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银屑病与成人银屑病的不同之处在于女性患者为多,发病与链球菌感染、遗传因素更为密切。女性发病较早可能与女性发育较早有关。

多数患儿发病前有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史,而成人组的发病诱因以精神因素为多见。
皮损以寻常型、点滴状为主,皮损较薄,鳞屑较少。关节炎及甲损害的发生明显少于成人组。
儿童非寻常型银屑病中以脓疱型为多,而成人则以红皮病型为多,关节病型次之,脓疱型居第三位。
儿童银屑病严重性比成人低。
儿童脓疱型银屑病长大
内用药的治疗,从身体内部机能出发,清除体内郁积的毒素成分,是治愈的关键。而常见的内用药有多种,如口服维甲酸类药物特别是依曲替酯或依曲替酸治疗效果就比较好。而虽然不是细菌感染所致,但某些抗生素如四环素、甲砜霉素、美满霉素等可通过稳定溶酶体膜或抑制炎症介质而发挥治疗作用,泛发型可适当应用皮质激素或是酌情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抗肿瘤药物如MTX、环孢素A、羟基脲等,但一定要注意药量剂型的合理把握。 外用药物:的外用药治疗多适用于局限的皮损,如掌跖脓疱病、连续性肢端皮炎等可用皮质激素或维甲酸软膏,也可选择外用PUVA,而泛发型可行药浴、湿敷或保护性粉剂进行辅助治疗,但应注意不宜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必要时可采用封包疗法治疗。 中医治疗讲究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药物和护理方法。比如可分为泛发性和局限性,由于两者症状不同,并发症、危害也略微不同,因此在治疗方法和药物以及保健内容的选择也都不同。 中医认为身体内各种机能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虽然银屑病病发于皮肤,但中医认为这和其他器官组织也有密切的关联。中医治疗时,不仅仅要治疗皮肤,还要治患者的内脏等其他器官,从发病的深层原因入手,治愈此病。 中医治疗重在调养内脏,如此可以恢复身体各内脏器官的正常功能,由内而外治愈疾病。因此中医治疗效果持久,复发率低。 1、养血润燥法。 皮疹常见有干燥、脱屑、皲裂、革化等特点,属于燥的牛皮癣患者, 应该用当归、地黄、元参、麦冬、白芍、首乌、胡麻仁药物治疗。 2、清热解毒法。 皮疹常有红热肿痛的特点,属于热的牛皮癣患者。常用药物有二花、黄芩、黄柏、黄连、野菊花、蒲公英。 3、活血化瘀法。 皮疹具有色素增加紫斑,出现暗红色结节等特点,属于血瘀的牛皮癣患者。其常用药物有当归、桃仁、红花、赤芍、丹皮等药物。 治疗银屑病的方法有很多,银屑病患者应该得到合理地治疗。因为身体免疫功能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因人而异,所以选择时慎用之,可以向专家咨询后对症选用。医生会依照患者病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的方法主要是紫外线治疗和西药治疗,这两种疗法的目的都在于抑制过快的细胞增殖。西医认为,导致银屑病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细胞代谢异常,因此无论是紫外线治疗还是药物治疗都是为了调节细胞代谢,然而这种舍本求末的方法注定不能根治此病,因此西医治疗银屑病的道路也是越走越窄。

儿童脓疱型银屑病机理
(1)糖皮质激素的四大生理作用:升高血糖、分解蛋白、分解脂肪、保存水钠。

(2)通常,按外用皮质激素影响血管收缩的能力来评判其抗炎的强弱,可分为4 类:短效(的松类)、中效(尼松类)、长效(米松类)、外用(氟松类)。
①弱效皮质激素。地塞米松、醋酸氢化可的松。
②中效皮质激素。丁酸氢化可的松、曲安西龙。
③强效皮质激素。双丙酸倍他米松、氟轻松、糠酸莫米松、哈西奈德、戊酸倍他米松。
④超强效皮质激素。丙酸倍他米松、丙酸氯倍他索、双醋地塞米松、卤米松。
(3)除了激素本身的抗炎强弱不同外,还有一些不同点,影响药物的作用。
①使用浓度不同。%时为中效激素,%时则为强效激素。
②制剂剂型不同。常用的剂型有霜剂、软膏、洗剂、凝胶、硬膏、酊剂及注射液等。
③不良反应不同。含氟的皮质激素易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多毛、痤疮样皮炎或酒渣鼻样皮疹、色素增加或减退、真菌和细菌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
④适应证不同。儿童皮肤娇嫩需用弱的皮质激素,成年人可使用强的;皮肤薄的部位应选用偏弱的,而皮肤厚的部位可用偏强的;病程短而皮损轻的宜用弱效或中效的皮质激素,病程长、皮损重的则用强效或超强效的。
(4)四大抗作用(超生理剂量):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
(5)激素的皮肤常见不良反应如下。
①皮肤萎缩。一般停用后萎缩可以逐渐消失,但炎症严重者也可发生不可逆的萎缩。局部注射激素可引起皮下组织的萎缩凹陷。
②萎缩纹。皮肤萎缩出现时,在近关节等处因活动皮肤经常受到牵拉,而发生局部的萎缩纹,表现为波浪形条纹状的萎缩,初期发红轻度隆起,以后渐发白变平。
③烧灼、瘙痒感。与皮肤萎缩变薄对外界刺激敏感增加有关。
④毛细血管扩张。常常与皮肤萎缩相伴。
⑤多毛症。在外用药的局部,可出现皮肤毳毛增多、变长、变粗。
⑥色素改变。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
⑦痤疮样或酒渣鼻样皮疹。强效激素或激素久用于头面部可引起面部丘疹、脓疱、黑头粉刺、毛细血管扩张等皮疹,并可出现对激素的依赖性。
⑧细菌、真菌等继发感染。长期应用激素可促发皮肤的各种感染,如毛囊炎、癣、念珠菌病等。
⑨银屑病皮疹加重。长期应用激素使皮损产生依赖性,停药后皮损反跳、加重、增多,甚至转变成脓疱型皮损。
(6)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银屑病的机理:使真皮血管收缩, 抗细胞有丝分裂。外用糖皮质激素能抑制银屑病皮疹的炎症和细胞增生,使斑块变薄、红色消退、鳞屑减少,瘙痒症状随之消失。
(7)外用皮质激素的原则。首先选择足够强度的外用糖皮质激素,使用1 ~ 2 周待皮损控制后,换为强度较低的糖皮质激素。
目前多采用激素联合非激素类药物的治疗方法。一般皮损使用中效激素,面部及皱襞等皮肤较薄的部位应使用弱效和中效制剂。
头皮毛发部位可外用含有抗真菌药物的曲安奈德益康唑,或复方酮康唑软膏、复方咪康唑软膏(含丙酸氯倍他索)。位于四肢伸侧、骶部的固定难治的皮损,除炎热夏季外可选用曲安奈德贴膏,或可用强效激素加封包治疗。
激素可以透过皮肤吸收,皮损面积广泛,皮损较红,血管扩张明显者,如红皮病型银屑病,%~ %的氟轻松乳膏,或地塞米松霜、曲安奈德霜,或醋酸氢化可的松、丁酸氢化可的松等,或将激素软膏与单纯的软膏混合外用。
儿童面部皮肤宜选用弱效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霜,或氢化可的松乳剂,或将激素与单纯的乳剂混合后外用。
皮损比较干燥、鳞屑比较厚者应在沐浴后外涂软膏制剂,如氟轻松,或曲安奈德软膏,或哈的奈德乳膏,以上软膏每日2 次,或新适确得霜(含卤美松和三氯生),艾洛松霜则每日仅需外用1 次。
避免萎缩纹发生,需谨慎应用强效皮质激素,在皮肤薄、不通风的部位少量、短期使用激素,避免使用强效激素。
如间歇性使用皮质激素,就有可能使受抑制的结缔组织得以及时恢复,避免萎缩纹产生。
停药要逐渐而不能突然撤。可以是减少激素外用的次数,也可以是降低药物的浓度,同时常需要加用非激素类的外用药或其他治疗。强效激素(如丙酸氯倍他索)每日2 次,2 ~ 3 周,皮疹消退85%以上时改为每周周末连续用药3 次,每次间隔12 小时。
受体选择性的维A 酸和骨化三醇的应用为减少外用激素创造了条件,两者联合应用使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