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在太极十三势体用中,无极桩生定势,定势生进势,进势生退势,退势生顾势,顾势生盼势,从而成为太极十三势中的五势之体。 很多人都知道势不可挡;所以古人才有“宁传一招,不教一势”的说法。 五势是在完全掌握控制自己的神形、情志、欲望等基础上,以阴阳五行的生克之道加以修练,而整合出来的五种不同形式的人体功能、功力。 而用于棚法、捋法、挤法、按法、采法、列法、肘法、靠法等太极八法。最后形成太极十三势中;五势为体、为功。八法为术、为用的体用关系。 把上述在实际运用中的招式连贯起来,就生成了功用不同、风格各异记载武功招式的,各式太极拳套路。 二、无极桩功 既是没有。极;既是动。桩;既是定型的姿势。因无极为混沌、无动状态;太极为大动的开始。所以无极桩没有列入太极十三势之内。 无极桩的功理要求:以静求动,动极生静。 桩诀: 脚与肩宽松胯站,重心下降跟为点, 膝不过尖手平伸,提肛顶舌意在前。 长期练习无极桩,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情志。提高身识形能,挑战自我,修持“定性”,正肢体筋骨,平衡自身的阴阳,使三阴劲上升、三阳劲下降,下盘稳固合于规矩,达到忘我的境界,使心性反蹼归真。 功用:定神、定性、定型、平心静气使神形兼备、意识支配形体。 三、中定势 中定势:是在无极桩功的基础上,进行以腰为轴的身体动转,以下带上,使阴阳动静之劲力合于规矩。 定势培补的是“横扫千军”之劲力。五行属土,天干为戊己,卦位为中宫。 其功法要求:“以动求静,静极复动。动静分明,出奇制胜。” 拳诀: 脚踩阴阳不移动,虚实变化在其中。 以下带上腰为轴,静中求动动求静。 把自然的动作容入规矩左右逢圆,重心中直下沉,虚实转换时劲力分配三七合十,此河图洛书之易理。 通过自然动功调吸入化,使脾胃散乱的精气聚合,而出横扫千军之力,没有中定就不成发劲。 养生功用:提高胃脾运化功能,加强消化吸收,使肌能提高而滋养大肠与肺。 四、前进势 进势有步步为营,进取向上的特点,习修培补的是举火烧天之势,向前向上之劲力.五行属火,天干为丙丁,卦位为离卦。 功法要求:上下合一,攻防兼备。 拳诀: 左右右左转换行,上下攻防圆化松。 手到脚到步为先 ,生死全在一念中。 在中定势的基础上移位走步,习手到足到身形到,移位为化,进步为攻,攻中有守,守中有攻。肢体形与精气神协调统一,使形神兼备气畅神融,以求动作自动化(自然反应)。 养生功用:心主神明,气血旺盛。在提高小肠与心功能的加强脾胃运化,使听觉、视觉、嗅觉、感觉、味觉、身识功能加强。 五、后退势 退势有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之意。习修培补的是大浪淘沙之势,破浪翻卷之劲力。其五行属水,天干为壬葵,卦位为坎。 功法要求:以退为守,以守为攻。 拳诀: 左手右步退为先,右手左步紧相连。 退过一步让三尺,退捋并用显妙玄。 在进势的基础上,退一步海阔天空;以退为守,以守为攻。此乃水火交融之法,矛盾统一之理,以弱胜强之意。在退的手、眼、身、法、步合于规矩,力求做到内外三合,以屈求伸,以退为进,以后天无意识的自然反应,使动作完全自动化,而达到后法制人之目的。 养生功用:伸筋强骨,健肾生髓,滋养五脏精气而养肝胆。 六、左顾势 顾势有以防为攻,化打统一之意。习修培补的是雷挺万钧、箭发弩张之势、直来直去之劲力。五行属木,天干为甲乙,卦位为震。 功法要求:左右配合,拳出如箭。 拳诀: 左拉右伸同左行,虚实变换在其中。 回手应如弓拉满,拳出如箭同步赢。 遵守顾势的规矩,做到手与足合,肘与漆合,肩与胯合,无论从上下、左右、交叉,以迅雷之势左躲右闪,进退自如,要求形神兼备,观望化打统一。 养生功用:畅通经脉,舒肝理气,养心明目,心主神明。 七、右盼势 养生功用:健肺养肾,美容养颜,吐故纳新,增强新陈代谢。 古代道家以自然为师,以阴阳为变、以五行为体、以生克为用……以十天干对应五行、以五行对应人体五脏、以五脏对应赔补人的情志,劲力、通过五势修行之法引劲、喂劲练出五种习惯成自然的本能劲道反映。 即: 定势;中央戊乙土(脾劲)、 进势;南方丙丁火(心劲)、 退势;北方壬葵水(肾劲)、 顾势;东方甲乙木(肝劲)、 盼势;西方庚辛金(肺劲)、 以五势分别练出五种不同的人体功能、功力、也是古拳家称之为“力发十干”的练功过程。通过推手、喂劲、懂劲后,再以五行生克之道用于攻防养生,而成为十三势中的五势之体。 后施之于八法;棚法、捋法、挤法、按法、采法、列法、肘法、靠法。****也称为“掌打八方”的技法。 八、棚法 在太极十三势中“力发十干”是通过单操、引劲、懂劲、喂手练出五势功能、功力及自然反应的。 练出功能功力后,就要知道怎么样把功能用于修身养性,怎样把功力用于武,让武与功合而实现超常发挥。 大家都知道面南一站,自己所站的位置就是中定点,有了中定点后就有了前后左右。在“太极图”中;中定为“一”,有一就有前后,前后为阴阳两仪,加上左右就有了四相、五行之体了。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是八卦方位,在这些方位内,通过太极推手的形式,用功、用力于棚法、捋法、挤法、按法、采法、列法、肘法、靠法来完善“功”于“武”自然结合,使形神兼备、心神合一而实现“掌打八方”之攻防目的。详解八法如下: 棚法 :乾卦(五行属金) 推手时力发于脚下;以足而漆、而胯、而腰、而肩、而肘、而手之劲道节节贯穿,运用向前向上之劲力顺势把对方连根拔起。 以五势功能、功力为基础,以整体劲道以下带上,双手或单手、双足或单足、双膝或单膝借势赢人,用阴阳虚实兼备的劲力将对手棚起的技法叫棚法。 九、捋法 捋法:坤卦(五行属土) 推手时顺势借力之方法: 你刚我柔;便于引你之劲力。 你进我退;便于引领你落空。 你顺我背;便于转化你的攻势。 以五势功能、功力为基础,顺势引领,借对方之力,让对方失重,跌出的招法叫捋。 十、挤法 挤法为震 (五行属木) 推手时以势运手,力发于脚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左手或右手为接触点,左进右随,右进左跟,另一手以重叠式,或者用身体的某个部位,以五势功能、功力为基础;通过转式助力,把对方挤出的手法或身法叫挤。 十一、按法 按法:为坎卦(五行属水) 推手时取形于排山倒海之水势;上起下落、上翻下转、上进下退,左右逢圆。 在懂劲的基础上,把握对方力的走向,顺势按出的单手或双手的手法叫按。 随机应变 随意变化时,安危全凭自己把握。 所有的祸福得失,皆是由自己开始。 通晓变化者,能够因时因势利导。 对于能够因时而变者,危险就是机会。 懂得通变者,遇到大乱能够得到大治。 不知道变通者,遇到困境只能自己承受。 至弱而能胜者,是懂得了变通之理。 至刚而无过者,是拥有了通变之道。 独立自持者无功,恐惧修省者获福。 益于人者人益之,利于人者人利之。 信于人者人信之,惠于人者人惠之。 畏凶者无凶,畏信者无信,畏祸者福必至,忽福者祸必至。 正所谓;安危取决于自己,是不用质疑的事实。 =======================站桩就是让身体重心能够顺利下降到脚跟。然后脚下生根,能落地生根 就稳如泰山。稳如泰山敌人就动你不了。在稳如泰山的基础上利用动静转化之劲力去推敌人 就会势如破竹。自己想进就进、想顶就顶、想随就随、而后得心应手。 一羽不能加、蚊虫不能落、你不知我, 我独知人。要看练习者用不用心 方法正确后 付出与得到的成正比的说的就是这个功夫境界。 张氏内家拳功夫网站 www.zsnjq.com www.gdfsnjq.com 十二、采法 采法为巽卦、五行属木; 因巽卦错震为风,故有雷厉风行之意。 推手时用虚势以左手或右手引领对方反应,同时借对方反应之力,加剧对方的反应,以采花摘果之势,通过旋腰转式把对方卷起的手法叫采法。 十三、列法 列法为兑卦 (五行属金) 有外柔内刚,顺其自然,逢凶化吉之意。 推手时以五势功能、功力为基础,借对方的刚猛之力,随时移位列开,用移位时的自然之力顺其自然,将对方抛出的身法叫列法。 十四、肘法 肘法为离卦 ,(五行属火) 有短距离产生火爆之意。 推手时以五势功能、功力为基础,以下带上,以腰为轴,通过整劲旋转完成的用肘直击或者上下左右肘击的方法,称为肘法。 十五、靠法 靠法为艮卦,(五行属土) 以静制动之意。 推手时以五势功能、功力为基础,以背、肩、胸、腹、胯、的整体劲力,实施的挤靠之法叫靠。太极图中的武学:“太极十三势”如图 太极十三势功用歌: 天地无极功用桩,化生太极定阴阳。动静虚实缠绵进,以退求进柔克刚,以腰为轴顾肢体,包圆守一盼八方。 五势寻求通臂劲,懂听松柔劲皆详。神形兼备身识敏,八法妙用玄机藏: 棚势用处人飞起,顺势借力捋牵羊,雷霆万钧挤势到,按如破浪鬼神伤,采如风起凌空劲,避实就虚列势方,若出肘势烈如火,山摇地动靠势强。玄玄留下十三势,理法融通褔寿长。 太极十三式是太极拳阴阳动静之母,因出自太极图,故名太极十三式。 太极十三式是无极而生,是无动、到大动、的阴阳虚实转变的过程 其中、动则形体合,动中求静,静极复动。静则精气神合:静中求动、动极复静。 掌握太极五势各种劲力后,方能称之为懂劲。然后在把五种劲力运用于八法推,熟练以后在逐渐运用于散手,练成习惯后就会成为自然,自然而然时就能得心应手,为所谓为了。跟上对方就能了解顺应对方,能了解顺应对方就能掌握控制对方。以知觉反应应对对手:你刚我柔、你进我退、你上我下、你左我右、你虚我实、你走我跟、你快我就快应、你缓我就缓随。向膏药一样和对方粘在一起,让对方甩不掉,脱不开,攻不进,退不了而产生心理恐惧、紧张、最后崩溃。 练习时应腰椎中正,动转的圆化。在放松整个身心的前题下,仔细体悟以腰为轴转变虚实的过程,尊拳意要求,使气机遍布周身、阴阳经脉与劲道顺畅而互不相阻,式子动作圆滑而不迟滞。静中求动,动极复静。以静制动,因敌变化而显示神奇。训练时势势都存有拳意,先求用意,练到意气相合,然后意到气到力也就到了。常见练数年太极功夫不能运用与化生者,都是被自己的认识所限制了。双重之病不知道,虚实转化不明白呀。例如:想粘上对方,就必须跟上对方,跟上了也就粘上了。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越练越精,心志、感觉渐渐就能随心所欲。把以上的法理贯串于自身,使自己熟悉各种劲道的掌控,并纳于规矩之中,代规矩练至后天无意思,动作自动化,在不要规矩……使屈伸开合完全听命于自己,。无论你怎么变化,其理如一,最后真正做到万变不离很容易的就得到了功夫。 ---转自他出 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

太极养生十三功详解

太极养生掌第一套背面口令

太极养生掌第一套的口令是:真人采气、托梁换柱、顺手牵羊、掌推华山、白马磨头、巧女纫针、春风摆柳、苍鹰掐嗉、苍鹰掐嗉、上工诊脉、卧龙藏身、顺风转舵、紫燕栖巢、喜鹊舒尾、罗汉安睡、野马分鬃、上工诊脉、卧龙藏身、顺风使舵、撩衣提袍、更鸡独立、掩手挑帘、紫雁出群、二龙戏珠、昭君扑蝶、母鸡护雏。还有气息归元、开合拉气、气息归元、宿鸟投林、巧女纫针、春风摆柳、苍鹰掐嗉、迎风摆莲、顺手牵羊、推波逐澜、马步单鞭、母鸡护雏、气息归元。太极是一个很好的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不过大家在打太极的时候也要注意以下这些事项:打太极的时候,动作姿势一定要正确,如果动作姿势不正确,势必影响行拳中力量的协调发挥,使不该用力的肌肉群也在持续紧张,造成局部肌肉劳损和关节的负荷过重,如屈膝下蹲动作深度过大,就会造成膝部劳损。打太极的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打太极的时间过长会使得关节造成损伤。打太极的时候呼吸也很重要,大家要避免在空气污浊的地方打太极,否则对身体健康不利。

太极养生杖完整演示

1、泰拳

泰拳即泰国拳术,杀伤力大。泰拳是一门传奇的格斗技艺,是一项以力量与敏捷著称的运动。主要运用人体的双拳、双腿、双肘、双膝这四肢八体作为八种武器进行攻击,出拳发腿、使膝用肘发力流畅顺达,力量展现极为充沛,攻击力猛锐,素有立技最强搏击术之称。泰拳是发源于泰国,弘扬于世界的搏击技术,被称为“八臂拳术”、“八条腿的运动”、“八肢的艺术”、“八体的科学”、“立技最强搏击术”。2、截拳道

截拳道,指的是不拘于形式,思想上成熟的觉悟,以水为本质而攻击,反击;将一切化解于无形。是武术宗师李小龙生前创立的一类现代武术体系,由于李小龙的过早逝去,使得很多人并不了解截拳道。截拳道融合世界各国拳术以咏春拳、拳击、击剑作为体系,以中国道家思想为主创立的实战格斗体系构想,也是一种全新的思想体系。与多数武术不同,所创立的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

3、跆拳道

跆拳道,是现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一,是一种主要使用手及脚进行格斗或对抗的运动。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早期是由朝鲜三国时代的跆跟、花郎道演化而来的,韩国民间流行的一项技击术。1955年以前,韩国是没有跆拳道一词的,韩国的武术也以空手道、

唐手道和民间少数的跆跟等为主,日治时期,大量韩国青年学生赴日留学,在日本接受了系统的松涛馆空手道训练,回国后他们开始创立道馆教授学生。日本战败后,韩国获得民族独立,大批空手道、唐手道道馆兴起,韩国早期空手道传播者们将民族传统武术跆跟与空手道相结合,称为唐手道。

4、空手道

空手道是日本传统格斗术结合琉球武术唐手而形成的,起源于日本武道和琉球的唐手。唐手是中国武术传入琉球,结合当地武术琉球手发展而成的,而日本本土人又将九州、本州的摔、投等格斗技与唐手相结合,最终形成空手道。二战之后通过美军宣传而在全世界广泛传播。空手道当中包含踢、打、摔、拿、投、锁、绞、逆技、点穴等多种技术,一些流派中还练习武器术。

5、太极拳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泰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截拳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跆拳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手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