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1何首乌18克,当归、荆芥各5克,胡麻、苦参、生地各15克,白芍12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0剂。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2生韭菜、大蒜各30克制用法:共捣成糊状,微热。用力搽患处,每日2-3次,连用1周。适应症:神经性皮炎方剂3鲜丝瓜叶适量制用法:洗净捣烂。搽患处至皮肤发红为度,隔天1次,7次为1疗程。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4荆芥、防风、生地、当归、蝉蜕、苍术、茯神、石膏、苦参、知母、牛蒡子各10克,木通、甘草各5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心烦失眠、夜间痒甚者,加煅龙骨或牡蛎30克;奇痒难忍者,加僵蚕或乌梢蛇10适应症:神经性皮炎方剂5生半夏、斑蝥、白狼毒各等份制用法:共为细末,用适量的米醋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每天可轻涂1次,涂抹后发疱即止,以防过度损伤。水疱应使用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6斑蝥克,硫黄、雄黄、樟脑各10克,乌梅肉5克,地塞米松片1.5毫克,扑尔敏片40毫克,二甲基亚砜10毫升,凡士林适量制用法:先将斑蝥、乌梅肉、雄黄、硫黄、地塞米松、扑尔敏分别研末过100 目筛,共置乳体中充分研磨混合备用,然后适应症:神经性皮炎方剂7苦参50-70克,生地30克,蝉蜕、荆芥、桂枝、丹皮、当归、川芎、甘草各10克,细辛5克,羌活、赤芍各15克,全虫25克,蜈蚣6条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8苦参、首乌、当归、白芍各15克,生地20克,玉竹、小胡麻、秦艽各9克,炙甘草3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证方剂9苍耳子15-24克,防风9-12克,乌梢蛇、当归、赤芍、白蒺藜各9-15克,丹皮9克,鸡血藤15-30克,生地、地肤子、白鲜皮各18-30克,蝉衣6-8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10泡参、沙参、白芍、红活麻各30克,白术、茯苓、生地、地骨皮各15克,陈皮、甘草各10克,当归、丹皮、钩藤(后下)各12克,黄芪18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方剂11青核桃皮250克,75%酒精500毫升制用法:将青核桃皮浸泡于酒精内15-30 天。用药液擦患处,每日3-4次。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12杏仁15克制用法:先用热水把患处洗净,将杏仁捣碎,现醋250克混合,然后加热。趁热用棉花洗搽患处,每日1次,连用2-3天适应症:神经性皮炎方剂13鸦胆子适量制用法:去硬壳,取肉研烂,调酒擦。或用鸦胆子熬油,调黄柏末擦患处。适应症:神经性皮炎反复发作 方剂14蝮蛇1条,香油500毫升制用法:将活蝮蛇放到装有香油的瓶内浸泡,封口埋在阴凉处60厘米深的地下,3个月后取出应用。外擦 患处,每日2次适应症:神经性皮炎经久难愈方剂15夜交藤30克,全蝎6克,当归、皂刺、防风各10克,刺蒺藜、白鲜皮、苦参各15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神经性皮炎风湿蕴阻证 方剂16斑蝥7个,白酒30克制用法:将斑蝥用酒泡好。过二三日即可用此酒涂患处,数日后癣自落。适应症:神经性皮炎方剂17茄子适量制用法:削成截面,在患处摩擦,1周可见效。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18艾叶、防风各60克,雄黄0.6克,花椒9克,苦参15克,百部1.5克制用法:煎液洗患处。适应症:神经性皮炎方剂19生地、丝瓜络各12克,丹皮、金银花、赤芍、地肤子、希莶草、黄芩、苦参、当归各9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20艾蒿、韭菜各200克,花椒100克制用法:上药加水煮沸。温热后洗患处,每日1-2次,3-5剂即可治愈。适应症:神经性皮炎方剂21生地30克,当归、赤芍、黄芩、苦参、苍耳子、白鲜皮、地肤子各9克,生甘草6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证

夏季皮炎的禁忌

适合秋季的养生

1、红枣可是益气补血、滋养身体的好食材。由于红枣中的维生素C含量特别丰富,相比其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能高出7倍以上,秋天能多喝一些红枣粥,不仅能能滋养身体,益气补血,还有美容养颜,养护肠胃的神奇功效。如果身体比较虚弱的人群食用的话,效果更为显著。

2、鸡肉属于温性食物,能起到益气补血,养精固精的作用。如果身体出现气血亏虚,肾脏功能减弱的情况,经常吃鸡肉可以达到非常好的疗效,鸡肉中脂肪含量特别少,经常吃也不会产生脂肪在体内囤积,对于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群来说也很好吸收。

3、黑豆是补气养肾效果非常好的食材。由于黑豆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从而能够促使头发乌黑发亮。黑豆还是高蛋白的食物,如果能在秋天多吃一些的话,可以促进身体的造血器官进行造血。不管是煮黑豆水,还是熬黑豆粥,或是腌制,都能够对身体起到很好的养护作用。

4、桂鱼是一种益气补血,健脾养胃的上好食材。如果身体出现脾虚的情况,可以吃清蒸桂鱼缓解症状,桂鱼还能有效的缓解肺结核病和体虚劳累的症状。如果能在秋天吃上一些桂鱼,对滋养身体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

5、山药是一种可以补气补血,养护脾胃的食物。由于山药中含有大量的果糖成分,能够有效的养护皮肤,使皮肤保持光滑湿润,在秋天可以多用山药熬粥喝,能够起到养护肾脏,强健骨骼,美容养颜的作用。

春季的养生重点

春季:万物复苏、阳气生发重养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黄帝内经》

春季养生要点:春天的三个月,是启陈发新的季节,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人要顺应天地万物,晚睡早起,让体内的阳气顺应春天的气息一起发出来,早上在庭院里宽缓地散步,以运动生阳之气;头发披下来,行动要和缓,头发披下来,是疏通肝木之气,肝属木,是春的脏象,肝木的性质就是要疏达,不能郁结。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吐蕊,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就应该借助春天的生机,长养自己的生气。多与大自然接触,对改善肝脏功能及全身心的健康十分有益。

祖国医学认为,“人卧血归于肝”,“人动则血流于诸经”,经过伸懒腰,血液循环加快,全身肌肉关节得到了活动,睡意皆无,头脑清楚,并激发了肝脏功能,符合春季养肝之道。伸懒腰时可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能供给各个组织器官。由于上肢、上体的活动,能使更多的含氧血液供给大脑,使人顿时感到清醒舒适。五脏有了生气,生命才能旺盛,人才有活力。

在寒冷的冬季里,人体的新陈代谢,藏精多于化气,各脏腑器官的阳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而入春后,应加强锻炼。春天是体质投资的最佳季节。俗话说得好:“春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春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由此可见,春季运动在养生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运动健身,既可补充冬季寒冷之气所消耗的阳气,又能供奉将要来临的夏暑炎热之气消耗的阴津。春炼不应简单选择高强度的剧烈运动,以免由于过度活动反而损耗人体阳气。散步,放风筝,钓鱼都是比较好的运动项目。

春季的日出之后、日落之时是散步的大好时光,散步地点以河边湖旁、公园、林荫道或乡村小路为宜,因为这些地方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较高,空气清新。散步时衣服要宽松舒适,鞋要轻便,以软底为好。散步时可配合擦双手、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动作,以利于疏通气血,生发阳气。散步宜缓不宜急,缓步而行,全身松弛,手臂自然摆动,手脚合拍,利于呼吸和谐,心怡神悦。散步不拘形式,宜以个人体力而定速度快慢,时间的长短也要顺其自然,应以劳而不倦,见微汗为度。

春天放风筝是一种集休闲、娱乐和锻炼为一体的活动。放风筝时,通过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动,可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中老年人在放风筝时要注意保护颈部,头颈不要长时间后仰,而应后仰与平视交替,以平视为主。放风筝最好2~3人一起,选择平坦、空旷的场地。

在紧张工作之余,离开嘈杂的城区,来到幽静的旷野,屏息静气地抛钩垂钓也是春季非常好的锻炼方式。一边呼吸着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一边欣赏着青山绿水、白云蓝天的美好景色,不时还有鱼儿上钩,使人感到无比舒畅,悠哉乐哉。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认为垂钓能解除心脾燥热,可以去除杂念,舒缓神经。钓鱼时要求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置身于此,种种杂念均弃于九霄云外。它对提高人的视觉敏感和头脑反应的灵敏性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春天垂钓,有美丽的景色和新鲜的空气相伴,是一种很好的自然疗法。因此有人说“湖边一站病邪除,养心养性胜药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