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的秘诀,道家养生的秘诀是什么

老子提倡的“顺乎自然,怡淡寡欲,静养柔气的养生之道,其实就是老子要求我们少私念,去贪心,知足常乐。这也成为两千多年来道家养生的指导思想。

在老君山平洋广场的老子文化墙中,向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底。这幅版面中展示的是老子养生丹诀。内容为:玉炉烧炼延年药,真道行修益寿丹。呼去吸来息由我,性空心灭本无看。寂照可欢忘幻我,为见生前体自然。铅汞交接神丹就,乾坤明原系群仙。

老子炼丹秘诀中的字与一般汉字不同,他的结构都是两个以上的汉字组合成的,这种特殊的造字方法表现了道教丹鼎派对丹道所及事物的认识。同时也向我们展示出了道家的养生秘密:第一句“玉炉烧炼延年药”中的“药”字,由“自·家·水”组成,以人体自身产生的津液即“自家水”为原料来烧炼延年益寿的“药”。道家健身理论中有咽津的说法,自己身体中的体液就是药,不应随便抛弃,而要经常咽唾,唾液主要成分为淀粉酶,在整个消化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道家的认识不无道理,应该说,药为自家水的认识是基本符合科学道理的,于是,自家水三字组合便成了药字。

第二句中的“行”字,由“人、法、心”组成,人心本来是清静的,然而不能保持的人,会因私欲牵绕而变得迷失自我。《道德经》第十九章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提倡的“顺乎自然,怡淡寡欲,静养柔气的养生之道,其实就是老子要求我们少私念,去贪心,知足常乐。这也成为两千多年来道家养生的指导思想。

道家养生的秘诀是什么

道家养生 的精髓可以概括为八个字:顺应自然,净化虚无。意思是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应该少一些生的欲望,追求心灵的纯洁。 1. 随性 道家养生 的根本目的是去除一切干扰生命活动的外在因素,寻求身心的解脱。崇尚自然成为 道家养生 的基本原则。从道家的观点来看,以自然规律的变化为规律,摒弃人为的理性因素,采取自然的行为养生,可以养生延年。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一切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违背天地之理。人的初始状态是最接近自然的,所以他提出返朴归真,把婴儿作为“简单”“真实”的理想标准,养生的最高标准就是回归状态婴儿。庄子认为天人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主张脱离一切人为的刻意追求 道家养生 ,认为“无为”、“无我”、“自在”是养生的根本之道。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 老子主张“见质朴守质朴,少私寡欲”,拒绝人的一切欲望和外物带来的诱惑。并“空其心,强其腹,弱其意,强其骨”,以无为、空虚、自保来拒绝干扰,从而达到返朴归真的目的。 “以虚养身”——即庄子的养生之法:“补心”、“守形”、“忘我、无欲”、“目无所见,耳无所闻” ,而以心无知……”《庄子·养生子》说:“遵从郡守之意,保其性命,保其寿,保其亲,保其长。一整年。” 如果从养生的角度看道家文化 道家养生 ,则是对养生理论和方法的深入探索和生动总结。道教更追求的是如何解脱生命的本质,获得心灵的平静。它更注重精神的超脱和人格的独立,对生活自由的向往是其最高境界。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道家养生的秘诀有哪些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摇天柱。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顿。以侯神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毕,想发火烧身。口诀十二段,子后午前行。勤行无间断,万疾化为尘。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方法:盘腿坐在蒲团或大方凳或床上,轻闭两眼,舌舔上腭,摒除心中杂念,调息 (轻细无声)10分钟。坐姿要求身体正直(脊梁挺直,腰不可软),身不可向后倚靠。 注:握固,气功修炼中,手的一种姿态。握固的方法是,屈大拇指于四小指下,或 以大指掐中指中节,四指齐收于手心。静思:是静思息虑,神不外驰。二、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方法:上下牙齿相叩作响三十六次,有固齿的功能。“昆仑”即指头部,以两手十 指相叉,抱住后脑(此时两手掌心紧掩耳门)。呼吸9次,气息微微不使有声(与叩齿 同时做)。三、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方法:上式毕,呼吸 9次。放下所叉之手,两手掌掩在两耳处,食指叠于中指之上 随即用力滑下,弹在后脑上,状如击鼓(此即气功术语之“鸣天鼓”),左右指同时 弹击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