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句俗语叫“冬季进补,开春打虎”。意思就是说只要我们在冬季进补得当,等到来年春天一定是体格“倍棒”。那么冬季作为四季中最适合进补的季节,我们养生应该吃什么比较滋补呢?
以下这些食物,滋补效果都很不错,建议大家收藏:01、山药
山药一直以来都享誉“神仙美食”的称号,也是日常生活中食补的首选材料。山药中含有多酚氧化酶、淀粉酶等物质,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冬季血液流动减缓,多吃山药类食物益处多多,能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02、莲藕
冬季天气是比较干燥的,有时候夜里睡醒,会发现自己口干舌燥,浑身都不舒服。这个时间段适当食用莲藕类食物(清炒莲藕片、莲藕汤等)是很有必要的。吃藕,能够起到润燥止渴、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的疗效。寒冬时节,正是莲藕应市的时间,食材十分新鲜。而且莲藕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蛋白质以及各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于治疗便秘、有害物质的排出,帮助十分大。
03、墨鱼
民间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没腿的”说法,所谓这没腿的一般就指各种鱼类。墨鱼的鱼肉中除含有人体所需要的的铁、钙、磷等物质,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B等)和碳水化合物也十分丰富。冬季多吃墨鱼,身体来年春天肯定倍棒。04、梨
梨又被称为“天然矿泉水”,有着“百果之宗”的称号,富含钙、铁、碘、磷等微量元素。冬季空气干燥,食用梨制类食物(冰糖雪梨汤、红枣梨汤等)能够生津润肺、缓解冬季的干燥。如果长期坚持食用,则效果更加。(提醒:不要过多食用,尤其是体质弱或者有基础病的人群,因为梨子性寒,体弱的人身体不一定扛得住)百合粥(百合具备清心安神、润肺止咳的作用)、桑葚干(桑椹具备多种活性物质: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能够美容养颜、提高人体免疫力)、红枣(红枣养血补血,含有的成分能够增加血液中红血球数量)、柚子(柚子能够止咳化痰、下气益肺,不过性寒,不能过多食用)等在冬季吃也比较滋补。冬季肾功能会更加旺盛,所以建议大家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少吃一些咸味食物。因为苦味的食物能够在增强肾脏功能的减少人体的燥热。而咸味的食品会导致人的肾气更旺,心脏力量减弱,从而给自身健康带来问题。
冬季养生食补大全
冬季养生的饮食搭配冬季养生,大家还是需要多锻炼身体,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改善情绪的良方。冬季饮食要注意吃一些有滋阴润燥、清心安神功效的食物。寒冬季节很容易咳嗽、痰多,所以可以吃一些石榴、柑桔、柿子、梨、葡萄,均有生津止咳、润肺止咳之功效,是寒冬季节养肺的上好水果。冬季人们养生,还可以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E、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吃这些食物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抗病能力、增加血色素、明显提高智力。冬季人们还可以吃一些美味的菜肴,我们可以选购一些肉食、新鲜蔬菜、菌类食物等,回到家里炖汤、煮粥、炒菜,都是可以的。冬季养生的菜肴推荐杞精炖鹌鹑原料:鹌鹑1只,枸杞子、黄精各30克,盐、味精少许。制作:将鹌鹑宰杀,去毛及内脏,冼净,枸杞、黄精装鹌鹑腹内,加水适量,文火炖酥,加盐、味精适量调味即成。服法:弃药,吃肉喝汤,每日1次。功效:人们冬季养生吃杞精炖鹌鹑可以滋养肝肾,补精益智。因为鹌鹑是良好的益智食品,含有丰富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等,有助于小儿发育、增进食欲、提高记忆力。脑力劳动者常食,能消除眩晕健忘症状,能提高智力,有健脑养神之作用;枸杞子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抗疲劳、增强体力和智力;黄精能补脾润肺、养阴生津、强化筋骨、益智强身。几味同用更增加其滋补和益智作用。杞精炖鹌鹑适宜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而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眩晕健忘者服食。素笋汤原料:取冬笋200克,鲜汤250克,香菜梗、水发黑木耳、葱姜汁、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做法:先将冬笋去皮洗净,切成长8厘米、宽1厘米的薄处,放沸水中略烫捞出,放凉水中过凉后捞出控水。黑木耳择成小朵,香菜梗洗净后切成3厘米长的段。炒锅上旺火,放入鲜汤,加入葱姜汁、精盐、味精,再放入竹笋片、黑木耳片,待汤煮沸时,用后勺撇去浮沫,放入香菜梗,淋上麻油搅匀后盛入碗中。功效:素笋汤素雅清淡,鲜美可口,在冬季的时候食用可以帮助人们消痰利肠,通脉化食。
冬季养生食补新闻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意思是:若冬天不注意保暖、疾病未治愈,或是熬夜、房事不节制、过度劳累等耗损身体的原因潜伏在体内,在春天便会因温热气候引发病征。
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冬季之风为北风,其性寒。“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即所谓要补肾藏精,养精蓄锐。
我国传统医学理论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冬季,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人顺应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中医认为冬季是饮食进补的最好季节,民间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冬季食补应注意营养的全面搭配和平衡吸收。
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冬季起居作息,中医养生学的主张,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说明冬季节制房事,养藏保精,对于预防春季温病,具有重要意义。
冬季饮食对正常人来说,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最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为避免维生素缺乏,应摄取新鲜蔬菜。
具体地说,在冬季为了保阴潜阳,宜食谷类、羊肉、鳖、龟、木耳等食品,宜食热饮食,以保护阳气。由于冬季重于养“藏”,放在此时进补是最好的时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医养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