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您好·瑰糠疹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主的、原因不明的自限性炎证性皮肤病,是一种过敏性的疾病,是一种过敏反映,免疫系统的疾病。 玫瑰糠疹的病因不明。多认为玫瑰糠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特点 1)发病年龄大多在10岁~40岁,无性别差异,多见于春秋季节, 2) 好发于躯干、颈和四肢近端, 3) 起病时为直径约3cm-5cm的椭圆形或圆形淡黄色斑疹,边缘有糠状鳞屑,皮疹长轴与皮纹相平行,称为先驱斑,1周-2周后出现继发斑,形态基本与先驱斑相同,但较小,有的可呈球状, 4)病程1月-2月,慢性者常超过6月,一般不复发。 治疗 以对症治疗为主:炎症或瘙痒明显时,可给抗组胺药物口服,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也可采用中波紫外线照射,可缩短病程。 玫瑰糠疹是一种人体皮肤很常见的发炎性皮疹。本病好发年龄於十至三十五岁。其他年龄层较少见,男女发病的病例数无明显差异。一般皮肤发疹持续时间约数周到数个月,通常消退不会留下痕迹。 玫瑰糠疹刚发作时往往为一单一性较大的粉红色斑块,呈椭圆形、边缘有轻微脱屑,常见於胸腹部或背部。一般会误判为霉菌感染。 此一单一性较大的粉红色斑块,有一个特别名称叫称为斥候斑( herald patch )。随后的一、两周里,身上、四肢陆续出现愈来愈多的斑点或斑块,可能蔓延至颈部,但甚少侵犯脸部。这些较匙产生的斑块与斥候斑外观类似但一般面积较小。约有40-50%的患者会有轻微的搔痒感,在较高温的环境下,搔痒感有时会变得较为严重。有部分患者在红疹出现前会有疲倦、等类似感冒的症状。玫瑰糠疹一般在斥候斑产生两周左右会达皮疹发作的高峰期,随后即会自行逐渐消退,一般约六至八周左右可完全消失,但有一些患者皮疹可能会持续较久些,少数病患更可达数月之久。 引起玫瑰糠疹的病因至今仍未明。但一般可确定的并不是皮肤过敏,也不是因为细菌或霉菌感染引起。许多研究人员发现玫瑰糠疹有可能是因病毒感染所致。病人偶尔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生。因而判定为玫瑰糠疹的诊断前,需先排除如癣疾、药物疹、梅毒、、等等引起的外观相似症状,特别第二期梅毒所出现的皮肤疹子最像玫瑰糠疹,但其特点为易在手掌及脚掌也出现红疹。所以说一定要经由皮肤科医师诊断,如此般才不会造成不必要的误判,影响自己的病情。 玫瑰糠疹是一个自限性的疾病,也就是说不需治疗它,自己就能痊愈。在治疗上一般可用抗组织胺及外用药类固醇来帮忙止痒。严重时可增加口服类固醇加速斑疹愈合。 参考资料: http://www.e-chyun.com/b/v/V_6.htm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发疹性皮肤病。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属中医“风癣”范畴。【病因】多因内有血热,复感风邪,热毒凝结,郁于肌肤,闭塞腠理而发病;或汗出当风,汗衣湿溻肌肤所致。 【症状】皮疹,色淡红,表面有细碎鳞屑,且有轻重不同的痒感。 【疗法】 取穴方一:大椎、肩胛岗、肺俞。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或穴位附近血络点刺2-3下,使之出血。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主治:玫瑰糠疹。 效果:屡用效佳。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亦可配合针后拔罐。 取穴方二:身柱、风门、肝俞、脾俞。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每取3-4个穴(每次1侧)交替使用。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或穴位附近血络点刺2-3下,使之出血,针后或加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主治:玫瑰糠疹。 效果:一般3-5个疗程即可见效或痊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忌食辛辣、鱼腥等食物。 取穴方三:大椎、身柱、肩胛岗。皮损在上肢肩背者配肩(骨 谬)、曲池;在腰以下者配肾俞;在臀股以下者配血海或委中。 方法:用刺血加拔火罐法。用三棱针点针后拔火罐15-20分钟,以局部红紫并出血0.5-1.0毫升(每穴)为度。同时可配合耳尖点刺放血。待皮疹大部消退,仅残留少许皮损,则取主穴配合皮损局部围刺加拔火罐。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主治:玫瑰糠疹。 效果:屡用效佳。 附记:高渌纹经验。忌食辛辣、鱼腥食物。 取穴方四:大椎、风门、肩(骨禺)、百虫窝、委中。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和穴位附近血络点刺,使之每穴出血数滴。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主治:玫瑰糠疹。 效果:多年使用,效果甚佳。一般2-3个疗程即可见效或痊愈。 附记:忌食辛辣鱼腥食物,调情志、避风寒,有利于巩固疗效。病重者可配合中药内服,有利于提高、巩固疗效。 希望对你有帮助!
玫瑰疹出过一次以后还出吗
出幼儿急疹好还是不好 出幼儿急疹好还是不好,幼儿急疹,也就是常说的烧疹和玫瑰疹,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虽然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但是幼儿急疹是可以自愈的,那么出幼儿急疹好还是不好? 出幼儿急疹好还是不好1 作为一种疾病发生在宝宝身上,自然出幼儿急疹是不好的。幼儿急疹好发于婴幼儿身上,而且常常会成为宝宝出生以来的第一次发烧,而且还是高烧。 幼儿急疹发病时最让爸妈担心的就是高烧不退,即使服用退热药,也要不了多久体温就会又升高。 但爸妈应该注意到,宝宝虽然热度很高,但精神状态并不是太坏,基本不影响玩耍和饮食。这一点是与其他疾病有所不同的。幼儿急疹患病后,患儿可以获得持久免疫力,很少第二次发病。 幼儿急疹需要注意什么 幼儿急疹的宝宝不能吹风,不能吃荤腥的食物,多给宝宝喂水,如果实在太热的话可以适当开会空调,但是也要注意室内空气。 疹子出到屁股就差不好了。这个时候宝宝会有点拉肚子,这是正常的哦。发烧一般2—3天,可以喂一点双黄莲口服液。 如果是还在哺乳期间的宝贝,妈妈则需要增加液体补充量,孩子生病时都比较依赖妈妈的哺乳,尽量的多喂奶。妈妈注意饮食中要杜绝鸡蛋、鱼类、虾类、蒜、韭菜等食物,生冷或辛辣食物也不要碰。 宝宝的健康是每个家长关注的问题,但是再细心的照顾,也难免让宝宝在成长过程中一点病也不得。 在得病以后要及时治疗,像是出幼儿急疹好还是不好这样的问题,不用问答案也是肯定的。急疹对健康有影响,因此找到正确的方法治疗是关键。 幼儿急疹能吹风吗 从这两点看,幼儿急疹是不能吹风的,妈妈们一定要保证宝宝不受风吹,以免受凉。同时要经常为宝宝擦拭身上的汗水,保持宝宝的干净,每天洗澡,同时也不要穿得太严实,这样才能尽快排出热毒。 幼儿急疹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在护理过程中保证不要感冒不要受凉即可,这时最重要的,一般说来,没有特殊情况,宝宝们均能在两周左右的时间就痊愈。 幼儿急疹不能受凉 对于婴幼儿来说,幼儿急疹是非常常见的疾病。在幼儿急疹发生的期间,婴儿发热是最初症状。在这个症状发生期间,切记不能让婴儿吹风受凉,吹风受凉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影响急疹自愈的时间。幼儿急疹可以自愈,一般自愈时间都在两周左右的时间,婴儿体质不一样,时间长短也不同。 出现急疹,就是体内在散热,这时遇到凉风受凉的话,会影响到散热的进度和效果,自然延长了急疹自愈的岁间。 引发发烧感冒。本身发热就很容易让婴儿觉得热,如果吹风受凉的话,很容易让婴儿发烧感冒,这时体内更容易觉得热,让婴儿身体难受不适,且出现了发烧感冒就一定要及时就医了。 引起婴儿食欲不振。由于吹风受凉以后,婴儿体内越发燥热,容易引起宝宝食欲不振。 幼儿急疹受凉的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从婴儿健康的角度出发,一定不能让婴儿在幼儿急疹期间吹风受凉,让婴儿遭受折磨。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稍加注意进行护理,婴儿受凉的`机率并不大。 出幼儿急疹好还是不好2 什么是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一般会持续3—5天高热,部分有可能在出疹前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咽炎、腹泻、恶心、呕吐等,同时颈部周围淋巴结普遍增大。 一般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在24小时内体温会降到正常,其他症状随体温下降而好转,高热退后或者同时会出疹子。 皮疹最先见于颈部和躯干部位,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面部和膝以下皮疹较少,以中心多周边少的向心性皮疹为主要特点。 皮疹在2—3天内会消失,没有色素沉着,也不会出现脱皮现象,在这一过程中有耳后及枕后的淋巴结肿大,退热后的几周内便消退。 需要可辅助血常规检查,在发病的第1~2天,白细胞计数可增高,但发疹后则明显减少,而淋巴细胞计数增高,最高可达90%以上。 幼儿急疹在皮疹出现以前,诊断较为困难,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不良,一般很少有并发症,高烧时可服退烧药,以防发生惊厥、呕吐、咽部充血时可给予对症治疗,注意多饮水和休息。 当热疹退后,病即痊愈,家长无需再带婴幼儿到医院看皮疹,因不需特殊治疗。 幼儿急疹的特点 1、往往是突然高烧,体温迅速上升至39摄氏度到40摄氏度,而且会持续发烧三四天。 2、用退烧药后烧退,药效一过又烧,突然高热时可能会发生惊厥,应该予以注意。 3、相对感冒、高烧的孩子,患儿的精神、食欲状况比较好。 4、高烧时,多数会腹泻,大便糖稀,而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状轻微。 5、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降低、淋巴细胞明显升高。 6、耳后、枕后能摸到黄豆、花生米大小的肿块。 7、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2天消退,没有色素沉着或脱屑。 幼儿急疹如何护理宝宝 1、多喝温水,1岁以上的宝宝适当的加入果汁,这样即提高了维生素的摄入,又利于出汗和排尿,可以促进毒物排出。 2、注意检查体温,半个小时测量一次,确保体温没有过高,例如宝宝体温高于39度。给宝宝贴上退热贴,或者凉毛巾,如果持续高热,最好是把退热贴剪成小块,贴在大动脉处:脖子、腋窝、大腿根等。 3、如果温度一度超过39度,或者持续1个小时以上,可以给宝宝吃一些退烧药。退烧药的使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宝宝患病期间吃些易消化食物,已经可以吃固体食物的宝宝,此时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尽量要有营养。 5、宝宝休息的地方要安静,空气注意流通并保持新鲜。衣服和被子不要太厚太多,不利于散热。 6、生病期间注意给宝宝的皮肤保持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防止着凉,同时防止出疹的宝宝感染。 7、幼儿急疹是为数不多的出疹可以外出玩耍见风的疾病,但是中医认为此时宝宝体质虚,如果宝宝汗多,则不建议出门见风。 8、一般发烧1天会在宝宝身上发现一些小疹子,很小很少,要细心检查,很明显区别于蚊虫叮咬的包,有点像小水泡。 发烧3天后就会出现成片的红斑,这个时候基本上发烧已经退了,如果没有退,说明疹子还没长完。如果宝宝在高热期间出疹一定要及时就医,要排除麻疹等其他疾病。 幼儿急疹能吹风吗 幼儿急疹,也就是常说的烧疹和玫瑰疹,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虽然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但是幼儿急疹是可以自愈的,在发病期间宝宝的状态也不会受影响。妈妈们还是依旧要进行护理。 幼儿急疹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发热。发热之后通过疹子的形式排出热毒。这也是为什么出了三四天疹子之后就完全消退的原因,因为热毒已经排出体外。在幼儿急疹期间,不能让宝宝吹风。 一是因为在幼儿急疹期间,本身宝宝就发热,如果吹风的话,宝宝很容易引发感冒,发烧之后就需要就医治疗了。二是因为幼儿急疹就是要通过皮肤腠理将热毒散发出来,当热毒往体内外释放的时候遇到凉风的话,不利于疹子的散发。
玫瑰疹出现在病程的第几天
认识婴幼儿玫瑰疹 小宝宝高烧不退,是每个妈咪心中的梦魇,如果再伴随有食欲不振、突发性的痉挛抽搐现象,肯定会把妈咪吓得半死!睡冰枕、擦身体,甚至半夜挂急诊,宝宝非但不见好转,还出了全身红疹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婴幼儿玫瑰疹悄悄来报到了! 高 烧、 红疹、热痉挛 什么是玫瑰疹? 病源/传染途径 婴幼儿玫瑰疹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疾病,其病源大多是由人类疱疹病毒第6型(Human herpes virus type 6),经由飞沫传染而来,台北荣民总医院儿童医学部主任汤仁彬表示,亲密接触或是待在密闭空间里最容易感染玫瑰疹。 感染年龄 玫瑰疹是6个月至1岁宝宝常见的疾病之一,但小至2、3个月,大至2、3岁的孩子都有感染的可能性,只是年纪较大的孩子,因抵抗力较好,故症状可能不那么明显,甚至没有症状产生,因此不容易被发现。 流行季节 一般而言,宝宝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玫瑰疹,但以晚春、晚秋两季的发生率最高,而本期杂志出刊的11月,也是一个感染高峰期,汤仁彬主任推测,可能是因为在这两个时节里,气候凉爽舒适,爸爸妈妈带孩子出门的意愿较高,孩子在外相对也较容易被传染。幸而它的传染性不如德国麻疹、水痘来得高,因此地区性的流行较少发生。 玫瑰疹的症状 宝宝感染婴幼儿玫瑰疹后,有长达1~2周的潜伏期,在这段期间里虽然不会表现任何症状,但已具有传染力。汤仁彬主任指出,潜伏期过后,宝宝会陆续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症状1 :高烧/食欲不振 玫瑰疹一开始的典型症状是无缘无故、突发性的发高烧,持续3~5天,体温经常飙过39度,有时还会伴随轻微的咳嗽、流鼻水或腹泻……等症状;宝宝还会有厌食、不安哭闹的现象,妈咪们一方面担心宝宝的小脑袋被烧坏,另一方面又怕宝宝饿著,匆匆忙忙送医的结果,往往也只被诊断成感冒,吃了退烧药、感冒药,发烧不断的情况却未见好转,常令妈咪们非常焦急。 症状2 :痉挛抽搐 感染玫瑰疹还有另一个可怕的现象,经常吓坏妈咪,就是所谓的「热性痉挛」。热性痉挛是一种儿童发烧的合并症状,指的是宝宝因发高烧所引起的抽痉现象,这个年龄的小朋友脑细胞发育还不完全,倘若发高烧,就容易引发脑细胞之间的乱放电,造成手脚突发性的对称抽动,持续长达2~3分钟。热性痉挛发作时,妈咪必须注意,宝宝口腔内不可含有异物,以免并发异物吸入。 对于热性痉挛,汤仁彬主任提醒妈咪们不需过于担心,因为它是一种良性的症状,也不是玫瑰疹特有的,许多会造成发烧的疾病若发生在6个月至5岁大的宝宝身上,都可能伴随有热性痉挛的现象,一般在疾病痊愈后都会恢复正常,不会对宝宝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家长若真的非常担心,可请医师开些预防抽痉的药物给宝宝服用。 症状3 :全身性红疹 在发烧3~5天后,宝宝的躯干(四肢较少)、颈部,甚至脸上,会开始出现密密麻麻、分开不成片的玫瑰色细小斑丘疹,这也是它被称为「婴幼儿玫瑰疹」的缘由。虽然变成了大花脸,但所幸这些疹子并不会让宝宝觉得痒,宝宝在此阶段不会感到任何不适。 长出疹子同时也代表病程即将进入尾声,此时宝宝开始退烧,食欲也逐渐恢复,大约1~3天内疹子会自动消失,身上不会残留任何色素沉着或脱屑的现象,也不会留下疤痕,医师们常形容玫瑰疹是一种「来无影,去无踪」的疾病。 诊断上的困扰 汤仁彬主任表示,婴幼儿玫瑰疹是一种良性的疾病,除少数抵抗力较差、受到免疫抑制的宝宝以外,通常不会有严重的并发症或后遗症产生。 类似症状疾病多 但它也着实带来不少困扰,对家长来说,是病程初期的不安与慌乱,就医师而言,则是诊断及治疗上的挑战。在医学上,许多类似的疾病都会有发烧、出疹的症状,如川崎病、麻疹、德国麻疹、肠病毒、腺病毒、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等,它们各有不同的治疗方式及规范,但在病程初期很难辨别出宝宝患的是哪一种疾病,家长又急于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实为医师们的一大困扰。 误判脑膜炎恐致命 少数宝宝在玫瑰疹的发病初期,因为发烧不适,情绪较为激动,会有头部「前囱门膨出」的症状,再加上哭闹不安,常让医师怀疑是否患有可能致命的脑膜炎,此时,若无其他异状,医师会请家长密切注意这几天宝宝身上是否出现疹子,若出疹子则可松一口气。 汤仁彬主任指出,玫瑰疹本身并不可怕,怕的反而是将其他严重的病症误以为是玫瑰疹,若宝宝不适的情况严重,光靠临床上的诊断是不够的,必须进一步做更详细的检查。 治疗、照顾与预防 给予「症状治疗」 由于玫瑰疹本身并无危险性,且会自然痊愈,因此在治疗上是采取所谓的「症状治疗」,症状治疗指的是「发生什么特别严重的症状,就给予什么样的治疗」,有点类似「治标」的做法。 举例来说,宝宝发高烧而感到不适,医师就给他开立退烧药,帮助退烧;另某些抵抗力较差的宝宝,因发烧而并发中耳炎,此时医生会给予口服抗生素来治疗,但这种症状治疗对玫瑰疹本身的病程是完全没有影响的。 缓解发烧现象 汤仁彬主任建议妈咪,在宝宝感染玫瑰疹的患病期间,让他穿着较宽松、舒适的衣物,以利散热;也应该多摄取水分,促进排汗;帮宝宝冲个温水澡,既能降温,又能让宝宝的循环很快恢复正常,有助于预防热性痉挛的发生。 预防4 原则 因玫瑰疹的危险性不若德国麻疹、水痘等疾病,目前并未特别发展预防疫苗。汤仁彬主任表示,有几个方式能够有效预防婴儿玫瑰疹: 1. 增强宝宝的免疫力:注意营养,均衡饮食及适当运动; 2. 加强住家环境卫生:保持清洁与通风性; 3. 勤洗手:确实以肥皂洗手,再用擦手纸擦干; 4. 减少涉足公共场所:少带宝宝去密闭空间的公共场所,勿让宝宝与陌生人亲密接触。 汤仁彬 现职:台北荣民总医院儿童医学部主任 国立阳明大学小儿科教授 学历:国防医学院医学系学士 经历:台北荣民总医院儿童医学部儿童感染科主任 台北荣民总医院小儿部一般儿科主任 台北荣民总医院小儿部专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