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不动情的咳嗽
不动情的咳嗽 邀请你回答

天疱疮会出现什么症状

时间:2025-11-01 18:47104 人浏览举报
相关标签: 健康养生

关于 “天疱疮会出现什么症状3 条回答

  • 是个云朵朵
    是个云朵朵
    2025-11-01 18:47

    寻常型天疱疮、红斑型天疱疮、增殖型天疱疮和落叶型天疱疮。

    寻常性天疱疮大部分病人在皮肤损害发生之前4一6个月先有口腔粕膜的水疱或糜烂。皮肤损害为大小下一的浆液性大疱,疱壁较薄、松弛易破,成为糜烂面,且很少自行愈合。疱常在外观正常的皮肤上发生,若以手指将疱轻轻加以推、压,可使疱壁扩展、水疱加大,或稍用力推擦外观正常的皮肮,亦可使表皮脱落或于搓后不久出现水疱,称棘刺松解征或尼氏征。仅有少数水疱,常见于胸、背部,以后水疱逐渐增多,可渐遍发全身。由于疱壁薄,很易破裂而成为大片的潮红糜烂面。若继发感染,则有脓疱及脓痂,分泌物有一股难闻的臭昧。若不及时治疗,水疱及糜烂面不断向周围扩大,大量体液丢失,体质日渐衰弱,发生低蛋白血症,患者可因肺感染、败血症及恶液质而死亡。

    增殖性天疱疮是寻常性天疱疮的良性型,很少见。患者一般是免疫力较强的年轻人。皮损好发于腋窝、乳房下、腹股沟、外阴、肛门周围、鼻唇沟等皱折部位。损害最初为薄壁的水疱,破溃后在糜烂面上渐渐出现乳头状的肉芽增殖,边缘常有新生水疱,使损害面积逐渐扩大。皱折部位温暖潮湿,易继发细菌及念珠菌感染,且有一股臭味。陈旧的损害表面略干燥,呈乳头瘤状。病程慢性,预后较好。

    落叶性天疱疮初起常在头、面、上胸或背部红斑基础上出现少数松弛性水疱,棘刺松解征阳性。疱壁较寻常性更薄,疱很易破裂成为糜烂面,上有黄褐色痂屑。口腔粘膜较少受累。本病皮损缓慢发展,渐波及全身,体表的大部分均为片状污秽痂屑,如落叶状。由于痂屑下分泌物被细菌等分解常产生臭味。病程慢性,患者可因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红斑性天疱疮是落叶性天疱疮的良性型,患者健康情况一般良好。病损主要发生在头、面及胸、背上部,一般无粘膜损害。早期常在面部出现红斑,可有轻度渗出,有鳞屑及轻度结痂,痂下可见表浅糜烂。头皮及胸背部的损害呈散在直径为0.5一2.0cm大小的红斑水疱,上附痂屑。患者的原发损害是表浅续多年,偶可发展至全身而转化为落叶性或寻常性天疱疮。

    天疱疮并不是不治之症,而是可以治疗并且达到临床预后较好的结果。直接说天疱疮患者活不了多久了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说法。开始的时候有些患者采取西药和仪器进行治疗的,比如说常规的抗生素类的药物,以及消炎的药物,严重的配合放疗一起治疗或者凉血清毒饮中药进行调理。

  • 图南
    图南
    2025-11-01 18:47

    天疱疮是发生在皮肤黏膜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顾名思义,以多发大疱或水疱为主要表现。表现及注意事项寻常型。即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以口腔、上身躯干为好发部位,病情严重者则可能累及全身。典型表现为正常皮肤上出现大疱或水疱,壁很薄,极易破损而造成溃烂,预后极差。增殖型。属于良性的类型,不多见。好发于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襞多的部位。一开始也是出现水疱,一旦溃烂,会出现肉芽增生,故以此为分型缘由。红斑型。头面部和胸背部为多发部位,发病早期会出现类似红斑狼疮的红斑,之后慢慢发出水疱。落叶型。多由红斑型转化而来,比起其他几型,疱壁更薄更易破。5

    特殊型。有药物诱导性、副肿瘤性、IgA型、疱疹样天疱疮等多型。6

    在饮食方面要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像增殖型就是多见于免疫功能下降的人群。要多补充蛋白质,多吃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力。7

    注意保护创面,做好清洁、干燥的工作。天疱疮的大疱或水疱一旦破损,极易感染细菌和真菌,而这种并发症的危害要远大于疾病本身。一定要给予针对性强、剂量充足的抗菌素外敷内服。8

    诊断为红斑型的患者,要尽量避免接触阳光,日光会加重水疱的病情,所以一定要小心避开阳光照射。

  • 月半弯
    月半弯
    2025-11-01 18:47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概述

    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严重的表皮内棘刺松解性大疱性皮肤病。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皮肤科

    临床症状

    正常皮肤或黏膜上出现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

    危害

    不但会造成皮肤损伤,还可引起发热、精神障碍等全身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孕妇发病还可导致早产等。

    并发症

    继发感染、压疮等。

    检查

    水疱基底组织液涂片、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间接免疫荧光检查、血常规检查等。

    诊断

    水疱基底组织液涂片检查对天疱疮有诊断意义。

    治疗原则

    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行血浆交换疗法。

    治愈性

    寻常型天疱疮可经久不愈。

    饮食建议

    给予高蛋白饮食,补充多种维生素。

    查看更多疾病详情

    上一章:病因

    下一章:治疗

    流行病学

    平均发病年龄是50~60岁。

    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性有关。

    查看更多疾病详情

    上一章:病因

    下一章:治疗

    典型症状

    天疱疮分为四型: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

    1.寻常型天疱疮

    半数以上患者先是口腔黏膜发生水疱和糜烂,而后出现皮肤损害,经久不愈。以后在外观正常的皮肤出现黄豆至核桃大的水疱,疱液清或稍浑,疱壁薄而松弛易破,尼氏征阳性。水疱破裂显露潮红糜烂面,有少许渗液或结痂,创面愈合慢,自觉灼痛,愈后留色素沉着和粟丘疹。

    2.增殖型天疱疮

    皮损好发于脂溢部位,如头面、腋下、脐窝、胸背、阴股部等处。初起为松弛性水疱,极易破裂形成糜烂面和蕈样、乳头状增生,在摩擦部位尤为明显。

    3.落叶型天疱疮

    多在头面、躯干外观正常皮肤上发生松弛大疱,尼氏征阳性,疱壁菲薄,极易破裂,很快干燥,结黄褐色薄痂,痂皮中心附着,边缘游离,痂下湿润,渐发展至全身。皮肤暗红,覆大量叶片状痂皮,有恶臭。

    4.红斑型天疱疮

    头面部皮损类似盘状或系统性红斑狼疮、脂溢性皮炎。局限性红斑上有脂性鳞屑、黄痂。

    诊断依据

    诊断要点为皮肤上有松弛大疱,尼氏征阳性,常伴有黏膜损害,水疱基底涂片可见天疱疮细胞,组织病理改变有特征性,表皮内有棘刺松解。间接免疫荧光检查血清中有天疱疮抗体,水疱周围正常皮肤或新皮损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表皮细胞间有IgG和C3沉积。

感谢你浏览了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