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很多人看到鼻子上、脸颊上有黑点,都巴不得用手指挤出来。 待你手指用力,会发现这些挤出来的东西呈现白色丝状,真是看起来又恶心又很爽!那挤出来的这些白色丝状物究竟是什么呢?看起来像一条条虫子,是大家所说的螨虫吗? 黄医生就来仔细给你讲讲。 其实,用手指挤出来的这些东西,主要是我们的皮脂腺所分泌的皮脂,夹杂着皮屑和细菌。皮脂是由皮脂腺所分泌的,而皮脂腺与毛孔共用一个出口。 在紫外线、温度的刺激下,皮脂腺会分泌出油脂保护皮肤。可一旦不注意清洗或者毛囊口的皮肤异常角质化,这些油脂就会蓄积在毛孔中。时间一长,被氧化后,就会固化,形成白色丝状物,医学上也叫做脂质微丝。虽然这些脂质微丝形状似虫子,但绝不可能是螨虫。螨虫体积很小,我们不可能肉眼看得到。 我们的皮肤上的确会有螨虫的存在,特别是皮脂内的蠕形螨。这种螨虫会刺激皮肤,造成面部红斑,出现面部瘙痒感。 严重的患者,还可能诱发无毛细血管扩张或面红的痤疮样皮疹、睑缘炎、脂溢性皮炎、面部或头皮丘疹脓疱性皮疹、酒渣鼻样蠕形螨病、酒糟鼻、口周皮炎,以及化疗致免疫抑制患者或AIDS患者的皮肤损害。 黑头是这些脂质微丝接触空气后被彻底氧化后形成的油脂栓。此时,皮肤会看起来有粗糙的颗粒感。如果引起了感染,就可能导致粉刺。 而如果毛孔里面还存在痤疮丙酸杆菌,则可能导致痤疮。这种细菌属于厌氧菌,会分解皮脂,破坏毛囊壁,引起免疫抗争,从而发炎,出现炎性痘痘。 如上文所述,皮脂腺过度分泌油脂,轻则导致黑头,进而可导致粉刺,严重的可导致痤疮。那该如何解决呢?请牢记以下3种。 1、平时注意清洁控油 控油是重中之重,我们一方面要防晒,还要避免长时间呆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此外避免熬夜也很关键。我们应该定期清洗,之后还要紧致毛孔,防止油脂在毛孔中堆积。 如果毛孔粗大比较严重,则可以借助医美手段:光子嫩肤、水光针、热玛吉。 2、巧用维A酸和果酸 维A酸是处方药,是直接解决油脂过多引起的各类皮肤病的药物。果酸则能够清除多余的角质,让皮脂能够自由排出。 如果用含有果酸的产品效果不佳,还可以考虑取专业机构中考虑刷酸治疗。 3、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辛辣刺激的食物,吃了之后也会刺激过量油脂分泌。吃火锅、串串、烧烤、湖南菜都可能会满面油光。喝酒的危害也不小,一定要注意。

口周皮炎挤出来的东西

春季养生口诀顺口溜

春季养肝顺口溜七字口诀如下:

1、春季养生要保肝,诀窍就在日三餐,每餐七分饱,晚餐吃得少,睡前无零食,肉蛋奶要齐备,水果蔬菜多进胃,准则要记牢,保你身体好。2、春季阳气升,肝火燥气盛。说话别激动,做事勿急躁。饮食清淡点,杂食五谷粮。豁达笑口开,宽胸不计较。知足常乐乎,愿你大肚量!

3、春主肝,多注意,开窍明目顺节气!风吹面,多回避,小心护头别忘记!多吃素,少肉食,吃喝清淡别油腻!多微笑,少发气,菊花茶水养身体!祝你健康!

4、春季养生有门道,秘诀分享你知道;饮食宜甘需减酸,蜂蜜大枣山药好;少吃辛辣多青菜,香椿荠菜养胃妙;采摘新茶正当时,淡茶常饮养肝忙。愿快乐安康!肝的位置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部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邻。

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贲门部,是人体最大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

去肝火口苦最快的方法

肝火主要表现为:急躁易怒、头痛眩晕、目赤耳鸣、面红耳赤、口苦咽干。急躁就会肝火上升,所以肝火旺会出现急躁易怒等症。 肝火的预防办法关键在于制怒,同时要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因为身体劳累,就会使人情绪不稳而易怒。食疗办法可选菊花10克,加开水泡代茶饮,加少许冰糖,有清肝明目之功效。平时要少食辛辣、勿过劳、禁酒等。“降肝火”的茶饮 爱发脾气,情绪容易激动的人,常常被视为“肝火大”。其实,一般俗称“肝火大”的体质还有下列一些症状:口干舌燥、口苦、口臭、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排便不畅或大便粘腻、嘴唇红、干、裂,舌苔增厚等。 虽然以上症状都被通称为“肝火”,实际上则可能是由不同器官组织造成的,如肝脏、胃,脾脏、胰脏、横隔膜、大肠、小肠、腹膜等,不同的病因最好能选用不同的配方来 保养。 下面提供一些简便的“降肝火”中药茶饮,适合“肝火大”的人平时饮用。 小麦苗茶 材料:小麦苗一把,滑石粉2—3钱。 作法:水煎、去渣、代茶饮。 主治:身热口渴,胸腹闷胀,汗多,小便不顺畅。 柴甘茅根茶 材料:柴胡3—10钱,甘草2钱,白茅根10钱。 作法:水煎后取汁,加红糖溶解、保温,代茶频服。 主治:口渴、身体烦热,感冒未愈,小便黄。 清暑茶 材料:茵陈、香薷3钱、车钱草、半边莲各三钱。 做法:水煎后取汁,加红糖溶解、保温代茶频服。 主治:口干舌燥、头昏热、小便短黄、身体烦闷。 茵陈干姜茶 材料:茵陈3—5钱、干姜1钱。 作法:水煎后去渣,加入红糖溶解,保温代茶饮。 主治:身不太热,口不甚渴,喜饮温水,皮肤暗黄、手足不温。 民间常用五爪金英、半支莲、白花蛇舌草、黄花蜜菜等中草药清热退火,这是适合体质壮硕、口干舌燥、大便不软散的人,而体虚、易怕冷、大便稀溏的人较不适合。但即使如此,清热退火的方药短暂使用尚可,长期使用则容易苦寒败胃、伤害元气,因此最好能闲歇服用,若有任何不适即需停服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