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暖脚部“寒从脚下起”,还要为老人添置好鞋、袜,以利脚部的保暖。添置鞋袜时,要考虑到老人的脚的皮下脂肪薄、血液循环差的特点,可挑选毛线等保暖性能好的袜子,如不常出门,棉鞋以布底的为宜,着地和软。2、冬季要多补铁铁在人体内参与含铁血红素的合成,提高血液携氧能力,故缺铁者外周组织的氧供应就会减少,人体组织的能量代谢就会发生障碍,自然会因产热不足而感到寒冷。老人平时要注意多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鱼、动物肝脏、蛋黄、豆类、芹菜、香菇、黑木耳等。3、可以适当多吃含碘的食物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引起局部和全身血液循环不良,特别是使肢体末梢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手脚发凉。而碘元素有助于体内甲状腺素的合成,提高人体基础代谢,进而产生热效应。冬季饮食注意事项:1、饭菜宜香。老人食欲降低,在食品的制作方面要更加精心,注意色、香、味、形的调配。优雅、安静、整洁的就餐环境;集体或结伴就餐的形式,都可提高老人的就餐兴趣。2、味道宜淡。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议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建议老人一日的食物组成:谷类150-250克,鱼虾类及瘦肉100克,豆类及其制品50克,新鲜蔬菜300克左右,新鲜水果250克左右,牛奶250克,烹调用油30克,食盐6克,食糖25克,少饮酒,喝足够的水分。
老年人冬季养生常备
老年人冬季养生要点有哪些?
1、防寒保暖冬季天气变化多端,尤其是北方气温较低,以至于低达零下摄氏度以下。恶劣天气尽量不要出门,比如雾霾天、雨雪天、大风天。居住在阳光充足的房间,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用温水刷牙和洗脸;出门前应戴上围巾、帽子以及手套等,避免身体受寒。2、营养支持合理安排饮食结构,遵循少盐、少脂、少糖的饮食原则,着重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豆制品等。不管烹调哪种食物都要保证清淡,以清蒸、水煮、汆等替代油炸和油煎。采取少吃多餐原则,能减轻消化系统承受的负担,有助于吸收营养物质。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能减缓肌肉流失,提高抵抗力。3、多运动阳光充足的前提下适度的户外活动,可选择散步、骑自行车或八段锦等,能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强耐寒能力,提升抵抗力。不过运动时间不能太早,应安排在上午10点之后或下午;运动前做好热身,让关节和韧带提前进入状态,防止运动受到损伤。不能做剧烈运动,以稍微出汗为好。4、科学洗澡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再加上冬季出汗少,洗澡无需太频繁,一星期洗1~2次就行。不可用强碱性的无肥皂,也不能用力搓洗,以免加剧皮肤干燥和瘙痒,洗澡结束后,及时涂抹润肤乳。老年人缺水不敏感,当感觉到口渴时细胞已严重缺水,因此应随身携带保温杯,时不时的喝几口,能滋润全身细胞和皮肤,又能减少血液黏稠度。5、稳定血压大多数老年人伴有高血压,虽然高血压无痛无痒,但却悄无声息的伤害肾脏、心脏等重要器官,所以应严格按照医嘱规律用药,勤监测血压,保证血压稳定达标。6、预防流感冬季是流感高发期,老年人是高危人群,一旦患上流感可能会诱发肺炎,使得哮喘和气管炎等加重。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感染流感后可发展成肺气肿,甚至诱发肺心病,最终威胁生命。7、稳定好慢性病慢性病患者需听从医生建议用药,积极治疗慢性病,防止出现继发性感染。8、定期体检体检对老年人来说很关键,勤监测肝功能和肾功能、血糖和血脂以及血压等指标,定期做心电图、颈动脉彩超以及心脏彩超检查,及早发现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提前预防用药。家医君寄语
老年人还要摆平心态,不能太操心子女的事,保证自己开心即可。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多动动大脑来活跃脑细胞,预防老年痴呆。与此同时应积极预防跌倒,排除家庭中的障碍物。
老年人冬季养生要点
冬季气温冷,老年人抵抗力弱,这就需要老年人注意养生,做好保暖健身的措施。 老年人冬季养生三要点 1、注意保暖 当寒潮或强冷空气袭来之时,老年人高血压、中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容易产生心绞痛、心梗、心力衰竭等。严寒还是伤风感冒、支气管炎、冠心病、肺气肿、哮喘的重要诱因。老年人必须随时注意防寒保暖,要随天气的变化及时增添衣裤,避免着凉,防止感冒。避免寒风直吹,出门要戴上能遮住额头的帽子,在风大时不要迎风走,应侧身走过,并以手或前臂护头。 2、起居有常 入冬后,昼短夜长,老人要适应变化,适时增添衣服,调节作息时间。在冬季,老人应睡眠充足且要定时,要“早睡晚起”。一般认为,老人冬天睡眠时间7至9小时为宜。起居有常还包括定时解大便。“欲得长生,肠中常清”。冬天由于上厕所不方便,加上活动少,老人往往不能保持天天大便。但长时间不解大便,肠道会吸收粪便中的有害物质,会促使一些老年性疾病的发展。 3、注意肺部的防护 寒冷、干燥的空气可引起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增加,气体交换受阻,使病情加重或恶化。外出时戴好围巾口罩,平时要多喝温开水,防止呼吸道过于干燥;早上9点以后家里要开窗,也可以在家里煮醋杀菌,减少肺部感染机会。感冒以后鼻塞不通,可以用拇指背沿鼻翼两侧来回搓鼻,搓热以后,鼻塞立时畅通。练习“吐故纳新”呼吸,在空气新鲜的地方,把嘴张开,用力大声“哈”出去。把体内浊气全部吐出。 老年人冬季养生四大误区 1.保健品要多吃 吃保健品对于老年朋友来说是最直接的健康养生方式,以至于很多老人都过度依赖保健品,身体哪里不舒服马上就会想到要吃保健品。其实,保健品是不能随便吃的,食用保健品的原则是:缺啥补啥。而且我们常说的保健品它并不能替代药物。 2.老年人吃的东西要糊糊烂烂 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都会把东西煮得糊烂一些,这样比较好入口好消化。常吃糊烂的食物,会因为缺乏色、香、味而让食欲降低,反而造成老人营养不良。 饮食越清淡越好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都倾向于饮食清淡,这样的想法虽然没有错,但是千万不能太过极端。吃素也不能一点荤菜都不吃,需要适当荤素搭配保持营养均衡。 3.钙补得越多越好 老人血液中钙的含量过高,会导致高钙血症,炳辉引起并发症,比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后果会比较严重,所以并不是钙补得越多越好。 晨练要赶早 很多老人都觉得早上空气清新,在清晨锻炼是对身体最好的,其实这并不科学。晨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较多,所以晨练最好安排在太阳出来后更为健康。 4.饭后百步走有益身心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少老年人都将此作为健身格言,但饭后百步走并没有科学依据,反而饭后百步走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因为吃饱饭后,老年人的心脏负荷增加,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负面作用,老年人应该避免在饱餐后马上去散步。养老频道建议吃完饭最少要过半个小时才开始做运动。 老人冬季养生五大注意事项 1、要保证热能的合理供给 可适当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但老年人应注意脂肪摄入不能过多,以免诱发其他疾病。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质,可增加人体耐寒和抗病能力。 2、要保证维生素的足量摄入 可适当多吃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红心甘薯还含较多胡萝卜素。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去瘟毒的作用。 3、要保证蔬菜的合理调配 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这些蔬菜维生素含量较丰富。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 4、要保证饮食结构的均衡 冬季要适当进补,适量摄取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如瘦肉、奶酪、豆浆等,以增加体内热量,增强抗御风寒的能力。 5、可适时进补 从冬至开始后阴气开始消退,阳气逐渐回升,如果老年人能够抓住该时节恰当进补,对增强机体免疫力,调养虚弱病症等是极为有利的。 老年人冬季养生六大操 1.九十度——腰部腿部运动 功能:增加身体柔软度、腹部的收缩以及筋骨的伸展。 2.耸耸肩,缩缩头——肩部运动 功能:消除肩部酸痛。 3.右手拉左脚——手脚运动 功能:加强心肺功能以及身体柔软度。 4.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眼部运动 功能:消除眼睛疲劳。 5.脖子扭一扭——颈部运动 功能:预防颈部酸痛、回复头脑清醒。 6.朝气蓬勃——蹲踞拉伸运动 功能:增强腰力、锻炼脚趾、提高身体的平衡力,同时加强内脏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