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质化层或角化较差。舌头溃疡指发生于舌头、舌腹部位的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细菌感染口腔溃疡,细菌感染口腔溃疡症状

病因

口腔溃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包括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营养不良、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如缺乏微量元素锌、铁,缺乏叶酸、维生素B12以及营养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口腔溃疡发病的可能性;血链球菌及幽门螺杆菌等细菌也与口腔溃疡关系密切。口腔溃疡通常预示着机体可能有潜在系统性疾病,口腔溃疡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肝炎、女性经期、维生素B族吸收障碍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等均有关。临床表现

表现为口腔黏膜溃疡类损伤的疾病有多种,例如:

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oralulcer,ROU)、复发性口疮(recurrentaphthae)或(cankersores),灼痛是其突出特征,顾冠以“阿弗他”名(希腊文aphthous为“灼痛”之意),外观为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表面覆盖灰白或黄色假膜,中央凹陷,边界清楚,周围黏膜红而微肿。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特征,年龄不拘,发病年龄估计在10~20岁之间,女性较多。一年四季均能发生,能在10天左右自愈。

其口腔黏膜损害症状和发生规律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类似,本病累及多系统多脏器,且有先后出现的口腔外病损症状。眼、生殖器、皮肤病损也是其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反复性生殖部位溃疡、皮肤结节性红斑、毛囊炎、葡萄膜炎。严重者可发生关节、小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多系统损害。

与机械性刺激、化学性灼伤或者热冷刺激有密切关系,其发病部位和形态与机械刺激因子相符合。无复发史,去除刺激后溃疡很快愈合;但如果任其发展,则有癌变可能。

老年人多见,形态多不规则,其边缘隆起呈凹凸不平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溃疡面的基底部不平整,呈颗粒状,触之硬韧,和正常黏膜有明显的区别,疼痛不明显。恶性溃疡病程长,数月甚至一年多都不愈合或逐渐扩大,常规消炎防腐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良性口腔溃疡患者较少出现全身症状;恶性口腔溃疡患者则相反,可出现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食欲不振、消瘦、贫血、乏力等表现。

好发于婴幼儿,早期以成簇的小水疱为主要表现,疱破后会融合成较大的糜烂面或不规则的溃疡。复发与诱因有明确关系,复发前常伴有咽喉痛、乏力等前驱症状,发病期间多伴有明显全身不适。

有放射线暴露史,出现上述急、慢性口腔损害是其特征。放射性口炎黏膜损害程度较轻时出现口腔黏膜发红、水肿;糜烂、溃疡,覆盖白色假膜,易出血,触痛明显,口干,口臭等,可以合并进食困难等功能障碍和头昏、失眠、厌食、脱发等全身症状,较重时可以伴发出血、继发感染等全身损害。

深在,形态不规则,呈鼠噬状,基底暗红色桑套样肉芽组织增生,溃疡经久不愈,多伴有肺结核的体征和症状。

男性多见,好发于软腭、硬腭交界处,溃疡深及骨面,周围充血明显,边缘可隆起,底部有肉芽组织,病理表现为小涎腺坏死,患者全身情况较好。治疗原则

对于口腔溃疡的治疗,以消除病因、增强体质、对症治疗为主,治疗方法应坚持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中西医治疗相结合,生理和心理治疗相结合。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经久不愈,大而深的舌头溃疡,有可能是一种癌前病损,极易癌变,必要时做活检已明确诊断。

细菌感染口腔溃疡发烧

口疮(口腔溃疡)是一种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在人群中患病率一般认为超过10%,可以发生于男女老幼,以中青年最多见。口疮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损害,可以自愈,可发生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唇、颊、舌部多见,严重者可以波及咽部粘膜。不少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溃疡面积增大,数目增多,疼痛加重,愈合期延长,间隔期缩短等,影响食和说话。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对症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疼痛或减少复发次数,但不能完全控制复发,所以预防本病尤为重要。平常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常用淡盐水漱口,戒除烟酒,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体育锻炼,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厚味的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畅。妇女经期前后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新鲜蔬菜,多饮水等等,以减少口疮发生的机会。需要提醒你的是,口腔内经久不愈的溃疡,由于经常受到咀嚼、说话的刺激,日久也有可能会发生癌变。特别是在与牙齿接触的那些部位,如存在着未拔除的残存破损的牙齿,或者佩戴的假牙制作不合适,其锐利边缘不断刺激,刮破了黏膜,产生溃疡,如不去除刺激因素,溃疡不但不会痊愈,还会日益加重。这种经久不愈的溃疡,也有可能是一种癌前病损,极易癌变。如果你经常罹患口腔溃疡的话,就需要注意上述的问题。

细菌感染口腔溃疡症状

口腔溃疡是现在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很多人都患过口腔溃疡,而口腔溃疡的症状也是非常明显的,口腔中会有疼痛感,而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症状,那么口腔溃疡的早期症状?口腔溃疡的表现症状?口腔溃疡的早期症状 口腔溃疡的早期症状是黏膜局部出现刺痒感觉,之后黏膜便会出现红肿和充血现象,还会有明显的灼痛感,随之在红肿充血的黏膜中心出现白色斑点,轻型的口腔溃疡会自己慢慢愈合,严重的会进一步形成浅表溃疡。黏膜溃烂导致局部产生凹陷,如果上面伴发继发性细菌感染,会出现一层黄色假膜。而且患者还有可能有淋巴结转移现象。这时患者会有明显的黏膜疼痛,影响饮食和说话。如果溃疡比较严重,溃疡面积很大很深,或者是溃疡数目很多,疼痛可能会更明显。溃疡的病症一般较局限,病程持续1-2周左右即可痊愈,痊愈后黏膜不留瘢痕,但是容易反复发作。口腔溃疡的表现症状 口腔溃疡出现于唇部或者脸颊内部,伴有多个椭圆形或者圆形的溃疡,且会引起疼痛的情况,口腔溃疡分好多种,且引发它的原因也有很多。一般情况下不严重的情形大都使用冰硼散敷上,如果情节严重,再去医院接受检查治疗,平时在日常的生活中,这一段时间要避免吃高温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类食物,多喝水。口腔溃疡的症状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就是口腔会有明显疼痛的感觉,会觉得非常的难受,其次就是会流口水,甚至是连喝水都会觉得疼,所以口腔溃疡还是挺难受的,但是一般在一周左右就可以恢复了。但是喷点药,或者是含着凉水,这样就可以帮助缓解症状了。口腔溃疡的病因有哪些 1、免疫力低下:医学研究表明,当人体免疫力低时,身体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危害,口腔炎就是其中之一。2、精神压力大:压力大时人容易发火、紧张、狂躁,这样就容易患口腔溃疡。3、遗传因子:家族中如有人得过口腔溃疡,那这一家人比常人更容易患上口腔溃疡。4、缺乏营养素:口腔溃疡最关乎的营养素是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2)。如果身体的B族维生素不够,会引起口腔溃疡。缺乏维生素C会提高患口腔溃疡的风险。由于锌缺乏会影响溃疡的地方恢复,所以口腔炎反复出现,维生素补充后效果依然不良时可考虑是否缺锌。5、重口味:年轻人患口腔溃疡的概率较大,其实很有可能是吃了重口味食物。另外抽烟、喝酒、吃辛辣食物的人更容易患上口腔炎。口腔溃疡的白色东西是什么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真菌,当其侵犯粘膜时可引起粘膜念珠菌病,以鹅口疮、口角炎,在粘膜表面盖有凝乳大小不等的白色薄膜,剥除后,留下潮红基底,并产生裂隙及浅表溃疡。口腔溃疡如果是一般的那种,就是没有细菌和病毒等感染的,而口腔念珠菌是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一般来说可以看到白色的整个口腔都是,但是确诊要真菌方面的检查。白色念珠菌在口腔感染表现为,上下唇内、颊粘膜、牙龈等口腔粘膜上,分布着片状的白色斑块,尤如雪片,俗称雪口,鹅口疮,普通口腔溃疡的表现为黄(溃疡表面)、红(溃疡基底)、痛、凹,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而形成。前者是白色的,一般是没有疼痛的,表面也是平的,治疗上可以用小苏打水漱口,并涂抹抗真菌的药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