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早上一觉睡醒发现自己的脸肿的很厉害,像是被人打了几巴掌。可能是因为新陈代谢紊乱,从而不易排解水分,致使体内含有多余水分导致的水肿。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哪些食物可以利尿消肿,希望能帮到你。 哪些食物可以利尿消肿 薏米:薏米分生熟两种,生熟各半互相制衡又能速效,以达健脾利湿之效。薏米可以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还可排走体内多余的水分。 冬瓜:性味甘淡寒,入肺、胃、大肠、小肠,利尿消肿、清热消渴。蕴含维他命B1及纤维,有助大肠蠕动,排清废物和毒素。 荷叶:荷叶味甘,具扩张血管及排水瘦身的作用。 苹果醋:当中的果胶质能促进肠道运作并有酸化作用,碱性的体质很可能造成水肿,以苹果醋平衡身体的酸碱值有利尿作用,产生减轻体重的效果。 香菇:含有丰富蛋白质,有助血液循环,消除水肿,最好将香菇煮汤吸收更好。 红小豆:红小豆富含维他命B1、B2、蛋白质及多种矿物质、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对水肿有作用。 咖啡:消脂去水肿运用的比较广泛,咖啡因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热能的消耗从而加速脂肪分解,咖啡因还能加速身体排水,对面部、眼部去水肿也很有效果。每天两杯不加糖不加奶的黑咖啡,不仅去水肿还有很好的减肥功效。 西瓜:西瓜甘淡微寒,清甜生津之品,入心、胃、肺、肾经,具消暑利尿作用,可以说是很好的去水肿生果。 香蕉:含丰富钾质,高钾能帮助排出体内的纳,有改善水肿及润泽肤色之效。   利尿消肿食疗方 三合鱼腥茶 来源 民间药膳方。 原料 鸭舌90克,猪小排骨90克,鱼腥草90克。 调料 生姜1片,盐适量。 做法 1、鱼腥草洗净,用纱布包裹、扎紧。 2、鸭舌、猪小排骨洗净,猪排斩成块,与鱼腥草、生姜同时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继用文火,煲至鸭舌软烂为止。 3、除去鱼腥草渣,调入盐后,即可食用。 特点 味道略腥,口感清甘。 功效 鱼腥草味辛,性寒;鸭舌味甘,性微寒。三者合煲可收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热痢、生肌敛疮、化骨喉毒之功用。 其他相关食疗方 1、鲤鱼食疗 功用主治 健脾开胃、消水肿、利小便、通乳。用于胃痛、水肿胀满、脚气、黄疽、咳嗽气逆、乳汁不通。本品含蛋白质、脂肪、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蛋白酶以及钙、磷、铁等成分。具有显著的利尿消肿作用。 2、野鸭粥 鸭肉250克,大米100-150克,同煮粥,加油、盐、味精调味食用。有补益身体,利尿消肿作用。适用于病后体虚,素体瘦弱,食欲不振,浮肿等症。   脸肿了怎样快速消肿 其实脸肿和我们体内水的代谢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我们的水代谢出现了问题,无法排出尿液,那么就会导致出现了浮肿,所以想要治疗脸肿,我们要吃一些消肿利尿的食物。 生活要有规律不要熬夜 脸肿的原因之一就是生活没规律,经常熬夜会影响代谢。经常熬夜和工作压力很大的人,会减慢身体的新陈代谢,使体内废物易于积聚。或者饮食不定时,也有的是因为压力过大引起脸部浮肿,因为亚健康问题会令淋巴系统运作减慢,因此会让过剩的水分囤积在体内无法及时排出,造成身体浮肿、脸部浮肿等问题。生活要回到正常的轨道上,偶尔也给自己精神方面多放松。 1、睡前不要喝太多水 喝水固然重要,但在睡觉前不能喝太多的水,水分会囤积在体内,第二天就会出现浮肿的现象。 2、消肿动作 1:将耳朵向上拉。一只手将同边的耳朵向上拉,而另一只手就按住拉伸耳朵的那边脸,向耳朵方向推按。 2:双手手指放在额头的中央,然后向太阳穴的方向分别推进,可以帮助脸部水分地排出,最后移动到太阳穴的位置而按摩太阳穴。 3、热毛巾敷脸 用热毛巾敷脸也能消肿,热毛巾敷脸可以缓解脸部的肌肉,疏通脸部的毛孔和淋巴,让脸上多余的水分得到彻底的排出。一般敷热毛巾的时间是15-20分钟,每5分钟换一次毛巾。 4、喝蜂蜜水 蜂蜜具有润肺止咳、通常润便、排毒养颜的效果。因为不管是生活没规律还是经常熬夜脸部都会累计毒素,所以常吃蜂蜜可以排出脸部毒素,美容养颜也有不错的效果。蜂蜜还能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去,从而达到瘦脸的效果哦。 5、喝黑咖啡 喝黑咖啡也具有消肿的效果,因为黑咖啡含有咖啡因,具有排水利尿,加速消耗身休热量的功效,利用喝黑咖啡的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消除脸部浮肿。大概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脸部的浮肿明显得到改善。 6、冷热水交换敷脸 洗脸用冷热水交换着敷脸也能有效消肿哦,先用热毛巾敷脸,然后再用冰过的毛巾敷,没有的话,就用冷水。就这样坚持重复敷三次,保持敷上15分钟可有效消除脸部浮肿。因为热冷交替敷脸可以促进脸部皮肤的血液循环,从而帮助脸部肌肤排出多余水分,达到消除脸部水肿的目的。热毛巾要注意不要过烫哦,小心烫伤。 7、最好垫高枕头睡觉 睡觉的时候如果垫高枕头睡可以有效避免水分积聚于面部导致浮肿哦。 8、减少摄取易受寒冷的食物 平日要减少摄取使身体易受寒冷的食物,冷饮或增加肠胃负担的食物,因此举易使肠胃疲惫,使体内的水分滞留下来导致浮肿。

消肿利尿最快方法

消肿利尿的中草药有哪些

1、七星草

七星草,中药名。为水龙骨科植物三出假瘤蕨的全草。七星草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淋证,尿浊,水肿,带下,咽痛,中暑,痈疮肿毒。2、芍药

芍药是既能药用,又能供观赏的经济植物之一。芍药是中国的传统名花,适宜布置专类花坛、花境或散植于林缘、山石畔和庭院中,也适于盆栽和提供鲜切花。

主治血虚腹痛、胁痛、痢疾、月经不调、崩漏等症。野生的芍药,根掘起洗净即成赤芍,性微寒,味苦,有凉血、散瘀功能。3、贝母

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药材“贝母”为本属植物的干燥鳞茎,有悠久的使用历史。

许多贝母属植物传统上被用作草药,在日本、土耳其、巴基斯坦和东南亚地区属于民间医药。4、当归

当归主产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质量好,其次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均为栽培。国内有些省区也已引种栽培。

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5、丹皮

丹皮产于安徽、山东等地。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生用或炒用。现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

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药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星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芍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贝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当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丹皮

消肿利尿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浮肿的常用药物

一、噻嗪类利尿剂

双氢克尿噻(双克)中效利尿药,抑制远曲小管近端对Na 和Cl-的重吸收,从而促进肾脏对氯化钠和水的排泄而产生利尿作用,同时K 排泄也增多。适用于各种水肿和各种高血压病。副作用较多,可引起电解质紊乱,有口干、无力、倦睡、肌痛、血中尿酸、尿素氮升高;长期应用可引起低血钾、低血钠、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及低氯性碱血症;偶见皮疹、血小板减少,少数可有恶心、呕吐及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增加。肝肾功能减退者、痛风、糖尿病患者慎用。一般用法,25~50mg,每日1~2次。

二、袢利尿剂

呋喃苯胺酸(速尿)强效利尿药,利尿作用迅速、强大而短暂。抑制髓袢升支粗段Na 、K 、2Cl-的共同转运系统,促进Na 、K 、Cl-和水分的大量排出,口服20~30分钟开始利尿,静注后2~5分钟显效,此外Ca2 和Mg2 的排泄也增加。肾功能不全的血清半衰期可延长到10小时。用于各种水肿。长期服用可引起低血钾、低血钠、低氯性碱血症,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口渴、眩晕、视力模糊、体位性低血压、肌痉挛等;大剂量静注可引起听力下降或暂时性耳聋;偶见皮疹、瘙痒、白细胞减少;长期应用宜补充钾盐,孕妇禁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痛风患者及小儿慎用。口服20~40mg,每日3次;静注一般20~40mg,缓慢推注,必要时可增加到120mg/d,急性肺水肿、脑水肿静注100~200mg,每日2~4次。

三、抗醛固酮类利尿剂

安体舒通低效利尿药,为醛固酮竞争性对抗药,作用于远曲小管及集合管,使尿中Na 、Cl-排出增加而利尿,而K 排出减少,为留钾型利尿药,起效缓慢但作用持久,用于醛固酮升高有关的顽固性水肿,对肝硬化和肾病综合征病人利尿效果较好。偶有头痛、嗜睡、精神昏乱,运动失调、皮疹、女性面部多毛、月经紊乱及男性乳房发育等,长期服用可致低血钠及高钾血症;与双克等合用可增强疗效,并可拮抗双克的排钾作用;严重肾功能不全及血钾偏高者禁用。用法为每次20mg,一日3~4次,用药5日后,效果不满意可加服其他利尿药。氨苯喋啶低效利尿药,作用性质与安体舒通相似。偶有恶心、呕吐、口干、腹泻、皮疹、眩晕等;服药后多数患者出现淡蓝色荧光尿;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高钾血症;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孕妇慎用。一般用法为每次50~100mg,一日2~3次。

四、血浆制品

1、冻干健康人血浆

为淡黄色海绵状疏松固体,有补充血浆蛋白、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扩充血容量作用,低血浆蛋白血症病人以及出血性、外伤性、烧伤性休克适用。不需检查血型,可代替全血。每瓶相当于400ml全血。偶有发热。静脉滴注,使用前要升温溶解处理。

2、人血白蛋白

有补充白蛋白,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扩充血容量作用。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白蛋白减低,如肾病综合征。为25%的注射剂,一般一次用20~40ml静滴;或稀释成5%溶液每分钟2~4ml静滴。

3、低分子右旋糖酐。

平均分子量为4万,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使采集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解聚,阻止纤维蛋白聚合,降低血液粘滞性,轻度抗凝。渗透性利尿作用。可用于顽固性的水肿,如肾病综合征病人一般用法为250~500ml静滴。少数人可发生过敏反应;用量过大可致出血,如齿龈出血,鼻出血、血尿等,故每日用量不应超过1500ml;充血性心衰和有出血倾向病人禁用,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