茼蒿 茼蒿是疏肝理气的首选食品。茼蒿具有行肝气,消食开胃,通便利腑的作用。茼蒿中含有特殊香味的挥发油,有助于宽中理气,消食开胃,增加食欲。其所含的粗纤维还有助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通腑利肠。特别是肝郁气滞所致的善怒、频频叹气、胸胁胀痛等症状。 2、莲藕 能够疏肝健脾理气的食物有莲藕,能通气,还能健脾和胃,养心安神,亦属顺气佳品,以清水煮藕或煮藕粥疗效最好。 3、玫瑰花 玫瑰花,有疏肝理气、宁心安神的功效,沏茶时放几朵玫瑰花不但有顺气功效,还很赏心悦目,没有喝茶习惯的女性可以单独泡玫瑰花喝,或者将香气扑鼻的玫瑰花插在居室的花瓶里,呼吸进花香也能顺气宁神。 4、香菜 在人们的生活中,香菜一般是以“配角”的形式出现,很少有人了解它的药用功效。《本草纲目》)认为,“胡荽,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辟一切不正之气。”《嘉佑本草》则认为:“(香菜)消谷,治五脏,补不足,利大小肠,通小腹气,拔四肢热,止头痛,通心窍。” 5、柑橘 中医认为,柑橘具有顺气、止咳、健胃、化痰、疏肝理气等多种功效。橘子几乎一身都是宝,其皮、核、络、叶都是地道的药材。其中,橘皮经过炮制后就成为陈皮,是理气最常用的药材。橘核有散结、止痛的功效,可用来治疗睾丸肿痛、乳腺炎性肿痛等症。 6、茴香 茴香,果实做药用,名小茴香,嫩叶可食用,子和叶都有顺气作用,用叶做菜馅或炒菜食用,都可起到顺气健胃止痛的疗效。 二、肝郁气滞的偏方 1、荷叶玫瑰花茶 荷叶、何首乌各1、5钱,黄耆、玫瑰花、桑叶各1钱,炒决明子、茯苓、枸杞各3钱,麦冬5钱。将上述的材料用开水冲泡即可饮用,有疏肝理气、降脂瘦身之功效。 2、佛手姜茶 佛手10克、生姜6克、白糖适量。将佛手10克、生姜6克同煮,去渣,加入白糖另溶。不拘时服用。生姜可健胃止呕、温中和胃,可加强佛手疏肝解郁作用,服用可使气郁不舒而胸膈胀闷的'症状明显改善。 3、沙参佛手粥 沙参、山药、莲子、佛手各20克,糖适量,粳米50克。先将山药切成小片,与莲子、沙参一起泡透后,再加入所有材料,加水用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熬成粥。益气养阴、理气健脾、清心安神。 4、二花理气茶 月季花9克(干品)、玫瑰花9克(干品),红茶3克。上3味制粗末,用沸水冲泡10分钟,不拘时温饮,每日1剂,连服数日。理气解郁。 5、玫瑰花茶 干玫瑰花6-10克。将上品放茶杯内,冲入沸水,加盖30分钟后,代茶饮用。不拘时温服。玫瑰花甘微苦,可行气解忧舒肝,是一味平缓的茶疗方,尤其情绪不稳而胸闷者可多加喝用。 6、三花舒肝解郁茶 月季花6朵、玫瑰花6朵、茉莉花12朵。将所有材料以沸水冲泡。舒肝理气、活血通脉、解忧郁、调理肝火引起的睡眠问题。 其实按摩一些穴位也能缓解肝郁气滞的症状,那么你知道常按什么穴位可以疏肝解郁吗?不知道的朋友可以跟着我来学习一下。 三、常按什么穴位可以疏肝解郁 1、行间穴 行间穴是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位置,是刺激肝经的穴位,能帮助打通肝经。按摩行间穴对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很有帮助,比较适合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的人。 脸色发黄的女性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按摩行间穴虽然不能根治肝病,却能疏通肝经,调畅气血,改善肝功能,对于缓解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按摩的时候,用大拇指点按在行间穴的位置,轻轻按揉3分钟左右,稍微用力,以感觉压痛为度。如果是懒得用手按,也可以光脚,用一只脚的拇趾去踩另一只脚的行间穴位置,这样时不时踩一下,也能够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2、足三里 自古以来,足三里穴就被医家认为是养生大穴,为强壮及保健的要穴。虽然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但常按对肝脏也有好处。因为脾胃是气血化生之源,脾胃调理好,肝血才能够充足,肝气才能够顺畅。所以,经常按揉足三里穴不仅能补益脾胃,还能消除疲劳、恢复活力,对肝脏的养护也是有一定的效果。 坐在凳子上,腿弯曲,大腿与小腿成90度。用手摸膝盖外侧,有一处凹陷的地方就是膝眼,五指并拢,手指伸直,食指第二关节放在膝眼的地方,并使手指与小腿成垂直方向平贴在腿上,小指第二关节下就是足三里穴。 按摩的时候,用两只手的拇指指端同时按压住两腿的足三里穴,首先按住几秒迅速离开,然后再按住,指端位置不动,缓缓用力,再迅速松开。松开时,手指不离皮肤,这样连续而均匀地用力按压5分钟。每次按压的时候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才行。 也可以用大拇指或中指揉两腿的足三里穴。手指按住穴位,向同一个方向转动,然后再朝反方向转动,各转36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转太快,否则会摩擦到表面的皮肤。同时配合均匀呼吸,收到的效果将更明显。 四、肝郁气滞重在自我疏解 历代医家向来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在志为怒”的说法,也就是说,肝喜欢舒畅柔和的情绪,而不喜欢抑郁的情绪,其情绪主要表现为发怒。肝郁气滞是因为肝的疏泄功能异常,疏泄不及而致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肝郁气滞重在自我疏解。生活中,要做通自己的思想工作,保持心态平和,看淡名利荣辱得失。多参加一些活动,如爬山、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可以帮助疏通气机,和畅气血,化解或发泄不良情绪,改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