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到三个月最容易长褥疮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年龄、营养状况、局部皮肤受压情况、皮肤潮湿和排泄物刺激情况和家属的护理程度。如果经常的给患者翻身或擦拭身体,并且保持通风的情况下,一般是不太会容易产生褥疮的,但是如果经常卧床一个姿势不动,或者翻身比较少的话,在一到三个月间比较容易发生褥疮。建议加强营养,外用-素创芙清生肌膏-涂抹处理,勤翻身拍背,至少每两小时一次,按摩骨隆突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内衣。家属要加强护理,完全可以预防褥疮的发生。褥疮形成的原因1、压力因素。病人由于久卧在床或久坐轮椅,身体局部皮肤遭受持续性的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导致皮肤血液循环受阻,皮肤得不到营养供给而坏死。2、护理不当。卧床病人白天需每隔1-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最长不超过3小时,如果长期保持同一卧姿,则局部皮肤容易受压而坏死,可涂抹-素创芙清生肌膏-进行修复。3、营养不良。病人营养不良会导致皮肤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保护,骨突部位容易摩擦破溃,且因体质下降对褥疮伤口的修复能力也减弱。4、皮肤耐受力差。由于皮肤老化、弹性变差等原因更容易生褥疮,特别是大小便失禁病人,容易遭受潮湿和污秽物刺激,使皮肤抵抗力降低。
预防褥疮的措施:1、避免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对老年体弱、瘫痪、不能自行翻身的长期卧床的老人,应每2小时翻身一次,间隔时间最长不能超过4小时。2、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破皮肤。有条件的可在老人骨突处垫以棉垫圈,或铺气垫床;3、避免潮湿、磨擦和排泄物的刺激:床铺要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皱褶,对大小便失禁的老人应及时更换干净衣裤,使用便盆时要抬高老人的臀部,不可硬塞、硬拉;4、增加营养的摄入:给长期卧床的老人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以增加其机体的抵抗力;5、发现老人皮肤发红,应及时告知医师,并做好褥疮的预防护理
老人长期卧床长了褥疮怎么办
褥疮老人得了褥疮,我们除了精心护理,勤翻身勤按摩保持干燥,在用药的选择更要多多注意。
我们发现很多的患者,对于褥疮的处理都存在同样的错误——用土方偏方。“偏方治大病”这种说法在以往很流行,但放在医疗水平发达的很少再被提起。
比如:在伤口撒抗生素药粉。伤口内的渗出液和脓液,遇到药粉会凝结成干痂垢块,如果不及时清理掉,下方脓液无法排除,便会越积越多,牵连正常组织也坏死。用红药水、紫药水治褥疮。这两种药水都是已被临床禁用的,红药水含有重金属汞,对伤口有污染;而紫药水则明确有致癌性,且这两种有色药水,被皮肤吸收后都会残留颜色污染,使伤口内留有异物而无法顺利愈合。其实,大家有更好的选择,比如生理盐水、双氧水、碘伏等。另外还有一些优秀的外敷药品可以选择,比如粉剂云南白药、油膏剂创泰平等,可以去腐生肌,加快褥疮的愈合。
老人长期卧床长了褥疮会死吗
褥疮不是没有治疗的可能,早期的患者通过日常护理即可治愈,晚期患者大都需要动手术,有时褥疮的窟隆太大,患者肢体僵硬,身体的营养状态堪忧,很多西医会建议截肢以去掉生命的威胁,但是却会遭到褥疮者的拒绝。治疗非常重要,但是褥疮的护理还是被着重的提出来,并且细分为五大项,希望能引起患者和家属的认识,并紧密配合。①防压——最好两小时翻身一次,骨突处用50%的红花酒精敷擦,也可 用褥疮气垫或气圈垫于病人骨突部位,防止受压。②清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被大小便浸湿,每周至少全身擦浴一次,晚上临睡前洗脚,但需注意水温调节。③防摩擦——务必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床单平整无皱折。④防烫——慎用热水袋以防烫伤,以免造成二次伤害。(肢体麻木患者谨记⑤ 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饮食,以改善褥疮患者全身情况。
预防压疮最有效的措施是定时翻身。鼓励并协助患者及时的更换体位,帮助患者翻身,间歇性地解除局部压迫,是预防褥疮最为有效、关键的措施,一般坚持2h左右翻身一次。合理使用减轻压力装置,其中以透气的促愈翻身垫最好,改变患者受压部位的受压点,缩短了局部受压时间,使受压部位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减轻由于局部组织受压而引起的疼痛,有效降低长期卧床的病人发生褥疮的风险,而且具有防滑颗粒,确保稳定支撑,提高其生存质量,独特的八透气道也保持了受压部位清爽干燥,有效避免潮湿引起皮疹,减轻了家属护理患者的劳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