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舒适的居住环境长期卧床老人的居住环境一定要清洁、整齐、安静。设置应尽量考虑老人的方便、舒适、安全等条件。房间要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阳光要充足。室温应保持在18-20℃之间,湿度以50%-60%为宜。房间内可摆设一些鲜花绿植,增添生机,以增强老人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和勇气。可适当给老人播放一些悦耳动听的轻音乐,有助于缓和老人心情和加快康复过程。二、长期卧床老人的饮食护理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饮食护理,需要注意以下6个方面:1、卧床老年人进食时,为防止呛咳尽可能采用坐位。床头需抬高45°角,颈下垫入枕,以便于食物下咽。同时可使用跨床小桌,让老年人能看到饭菜,以便增进食欲。2、为避免老年人吃饭时撒落饭菜,饭前要给老年人系上餐巾,这样老年人就可放心的吃饭,而不会因怕撒落饭菜而精神紧张。3、借助辅助用品也要尽可能地鼓励老年人自己进餐,吃饭不但是生存的需要,而且进餐会带来精神的愉悦。如果需要喂饭,速度不宜过快,确认吞咽后再继续喂。4、进食之初需要喝少量的水、汤等。喝茶或汤汁时,可以使用带嘴的杯或好拿不易倒的杯子,以防老年人自己进餐时弄湿床单,产生羞辱感。5、饭菜制作的形状要根据老年人身体功能状况决定,如小块、小片、丝状、饭团等,总之要便于老年人食用。6、饭后用清水或茶水漱口,以保持口腔内的清洁。要鼓励老年人养成餐后漱口的好习惯。三、排泄护理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排泄也是一大难题,需要身边护理人员的帮助与安慰。长期卧床且又患大小便失禁,护理中对感染性疾病应及时抗感染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必不可少,基础护理技巧也是很重要。首先要分析老人的年龄,病情,失禁的原因、时间(晨间、晚间)等,根据分析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如果老人清醒,但虚弱无力,不自主地排泄大小便,这类情况可通过观察老人的二便规律,再根据规律设定安排二便护理计划,做到有目的,有准备的主动护理,减少在床上排尿便的次数。如果效果不好,可根据实际情况留置尿管,每天进行1-2次尿道消毒,按留置尿管常规护理。大便要及时清理,适当涂擦鞣酸软膏等保护肛周皮肤。四、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长期卧床老人要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护理人员应帮助其进行功能锻炼,每日对全身肢体进行按摩,手法要轻柔。老人不能进行主动运动时,每天进行床上被动操作的锻炼。重庆高端养老机构筠康商贸提醒,一定要特别重视对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最大限度的减轻老人的痛苦、使他们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尽可能的提高生活质量。

不能自理的老人护理方法

调理脾胃积热的方法

脾胃湿热,亦称中焦湿热。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泻黄敬加减。加减:尿少,苔黄腻,加滑石10克(包煎)、车前草15克;汗渍色黄,加佩兰10克、茵陈10克;纳呆口臭 ,加莱菔子10克、连翘10克。主方分析:本方为清泄脾胃积热之要方。方中石膏、山桅清泄脾胃积热,防风疏散伙热,董香化湿和中,甘草调和诸药。处方举例:藿香10克佩兰10克生石膏30克山栀1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牡蛎10克(先煎)连翘10克甘草6克.脾胃里有积热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4、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5、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6、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7、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8、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调理脾胃的食补方法

脾胃虚弱的食补方法有哪些 脾胃虚弱,可以食用豆蔻粥、韭菜汁、丁香煨梨、干姜粥等进行食补,具体内容如下: 1.豆蔻粥:肉豆蔻1枚,去壳,研末,粳米100g。粳米煮粥,熟后下肉豆蔻末,搅匀顿服。 2.韭菜汁:韭菜汁60g,牛乳1盏。上用生姜汁,和匀,温服。 3.丁香煨梨:梨1个,丁香15g。梨洗净,挖去核,放入丁香,外用菜叶或湿草纸包裹,蒸熟食用。 4.干姜粥:干姜、高良姜各3g,粳米50 100g。水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成粥,乘温热服。 如果患者脾胃虚弱,并出现相关的症状,如胃痛、恶心、呕吐、呃逆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食疗不能替代临床治疗。 本内容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戴中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