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是长寿保健的一个基本,那么要如何养生才能长寿呢?这些顺口溜口诀可能可以帮助到你。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中医养生顺口溜口诀,欢迎大家阅读。 中医养生顺口溜口诀经典篇 1.饱不洗头,饿不洗澡。冷水洗脸,美容保健。汗水没落,冷水莫浇。温水刷牙,防敏固齿。 2.吃米带糠,吃菜带帮。男不离韭,女不离藕。青红萝卜,生克熟补。食不过饱,饱不急卧。 3.养生在动,养心在静。心不清净,思虑妄生。心神安宁,病从何生。闭目养神,静心益智。 4.药补食补,莫忘心补。以财为草,以身为宝。烟熏火燎,不吃为好。油炸腌泡,少吃为妙。 5.臭鱼烂虾,索命冤家。食服常温,一体皆春。冷勿冰齿,热勿灼唇。物熟始食,水沸始饮。 6.多食果菜,少食肉类。饮食有节,起居有时。头部宜冷,足部宜热。知足常乐,无求常安。 7.养生在勤,养心在静。 8.人到老年,必须锻练,散步慢跑,练拳舞剑;莫怕严寒,清扫庭院,绘画添趣,心胸广宽; 9.闻鸡起舞,床不可贪,种花养鸟,习书览篇;奕棋唱戏,房事莫贪,私事勿念,便宜勿占; 10.活动身体,贵在经常,心情舒畅,长寿健康;遇事勿怒,劳勿过偏,茶水勿浓,学习勿念; 11.饮食勿暴,少吃晚餐,吃饭勿语,切勿吸烟;低盐低糖,勿食太咸,少吃脂肪,饭莫过量; 12.每日三餐,调剂适当,蔬菜水果,多吃无防;按时入睡,定时起床,起身要慢,勿急勿慌; 13.饮酒勿过,名利勿钻,闲气勿生,胸怀要宽。 14.心无病,防为早,心里健康身体好;心平衡,要知晓,情绪稳定疾病少; 15.练身体,动与静,弹性生活健心妙;要食养,八分饱,脏腑轻松自疏导; 16.人生气,易衰老,适当宣泄人欢笑;品书画,溪边钓,选择爱好自由挑; 17.动脑筋,不疲劳,思睡养心少热闹;有规律,健身好,正常生活要协调; 18.常搓手,可健脑,防止冻疮和感冒。 19.夏不睡石,秋不睡板。春不露脐,冬不蒙头。白天多动,夜里少梦。 20.睡前洗脚,胜吃补药。晚上开窗,一觉都香。贪凉失盖,不病才怪。 21.早睡早起,怡神爽气,贪房贪睡,添病减岁。夜里磨牙,肚里虫爬。 22.一天吃一头猪,不如床上打呼噜。 23.三天吃一只羊,不如洗脚再上床。 24.枕头不选对,越睡人越累。先睡心,后睡人,睡觉睡出大美人。 25.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中医养生顺口溜口诀精选篇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中医养生顺口溜口诀最新篇 萝卜出了地,郎中没注意。 人说苦瓜苦,我说苦瓜甜。 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一日俩苹果,毛病绕道过。 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 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饮了空腹茶,疾病身外爬。 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 尽量少喝酒,病魔绕道走。 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

中医养生食疗顺口溜

秋冬季中医养生

春属木,生长生发,宜养肝,夏属火,生长发育,宜养心,秋属金,主收敛,宜养肺,冬属水,主封藏,宜养肾。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释义: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看,顺应四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从而达到健康养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春属木,生长生发,宜养肝

肝主春,肝喜绿色食物,春天要多吃一些绿色蔬菜。加强肝脏的保健,保持情绪乐观,不大悲大喜或暴怒。春季也能使肝气过旺,内火上升,这对脾胃会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所以还要加强脾胃的调节与保养。

2、夏属火,生长发育,宜养心

心主夏,心喜红色食物如:山楂、红枣、枸杞等。夏季出汗多,盐分损失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受到影响,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长夏季节气候潮湿、温暖,在人体则与“至阴”之脾与之相应,天气闷热首要的防湿补脾。

3、秋属金,主收敛,宜养肺

肺主秋,肺喜白色食物如:白萝卜等。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饮食应以滋阴养肺之品为宜。另外酸味食物能收敛肺气,而辛辣食物则发散泻肺。秋季常吃梨、番茄、柠檬、乌梅、葡萄、山楂、石榴、猕猴桃等酸味水果可养肺、润肺,还能达到止泻祛湿、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进食欲的作用。

4、冬属水,主封藏,宜养肾

肾主冬,肾喜黑色食物如:黑豆制品等。寒与肾相应,最易消耗肾的阳气,阳气一伤,人就容易发生腰膝酸软、易感风寒、夜尿频繁等症状,因此在冬天一定要注意养肾。多吃核桃、枸杞、羊肉等温性食物,用食物来补充自己的肾气。

《荀子 · 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也就是现代自然哲学所倡导的“师法自然”思想,告诫人们要正确处理好“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之关系,不要逆“天”而行。

汉代著名学者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王道通三》提出了“天人感应”论,认为如果君主逆“天”,不施德政,就会激起天的震怒,引发水、火、虫、旱、地震等灾害。在这里即可窥见其重视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要性的思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百度百科-四季养生

冬季养生食疗方

1、枸杞:养肝明目。冬季是补肾的好季节,而枸杞是补肾佳品。枸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对肾脏和肝脏都是宝。在空气干冷的冬季,眼睛易干涩、流泪,常吃枸杞还能缓解这些症状。

2、大枣:补中益气。大枣对身体好处不少,民间有“一日吃仨枣,一生不显老”的说法。中医认为,大枣性味甘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是冬季上佳的滋补品。它富含铁元素,可促进血液循环,病后体弱、贫血患者以及冬季手脚冰凉的女性都适合用大枣调理身体。

3、当归:活血祛寒。天冷时食物能帮人体御寒,1800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中,就有一款特别适合寒冷季节食用的“当归生姜羊肉汤“,主要成分之一当归,被历代医家誉为“血中圣药”。

当归性温,入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当归并非只适合女性使用,凡是血虚、血瘀的病人,表现为血虚头痛、头晕心悸、面色萎黄、跌打损伤、皮肤感染、血虚肠燥便秘都可试用。4、白萝卜:去火化痰。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十一月萝卜赛人参”。白萝卜是冬季的时令蔬菜,也是养生的好食材。中医把肺看做“娇脏”,是外邪首先侵袭的地方,立冬后需特别呵护。

白萝卜性凉,味甘辛,归肺、胃经,对肺胃有热、痰多、气胀食滞、消化不良、大小便不畅的人尤其适用。在食用上,它有两个最佳搭档:如想发挥止咳效果,就将白萝卜和冰糖搭配,共同达到除痰润肺、和中止咳的作用。

抑制咽喉发干、疼痛的症状,可把白萝卜与青果煎煮后当茶饮,能很好地缓解肺胃热盛引起的咽喉肿痛。

5、红糖:化瘀散寒。冬季强调温补,红糖性温、味甘,入脾经,能“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具有化瘀散寒、暖胃健脾、缓解疼痛的功效。

对体寒虚弱、造血功能下降的老人,尤其是大病初愈者,红糖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是物美价廉的补品。红糖是未经精炼的粗糖,保留较多维生素和铁、锌、锰等矿物质,营养价值较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冬天养生饮食吃什么?7种食物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