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病较急、发病较快,瘙痒剧烈。
表现为原发性及多形性皮疹,初起常在红斑基础上有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水疱,疱破后出现点状糜烂、渗出。皮损常融合成片,且向周围蔓延,边缘区有少量多形性皮疹散在分布,境界不清。
如果继发感染,则形成脓疱、脓液和脓痂,周围淋巴结肿大。感染严重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皮疹可分布在体表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面、手、足、四肢远端暴露部位及阴部、肛门等处,多对称分布。
自觉瘙痒剧烈伴有灼热感,可阵发性加重,夜间加剧。饮酒、搔抓、热水烫洗等可使皮损加重。
患者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皮疹泛发而严重者可伴有全身不适、低热和烦躁不安。病程长短不一。
常于数周后逐渐减轻而趋于消退。若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
亚急性湿疹
红肿、渗出等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呈暗红色,水疱和糜烂逐渐愈合,渗出减少。
可有丘疹、少量丘疱疹及鳞屑,皮损呈轻度浸润、特征性地表现为点状糜烂。
瘙痒及病情逐渐好转。
遇诱因可再次呈急性发作。或者病情时轻时重,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
常由急性及亚急性湿疹迁延不愈而成,或起病缓慢,病情时轻时重,迁延数月或更久。
开始皮损炎症轻,散在红斑、丘疹、抓痕及鳞屑。部分皮肤肥厚,表皮粗糙,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失斑、鳞屑及皲裂。
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及肛门等部位,以四肢多见,常对称分布。
瘙痒程度轻重不一。
慢性湿疹因受某些内、外因素的刺激,可急性发作。
湿疹红皮病症状
皮肤病的症状非常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1、色素性皮肤病,表现为色素的减退或增加,一般不疼不痒,包括白癜风、黑皮病、无色素痣、黄褐斑、雀斑等。2、血管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的出血点、血疱、破溃、结节,比如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等。3、病毒性皮肤病。可以表现为皮肤上的增生物,比如寻常疣、跖疣、扁平疣等,也可以表现为红斑、水疱,比如带状疱疹、水痘等。4、过敏性疾病,形成各种红斑、丘疹、糜烂、渗出,伴不同程度的瘙痒,比湿疹、多形红斑等。5、红斑鳞屑类皮肤病,表现为红斑上白色鳞屑,可伴有瘙痒,比如银屑病、红皮病等。6、细菌性疾病,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比如毛囊炎、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等。7、水疱大疱类皮肤病,以水疱、表皮的松解为主要特征,比如天疱疮等。8、以脱发为表现的脂溢性脱发、斑秃等。
湿疹红皮病怎么治疗
湿疹(eczem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皮疹呈多形性,对称分布,明显瘙痒,慢性病程。治疗主要治疗目的是寻找和消除病因、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应从整体考虑,兼顾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特别要注意治疗中的医疗安全,包括基础治疗、局部治疗、系统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
一般治疗
患者教育
需要理解疾病的性质,可能转归,疾病对机体健康的影响,有无传染性,各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
不良反应等,在医生的指导下寻找和避免环境中常见的变应原及刺激原,避免抓挠。重视医生对衣、食、住、行、洗等生活各方面提出注意事项与建议。
避免诱发或加重因素
配合医生通过详细采集病史,细致体检、合理使用诊断试验,仔细查找各种可疑病因及诱发或加重因素,以
达到去除病因、治疗的目的,如干燥性湿疹应注意保湿润肤,感染性湿疹应治疗原发感染等。
保护皮肤屏障功能湿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有破坏,易继发刺激性皮炎,感染及过敏而加剧皮损,因此保护屏障功能非常重要。
应话当使用保湿润肤剂,预防并适时处理继发感染。
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是湿疹治疗的主要手段,医生会根据皮损分期予以选择合话的药物剂型。急性期治疗如下:·无水疱、糜烂、渗出时,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或凝胶;
·大量渗出时应选择冷湿敷,如3%硼酸溶液、%盐酸小檗碱溶液、%依沙吖啶溶液等;。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可用氧化锌油剂。
亚急性期皮损建议外用氧化锌糊剂、糖皮质激素乳膏。
慢性期皮损建议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硬膏、乳剂或酊剂等,可合用保湿剂及角质松解剂,如20%-40%尿素软膏、5%-10%水杨酸软膏等。
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依然是治疗湿疹的主要药物:
。初始治疗时,根据皮损的性质选择合适强度的糖皮质激素;
。轻度湿疹建议选弱效糖皮质激素,如氧化可的松,地寒米松孚,膏
。中度湿疹建议选择中效激素,如曲安奈德、糠酸莫米松等;
。重度肥厚性皮损建议选择强效糖皮质激素,如哈西奈德、卤米松乳膏;·儿童患者、面部及皮肤皱褶部位皮损一般弱效或中效糖皮质激素即有效:
。强效糖皮质激素连续应用一般不超过2周,以减少急性耐受及不良反应。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对湿疹有治疗作用,且无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尤其适合头面部及褶皱部位湿疹的治疗。细菌定植和感染往往可诱发或加重湿疹,因此抗菌药物也是外用治疗的重要方面。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抗菌药物外用制剂,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的复方制剂。
其他外用药,如焦油类、止痒剂、非甾体抗炎药外用制剂等,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应用。系统治疗
抗组胺药: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予以选择适当抗组胺药止痒抗炎。
抗生素:对于伴有广泛感染者,医生会建议系统应用抗生素7-10天,
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有一定抗过敏作用,用于急性发作或瘙痒明显者。
糖皮质激素:一般不主张常规口服使用。但对干病因明确,短期可以去除病因的患者,如接触因素,药物
因素引起者或自身敏感性皮炎等;对于严重水肿,泛发性皮疹、红皮病等,为迅速控制症状,医生会建议
短期应用,症状控制后,在医生指导下人时减药,停药,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免疫抑制剂:主要用干严重患者,医生一般会严格堂握话应证,仅限干其他疗法无效,或短期系统应用糖。
皮质激素病情得到明易缓解后,需减用或停用糖皮质激素时使用,常用药物有环胞素、甲氨蝶呤、麦考芬酸酯等。
造成湿疹的原因有很多,治疗方法也不同,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你,祝您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