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大全2017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人们很容易受到夏季炎热气温的影响,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往往使人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胸闷、头昏、食欲不振、身体消瘦。此时,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中医学认为,夏季人之所以不爽缘于夏令暑盛湿重,既伤肾气又困脾胃。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夏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欢迎阅读。 1、最佳蔬菜——苦味菜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往往使人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胸闷、头昏、食欲不振、身体消瘦。此时,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中医学认为,夏季人之所以不爽缘于夏令暑盛湿重,既伤肾气又困脾胃。而苦味食物可通过其补气固肾、健脾燥湿的作用,达到平衡机体功能的目的。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苦味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具有消暑、退热、除烦、提神和健胃功能的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苦瓜、苦菜、莴笋、芹菜、蒲公英、莲子、百合等都是佳品,可供选择。 2、最佳肉食——鸭肉 切莫以为夏季只宜吃清淡食物,而夏季照样能进补,关键在于选准补品。这里向你推荐鸭肉,鸭肉不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疾疗病。其奥妙在于鸭属水禽,性寒凉,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特别适合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如低烧、虚弱、食少、大便干燥和水肿等多见于夏季。鸭与火腿、海参共炖,炖出的鸭汁善补五脏之阴;鸭肉同糯米煮粥,有养胃、补血、生津之功,对病后体虚大有裨益;鸭同海带炖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可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鸭肉和竹笋炖食,可治痔疮出血。 3、最佳汤肴——番茄汤 夏令多喝番茄汤既可获得养料,又能补足水分,一举两得,番茄汤(烧好待冷却后再喝),所含番茄红素有一定的抗前列腺癌和保护心脏的功效,最适合于男子。 4、最佳饮料——热茶 夏天离不开饮料,首选的既非各种冷饮制品,也不是啤酒或咖啡,而是极普通的热茶。茶叶中富含钾元素(每100克茶水中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绿茶10。7毫克,红茶24。1毫克),既解渴又解乏。据英国专家的试验表明,热茶的降温能力大大超过冷饮制品,乃是消暑饮品中的佼佼者。 5、最佳调味品——食醋 酷夏热出汗多,多吃点醋,能提高胃酸浓度,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醋还有很强的`抑制细菌能力,短时间内即可杀死化脓性葡萄球菌等。对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夏天人易疲劳、困倦不适等,多吃点醋,很快会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 6、最佳运动——游泳 夏令最好的运动是游泳。游泳不仅锻炼人体的手、脚、腰、腹,而且惠及体内的脏腑,如心、脑、肺、肝等,特别对血管有益,被誉为“血管体操”。由于在水中消耗的热量要明显高于陆地,故游泳还能削减过多的体重,收到健美之效。 7、最佳营养素——维生素E 维生素可让你平安度夏,“最佳”桂冠非维生素E莫属。德国科学家强调,人在夏天会遇到三大危险,即强烈的日照、臭氧与疲劳,而维生素E可将这三大危险降到最低程度。维生素E在麦芽、麸皮面包、胡桃泥、奶制品等食物中含量较多,夏天可多安排一点。必要时也可酌服维生素E的药丸,每天15-60毫克足矣。 8、最佳服色——红色 不少人认为穿白色衣服度夏最佳,其实穿红装更好。其奥妙在于红色可见光波最长,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不受伤害,防止皮肤老化甚至癌变,而其他服色(包括白色)此种功效较弱。至于面料,当以混纺的T恤衫为佳,其最佳混合比例为33%的棉和67%的聚酯。 9、最佳保健措施——起睡定时 夏天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而黑得晚。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作一些相应的调整,以迟睡早起为佳,而且应尽可能地定时起、睡。“定时”是体内生物钟的要求。如果一年四季都能定时,可造成“动力定型”,使身体具有最好的适应性和预定性,在夏季,更应给自己规定一个严格的起睡时间,决不无故违反,即使休息日也不例外,夏季最佳就寝时间是22:00-23:00,最佳起床时间是5:30-6:30。夏季炎热的天气很容易影响人们的睡眠,但你一旦养成了定时起睡的习惯,就比较容易排除气候对睡眠的干扰,早晨也会自然舒适地醒来,体内的生物钟就不会出现“错点”现象,各种生理节律均可安然运行。 10、最佳取凉“设施”——扇子 从健身角度看,取凉“设施”是扇子最佳。扇子虽然已是“老古董”了,但其健身效果却是其他任何现代降温设备所无法比拟的。摇扇是一种运动,可锻炼肢体(若有意识地换用左手摇扇,还可收到活化右脑、开发右脑潜能、预防中风的意外之效)。扇子获得的风也最宜人。 ;
夏季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夏天的特点是燥热,“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清燥解热是夏季养生的关键。下面是我推荐给大家的,供大家参考。 夏季,历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一年四季中,夏季是自然界阳气最旺、阴气最弱的时期,阳长阴消达到顶点。此季节日照时间长,阳光最盛,昼长夜短,雨水充沛,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交合,凝结为自然界的繁华茂盛,是万物生长的大好时机。人体与自然万物一样,此时体内的阳气也非常充盈,并执行畅达于机体表面,处于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 “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夏季养生应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着眼于“长”字,注意养护“阳气”。我们经常说的“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的规律,顺势助长人体阳气,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预防和减少虚寒体质人群在冬季生发疾病。尤其对阳虚体质的人来说,在夏季选择性味温热的食品,如国珍松花粉、松珍松花酒等,配合有利于阳气发散的精神、起居、运动等调养方法,升发阳气,驱除体内积滞的寒气,可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夏季五行属火,人体的五脏之中“心”也属火,夏季养生还要格外注重养心。“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脏功能正常时,精神思维清晰灵敏;若不正常,则会神智不清。五脏归心,心在志为喜。夏季养心要保持精神上的愉悦,让情绪像蓬勃生长的大树一样,展现出一种秀丽的精神状态。 在炎热的夏季,人往往会感到身体不适,昏昏欲睡,气虚疲倦,严重的会中暑,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这就是心主神明的功能受到了夏季高温的影响。清心养神对夏季养生来说非常重要。子午觉就是养心护神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午睡后,宜饮醒神的下午茶。竹叶清茶清香升散,消暑利溼,清心火,尤其适合夏季养心和午睡之后饮用。以淡竹叶提取物竹叶黄酮为主要原料的竹康宁,在调节血脂方面的保健作用突出,可降低夏季突发此病的风险。 夏天,一方面由于人体因暑热蒸迫而泄汗太多,易伤阴而损阳;另一方面避炎暑而饮冷乘凉,则又容易使人郁闭阳气而积寒溼,养生法则实难把握。在此,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根据夏季各节气的特点,结合不同人体体质所需,提出详细科学的精神、起居、饮食及运动保健方案,陪伴您清爽度过暑热炎炎的夏季,并为秋、冬季节的养生保健打下坚实的基础。 适合夏季养生的食物 豌豆清肠 豌豆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而豌豆中富含的粗纤维,能促进大肠蠕动,保持大便顺畅,起到清洁大肠的作用。 茄子抗老 夏季对人体的损耗大,茄子中含有维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能够延缓人体衰老。茄子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在它的紫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P,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替代。 酸味食物 夏季出汗多而最易丢失津液,所以适当吃些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等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若在菜肴中加点醋,醋酸还可杀菌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发生。 富钾食物 天热补钾,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钾食物,如香蕉、草莓、桃子、菠菜、马铃薯、大葱、芹菜、毛豆等。 顺气食物 夏天天气炎热,往往造成人们身心疲惫烦闷,选食一些顺气又可口的食物尤为重要。例如萝卜、藕、茴香、山楂等。 夏季养生记住一字决通 通汗腺:多运动、常泡脚 汗水中含有尿素、硫、乳酸等100多种人体代谢物质。常排汗有利于疏通血脉和微回圈,清除毛孔垃圾。但由于人们在夏季长时间待在空调房,让现代人的汗腺经常被“堵”住。 大家要注意夏季不宜在空调房待过久,保持适量运动,使汗可以排出来,保持汗腺通畅。除了运动,出汗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泡脚。坚持温水泡脚有助于祛除暑溼,若能再与全身调理相配合,可以防止秋燥伤阴、伤肺,促进血液回圈。 泡脚以微微出汗为宜,泡20~30分钟即可。泡脚后可涂抹润肤霜,防止脚底干裂。饭后不要立即泡脚,以免影响消化。有烧伤、脓疱疮、水痘、麻疹或足部外伤的人,不适合泡脚。 通小便:低盐水、莲心茶 有些中老年人由于脾肾衰弱、容易造成小便不利。而夏天出汗后水分蒸发,若小便不利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最重要的是多喝水,水中可放少量盐来补充钠。 绿豆汤、莲子心汤、西瓜也是能通小便的健康饮品。可去超市买些莲子心,每天拿一两颗开水泡好即可当茶饮,如觉得苦也可加些冰糖。 绿豆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祛火的功效,也是药食同源的代表性食物。平时煲汤,或者煮绿豆糖水,也可以起到去火的作用。 通大便:喝花茶,防口臭 夏日爱上火易引发大便不通畅,大便不畅会使肝肠代谢的毒物淤积在体内,容易导致牙疼、口臭和臭屁多,常使人尴尬。 对于爱上火、易便秘、口臭的人,可以试试中药茶饮。用菊花、金银花、西洋参、铁皮石斛、西洋参等药食同源的食材泡水喝,可以降火除口臭。 多吃新鲜的蔬菜也会有帮助。比如芹菜可以清热解毒,对肝火旺盛、面板粗糙的人来说很有益处,而且它含有大量粗纤维,可 *** 肠胃蠕动。梨是众所周知的降火水果,其他如苦瓜、马蹄、莲藕等,也是夏季降火的好蔬果。 从养生角度来说,中医提倡“春夏养阳”,这就建议我们要“热养生”,以热制热,一来可发汗降温,二来还兼有补充阳气的作用。
夏季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
在夏天也需要学会一些养生的方法的,很多人都觉得中医养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所以在夏天使用中医养生的话,那么也能够收到不错的疗效的,夏季中医养生方法有哪些?夏季中医养生注意什么?如果你是中医养生爱护者的话,下面来看看。
1、夏季中医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命活动一定遵循自然的规律,如此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百病不侵。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就跟治洪水一样。大禹的父亲治洪水用堵,结果洪水冲破了堤坝,大禹用疏,洪水就治理好了。人也是如此,顺着自然规律,就是养生,逆反自然,就是自寻死路。
春夏是怎么样的自然规律?春天,天气渐暖,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生物都开始焕发光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阳气开始生发,阴气开始渐收。是一个阳长阴消的过程。而夏天,是万物生长最旺盛的时候,阳气也是最旺盛的时候。也就是说,这两个时段,自然要求所有的生物是把阳气舒发出来,不能憋着,我们人同样如此。
1、饮食调养升阳气
春天天气慢慢的变热了。我们可以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可以帮助我们提升阳气。可以吃一些桂圆、大枣什么的。切记不要多吃凉食。平时也可以多喝金银花泡的茶。
饮食推荐
韭菜炒鸡蛋、韭菜饺子
韭菜可以壮阳还可以通大便,具有“归肾壮阳,止泄精,暖腰膝”的作用,其对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有较好的功效。韭菜温而益人,以初春二月的韭菜最好。一周吃一两次即可。阴虚肝火旺者可以上午吃韭菜,这是因为早上升阳,晚上应滋阴,如果晚上吃了温补升阳的韭菜,容易让本来就阴虚的人夜间烦躁。
炒蒜苗、大蒜汁入菜
大蒜特别适合胃肠功能紊乱的人群食用。它还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预防糖尿病。
2、做好“内外”保暖很重要
应重点做好双脚和腿部保暖,裤子和袜子不可过早减少,并常用热水烫脚,睡觉时下半身盖厚一点。
具体我们该怎么做才对呢?现在正值春夏交替的时节。平日里,我们可以多穿点,并多做运动。等到夏天来临的时候,切记勿贪凉,应该减少吹空调的时间。少吃点冷饮,每天让自己流点汗。
3、睡眠好:养生先养肝
很多人逢万物之春,却莫名出现情绪不好,不易开心,常爱流泪,眼睛胀痛,指甲无光等症状,这是肝功能失调在作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春季养生应以保养肝脏为主。肝功能正常了,人体的气血就会通畅顺达,否则产生气血淤滞,百病丛生。
2、喝粥的注意事项
1.三餐不能总喝粥
这个很多人常犯。适当喝粥确实有益,但不可顿顿喝。粥属于流食,在营养上与同体积的米饭比要差。且粥“不顶饱”,吃时觉得饱了,但很快又饿了。
长此以往,会因能量和营养摄入不足而营养不良。所以喝粥也要注意均衡营养。将粥煮得稠一些,配个肉菜,或在两餐之间吃些点心等,都能补充能量。
2.冰粥并不可取
冰粥是夏天的热卖食品,但它不适合体质寒凉、虚弱的老年人以及孩子。冰粥喝多了不仅会使人体的汗毛孔闭塞,导致代谢废物不易排泄,还有可能影响肠胃功能。
3.糖尿病人喝粥要适量
糖尿病患者一般更容易饿,而且粥具有消化快的特点,所以很容易让人吃了很快又想吃;粥本身在短期内还容易被身体所吸收,导致血糖迅速升高,或者波动过大。糖尿病患者要适量喝粥,每次一小碗即可。
4.胃不好的人少喝
不少人认为粥养胃。但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因为喝粥不用慢慢咀嚼,不能促进可以帮助消化的口腔唾液腺的分泌;
而且水含量偏高的粥在进入胃里后,会起到稀释胃酸的作用,加速胃的膨胀,使胃运动缓慢,这同样不利于消化。
因此胃病患者不宜老喝粥,而应选择其他容易消化吸收的饮食,细嚼慢咽,促进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