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餐时先喝一小碗汤然后再吃饭,吃饱了就不再勉强塞下去。
2、根据医学上对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用餐姿势研究表明,坐位最科学,站姿次之,蹲着最不宜。
3、吃完快餐喝一大杯水。快餐里的热量和盐一般都严重超标,一大杯水可以帮你稀释体内钠的浓度,让你离高血压远一点。
4、选择优质的脂肪和油,毕竟你做的每一餐饭都需要健康保障。
5、养成真正感到饿时才进食的习惯,一周吃两到三次轻食。
6、不要忽略早餐,多补充些高蛋白食物,最好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
7、很多人吃橘子时都会把橘子上的"白丝"剥掉。其实,这里面含有丰富的黄铜类物质,对身体大有裨益。
8、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一口食物咀嚼40~50次再咽下,这样容易产生饱腹感,避免吃下过多的食物。
9、肚子饿了,马上吃些东西,如豆腐干、生菜沙拉、番茄或煮鸡蛋,避免极度饥饿时大吃大喝。
10、口味应尽量淡化,少加盐、酱油以及番茄酱,多用葱姜、大蒜、胡椒、香菜、香椿、柠檬汁、芹菜汁、醋、麻油、咖喱调味。
11、多吃些粗糙食物,如糙米、全麦制品、青菜等,这些食物热量低,易饱足。
12、吃较费事的食物,如吃带骨的鸡肉,吃带刺的鱼,越费事,越容易满足咀嚼感, 提早产生饱足感。
13、冰箱内常备些蔬菜,如芹菜、小黄瓜、红萝卜、番茄等,在饥饿时可以代替零食。
14、水果尽量选深色的,因为里面含有更多的抗氧化剂。
15、养成吃过东西马上刷牙或漱口的习惯,不但可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
16、避免购买易胖的食品,如饼干、蛋糕、糖果、蜜饯等,可以用牛肉干、核桃仁、新鲜水果替代。
17、养成喝咖啡、喝茶不加糖的习惯。
18、剩菜剩饭宁可留在下一顿再吃,绝不可一扫而光。
19、不要用吃来奖赏或惩罚自己,更不要因心情不好而不吃。
20、在早晨同一时间量体重,但不需要每天测量,每隔三五天称一次即可。
饮食养生保健操
【邱玉珍,张雅雯】知名中医师董延龄,现年高龄八十二岁,讲话中气十足,身形挺直,问他如何养生?他说,从八个字着手、做好四件事, 「一动,指运动;一静,指睡眠;一进,指饮食;一出,指排泄」,身体自然健康。 行医超过五十年的董延龄,是国内第一位进驻立法院医务室驻诊的中医师,为无数立法委员看过病,因此被称为「国医」。因盛名远播,还曾应邀到阿拉伯联合国大公国为国王及多名王室成员看病。 董延龄的祖父、父亲虽是山东鲁南知名中医师,从小就被父亲严格要求背诵汤头歌诀、杂病心法等中医基础课程,看到父祖两代悬壶行医,生活清苦,加上早期中医比西医落后,他决定当公务员,进入邮政总局工作。 民国五十年初,国内爆发一场猪瘟型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数万名人感染,当时 *** 宣布全国放假,防堵疫情扩散。在邮政总局服务的董延龄及其同事也中镖,全身酸痛、无法入睡,有些人甚至无法上班。 同事之中,有人知道他略懂中医,请他开祖传药方缓解症状。董延龄虽常看中医药典,但从未开过药方治病,心里忐忑不安,他告诉同事:「我从来没有帮人治过病,万一医死人怎么办?」同事回他:「中药药性温和医不死人。」 他帮同事诊治后,开了几帖药方给同事,两天后,同事回来上班,告诉他:「你的方剂太有效了,我几乎完全痊愈,吃得下、睡得着。」原本对中医半信半疑的董延龄,开始对中医产生了兴趣。【邱玉珍,张雅雯】知名中医师董延龄,现年高龄八十二岁,讲话中气十足,身形挺直,问他如何养生?他说,从八个字着手、做好四件事, 「一动,指运动;一静,指睡眠;一进,指饮食;一出,指排泄」,身体自然健康。 行医超过五十年的董延龄,是国内第一位进驻立法院医务室驻诊的中医师,为无数立法委员看过病,因此被称为「国医」。因盛名远播,还曾应邀到阿拉伯联合国大公国为国王及多名王室成员看病。 董延龄的祖父、父亲虽是山东鲁南知名中医师,从小就被父亲严格要求背诵汤头歌诀、杂病心法等中医基础课程,看到父祖两代悬壶行医,生活清苦,加上早期中医比西医落后,他决定当公务员,进入邮政总局工作。 民国五十年初,国内爆发一场猪瘟型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数万名人感染,当时 *** 宣布全国放假,防堵疫情扩散。在邮政总局服务的董延龄及其同事也中镖,全身酸痛、无法入睡,有些人甚至无法上班。 同事之中,有人知道他略懂中医,请他开祖传药方缓解症状。董延龄虽常看中医药典,但从未开过药方治病,心里忐忑不安,他告诉同事:「我从来没有帮人治过病,万一医死人怎么办?」同事回他:「中药药性温和医不死人。」 他帮同事诊治后,开了几帖药方给同事,两天后,同事回来上班,告诉他:「你的方剂太有效了,我几乎完全痊愈,吃得下、睡得着。」原本对中医半信半疑的董延龄,开始对中医产生了兴趣。回家后,他开始翻阅中医书籍,愈看愈有趣,心里想:「这些草根、树皮看似不值钱,没想到真能治病。」他开始努力研习中医,花了一年时间,考取中医师执照,成为有「牌照」的中医师,可以正大光明帮人看病。 成为正港的中医师后,董延龄白天仍继续在邮政总局上班,晚上才看诊,因为下药精准,病人口耳相传,慕名而来的患者愈来愈多。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是,一针把原本昏迷不醒的老立委李文斋救醒,董延龄从此声名大噪,为无数立法看病,因而被称为「国医」。 专治疑难杂症外,董延龄也很懂得调养身体,自小身体嬴弱的他说:「小时候营养不良,身体非常虚弱,差点在战乱中病死,后来他用中医调养,不但让自己常保健康、也以行医多年的中医救了不少人。 他指著瘦小的身子笑着说:「你看我像山东人吗!」鲜少人知道,董延龄青少年时患躁郁症,中年时还经历严重的更年期痛苦,「我至今永远不会忘记那种痛苦,好像世界末日。」他借由饮食、运动、静坐,处于平衡、稳定状态。 病患看他讲话中气十足,思路清晰,步伐稳健,而且几年前还长高零点五公分,纷纷询问他如何养生?董延龄走出诊间指著挂号柜台上方的「保健要诀」说:「这帖养生药方,是我行医数十年的经验,照着做包准你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这帖养生「药」方:「饮食应适量,营养求均衡;睡眠要充分,排泄需畅通;运动恒为贵,居处宜清静;衣着随时序,交游择良朋;欲望能有节,处世尚和平;心情常愉快、思想须纯正、工作当努力,爱国尽忠诚,养成好习惯,身心保安宁」。 养生,要先从饮食开始做起,很多病痛,都是源自于饮食上的错误。 董延龄以胃食道逆流为例,在他看来,是跟吃的食物有关,很多患者本身的胃属于寒性体质,吃了甜食之后,咽喉处有一个控制贲门的功能失灵,使得胃液向上跑。 他举自己为例,自幼肠胃不好的他,体质虚寒,深受胃食道逆流所苦,因此他鲜少吃甜食,也从不吃冰过的水果;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一定回温之后才拿来吃。喝水也只喝温开水,而且多吃青菜,少吃猪牛羊肉,多吃鱼肉。 吃冰凉食物为何不利健康?他解释,天热看到一池冷水,跳下去身体会打个冷颤,过一会儿,才会适应水温;同样道理,冰冷的水进入胃里,会因热胀冷缩影响到血液循环。对体质虚寒、肠胃功能比较不好的人,他建议不吃冰凉食物,喝水也多喝温开水,挑选适合自己体质的蔬果,例如橘子在咳嗽时暂时不要吃。 少吃冰凉食物外,现代人肠胃问题多,董延龄教大家一个简单的肠胃保健方法,一早起来,先喝一大杯温开水,然后躺在床上,开始先「踩脚踏车」,然后再以左右脚互搓距离膝盖外侧凹陷处四脂的胃经穴道,再以双手抱小脚前后摇动。 睡眠是人体的充电时间,他建议每天睡足六小时,且最好在晚上十一点前就寝。多运动、多蔬果、多喝温开水、睡眠充足之外,静坐也可以稳定情绪,亦有益健康。 按经络,促血循 董延龄经常用左右脚互搓 *** 经络,促进下肢循环,「人变老,是从脚上开始老」,他说,现代人普遍活动量不足,下肢循环不好,所以摩擦活络腿部的气血很重要。董延龄笑着说,这招学起来以后不用花钱找人 *** ,每天早上或睡前可以自己 *** 经络。 饮食要适量,营养求均衡。 睡眠要充分,每天睡足六小时,且最好在晚上十一点前就寝。 天天运动、按压穴位、叩齿、梳头一百下。 运动后、睡前静坐十~二十分钟,稳定情绪。 医师简介:董延龄 年龄:82岁 现职:董延龄中医诊所院长 学历:中医师特考及格 经历:立法院特聘中医师、考试院特聘中医师、邮政总局中医室主任医师、中 医师考试典试委员、卫生署中医药委员 专长:内妇儿科、针灸科、各种久治不愈特殊疾病 本文摘自《门诊时,医师不会告诉你的养生秘诀》/邱玉珍,张雅雯/时报出版
饮食养生保健食谱
一、五指毛桃煲乌骨鸡汤原料:温氏乌骨鸡一只,五指毛桃100克,猪脊骨200克,芡实25克,姜3片,蜜枣3颗,盐适量。做法:1、将温氏乌骨鸡、五指毛桃、芡实等洗干净放入汤煲中。2、猪脊骨在滚水中煮一下“飞水”,放入汤煲中。3、切三片姜放入汤煲中,倒入10碗清水,用猛火把水烧开后,改为文火煲两个小时。4、汤上桌前下适量的盐调味。功效:芡实有补脾、祛湿的功效,温氏乌骨鸡含有黑色素、B族维生素、18种氨基酸和18种微量元素,而且脂肪含量很低,这道汤能健脾祛湿、利水肿、补气养生。二、白芷当归鲤鱼汤原料:白芷15克,北芪12克,当归、杞子各8克,红枣4个,鲤鱼1条,生姜3片。做法:1、全部东西分开洗干净,稍浸泡。2、将红枣去核,鲤鱼宰洗净,去肠杂等,置油锅慢火煎至微黄。3、将红枣、煎了的鲤鱼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里,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盐即成。功效: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返潮”时手足多感屈伸不利,甚至酸软麻痹,喝这个汤能通经活血、滋补肝肾。三、苹果生鱼汤原料:苹果3只,生鱼1条,红枣10枚,生姜2片,盐少许。做法:1、生鱼去鳞、去鳃,用清水冲净鱼身、抹干。用姜落油锅煎至鱼身成微黄色。2、苹果、生姜、红枣洗干净,苹果去皮去蒂,切成块状,生姜去皮切片,红枣去核。3、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用猛火煲滚。4、然后加入全部材料,改用中火继续煲两个小时左右,之后加入盐调味就可以了。功效:预防黑眼圈的出现,防止眼下出现眼袋。治疗脾虚、气血不足、浮肿、头晕、失眠等症。四、炙百部红枣白鸽汤原料:炙百部12克、红枣4个、乳鸽1只、生姜2片。做法:1、炙百部、红枣洗净,并将红枣去核。2、乳鸽宰洗净,去毛爪、脏杂,置沸水稍滚片刻,洗净。3、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6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功效:炙百部性平味甘,有温润肺气、化痰止咳之功,因而此汤有温润肺气、化痰止咳之功。要注意的是,痰热咳嗽者不宜饮用。二、秋季养生的食谱大全1.萝卜牛尾汤原料:牛尾、萝卜、南姜末适量、芹菜粒适量、盐适量。做法:牛尾剁块,清洗干净。把牛尾放入电饭煲中,按下开关煮开。萝卜洗净去皮切块。将牛尾块和萝卜块一并放入炖锅,加适量清水,加入南姜末。大约煮1个小时,在期间要不定时开锅加点水,直到牛尾和萝卜煮熟即可。功效:牛肉补气益中,健脾益胃,功效类同黄芪,而牛尾又有牛髓,可填精补髓,且能泽肌润面,治理骨折,擦损伤痛。2.薄荷梨粥原料:薄荷3克,梨1个,大枣6个,小米50克。做法:鸭梨削皮、切小块,大枣切开、去核,将薄荷、梨块、大枣放入小米中,加适量水煮沸即可食用。功效:方中薄荷辛、凉、气香,有疏散风热、清热解表、祛风消肿、利咽止痛之功,现代研究证实,具有抗病毒、祛痰、镇痛抗炎、解痉、兴奋中枢神经、杀菌等药理作用。小米具有非常明显的健脾的作用和胃补益虚损的效果,能够有效的起到和中益肾,除热,解毒等多种养生保健的功效,再加上大枣所具有的补血的作用,次方不但可以作为预防流感的佳方,而且还能够为平时虚火旺盛者起到保健的作用。3.梨汁粥原料:梨5个,大米60克。做法:将梨洗净,榨汁,大米淘洗净。加水适量,煮粥,将熟时倒入梨汁,再煮片刻,搅匀食之。功效:此方具有清热,润肺止咳之功。梨与大米同煮食之,可缓其寒凉之性,而增其滋养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