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荠菜茅根脊骨汤材料:荠菜(鲜品)60克,白茅根(鲜品)30克,猪脊骨400克,生姜3片。做法:将荠菜、白茅根洗净,切段。猪脊骨洗净,与荠菜、白茅根、生姜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小时,调入精盐即成。功效:清热利湿、健脾消暑,适合夏季 养生 保健食用。2、山楂扁豆金银胗汤材料:山楂40克,炒扁豆50克,鲜鸭胗、腊鸭胗各2个,猪肉200克,陈皮14个、生姜3片。做法:各药材洗净、浸泡,陈皮去瓤;鲜鸭胗洗净剖开,去脏杂,可不剥去鸭内金,洗净;腊鸭胗温水浸泡,洗净;猪月展肉洗净。一起放进瓦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盐便可。功效:健脾祛湿、开胃消滞。扁豆甘平、性温,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可用于脾虚有湿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泄泻。与山楂同用,共凑健脾祛湿、消食开胃之效。3、生熟薏米白果猪肚汤材料:生、熟(即炒)薏米各15克,白果8个,腐竹皮1张,猪肚500克,生姜3片。做法:生、熟薏米,白果洗净;腐竹皮浸开;猪肚洗净、翻转,用盐或生粉搓洗数遍,再冲净;适量水倒入瓦煲烧开,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文火煲两个小时,下盐调味食用。功效:健脾止泻、清热利湿、醒胃。4、黄芪补气健脾汤材料:黄芪25克,党参20克,薏米仁20克,乌鸡500克,猪瘦肉50克,生姜3片。做法:将乌鸡、猪瘦肉焯水后备用,其他材料分别洗净;把所有材料放入煲中,加入清水适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一个半小时,放盐即可。功效:黄芪其性温味甘,能益气固表;党参能养血生津,主治脾肺虚弱;而薏米仁性凉味甘,能健脾、清热祛湿。此汤能补中气而又理脾胃,适合春夏之际,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食。5、薏仁猪脚汤材料:薏仁30g,干净猪脚一只约半斤。做法:薏仁碾碎,猪脚洗净剁块与薏仁一同放入砂锅,加黄酒、姜及清水1500毫升,盖好。先用猛火煮滚,除去汤面浮沫,再用文火煨约2小时;待猪蹄烂熟后,依次加入盐、酱油、葱、胡椒粉。功效:健脾益胃、利湿、壮腰膝。6、土茯苓赤小豆汤材料:土茯苓30克、祛湿豆50克、赤小豆30克、陈皮14个、猪瘦肉300克、生姜3片。做法:土茯苓、祛湿豆、赤小豆均浸泡、洗净,陈皮去瓤;猪瘦肉洗净,切块,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约一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功效:有清热、祛湿、解毒的功效,同时亦是暮春初夏时家庭祛湿健脾的 养生 汤水,且男女老少皆宜。7、干土茯苓木棉花鲫鱼汤材料:土茯苓、木棉花、炒扁豆各50克,蜜枣3个,白鲫鱼1条,生姜3片。做法:各物洗净;蜜枣去仁;白鲫鱼宰洗干净,煎至微黄,灒入少许热水,然后和所有材料一起下瓦煲,煲里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大火滚沸改小火,滚约1小时后,下盐便可。功效:祛湿除困、健脾利水。8、沙葛猪骨汤材料:沙葛500克、猪扇骨500克、眉豆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蜜枣2个、姜2片。做法:赤小豆、眉豆、扁豆洗净,浸泡1-2小时;猪扇骨斩大件,洗净,汆水捞起;沙葛洗净,去皮,去筋,切块。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一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功效:清热祛湿,健脾开胃。说到祛湿,赤小豆、眉豆和扁豆都是“能手”,再配以当令且能清热生津的沙葛,是夏季可常饮用的汤品。9、五指毛桃茯苓炖瘦肉材料: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各100克,瘦肉一斤,陈皮5克,盐少许。做法: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洗净后浸泡片刻;瘦肉洗净切成块,汆水捞起备用;用汤煲煮水,沸开后加入所有食材,武火煮10分钟再转文火煲一两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功效:清热祛湿,益气健脾。五指毛桃被称为“广东人参”,又有“南芪”之谓,其性平、味甘,有健脾补肺、利湿舒筋之功,补而不滞。茯苓与五指毛桃合用具有祛湿化滞、健脾开胃等作用。适用于脾虚浮肿、食少无力。

排湿气的养生汤

最有效的补元气的汤

一,猪肚鸡食材:猪肚,乌鸡,姜,白胡椒粉,枸杞,盐,葱花,红薯粉。步骤:清洗猪肚:市场上买来的猪肚先用清水洗一下。将猪肚上的油脂去除。找到猪肚口,将猪肚里面翻出来。翻出来后,加红薯粉,盐用力搓洗猪肚,去除异味。这个步骤重复2次。猪肚上有黄色后膜的地方刮干净。刮好后用清水再洗一次。清理好的猪肚找到猪肚口,将鸡和姜片塞进去。猪肚口用棉线捆好。炖锅加冷水,将猪肚鸡放入,加入枸杞。大火将水煮开后小火慢炖两个小时。炖好前十分钟,下少许盐,白胡椒粉,葱花。炖好后捞出,用剪刀把猪肚剪开,猪肚剪成条,鸡肉剪块,配汤就可以食用了。功效:猪肚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充足,特别适合脾胃虚的人群,孕期妇女食用可以补胎气,以及小儿疳积也可吃。小贴士:乌鸡选小只即可。汤冷水下锅,汤汁更鲜甜。猪肚不易烂,可以稍微炖久一些。洗猪肚方法很多,但是红薯粉洗猪肚感觉最容易冲洗且干净。二,鱿鱼母炖腱子肉食材:干鱿鱼母,小腱子肉,盐。步骤:腱子肉切薄片,或者剁成肉泥;干鱿鱼母剪成丝;炖瓮中倒入冷水,将食材放入,炖一个半小时即可。功效:鱿鱼母富含丰富的钙,铁,磷,对于人体骨骼发育,补血作用显著。鱿鱼母中的多肽和硒能够很好的帮助人体对抗辐射。经常食用还能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症。女子多吃可以补气养血。小贴士:除猪骨以外,猪肉炖汤可以选用腱子肉,腱子肉为猪大腿上的肌肉,炖汤吃不柴,且嫩,而且汤更加清甜不油腻。非常适合老人,孩子食用。鱿鱼母本上就有甜味,因此无需放鸡精。三,高丽参炖土鸡食材:高丽参,土鸡,盐。步骤:高丽参片取适量洗净。土鸡处理后洗净切块,焯水后洗净备用。加入清水,高丽参片,鸡肉,大火烧开后小火慢炖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出锅后放盐。功效:高丽参主要生产于朝鲜半岛。高丽参属于大补炖品,对于体虚,失眠,心力衰竭,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每周食用高丽参一次就好了。炖高丽参不宜用铁器炖。四,黄花菜豆腐排骨汤食材:干黄花菜,老豆腐,排骨,盐。步骤:排骨切块焯水沥干后备用。黄花菜洗净,豆腐切块。锅中下冷水,放入豆腐,黄花菜,排骨多煮一个半小时。炖好放盐。功效:黄花菜胡萝卜素含量丰富。对于孕妇及产妇的十分有益,同时也是补血的佳品。小贴士:豆腐炖久一些会有空洞,可以让每块豆腐都吸收汤汁,吃起来更有味道。

去湿气五谷杂粮养生配方

1、薏仁

薏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肿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错的排毒方法,直接将薏仁用开水煮烂后,适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的糖,是肌肤美白的天然保养品。2、小米

小米不含麸质,不会刺激肠道壁,是属于比较温和的纤维质,容易被消化,因此适合搭配排毒餐食用。小米粥很适合排毒,有清热利尿的功效,营养丰富,也有助于美白。3、红豆

红豆可增加肠胃蠕动,减少便秘,促进排尿。可在睡前将红豆用电锅炖煮浸泡一段时间,隔天将无糖的红豆汤水当开水喝,能有效促进排毒。湿气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日常生活中祛湿,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件事:

1、艾叶泡澡除湿

艾叶泡脚具有驱寒的作用。艾属于极阳的药物,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地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疾病。

对于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一次用艾叶水泡脚是可以的,但用艾叶水泡脚的必须停吃寒凉的食物。不要再让寒湿侵入,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再吃补益的食物身体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体质在慢慢地增强。

可取生姜、菖蒲、藿香各50克,艾叶100克,放入大锅,加满水,煮开后再熬10分钟;用纱布滤去药渣,加入适量的热水,泡澡15-30分钟,有助于全身的化湿灭菌。2、喝薏米红小豆粥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

将薏米和赤小豆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实践证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3、北风起时保持室内通风

其实,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外界湿气诱发内湿,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在潮湿天气里,应该关窗关门,把湿气拒在外面,否则室内的家具和家电很容易吸湿。别穿潮湿不干的衣服,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水分,吹干头发。

还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别让水分湿气包裹着身体,如果地板湿了,还得立即拖干,免得湿气滞留。

一旦吹北风时,或天气好转,湿气减少时,就应该及时让空气流通,带走室内的湿气。如果外界湿气仍然很重,建议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4、热水泡脚

对付湿邪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用热水泡脚。大部分人就会把热水泡脚这个好习惯给忽略了,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热水泡脚就显得更有必要。张世卿医生解释说,伏天阳气盛,热水泡脚可以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足部的六条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对于大部分人,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就可以。出现四肢乏力、发困、食欲减退的人来讲,可以在热水中加上威灵仙(祛湿)20克、苍术(通经)15克、白术(健脾)15克,效果会更好。在泡脚水里加入杜仲20克、川断15克、伸筋草30克,可以补益精气、强筋壮骨,适合患有骨质疏松的中老年朋友。

容易双脚冰凉的人,可以在水里加桂枝15克,可以温通经络。高血压适合加夏枯草30克、泽泻15克,夏枯草有清肝火、泽泻有利水除湿的作用。静脉曲张的人则可加当归20克、牛膝25克,这两味药可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湿气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祛除体内湿气很简单 吃这15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