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来说,年轻人如果想入门养生,那么功课就需要备足,所以刚开始可以看一些养生类的书籍或者是综艺类节目,了解养生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也要让自己更加注意身体健康的养生状态,一方面要养成注意身体的思维,另一方面要对各类的保健食物有大体的了解,所以说,刚开始入门养生的时候,一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了解养生基本知识,改变自己的认识。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有着不太好的养生习惯和日常作息,这些东西其实对我们的身体并不是很好,所以我们需要看一些养生书籍,另一方面看一些综艺类的养生节目,这些都会扩大我们的认知面。2,对基本的养生有所涉及,开始改变自身的习惯。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太注意自己的习惯,所以从年轻人的养生习惯出发要改变自己的固有思维,开始注重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而且也要对基本的养生要有所涉及,开始注重养生。3,对基本的养生方式开始有所了解,在生活中逐步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
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养生的时候,不仅仅是自己的日常习惯,而且还要从饮食方面出发调理自己的饮食,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有个初步的了解,而且也明白适应自己的身体的调养方式。
年轻人要想入门养生都是不容易的,一方面需要身心学习,另一方面还要从自己的身体方面出发,主动改善自己的作息规律,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调节自己的身体,其次更需要注意的,不仅仅是身体方面的,还要注重自身的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养生习惯。
冬季养生六种方法
冬季养生该怎么做呢?贡方堂专家为您提供五大补阳秘诀:
冬季多晒太阳
人体腹为阴,背为阳,心肺主之,背部的诸多穴位经络,尤其是最重要的督脉(位于后背正中线上),经常晒晒这些穴位能起到强壮心肺、调理脏腑气血的作用。
但是晒太阳也有讲究,一般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晒太阳最佳,此时空气较好,使人感到温暖柔和,时间20分钟到30分钟为宜。
同时该时间段属午时,心经最旺,午时阳气最亢盛,午时过后则阴气渐盛,在阴阳交换的时候,宜稍作静养,此时保养心经则事半功倍。多揉这三个穴位
人体自带“阳气窝”,冬日每天揉一揉以下三个穴位,不仅在疾病治疗方面疗效明显,在补充阳气、强身健体方面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涌泉穴:
涌泉穴的位置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每天晚上睡觉前可以放松地坐在床上,然后用手掌来回揉搓脚底,最好能够揉搓到脚底发热,然后再用大拇指的指腹位置点按涌泉穴,有助缓解手脚冰凉情况。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人体“阴脉之海”的任脉,前正中线上,肚脐直下三寸处。古人描绘关元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可见关元穴的重要性。
每天可以关元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摩动3~5分钟。然后用双手食指指腹重叠在一起,点按穴位2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经常按摩能起到补益元气、强身固精、祛寒回阳的效果。三阴交:
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位于小腿内侧。经常用指腹按摩三阴交这个穴位,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
多吃温热补肾的食物
立冬后天气逐渐转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而阳气根源于肾,故寒邪最易中伤肾阳,所以此时要重视养肾、温肾,宜多食温热补肾的食物,以提高人体御寒能力。
肾阳虚者常常表现为面色苍白、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精神不振、失眠健忘、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宜补阳益肾,食羊肉、牛肉、桂圆、红枣等滋补品。注意重点部位保暖
颈部、背部、腹部、脚部切记要重点保暖。可通过穿高领毛衣、围巾避免头颈部受寒;对于女性,腹部温暖是避免痛经的有效方式之一,借助一些动作按摩护肾,如双手搓腰,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可以温煦肾阳、畅达气血;足部防寒首先要避免露脚踝,脚上穴位较多,一旦受寒邪侵袭,会导致身体出现不适,有条件的话可以常做足浴并进行按摩。多进行有氧运动
冬季宜养精蓄锐,避免高强度运动,保存阳气,但也不能不动,最佳选择是进行有氧运动。推荐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动作柔和的养生功法,有滋阴助阳、培元补气的功效。与此随着温度的降低,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包括肌肉、关节,都处在一个代谢较低的水平,肌肉和韧带也都比较僵硬,所以在运动前应该进行一定时间的准备活动。
冬季食疗养生方法
1、枸杞:养肝明目。冬季是补肾的好季节,而枸杞是补肾佳品。枸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对肾脏和肝脏都是宝。在空气干冷的冬季,眼睛易干涩、流泪,常吃枸杞还能缓解这些症状。
2、大枣:补中益气。大枣对身体好处不少,民间有“一日吃仨枣,一生不显老”的说法。中医认为,大枣性味甘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是冬季上佳的滋补品。它富含铁元素,可促进血液循环,病后体弱、贫血患者以及冬季手脚冰凉的女性都适合用大枣调理身体。
3、当归:活血祛寒。天冷时食物能帮人体御寒,1800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中,就有一款特别适合寒冷季节食用的“当归生姜羊肉汤“,主要成分之一当归,被历代医家誉为“血中圣药”。
当归性温,入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当归并非只适合女性使用,凡是血虚、血瘀的病人,表现为血虚头痛、头晕心悸、面色萎黄、跌打损伤、皮肤感染、血虚肠燥便秘都可试用。4、白萝卜:去火化痰。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十一月萝卜赛人参”。白萝卜是冬季的时令蔬菜,也是养生的好食材。中医把肺看做“娇脏”,是外邪首先侵袭的地方,立冬后需特别呵护。
白萝卜性凉,味甘辛,归肺、胃经,对肺胃有热、痰多、气胀食滞、消化不良、大小便不畅的人尤其适用。在食用上,它有两个最佳搭档:如想发挥止咳效果,就将白萝卜和冰糖搭配,共同达到除痰润肺、和中止咳的作用。
抑制咽喉发干、疼痛的症状,可把白萝卜与青果煎煮后当茶饮,能很好地缓解肺胃热盛引起的咽喉肿痛。
5、红糖:化瘀散寒。冬季强调温补,红糖性温、味甘,入脾经,能“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具有化瘀散寒、暖胃健脾、缓解疼痛的功效。
对体寒虚弱、造血功能下降的老人,尤其是大病初愈者,红糖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是物美价廉的补品。红糖是未经精炼的粗糖,保留较多维生素和铁、锌、锰等矿物质,营养价值较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冬天养生饮食吃什么?7种食物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