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断标准由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制定,与人群年龄、性别无关系,以血糖切点为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如下: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分型

1、空腹血糖:指距离上次就餐至少8-10个小时,没有热量摄入时监测血糖。

2、任意时间血糖:指无论上一次就餐时间,随时随地可检测血糖,也称即时血糖。任意时刻血糖,

3、葡萄糖耐量试验:指患者服用75g葡萄糖后,再检测2小时血糖,

以上任意一个达到标准,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但在临床上为准确起见,常再重复一次检查,如得到同样结果,可确诊糖尿病。

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分型

(一)1型糖尿病

: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而导致内生胰岛素或C肽绝对缺乏,临床上易出现酮症酸中毒。

(1)自身免疫性DM:以前称IDDM,即Ⅰ型或青少年发病糖尿病。由于胰岛β细胞发生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损伤而引起。

其特点为:

①体内存在自身抗体,如胰岛细胞表面抗体(ICAs)、胰岛素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等。

②任何年龄均发病,好发于青春期,起病较急。

③胰岛素严重分泌不足,血浆C肽水平很低。

④治疗依靠胰岛素。

⑤多基因遗传易感性。如HLA-DR3,DR4等。

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化学物质和食品成分等可诱发糖尿病发生。

(2)特发性DM:

具有1型糖尿病的表现,而无明显病因,呈不同程度的胰岛素缺乏,但始终没有自身免疫反应的证据。

(二)2型糖尿病:NIDDM,即Ⅱ型或成年发病DM

: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障碍和胰岛素抵抗并存的疾病。不发生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损伤。

(1)患者多数肥胖,病程进展缓慢或反复加重。

(2)血浆中胰岛素含量绝对值不低,但糖刺激后延迟释放。

(3)ICA等自身抗体呈阴性。

(4)对胰岛素治疗不敏感。

(1)胰岛素生物活性降低:基因突变所致。

(2)胰岛素抵抗:肝脏和外周脂肪组织、肌肉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高血糖伴高胰岛素血症。

(3)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

(三)特殊型糖尿病: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分为8种亚型:

(胰腺手术、胰腺炎、囊性纤维化等)

(甲亢、Cushing病、肢端肥大症等)

例题:下列关于1型糖尿病的错误叙述是

答案 E。 解析: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

以上是总结归纳的糖尿病的分型和特点相关知识,更多临床医学基础知识,请关注中公卫生人才网临床医学知识库!

糖尿病诊断标准不包括

糖尿病是一个疾病,一般疾病的诊断一般通过症状、体征、或者是一些理化检查来进行诊断。糖尿病从字面理解就是尿里有糖,所以大部分病人认为尿里没糖或者没有症状就不是糖尿病,糖尿病典型的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但临床情况并不是糖尿病一般大部分病人没有什么症状,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百分之五十的患者并没有症状,容易漏诊,所以单纯从症状或者尿糖来诊断糖尿病并不可靠。

尿糖增高是当血糖值高到一定程度才会从尿里排出糖,主要和肾糖阈有关,肾糖阈就跟水坝一样,水位也就是血糖水平,高到一定程度,漫过水坝尿里才会出现糖。

但因每个人肾糖阈水平不同,有些患者血糖很高但尿里还没有糖,这类情况就容易漏诊,还有一些患者肾糖阈比较低可能肾脏有病变,等于水坝较低,血糖并不高但是尿里已经出现糖,这种情况叫假阳性容易造成误诊,所以目前临床上不以症状和尿糖作为诊断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临床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根据血糖水平,血糖水平定义与其他病不同,比如肿瘤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而血糖是一个连续数值,是根据某个血糖值并发症明显增加作为切点。目前具体的诊断标准是96年WHO公布的:如患者有明显症状比如多饮、多尿、

国外也把糖化血红蛋白值作为一个诊断标准,%就可以诊断糖尿病,因为国内检测方法不统一,所以目前还没有作为一个诊断标准,目前国内还是以血糖水平作为诊断标准,用来诊断糖尿病的血糖值是指静脉血血糖而不是末梢血血糖值,一般会同步测胰岛功能,就是测血糖时检查一下病人胰岛分泌情况同步评价一下病人胰岛功能,对病人愈后诊断都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