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在追求养生,养生方式和方法更是越来越多,“保温杯泡枸杞”更是成为了90后的代名词,但是养生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保温杯泡枸杞,更是一门学问,养错了生对我们的身体是有极大的影响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小心。第一个养生误区就是每天都喝很多的水,其实这种养生方法是很不科学的,人每天喝适量的水固然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是这个并不代表水喝的越多越好,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所以每个人身体所需要的水量也是不相同的,如果水分摄入过多的话,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还有可能会发生电解质不平衡,对身体有更大的影响。第二就是吃许多的补品,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人参、鹿茸和冬虫夏草等,都是许多养生人生喜欢的名贵药材,这些东西不是适合所以人的,并不是越贵的药材越好,一个健康的人,这些东西根本就不需要,如果盲目乱补的话,也会使人的身体越来越虚弱,适得其反。第三个就是我们经常见的用保温杯泡茶,许多人就想用保温杯来保持茶水的温度,如果茶叶在水里长时间的浸泡,容易损坏茶叶中的维生素,使得茶碱等成分大量的溢出,茶叶中的一些成分会与金属镀层产生化学反应,长时间的食用对身体是极度的不好。

养生方法不对有害健康

我们养生要因人而异,尤其是中老年人。

冬季健康养生小贴士

冬季是感冒、咳嗽等疾病高发的季节,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冬季养生小贴士。

用冷水洗脸

养成每日早、晚用冷水洗脸的习惯,这种方法可以增强人体鼻粘膜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增强抵抗力,从而降低人们患上咽炎和感冒的几率。

用盐水漱口

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治疗口腔疾病,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卫生习惯。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此方法有预防作用,此时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用热水泡脚

天冷时人的四肢末端较冷,每晚用40℃至50℃的水泡脚15分钟。泡脚时水要没过脚面,水凉了可再加入热水,使人对温度能慢慢适应,不应一次倒入太烫的水,以免造成低温烫伤。

♀多运动、注意保暖

在天气晴好时适当加强户外锻炼,可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加对过敏原抵抗能力,减少病毒感染机会。人们在下班后应该选择积极锻炼,不要一下班就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可以做做健身操,增强心肺功能。

冬季食疗养生方法

1、枸杞:养肝明目。冬季是补肾的好季节,而枸杞是补肾佳品。枸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对肾脏和肝脏都是宝。在空气干冷的冬季,眼睛易干涩、流泪,常吃枸杞还能缓解这些症状。

2、大枣:补中益气。大枣对身体好处不少,民间有“一日吃仨枣,一生不显老”的说法。中医认为,大枣性味甘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是冬季上佳的滋补品。它富含铁元素,可促进血液循环,病后体弱、贫血患者以及冬季手脚冰凉的女性都适合用大枣调理身体。

3、当归:活血祛寒。天冷时食物能帮人体御寒,1800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中,就有一款特别适合寒冷季节食用的“当归生姜羊肉汤“,主要成分之一当归,被历代医家誉为“血中圣药”。

当归性温,入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当归并非只适合女性使用,凡是血虚、血瘀的病人,表现为血虚头痛、头晕心悸、面色萎黄、跌打损伤、皮肤感染、血虚肠燥便秘都可试用。4、白萝卜:去火化痰。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十一月萝卜赛人参”。白萝卜是冬季的时令蔬菜,也是养生的好食材。中医把肺看做“娇脏”,是外邪首先侵袭的地方,立冬后需特别呵护。

白萝卜性凉,味甘辛,归肺、胃经,对肺胃有热、痰多、气胀食滞、消化不良、大小便不畅的人尤其适用。在食用上,它有两个最佳搭档:如想发挥止咳效果,就将白萝卜和冰糖搭配,共同达到除痰润肺、和中止咳的作用。

抑制咽喉发干、疼痛的症状,可把白萝卜与青果煎煮后当茶饮,能很好地缓解肺胃热盛引起的咽喉肿痛。

5、红糖:化瘀散寒。冬季强调温补,红糖性温、味甘,入脾经,能“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具有化瘀散寒、暖胃健脾、缓解疼痛的功效。

对体寒虚弱、造血功能下降的老人,尤其是大病初愈者,红糖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是物美价廉的补品。红糖是未经精炼的粗糖,保留较多维生素和铁、锌、锰等矿物质,营养价值较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冬天养生饮食吃什么?7种食物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