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饮食原则 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气候转暖,万物复苏,人体的阳气生发起来,同时各种细菌、病毒也开始大量繁殖。在人们体质下降时,这些细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引发各种疾病。这个季节的饮食一定要引起重视。 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曾记录,春天的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和中药一样,不同性味的食物有不同的作用。中医历有“酸收、苦降、甘补、辛散、咸软”的说法。酸味入肝,有收敛的功效,而春天是肝气生发的季节,过食酸味食品会影响肝气的生发,导致肝失疏泄、脾胃壅滞,春天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多发,原因就在于此。 从养生角度讲,春季要少吃酸味食物,而甘味食物能够健脾益气,有助于阳气的生发,可以适当多吃。 食物如何辨“甘酸” “省酸增甘”在实际操作上,并不太容易执行。 生活中的`许多食物都是酸甘合一的,如番茄、木瓜、佛手、柑、橘、橙子、柚子、桃、梨、枇杷、荔枝、芒果、葡萄、石榴、赤小豆、蜂乳等,既是酸味,也是甘味。 纯粹属于酸味的食物比较少,但常见的甘味食物却有很多,包括各种鱼类、肉类、粮食、水果和蔬菜等等。 要注意的是那些酸味特重的,如醋、橄榄、柠檬、杏子、李子、山楂、乌梅等,春季应当少吃为佳。
春季养生饮食原则多甜少酸
最近温度回升,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而春天养生也被很多人提上日程。相信很多注重养生的人都听说过这样的理论:春季养生要少酸多甘。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春季养生,我们应该怎么吃才更好?一起来听听老中医怎么说,希望能帮到你们。为什么老中医认为,春季养生要少酸多甘?
老中医认为,春季养生应该少酸多甘,即在饮食上应该减少酸味食物的摄取,增加甘味食物的量。这是因为春天跟五脏中的肝脏是相对应的,春天气候温暖,阳气生发,生机勃勃。这样的条件虽然让人更舒爽,但是也会促进细菌微生物的滋长,导致疾病流行。
很多人在进入春天的时候,或多或少的会出现肝气旺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脾脏之气。脾脏在人体中承担着水湿运化的功能,是后天之本。而酸味入肝,甘味入脾,所以如果酸的吃得太多,肝气会更旺盛,脾脏之气衰竭,这无异于火上浇油、雪上加霜。在春天,养生要抑肝补脾,促进身体健康。少酸多甘,怎么吃才好?
少酸多甘的饮食,很多人会认为是少吃醋,多吃糖。但是甘味并不完全等同于甜味,中医认为的甘味,不仅指的是口感甜,还重视补益脾胃的功效。
所以在春天,应该多吃大米、糯米、豇豆、扁豆、黄豆、甘蓝、菠菜、芋头、红薯、马铃薯、黑木耳、香菇、栗子等甘味食物,另外可以吃点瘦肉,鸡蛋,芝麻,蜂蜜以及蒜、葱等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一些时令蔬菜,比如荠菜、芹菜、香椿、枸杞头等也可以适量食用,能够清热平肝,提高食欲,保证身体健康。在中医界,红枣、山药是典型的甘味食物。并且能够提高人体免抗力,减少疾病风险。所以平时可以用红枣、大米煮粥,配上一道清炒山药,是很不错的养生食物。
需要提醒的是,春季养生,还要注意地域差异。比如南方,水量充沛,不易上火,只要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一般很少会上火。但是在北方,由于季节的原因,很多人会出现咽喉疼痛,便秘以及口腔异味等症状。这时候应该吃点白萝卜,银耳,蜂蜜以及香蕉等,能养阴润燥,缓解身体不适。
饮食养生,还要从自身情况出发。如果脾胃虚弱,牙口不好以及气血亏虚,在饮食上,最好加点花生、芝麻或者是少量的猪肝,以补充气血,养护脾胃。春季养生,除了要注意饮食以外,还要做好两件事
第一件事、少生气
中医认为,生气乃百病之源。经常生气,肝气郁结,肝火旺盛,肝脏会受到损伤。经常生气,不良的情绪还会导致有害激素分泌,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在生活中,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即便遇到不如意的事,也要及时调整情绪,及时制怒,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情绪上要保持平稳。第二件事、多运动
运动能够提高身体抵抗力,顺畅肝气,提高身体代谢功能。同时运动出汗,有助于身体排毒,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肝脏负担,保证身体健康。
四季养生秋季养生
1、春季养生口诀
春季锻炼应以恢复身体机能为主。这是长期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经过冬季之后,一旦身体没有完全放松就进行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损伤。
切忌盲目追求运动量。盲目加大运动量会造成大量汗液的流失,易引发感冒。初春时节,早晚温差大,14点到20点是健身的最佳时间段。如果条件允许,运动前可以饮用一杯温开水,以帮助身体及时补充水分。
2、夏季养生口诀
夏季补水要适量,建议运动前半小时喝两杯水。如果是户外运动,一定要带上水瓶,还可在水中加入一些生理盐,及时补充身体流失的盐分。饮水时,一次不能饮用太多,应尽量通过增加喝水频次来补充水分。二是尽量选择室内运动,如游泳、瑜伽等。这些室内运动不仅可以避免中暑,还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3、秋季养生口诀
面对昼夜温差越来越大的秋季,我们更需要保护自己。秋季晨练前,应先喝点糖水或吃些水果,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还要注意保暖,运动前进行热身。4、冬季养生口诀
冬季应该更多地选择室内运动,这样不仅能防止疾病的侵扰,还能帮助保持良好的身材。每周增加的运动量及运动时间不要超过原有基础的10%。一旦运动量太大或运动速度太快,极易发生腱炎、肌肉拉伤等问题。四季养生原则
养生是现代人比较注重的一个问题,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息风、养阳防风,而夏季养生应当重在养心安神、保健脾胃。从一年四季来说,应当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顺应春夏养阳生发的季节特点进行养生,而顺应季节的养生,又应当从饮食、起居、运动和情志四方面来养生。
春季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五行属木,在我们人体中,肝是属木的,木性喜生发喜条达,人体到了春季,阳气应顺应自然、向外抒发,所以春季养生最重要就是生发阳气。助阳生发的力量一定要向外而长,从性情来讲就是轻而发散。
夏季主“长”,万物欣欣向荣,夏季五行属火,五脏中与之对应的是心,入夏时,养心最重要,夏季烈日酷暑,腠理开泄,汗液外泄,心气最为耗伤,夏季调养务必做到神清气和,以养心神。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同时干燥的气候极易损伤肺阴,使人口干舌燥、干咳少痰。秋主收,五行属金,对应肺,因此秋季养生重在润肺防燥。
冬季主藏,对应肾,肾是生命之根,是人体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及免疫力,都和肾之精神密切相关,冬季补肾正合时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