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性皮炎多发生在暴晒日光后2~12小时内,皮损一般局限在曝光部位。初发皮损为鲜红至猩红色水肿性斑,边缘鲜明,重者可起水疱,局部自觉灼痛。皮损广泛时可有全身不适、寒战和发热等全身症状,数天后红斑和水肿消退,继以脱屑和暂时性色素沉着。一、典型症状

日光性皮炎症状 日光性皮炎症状和治疗

1、皮肤发红、灼痛:日光性皮炎好发于春夏季节,在阳光下曝晒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在曝光部位,如面部、颈部、枕部、上胸部、前臂等,有皮肤灼痛、紧绷感。不久,皮肤颜色变得发红、肿胀。随着时间的推移,皮肤红斑颜色逐渐变淡,肿胀也逐渐消失,皮肤表面出现脱皮,皮肤逐渐恢复正常,但皮肤颜色可能会有所变黑。

2、水疱:严重者可形成水疱,水疱破后形成糜烂面,之后干涸、结痂、脱屑,皮肤颜色变黑或变白,一般没有其他症状。

二、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晒伤面积较大时,可能会觉得头痛、发热、恶心、乏力和其他全身不适,严重的还可发生心慌、心跳加快或减慢、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休克。

日光性皮炎症状和治疗

从中医角度来讲,日光性皮炎是由于皮肤“腠理不密”、“外受暑毒”引起的。其治疗原则主要以“清热解毒”、“凉血祛暑”为主,根据病人的不同症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般而言,如果病人皮炎有热象,即皮肤颜色较红,有红斑,就要清热、止痒,适合服用的中药为:银花、连翘、大青叶、黄芩等,也可用苦参、白藓皮、白吉力进行外洗。

对于比较严重的日光性皮炎,如有水泡、渗出时,在服用上述中药的基础上,还要加上祛湿的药,如:六一散、茯苓皮、泽泻、车前子、地肤子等。每天早晚各煎服一次,直到症状有所减轻。

还有两种外用的药方,适用于轻度日光性皮炎,患者也可试试:

取千里光50克,大黄30克,将上述药放入70%酒精400毫升中浸泡一周后备用,用时可用棉签蘸药液涂擦患处,每天3—4次。

取苦参、川椒、白矾、地肤子、蛇床子各30克,水煎取汁,先熏后洗患处,每天1剂,熏洗3次,每次约20分钟。

1、芦荟凝胶:于日晒后数小时内外用。这种物质有缓激肽阻释作用和抗前列腺素作用,对日光性皮炎很有效,同时还能增加皮肤水分。

2、牛奶 生理盐水:大疱疹出现较多时,用牛奶液(牛奶和水50

:5)或生理盐水(或一茶匙食盐溶于500~600ml水中)等溶液湿敷,每次15~20分钟,日2~3次,治疗持续到水疱干涸即可。

西医治疗日光性皮炎主要有内服药物和局部擦药两种途径。局部擦药在日光性皮炎的治疗中是用得比较多的。

局部擦药疗法治疗日光性皮炎:

1、%消炎痛溶液(纯乙烯醇、丙二醇、二甲基乙酰胺,其比例为19:19:12。

2、氯磺水杨酸和euthrin为润渍剂,以减轻脱水。

内服药物治疗日光性皮炎:

1、利尿剂:有显著消肿作用,常选双氢克尿噻25g,每日3次,口服,或25%硫酸镁10ml,加10%的葡萄糖500ml静滴,每日1次。

2、维生素类:维生素c

,3次/日,口服;或烟酰胺,每次100mg,3次/日,口服等,都可阻抑或减弱光敏作用。

3、皮质类固醇激素:用于较严重的日光性皮炎,常用强的松30~40mg/日,口服;氢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尽管阳光照射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但引起日光性皮炎的原因却不是单方面的:常见的就是对野菜等的摄入不科学,比如灰菜、苋菜、萝卜叶、猪毛菜、芥菜和菠菜等一系列过敏性食物的摄入;四环素软膏、煤焦油类制剂、补骨脂素、白芷素等过敏性药物的使用;还有就是如佛手柑香油、柠檬油、檀香油;内服药有四环素、灰黄霉素、氯丙嗪、双氢克尿噻、速尿、利眠宁及阿斯匹林等外搽的药物的香料等。最为简便有效的方法是不要在野外露宿,如确实找不到住处或想体验露宿野趣,可搭个简易帐篷,找些干草当褥子,做好防潮和防止风寒的准备。对日光性皮炎的预防,一方面可以通过经常参加室外活动或日光浴的方法,以不断增强皮肤对光线的耐受性,对于那些皮肤耐受性较差的人,可在曝晒前十五分钟搽用防光剂;另一方面也可以采取外搽炉甘石洗剂或氢化考地松霜,口服抗过敏药物。

日光性皮炎症状图片脖子

您好!问题分析:你好,日光性皮炎的治疗,最好去医院诊疗。主要采取局部外用药物疗法,以消炎,安抚,止痛为原则。康复指导:严重者,局部用冰牛奶每隔二三小时湿敷20分钟直到急性症状消退或用醋酸液湿敷。以后可外用皮质激素霜,有明显减轻局部红肿热痛的作用。尤为重要是防止再次暴晒。平时要注意尽量减少日光照射,饮食营养的均衡,少食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烟、酒等。多吃维生素丰富食物增强免疫能力。感谢您关注问病网,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