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疮被称为黄水疮,这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疾病。发生这种皮肤疾病之后,患者会出现皮肤起水疱、脓疱的现象,脓疱和水疱很容易发生破裂。虽然黄水疮是属于可治愈性的疾病,但是在治愈好了之后不做好防护措施,可能会复发。黄水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疾病,这种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感染因素,感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者溶血性链球菌之后就会引起皮肤疾病。婴幼儿以及身体体质较差的人群很容易感染此种疾病,此病的高发部位为面部、四肢以及暴露的部位。患病初期皮肤上会出现水疱和脓疱的现象,水疱和脓疱破裂之后会流出脓水。患上这种皮肤疾病之后,经有效治疗可以彻底治愈。很多患者治愈了这种疾病之后没有注意相关的禁忌和事项,治愈了疾病之后不做好防护措施会导致病情复发,脓疱疮复发后对皮肤造成的损害很大。对于脓疱疮的复发原因,很多患者还不太了解,下面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引起脓疱疮复发的几个原因吧!1、治愈疾病之后不做好皮肤的清洁和护理措施,会导致疾病复发。治疗疾病期间以及治愈疾病之后,应当严格做好皮肤的清洁措施。在生活上要避免使用含碱性较重的沐浴露或者肥皂去清洗皮肤,碱性物质会造成皮肤破损。2、治愈疾病之后出现身体免疫下降的现象时很容易再次感染上此种疾病,所以在治愈了疾病以后要严格做好饮食方面的调整。饮食上应当以清淡易消化并且营养健康的饮食为主,要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和发物。3、有的人在患上疾病之后会滥用药物,滥用药物不仅会导致病情加重,还会给身体带来巨大的损害,在平时的生活中要避免滥用药物。

脓疱疮灌肠,脓疱疮结节

脓疱疮结节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疾病别名 4 疾病代码 5 疾病分类 6 疾病概述 7 疾病描述 8 症状体征 9 疾病病因 10 病理生理 11 诊断检查 12 鉴别诊断 13 治疗方案 14 并发症 15 预后及预防 16 流行病学 17 特别提示 附: 1 治疗疱疹样脓疱病的中成药 1 拼音 pào zhěn yàng nóng pào bìng 2 英文参考 impetigo herpetiformis 3 疾病别名 脓疱性疱疹样皮炎 4 疾病代码 ICD: 5 疾病分类 妇产科 6 疾病概述 疱疹性脓疱病(impetigo herpetiformis)是一种好发于孕妇的严重皮肤病,皮肤的基本损害是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无菌性脓疱,常伴有严重的全身症状。分娩后逐渐缓解,再孕可复发。 本病多发生在妊娠后3 个月,分娩后病情逐渐缓解,再次妊娠时本病还可以复发。起病急骤,最初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 *** 下部、腹股沟、脐周、四肢屈侧、外生殖器等),于表皮内突然出现大片急性炎症性红斑,随后不经过结节或水疱阶段,直接出现群集、浅在性的小脓疱,约为针尖至粟粒大小,黄白色,常排列呈花环状、半环状或地图样。 7 疾病描述 疱疹性脓疱病(impetigo herpetiformis)是一种好发于孕妇的严重皮肤病,皮肤的基本损害是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无菌性脓疱,常伴有严重的全身症状。分娩后逐渐缓解,再孕可复发。 8 症状体征 本病多发生在妊娠后3 个月,分娩后病情逐渐缓解,再次妊娠时本病还可以复发。起病急骤,最初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 *** 下部、腹股沟、脐周、四肢屈侧、外生殖器等),于表皮内突然出现大片急性炎症性红斑,随后不经过结节或水疱阶段,直接出现群集、浅在性的小脓疱,约为针尖至粟粒大小,黄白色,常排列呈花环状、半环状或地图样。单纯病损也可以相互融合在一起成为大面积脓湖。皮损处轻度瘙痒,脓疱经过若干时日后干燥结痂,在旧的病灶周围又出现新的皮肤损害。痂皮一旦脱落,即显露出潮湿、红色发亮区,即湿疣样皮损,最终上皮修复出现深度色素沉着而治愈。严重病例可见皮损广泛波及全身,并伴有寒战、弛张型高热、呕吐、腹泻、谵妄等全身症状,可以累及口腔颊黏膜、舌、咽,食管黏膜也常受累,形成脓疱或糜烂,呈灰色斑块状,有时因吞咽剧痛而影响进食。 本病特征为慢性经过,病程可持续数月之久,呈周期性急性发作,常伴有低钙血症所致的手足搐搦。 9 疾病病因 病因至今尚未明了,可能妊娠是诱发因素,由于常伴有低钙血症引起的典型手足搐搦,推测其发病与内分泌紊乱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可能有关,有报道甲状腺手术意外切除甲状旁腺而诱发本病。本病还见于较长时间服用复方炔诺酮片(也称短效避孕药Ⅰ号,成分为炔雌醇和炔诺酮)的非孕妇女,故并非是孕妇特有的病变。 陈锡唐(1994) 认为, 疱疹样脓疱病与持续性肢皮炎(acrodermatitiscontinua)在组织病理上完全相同,无法加以区别,仅在发病方式和皮损发生的部位有所不同,可能均是脓疱型银屑病(pustular psoriasis)的变型,由于代谢障碍,妊娠使潜在的银屑病产生脓疱性损害。1995 年Aronson 等认为本病是一种独立的妊娠期皮肤病。 10 病理生理 在红斑基础上,表皮内出现广泛、成群的脓疱。 在表皮浅层见海绵状的脓疱,脓疱液中含大量中性粒细胞。海绵状脓疱的形成是由于大量中性粒细胞向上进入到棘层上部,并聚积在由变性和变薄的表皮细胞所形成的海绵状网架内。随着脓疱增大,在脓疱中央的表皮细胞全部解体,直至形成单房性大疱。在大疱周围仍可见到变性和变薄的表皮细胞所形成的网架。当海绵状脓疱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向上移至角质层,发生核固缩形成Munro 微脓肿。口腔沟纹舌及地图舌的组织病理改变与皮肤的改变类同。 11 诊断检查 诊断:根据孕妇在妊娠晚期,皮肤皱褶处在红斑基础上,出现多数黄白色群集呈花环状排列的脓疱,并伴有较严重的全身症状,配以皮肤组织病理改变特点,诊断多无困难。 实验室检查:检查血象见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高,还可发生低白蛋白血症和低钙血症。 12 鉴别诊断 有时与脓疱型银屑病不易鉴别,后者病变多在手及手指是其特征,且有脱屑倾向.还应与天疱疮相鉴别,后者是在正常皮肤表面出现豌豆至核桃大小水疱,容易鉴别,此外还应与妊娠疱疹(多形性皮疹,以水疱为主,无全身症状)相鉴别。 13 治疗方案 皮质类固醇激素对本病有较好疗效,但孕妇不宜作为首选药物应用,除非病情严重,可选用泼尼松(prednisone)40~60mg/d,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患病孕妇应以支持疗法为主。高热者应及时补充液体及热能;为增强机体抵抗力输血浆;出现手足搐搦者经化验检查证实为低血钙时,应立即静脉缓慢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必要时4h 后再缓慢静注一次。低蛋白血症,体液丢失及感染予以相应对症处理。由于本病对母儿损伤严重,且母儿死亡率均高,故一旦发病应考虑人工流产或引产及早终止妊娠。分娩后脓疱可逐渐消退,终止妊娠本身也为治疗手段。 14 并发症 在妊娠期间发病,持续高热对胎儿极为不利,常导致流产、早产,甚至死胎、死产,严重者孕妇本人也可因长期高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全身衰竭而死亡。 15 预后及预防 预后:孕妇常可发生流产,死胎或婴儿出生后数天死亡。产后病愈,下次怀孕又可复发。%~%。 预防:加强对患病孕妇的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尽管脓疱内的脓液无菌,仍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 16 流行病学 有关本病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目前尚缺乏详尽报道。由于本病多见于孕妇,有资料报道孕妇占54%。 17 特别提示 加强对患病孕妇的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尽管脓疱内的脓液无菌,仍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 治疗疱疹样脓疱病的中成药 复方片仔癀软膏用于病毒性、细菌性皮肤病,如带状疱疹、单纯疱疹、脓疱疮、毛囊炎、痤疮等。用法与用量:外用,涂于患处,... 当归苦参丸要时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囊肿、脓疱等应去医院就诊。,应去医院... 丹参酮胶囊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囊肿、脓疱等应去医院就诊。... 昆明山海棠片d,温开水送服,10天为1个疗程。,应用昆明山海棠片治疗掌跖脓疱病患者22... 湿疹散

脓疱疮描述

脓肿是指发生于组织或器官内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组织溶解液化,形成充满脓液的腔。它多继发于各种局部性损伤,常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化脓菌所引起。某些有刺激性的药物(10%氯化钙、10%氯化钠等)误漏皮下时亦可引起无菌性皮下脓肿。脓肿可发生于任何组织和器官,常有深、浅和急、慢性之分。

临床上以急性浅表性脓肿的表现明显。病初局部呈弥漫性肿胀、疼痛和增温;继之形成界线清晰的坚实性病灶,以后逐渐变软,并有波动感;最后肿胀部中央软化,皮肤变薄,被毛脱落,不久脓肿破溃流出黄白色黏稠的脓汁。深在性脓肿仅见患部皮肤与皮下组织有轻微炎性水肿,触诊时有疼痛反应。在急性脓肿形成时,病犬可有精神不振,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待脓肿破溃后很快恢复。

慢性脓肿的发生、发展缓慢,炎性反应轻微,有的外包厚层脓肿膜,颇似纤维瘤;有的脓肿膜很薄,类似囊肿,有波动感,切开后有脓汁流出。

治疗脓肿的原则是初期抗菌消炎、促进吸收,防止化脓;后期则促进脓肿成熟,及时切开排脓。治疗时,对硬固性肿胀可敷复方醋酸铅散、雄黄散等,%盐酸普鲁卡因20~30毫升、青霉素G40~80万单位在病灶周围封闭,以促进炎症吸收。为促进脓肿成熟可外涂10%鱼石脂软膏等。当脓肿中央出现明显的波动时应及时切开排脓,并用3%双氧水、%%雷夫奴尔液冲洗脓腔,之后装着纱布引流或行开放疗法。必要时配合肌注抗菌素和输液等全身疗法。

应该强调指出,脓肿切开后应任其自行排脓,不许用棉纱压挤或擦拭脓腔,防止肉芽受损而致脓肿转移。脓肿处理不及时或不适当时,有时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有的甚至引起脓毒败血症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