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疱疹是皮肤湿疹的一种,对称性的发生于手或脚的侧面.是发生在掌跖的水疱性皮肤病.因为它发生的部位在手脚这种汗腺特别发达的地方,又以水泡为主要的表现,所以在以前一度以为它和汗腺流汗有关,而将它命名为汗疱疹.

汗疱疹醋泡疗法

现今已经证实它和汗腺,流汗这些因素都没有关联.其临床表现为深在性小水疱,粟粒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表面,常无红晕.对称发生于掌跖及指(趾)侧.1-2周后干涸成屑,并可反复发生,伴不同程度的灼热及瘙痒,常连续发作数年.

当前医学对于汗疱疹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只有少数病人发现和身体他处的霉菌感染或金属过敏甚至情绪压力有关.可能与精神紧张,手足多汗,真菌感染及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夏季多见.汗疱疹预防治疗方法:

主要就是根据它的相关特性来预防:

1,情绪的控制.

2,做饮食日记,找出自己的汗疱疹和金属是否相关,如果有相关要尽量避免.

3,在季节交替时,要少碰水少碰清洁剂,多擦乳霜.

中医疗法:

1. 内服药法宜健脾利湿,方用健脾除湿汤或除湿丸。

2.外用中医软膏(我名字说的软膏)。

3.针刺疗法 主穴可取合谷、劳宫、鱼际、间使。配穴取曲池、足三里、三阴交。

养血安神食疗法

补血安神的食物 1、龙眼 龙眼具有养血安神的作用。龙眼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无论是吃鲜果肉,还是泡酒饮用都能起到补血安神的功效,尤其是治疗神经衰弱特别有效。 2、红枣 红枣味甘性温,主要功能为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临床主要用于脾胃气虚、血虚萎黄、血虚失眠多梦等症的治疗。常喝红枣水对于经血过多而引起贫血的女性可起到改善面色苍白和手脚冰冷的补益功效。 3、葡萄 中医最常将葡萄视为补血、活血之食物,古籍中说:“大补气血,舒筋活络,泡酒服之。”葡萄中含有能辅助睡眠的物质——褪黑素。褪黑素是大脑中松果腺分泌的一种物质,与睡眠有密切关系,它可以帮助调节睡眠周期,使不正常的睡眠情况得到改善。 4、当归 补血药首推当归,当归为补血要药。真正属于贫血的血虚证,可以当归配伍黄芪一起使用,往往起效明显。当归可以养心安神,并常与酸枣仁、柏子仁、大枣、人参、茯苓等配伍使用。 5、枸杞 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钙、铁等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故擅长明目,所以俗称“明眼子”,是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各营养滋补品。中医认为,枸杞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功效。 6、桑葚 中医认为,桑葚味甘、性寒,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的功效。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桑葚“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有头晕耳鸣、目暗昏花、失眠、头发早白等症状的人群,可以经常食用桑葚。 7、荔枝 荔枝味甘甜微酸,性温和。《本草纲目》称它能“安神、益智、健气”,有养血、生津液的功效。荔枝中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A以及柠檬酸、叶酸、苹果酸和游离氨基酸,是思虑过度、健忘失眠者不可多得的安神益寿果品,以鲜食为佳。 8、藕 现代科学分析,莲藕含有大量铁质,具有补血作用。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时,莲藕性温,有收缩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补肺养血。 补血安神食疗方法 1、【桂圆枸杞粥】桂圆肉15g,枸杞子10g,红枣5枚,粳米100g。先把上述原料分别洗干净,置砂锅于中火上加清水把粳米煮开15分钟,再加桂圆肉、枸杞子,大枣(去核)煮成粥,晨起空腹及晚上睡前各服1次。此粥有补血养心、安神之功效,可治疗老年人血虚眩晕、耳鸣、失眠等症。 2、【芝麻核桃粥】黑芝麻、核桃仁各50g,大米100g。将大米洗净,入砂锅加水适量置旺火上煮沸,然后放入捣碎的芝麻和核桃仁煮成粥,加少许糖搅匀分早晚2次服用。此粥有健脑补肾之功效,可治疗老年人肾虚、多梦失眠、腰痛等病。 3、【核桃茯苓粥】核桃仁50g,茯芩25g,粳米100g。先将核桃仁用热水浸泡,与茯苓分别研碎。粳米洗净,加茯苓与水适量,置砂锅中煮沸后,小火焖煮30分钟,放入核桃仁,再煮20分钟,加少许精盐及麻油调味后分早晚两次食用,此粥有健脑增智,健脾安神之功效,可治疗老年人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健忘,多梦等症。 4、【远志枣仁粥】远志、炒酸枣仁各10g,粳米50g。先把粳米煮成粥,然后放入洗净的远志、枣仁再煮20分钟,晚间睡前或做夜餐吃。此粥有宁心安神、健脑益智之功效,可治疗老年人血虚所致的惊悸、健忘、失眠等症。 5、【桂圆芡实粥】桂圆肉、芡实各20g,酸枣仁5g,蜂蜜30g,糯米100g。将糯米、芡实洗净,去杂质混合,加入桂圆肉及适量水,置砂锅内旺火煮沸,改小火焖煮30分钟,再将酸枣仁清水浸发后调入粥内,再焖煮30分钟。食前调入蜂蜜分早晚2次服用。此粥有健脑益智,益肾固精、安神养心之功效,可治疗老年人神经衰弱、智力衰退、肝肾虚亏等症。 6、红枣枸杞滚鸡蛋。材料:红枣8个、枸杞子25克、鸡蛋2个,红糖或精盐适量。做法:各物分别洗净。红枣去核,与杞子浸泡。在锅内加清水600毫升(约2碗的量),下枣、蛋和杞子,武火滚沸后改文火滚约8分钟。捞出蛋去壳后,续煲约10~15分钟,下糖或盐便可。功效:红枣配补肝肾、益血气的枸杞子滚鸡蛋,价廉物美,有养血安神、益脾养胃之功,若为神经衰弱调理宜连用3~5日。 7、阿胶蜜枣炖鸡。材料:阿胶、蜜枣、鸡肉。做法:将阿胶砸成小块,然后将鸡肉切块备用;将准备好的肌肉、阿胶以及蜜枣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隔水炖煮大约一个小时,然后起锅服用。功效:具有很好的补血养血以及安神的作用,特别适合由于气血虚弱导致的头晕以及失眠等疾病。 8、阿胶芝麻核桃羹。材料:阿胶,芝麻,核桃,桂圆。 做法:先将阿胶二百五十克烊化、芝麻二百五十克与核桃肉一百五十克共捣细末,再加入桂圆肉五十克、适量冰糖,一起隔水蒸二小时即可。功效:能够补肾,安神,益血。

去肝火放血疗法

麦粒肿也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针眼,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在临床上常见于患眼,局部出现红肿痒痛,且形成硬结。如果在患病之后还是经常熬夜,吃油腻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那么会加重病情,有些严重的是需要手术治疗的。

麦粒肿有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累麦粒肿称为睑板炎,属于睑板腺的急性炎症,症状与麦粒肿是一样的,但是因为炎症比较来的比较急又在睑板组织内所以疼痛会较为剧烈,且持续的时间也会比较长,严重的时候会使整个眼睑红肿,是需要排脓的脓液,排出之后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外麦粒肿就是在睫毛的毛囊部,受葡萄球菌感染,叫睑缘疖,主要是和平时眼部卫生条件较差,和屈光不正有关。初期患病时,眼睑局部红肿,充血和触摸有疼痛感,接近睑缘部位可触到硬结。在数日之后,毛囊根部出现黄色脓点脓液,排出后症状逐渐好转。不论是哪种麦粒肿,如果加压几楼细菌毒素容易倒流,导致炎症加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一旦患有麦粒肿切忌挤压的,需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抗炎药物。传统医学中的耳穴放血和局部冷敷的疗法也是可以将麦粒肿消灭在萌芽状态。耳穴放血疗法是采用三棱针,梅花针在耳穴区或耳背络脉针刺切割放血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清热止痛,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不过放学前按摩耳廓使血管扩张,这样有利于容易出血。三棱针不宜刺入的太深,否则会损伤耳廓软骨,出血量以5到8滴左右为宜。但是这个方法也不是适合所有的人,比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等等都是不适合的。

预防麦粒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个是要注意眼部卫生,不要用手去揉眼睛,第二点是要注意有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第三个是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