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凌晨3点多,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医院的产房走廊里,刚生完孩子的林太太还抱着虚弱的身子,就眼睁睁看着刚出世的宝宝从推车上摔了下去——护工松开护栏去开病房门时,没锁牢的栏杆突然弹开,裹着小被子的新生儿“咚”地砸在瓷砖地上,哭声瞬间刺破了走廊的安静。
“我当时脑子全懵了,只知道抱着孩子喊‘医生!医生!’”林先生说,护工和路过的护士只简单检查了下孩子的头,就让他们先回病房观察。可到了早上7点,孩子不肯吸奶,小脑袋上肿起个包,夫妻俩急得直掉眼泪,硬缠着医生做了CT。结果出来时,林先生的手都在抖:右顶骨骨折、右顶部头皮血肿,还有少量硬膜外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院方当场下了病重通知单。
更让他们寒心的是,直到当天下午第三方物业人员来慰问,他们才知道,送他们回病房的护工不是医院的正式员工,是福建朗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派来的。“我们以为护工是医院的,谁能想到是外包的?”林先生红着眼眶说,“要是早知道,我就算抱着孩子走两公里,也不会让他躺推车。”
10月31日,医院终于有了回应。院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卫健系统已经牵头成立调查组,涉事护工和相关管理人员都停职了,正在彻查转运流程、护工培训记录还有第三方公司的资质。“我们理解家属的心情,一定会给个透明的说法。”
好消息是,目前孩子的生命体征已经平稳,能喝下半瓶奶了,可林先生每次摸孩子头上的肿包,还是会忍不住掉眼泪:“昨天他睡着的时候,我盯着他的脸看了半小时,想起他出生时皱巴巴的样子,心里跟针扎似的——好好的孩子,怎么就遭了这种罪?”
这件事在网上传开后,评论区里的声音裹着各种情绪:有新手妈妈说“我去年生孩子,转运时护士反复检查了三次护栏,这家医院也太不负责任了!”;有护工行业的网友爆料“有些第三方公司招护工根本不培训,只要能干活就行”;也有理性的网友提醒“别光顾着骂护工,医院的监管责任跑不了——外包不是甩锅的理由”。
对于林先生来说,现在最想要的不是钱,是“一个能让人信的答案”:“护工有没有学过新生儿护理?医院有没有定期查第三方人员的资质?转运流程是不是有漏洞?”而更多家长关心的是,以后去医院生孩子,能不能不用盯着护工的手看——毕竟,新生儿的每一寸皮肤,都脆得像刚剥壳的鸡蛋。
截至发稿,调查组还在收集监控录像和证人证言。我们也会跟着这件事的进展,毕竟,守护孩子的安全,从来都不是某一个人的事——医院的管理、护工的培训、第三方的资质,每一环都得扣紧,才能让新手爸妈们,敢把最珍贵的宝贝,交给穿白大褂的人。
希望这起意外,能成为所有医院的“警铃”:不管是自己的员工还是外包的帮手,守住生命的底线,从来都不能有半点“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