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上,要重点滋阴润肺,下面分享几个可以有效处理温燥咳嗽的食疗方,大家可以挨个用,成人和孩子都能吃:1、小吊梨汤这个小吊梨汤改善温燥效果非常好,取一个梨,3-4颗乌梅,小半朵银耳、适量枸杞熬制而成。梨用盐搓洗,清水冲洗,去皮切块,梨皮不要丢哦,梨皮熬煮以后会更有胶质感。然后放入乌梅、银耳、枸杞、冰糖,加适量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到汤汁粘稠。最后煮出来的汤汁粘稠,酸甜可口。这个汤的搭配对祛除温燥效果非常好。梨性凉,味甘,归肺、胃经,有生津润燥,清热润肺的效果,能带走肺热,如果有实热,能直接起到清热的作用。乌梅是特别用于滋阴的。归肝、脾、肺、大肠经,可以补脾润肺养肝,滋阴生津。银耳味甘、淡、性平,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能益气清肠,滋阴润肺。银耳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性胶质,这些胶质的滋阴效果特别棒。枸杞性平味甘,归肝肾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的功效。这四种食材放在一起熬煮,就能把滋阴润肺清热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既能改善温燥,又能有效滋阴,给宝宝吃,只需喝汤就可以,不用吃里面的食材。除了梨汤,秋梨膏效果也不错,不过现在市场上有许多秋梨膏有比较杂乱的添加,所以选购时要仔细看清成分。2、莲子百合炖银耳银耳莲子羹是大家都会煮的,银耳、莲子的润肺功效也特别好。但今天推荐的这道莲子羹里面加了一道特别的食材——百合。百合性味甘;微苦、微寒。归心、肺经。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对于阴虚久嗽;痰中带血;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痈肿;湿疮等效果非常好。所以对于温燥阴虚咳嗽多使用百合效果特别好。这个季节是新鲜百合大量上市的季节,可以直接用新鲜百合煮,只是新鲜百合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比较苦,寒性比较重。给宝宝吃的话,推荐大家用没有硫磺熏蒸的干百合,寒性会弱一些。百合除了可以煮在银耳羹里,还可以做南瓜蒸百合、百合鸡子黄、冰糖炖百合、蜂蜜蒸百合、百合马蹄水等,养阴润燥的效果都非常好。鸡子黄就是蛋黄,百合加水煮开,然后把蛋黄打散放进去,煮开,喝水,有润肺止咳除烦的功效。3、枇杷膏枇杷性凉,味甘酸,有润肺止咳、止渴、和胃的功效。常用于咽干烦渴、咳嗽吐血、呃逆等症。枇杷不仅果肉可入药,其核、叶、根也有药用价值。这个季节不是新鲜枇杷上市的季节,但秋燥咳嗽时服用一些枇杷膏效果却是非常好的。很多枇杷膏也是现在开始熬煮,这种枇杷膏常常是用干的枇杷叶、枇杷花,加上川贝、沙参、茯苓等药材熬煮而成。如果成人咽干肺热咳嗽,用这种枇杷膏。但因为枇杷膏中加有川贝,大家一定要确定自己是热咳才能服用哦!给宝宝吃更推荐用枇杷肉熬制的枇杷膏,只加枇杷和冰糖熬煮,没有其他的添加,尤其不含川贝,在无法辨别宝宝是热咳还是寒咳时服用,就不用担心川贝太过寒凉造成对身体的伤害。这种用枇杷肉熬煮的枇杷膏可以在四五月份枇杷大量上市时自制,枇杷肉加冰糖熬制成膏状即可,放在冰箱,现在用效果就很好。我熬出来润肺效果最好的是白沙枇杷,红玉枇杷、黄玉枇杷。除了咳嗽可以服用枇杷膏,扁桃体发炎,咽喉红肿等都可以用。4、桑杏汤材料:桑叶、杏仁各10克,沙参、梨皮各15克,淡豆豉、栀子、川贝、甘草各5克做法:所有食材洗净,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煮15-20分钟,关火放温即可。每天一次。桑叶性寒,味甘苦,入肺、肝经。具有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疏散风热的功效。对于燥热引起的干咳效果特别好。杏仁性味甘平,有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梨皮、川贝、甘草等也有止咳润肺的功效。淡豆豉可以宣透胸中郁热,栀子清上焦肺热。这道汤在秋天温燥初起时使用,止咳效果特别好。5、麦冬金银花水材料:麦冬3克,金银花3克做法: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煮15-20分钟,关火放温即可。麦冬味甘气凉,质柔多汁,能养阴润肺,清心除烦,能有效治疗因为燥热伤肺引起的咳嗽、咽干等。金银花自古就是清热解毒的良药。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对于各种热性病特别有效。以上这5道润燥的食疗方,不仅孩子可以用,大人也可以用,对于温燥引起的鼻唇干、咽痒咳嗽、心烦等都非常有效,使用时要注意适量增加分量哦!

滋阴养血除湿润燥,滋阴养血除湿润燥的药

滋阴养血除湿润燥的药

中药方风湿蕴毒【湿疹症状】皮损肥厚,粗糙,干燥,脱屑,皮纹增宽加深,色素沉着、苔藓样明显,瘙痒无度,色薄白苔少,脉细数。   【湿疹治法】熄风止痒,除湿解毒   【湿疹方药】全虫方 全虫(打)6克,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苦参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灵仙12克,黄柏15克,白藓皮15克,川军15克   【用法】久煎,一日一剂,每两服。忌食辛辣   【湿疹按语】方中全虫性辛、甘、平。有毒。入肝经,走而不守,能息内外表里之风;能息内外表里之风;皂刺幸散温通,功能消肿托毒,治风杀虫;猪牙皂角能通肺及大肠之气,涤清胃肠积滞,消风止痒散毒。盖“热”性散,“毒”性聚,若欲祛其湿毒,非攻发内托幸扬不得消散,而全虫、皂刺、猪牙皂角三者为伍,既能熄风止痒,又能托毒攻伐,对于顽固蕴久深在之湿毒作痒,用之最为相宜。白藓皮性寒善行,味苦性燥,清热散风,燥湿止痒,协同苦参以助全虫祛除表浅外风蕴湿而止痒;刺蒺藜辛苦温,祛风“治诸粉病疡”、“身体风痒”有较好的止痒作用;刺蒺藜协同祛风除湿通络的威灵仙,能够辅佐全虫祛除深在之风毒蕴湿而治顽固性的瘙痒。另外脾胃气滞则蕴湿,湿蕴日久则生毒,顽湿聚毒,客于皮肤则瘙痒无度,故方中佐以炒枳壳、黄柏、炒槐花,旨在行气清肠胃之结热,以期调理胃肠,清除湿热蕴积之根源,标本兼顾,寓意较深。川军能活血破瘀,少用则泻下,多用反而厚肠胃,与诸药相配合,不但止痒功效增强,而且可以促进肥厚皮损的消退。阴虚湿盛【湿疹症状】湿疹日久,反复发作,肤色暗褐,表皮粗糙,覆有干痂皱皮,刺痒,搔抓处糜烂渗水,形体羸弱,肌肤干燥先润,口干饮水不多,舌质红绛而少津,脉沉细滑无力。   【湿疹治法】滋阴除湿   【湿疹方药】生地30克,当归12克,丹参15克,玄参12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白藓皮10克,蛇床子10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忌辛辣腥发之物   【湿疹按语】此型为慢性湿疹的临床表现。慢性湿疹大多由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而来,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极为复杂,阴虚湿盛尤为棘手难愈。滋阴扶正则有助湿恋邪之虑;利湿伐邪。则有伤正之虞。故以滋阴除湿较为妥当。方中以生地、元参、丹参、当归等滋阴养血合营,补阴血之不足,防渗利诸药之伤阴;茯苓、泽泻利湿健脾,祛湿邪之有余,制滋补诸品之腻滞。脾湿去而无伤阴之弊,羽复而无助湿之嫌;白藓皮、蛇床子祛湿止痒。湿热浸淫【湿疹症状】皮损潮红,水疱,糜烂,流液,边界弥漫,剧烈瘙痒,伴胸闷纳呆,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苔薄黄腻,脉数。   【湿疹治法】清热解毒,燥湿止痒   【湿疹方药】燥湿解毒汤 地肤子30克,白藓皮30克,赤小豆30克,蚕砂12克,紫花地丁30克,黄花地丁30克,金银花30克,大青叶30克,川萆解30克,土茯苓30克,,蝉蜕5克   【用法】水煎一茶杯,分四次凉服。忌食辛辣   【湿疹按语】此型为湿毒过盛所致,湿为阴邪,非阳不化。硫黄大热纯阳,为火之精,专补命门真火且有疗疮疖杀虫之功,故用以助阳化湿。然大热有毒之品,非有清热解毒之味佐之,则将成无制之师矣。故用金银花、紫花地丁、黄花地丁、大青叶清热解毒以监制之;地肤子、白藓皮、蚕砂、赤小豆、蝉蜕祛皮肤风热、疗湿毒疥癣;川萆解、土茯苓导湿下行。   湿疹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一旦身体接触过敏物质,或者有某些诱因都有可能导致湿疹的发作,所以湿疹患者在选择药物上一定要谨慎。不要使用激素类的药物,因为激素会导致病情加重,还会引起别的皮炎。   【辨证】风湿热毒,郁结肌肤。   【治法】祛风湿,解热毒。   【方名】皮肤解毒汤。   【组成】土茯苓60克,莪术10克,川芎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胡天雄方。编辑本段其它疗法编辑本段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根据湿疹发病缓急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   ①急性湿疹急性发作,初起时局限于某一部位,很快发展成对称性,严重时可扩展全身。损害多形性由红斑、丘疹和水疱组成,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由于搔抓,可见糜烂、渗液、化脓、结痂等改变,但渗出明显。自觉搔痒,尤以夜间为明显,病程一般为l-2周,易于复发,倾向慢性。   ②亚急性湿疹在急性发作后,红肿、渗出减轻,有少量小丘疹、丘疱疹起伏,伴有糜烂、结痂和鳞屑病程可达数周。   ③慢性湿疹从急性湿疹发展而来,或开始即为慢性湿疹。损害边缘较清楚,有明显浸润和肥厚。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常好发于某些部位,如面部、耳后、阴囊、小腿等处,多对称发病。编辑本段治疗步骤1、寻找病因,隔绝致敏源,避免再接触,禁食酒类及易过敏、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注意皮肤卫生,不用热水烫洗皮肤,不外用刺激性止痒药。积极治疗全身性疾患。   2、全身治疗:西药以止痒抗过敏为主,可选用抗组胺类药物,钙剂。中药以清热利湿,疏风清热、养血疏风润燥为主。   3、特效疗法:局部使用纯中药乳膏力湿宁,一天3次,20天一个疗程,病情严重者搭配口服清热利湿凉血的中药内调,疗效更加独特。   中医在临床上将湿疹分:湿热症,血虚风燥症。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慢性湿疹患者要注意“脾虚夹湿”   偏湿者皮肤的水泡较多,搔后泡破渗出黏体,患者会有疲倦、胃口欠佳等症状,中医以除湿止痒汤治疗。   慢性湿疹患者要注意“脾虚夹湿”的问题,病情日久,患者皮肤会呈现暗淡不红、渗液少、有淡黄色的脱屑或结痂的斑片,脸色也较苍白,胃口不好、腹胀、排便稀软,中医多采用除湿胃苓汤治疗。   也有部分慢性湿疹患者属于“血燥”型,皮肤会变得粗糙、肥厚,表面有抓痕、血痂,肤色暗淡甚至有色素沉淀。    中医建议,湿疹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食品。   无论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患了慢性湿疹,都会因剧烈的瘙痒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生活。   ⑴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避免再次刺激局部,尽可能地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也不要用热水或肥皂水去清冼局部,更不能用那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在局部涂抹,特别注意的是不能随便应用激素类药物在局部涂抹,这些都是非常容易使疾病恶化或重新发生的常见因素。   ⑵尽可能地了解慢性湿疹、皮炎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⑶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浓茶、咖啡、酒类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海味。

滋阴养血除湿润燥的食物

吃哪些食物可以滋阴降火呢?

为了滋阴降火,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冰糖、银耳、莲子、绿豆、鸭肉、冬瓜、梨、苦瓜等食物。尽量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熬夜,适当多喝水。

对于阴虚火旺比较严重的情况,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口服一些滋阴降火的药物,比如: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更年安、坤宝丸、坤泰丸、二至丸、定坤丹等。

如果经常上火,下面的这些具有滋阴降火功效的食物不妨试试,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呢。第一,豆制品

秋季多摄入豆制品能够有效的去火,缓解上火症状,它有清肺化痰等功效,适合秋季上火时食用。豆制品可以有去火的作用,对于清热解毒化瘀有好处,还可以预防上火,可以经常吃。

第二,绿茶

绿茶是属于凉性的食物,含有较多寒气,食用后就是可以清楚体内的凉气,就起到了清热去火的功效,如果在秋季出现了口干苦、喉咙痛等症状,就可以喝绿茶来缓缓,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饮用。绿茶的话可以有降火气的作用,对于润肠通便啊还有预防咽喉肿痛的情况有一定的好处和功效呢。第三,白开水

研究发现,煮沸后自然冷却的凉开水最容易透过细胞膜,促进新 陈代谢,增进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秋季气候干燥,好多人因为缺水导致的干燥、上火的现象。所以秋季就要多补充水份,喝白开水最好,也可以喝淡盐水或是蜂蜜水。

第四,冬瓜

冬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还有养胃,清除心火、皮火的功效。适量的吃点冬瓜对降火很有帮助。冬瓜可以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养胃生津有好处,还可以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