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茶材料:陈皮、白糖。做法:将陈皮放入杯子中,随后加入开水进行冲泡,十分钟之后开盖去除渣滓,加入少量白糖就可以服用了。功效:这道茶饮不仅具有很好的治疗气虚的作用,同时也适合在夏天的时候服用,具有非常不错的消暑止渴以及健胃开脾的作用。陈皮具有很好的理气健脾的功效,对于夏天出现的食欲不好、上吐下泻等等情况具有很好的效果。黄芪红枣汤材料:黄芪、红枣。做法:将黄芪和红枣洗干净之后放入砂锅中用水进行炖煮;水开之后关火,但是不要开盖,这样焖制十五分就可以了。功效:这道茶饮具有很好的调养气血的作用,黄芪则是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对于气虚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不过黄芪的用量一定要科学,千万不要超过三十克,否则容易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黄芪糯米茶材料:黄芪、糯米、黑芝麻、红糖。做法:将糯米还有黑芝麻洗干净之后沥干水,随后放入锅中炒香研磨成为粉末备用;将黄芪清洗干净之后加入清水进行熬煮二十分钟;将黄芪药液中放入糯米以及黑芝麻、红糖,水开之后就可以服用了。功效:这道食谱不仅味道香甜,同时治疗气虚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早晚都可以服用,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

调理脾胃的养生茶,调理脾胃的养生茶有哪些

调理脾胃的养生茶配方

健脾祛湿养生茶配方 健脾祛湿养生茶配方,脾虚不仅会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而且还可能会导致湿气过重,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合理饮茶能够改善脾虚的状况。下面分享健脾祛湿养生茶配方。 健脾祛湿养生茶配方1 1、四君子茶 食材: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做法: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放入锅中,加水煎服即可。 功效:具有健脾益气、促进消化的作用,可用于改善脾胃气虚症。对中枢神经、心脑血管和内分泌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2、赤小豆薏仁茶 食材:赤小豆、薏仁、少许红糖 做法:薏仁洗净后,文火炒熟驱寒,与提前煮熟的赤小豆放入养生壶中,加适量清水继续煮10分钟,加入少许红糖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具有健脾养胃、利水排湿、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缓解湿气过重所引起的脾胃虚弱症。 3、陈皮大枣生姜红茶 食材:陈皮、大枣、生姜、红茶 做法:陈皮、大枣洗净,与切成丝的生姜一起放入养生壶中,加入少许红茶,加水炖煮十五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具有健脾祛湿、散寒暖胃、补血益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改善寒湿所致的脾虚、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症。 健脾祛湿的中药方子 1、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出自《医学正传》,方子由人参 9克、白术 9克、茯苓 9克、炙甘草 6克、陈皮 3克、半夏 ,可以加入大枣和生姜一起煎服,有健脾补气、祛湿化痰的功效,对于慢性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脾胃虚弱的人群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2、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是出自《金匮要略》的中药方剂,由茯苓12g,桂枝(去皮)9g,白术、甘草(炙)各6g组成,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水的功效。其中茯苓和白术是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桂枝也有温阳健脾的作用。对于痰多咳嗽、阳气不足湿气淤积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3、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方中有半夏 9克;黄芩 6克;干姜 6克;人参 6克;炙甘草 6克;黄连 3克;大枣 4枚,其中半夏辛温,散结除痞,干姜散寒,又以人参、大枣甘温益气、补益脾虚,是和中健脾、温阳祛湿的好方子。 4、升阳除 湿汤 升阳除湿汤出自《兰室秘藏》下卷,由苍术3克 柴胡 羌活 防风 升麻 神曲 泽泻 炙甘草 陈皮 ,适宜脾虚湿盛的人群服用,对于改善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若是畏寒者,可加入生姜和大枣。 5、荨麻疹汤 荨麻疹汤最初实际上是一方治疗荨麻疹的偏方,由苍术5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荆芥15克,丹皮15克,防风9克,白蒺藜12克,僵虫10克,川芎9克,丹参15克,黄芩10克,龙骨15克组成。其中茯苓、白术健脾益气,川芎防风祛风止痛,所以有健脾益气、祛风湿的功效。 6、羌活胜湿汤 羌活胜湿汤出自《内外伤辨》,属于祛湿方,由羌活 3克;独活 3克;藁本 ;防风 ;甘草 (炙);川芎 ;蔓荆子 组成。其中羌活、独活、防风能祛风湿、利关节,川芎能活血、祛风止痛,蔓荆子有祛风止痛的功效,几种药材合用有很好的的祛风利湿的作用。对于有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7、健脾祛湿汤 健脾祛湿汤就属于比较现代的中药方剂,由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药30克,草蔻10克,生薏米30克,生扁豆30克,萆解10克,枳壳15克,黄柏15克,芡实15克,桂枝10克,花粉10克组成,用水煎服,有健脾和胃、清热祛湿的功效。 健脾祛湿养生茶配方2 8款冬季健脾祛湿养生茶 1、生姜红茶 气温下降,常易引起胃痛发作,尤其是胃寒者。这时喝杯生姜红茶暖暖胃就很好。生姜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解毒、消炎、祛湿活血、养胃暖胃、止呕、消除体内垃圾等作用。姜茶可能喝一次即驱走轻微的感冒,症状较重者一连三天每日喝一次,就不再流鼻水、咳嗽、发烧、喉咙痛、头痛;容易患感冒者也可以每三天喝一次以起预防之效。 做法:红茶5克,生姜粉2克,红糖适量。把红茶和姜粉一起放入杯中,用90℃以上水冲泡;等稍温后放入红糖即可饮用。 2、茉莉花茶 茉莉味辛甘、性温,能帮助胃的消化吸收,缓和胃痛,对腹泻、腹痛有很好的疗效。故茉莉花茶素有“胃部保护茶”之称,有安神定志的效果,可以让人心情舒畅,从而镇定、舒缓紧张情绪。 做法:用茶匙从密封罐中取出适量的茉莉花茶倒入玻璃杯中。冲泡茉莉花茶时采用自上而下的冲入沸水,这样让茉莉花茶茶叶翻滚,茶香花香四溢。 3、红枣桂圆枸杞茶 枸杞、红枣、。枸杞可以护肝补肾、明目、润肺、抗衰老。煮桂圆红枣茶的时候加一点枸杞,能增加香甜味又红糖味甘性温,中医认为红糖有健脾暖胃、活血化瘀的功效。适量的红糖水能舒缓经痛。 做法:将桂圆去除外壳以及果核,红枣去除果核;然后将桂圆、枸杞、红枣以及白砂糖一起放入杯子之中,加入开水进行冲泡,十分钟之后就可以服用了。 4、姜苏茶 姜苏茶具有很好的驱散风寒的作用,并且对于胃部有很好的调养功效。如果在冬天出现风寒感冒或者是胃痛胃胀的情况,那么服用一些姜苏茶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 做法:将生姜切成细丝,苏叶清洗干净;将准备好的材料一起放入杯子之中,用开水冲泡十分钟左右,然后每天喝两剂,当作茶来喝。 5、牛奶红茶 红茶不仅不会伤胃,反而能够养胃。红茶中的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能够促进人体消化,经常饮用加糖、加牛奶的红茶,能消炎、保护胃黏膜,对治疗溃疡也有一定效果。但红茶不宜放凉饮用,会影响养胃和暖胃效果,还可能因为放置时间过长而降低营养含量。 做法:红茶3克,牛奶100克,食盐2克。将红茶放入锅中,加水煎煮5分钟。红茶叶过滤掉,另以一只锅煮牛奶。将牛奶煮沸后加入茶汁,加入食盐揽拌。每天早上喝一次,可有效地补充气血,强身健体。 6、大麦茶 大麦茶具有平胃止渴,消渴除热,化谷食之功,有利于食物消化,还能益颜色、宝五脏,和大麦的花语“消化酵母”无比匹配。冬季养生适宜多喝大麦茶。 做法:水2升左右,煮沸,放入一包大麦茶,再煮5-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不愿意煮的朋友可以用开水直接泡,泡15分钟就可以喝了。煮的比较香。在办公室可以用泡的。 7、普洱茶 普洱茶既有绿茶的养生之用又具红茶的暖胃之功,且普洱茶含的茶碱非常少,不易造成饮后失眠。在适宜的浓度下,饮用平和的普洱茶对肠胃不产生刺激作用,粘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形成的膜附着在胃的表层,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层,长期的饮用普洱茶后可以起到护胃、养胃的作用。 做法:将普洱茶叶置入滤杯中,约10克(铺满杯底,略高)。将才煮开的沸水注入滤杯中,盖末茶叶。片刻,拿出滤杯,弃去第一道茶水。再次注入沸水,盖末茶叶,盖上杯盖,静置20秒左右。打开杯盖倒置,取出滤杯,稍稍滴去茶汁,置于杯盖内。 8、桂花茶 脾胃虚寒的人,很可能在寒冷的冬季反复出现胃胀胃痛等毛病,喝点桂花茶可以暖胃。古人认为桂花为百药之长,可以“散冷气”。桂花性温味辛,煎汤、泡茶或浸酒内服,可以化痰散瘀,对食欲不振、痰饮咳喘、经闭腹痛有一定疗效。 做法:将干燥的桂花和茶叶按照1比2的比例放入杯子中,然后用开水冲泡六分钟,这也就可以直接服用了,最好能够每天早晚服用一杯。 健脾祛湿养生茶配方3 哪几种食物不宜与茶叶同吃 1、茶和白糖 茶叶味苦性寒,人们饮茶的目的就是借助茶叶的苦味刺激消化腺,促使消化液分泌,以增强消化机能。再就是利用茶的寒凉之性,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如茶中加糖,就会抑制这种功能。但古籍中也有茶叶配白糖疗疾的偏方,作为食疗可以,若平时饮茶则不宜配糖。 2、茶与鸡蛋 茶水煮鸡蛋,茶的浓度很高,浓茶中含有较多的单宁酸,单宁酸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 鸡蛋为高蛋白食物,所以不宜用茶水煮鸡蛋食用。 3、茶与酒 不少人酒后都爱饮茶,想达到润燥解酒、消积化食、通调水道的功效,但这对肾脏是不利的。 因为酒后饮茶,茶碱产生利尿作用,这时酒精转化的乙醛尚未完全分解,即因茶碱的利尿作用而进入肾脏,乙醛对肾脏有较大的刺激性,从而易对肾脏功能造成损害。于是肾寒、阳痿、小便频浊,睾丸坠痛等症状接通而至。 4、茶与羊肉 虽然时常吃一些羊肉对身体大有稗益,但在吃羊肉喝茶时,羊肉中丰富的蛋白质能同茶叶中的鞣酸“联姻”,生成一种叫探酸蛋白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对肠道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的蠕动减弱,大便里的水分减少,容易发生便秘。 不宜边吃羊肉边喝茶。吃完羊肉后也不宜马上喝茶,应等2—3小时再饮茶。 5、茶与药 茶叶中的鞣酸可与某些药物(如硫酸亚铁片、构檬酸铁铵、黄连素等)起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影响药物吸收。 如果用茶水服用镇静药(安定等),则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等兴奋剂就会使药物的镇静作用抵消或减弱。 因为药物种类很多,不容易掌握,所以一律用温水送服,有益无害。 6、吃狗肉后忌喝茶 狗肉中富含蛋白质,而茶叶中鞣酸较多,如食狗肉后立即饮茶,会使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为鞣酸蛋白。这种物质有收敛作用,能减弱肠蠕动,产生便秘,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滞肠内被动吸收,而不利于健康,吃狗肉后忌喝茶。

调理脾胃的养生茶有哪些

中医认为,春天是肝旺之时,趁势养肝可避免暑期的阴虚,但过于补肝又能引起肝火过旺,因此春季调理和养生应掌握养肝健脾,防风御寒的原则。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健脾养生茶,希望对你有用! 养肝健脾养生茶推荐 黄芪杞子菊花茶 黄芪50克,枸杞子25克,菊花25克,红枣15克,水1000毫升。将以上材料先水煎,之后放入冰糖少许,即可当茶饮。黄芪具有益气生津之效,枸杞子养肝明目,菊花甘凉,少许红枣乃取其甘温,稍制菊花之凉,并有矫味之功。此茶有提升免疫力、预防感冒的功效,但如已有急性发炎症状或高血压患者,不宜食用。 金银花茶 取金银花10克,沸水冲泡即可。此茶清热解毒、疏利咽喉,可治疗病毒性感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对咽喉肿痛、感冒患者均有效。 决明子茶 取决明子20克,以文火炒黄,加沸水冲泡,即可饮用。决明子茶能祛风、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对虚火上炎、头痛、大便燥结的患者更加有效。 葱白姜汁茶 茶叶1把,生姜汁1匙,葱白适量。将葱白砸扁切细,加水烧开,放入茶叶,倒入生姜汁,混合均匀,即可趁热饮用,每日1剂。此饮可以温通阳气,清利头目,消食下气。适宜于春季保健养生。治疗感冒疗效极佳,感冒后如饮此茶后就寝,一觉醒来便可觉病情大减,体力大增。 枸杞茶 取枸杞10克,加热水冲泡即可。枸杞茶能滋肾、养肝、润肺、明目、强壮筋骨、改善疲劳。适于肝肾亏虚、病后体虚、老年体衰者饮用。对长期使用计算机而引起的眼睛疲劳尤为适宜。 菊花茶 菊花、冰糖(或蜂蜜)适量。将菊花洗净,放入适量清水煮沸后,加入冰糖(或蜂蜜)即可饮用。菊花具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对眼睛劳损、头痛、高血压等均有一定效用,同时还能防止肝火过旺。在泡菊花茶时也可在菊花茶中加入适量的龙井茶、枸杞子或麦冬等。 三花清肝茶 菊花、金银花、茉莉花适量。将三种花放入茶壶,加入开水,5分钟后便可饮用。三花清肝茶可养肝、护肝。适度饮用可改善口苦咽干的症状。适用于时常熬夜、加班,眼睛视觉模糊,心情不畅者。 百合莲子银耳茶 莲子6粒,银耳4克,大枣4克,百合4克,糖20克,水200毫升。将所有材料用水洗净,百合、大枣、银耳泡软,备用。先煮莲子至半熟,去掉水,再放入百合、红枣加水同煮。等锅中三种材料均煮烂后,放入银耳、糖,待糖溶解后熄火,放温后即可食用。此茶有养肝和胃的作用,对促进脾胃功能与养肝有不错的作用。 健脾养生方法 1、蹲马步 双脚打开两倍肩宽,双手扶膝微蹲马步,身体上下起伏,上半身保持挺直,弯膝蹲更深的马步,注意膝盖不超过脚尖;每次1~2分钟。可巩固下盘,强化下半身肌力,促进肠胃蠕动。 2、按摩腹部 坐在椅子上,左手放在右手上,吸气、挺胸,用力往前挺出上半身,身体微微后仰;吐气,缩胸,弯腰,双手用力往腹部压;每次20~30次,量力而行锻炼。 配合腹肌收缩按摩腹内肠胃,促进肠胃功能。亦可双手交叠盖住肚脐,上下左右旋转按摩腹部100~200次。 3、鼓漱咽津 闭嘴,用舌沿牙齿边缘上下搅动各12 次,然后闭嘴鼓腮,做漱口动作,待口中津液充满时,徐徐咽下。 4、捏小腿 用手捏住小腿内侧的肌肉,拇指与四指相对,稍用力按捏,以自觉有较强的酸痛感为度。先上而下按捏,再下而上按捏,以各15~30次为宜,每日 可进行1~3回。 5、上下楼梯 利用上下楼开展锻炼,开始时一步一阶上,然后逐渐过度到一步两阶,上下往返,做10分钟左右,每日3次。速度则由慢到快,运动量达到心率每分钟120次左右。 6、艾灸 在家可用艾条箱,把艾条放进箱中,放在肚脐上,正好把肚脐(神阙穴)、上脘穴(脐上5横指)、中脘穴(脐上4横指)、下脘(脐上2横指)全覆盖,用艾条药力和热力健脾益胃。 还可灸足三里:足三里是强身健体的万能穴。 7、保暖 脾胃虚寒患者还要注意保暖、避风寒,尤其不能让腹部受凉,即使炎夏,睡觉也要用薄被护腹。 8、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