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治疗1、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首先应当针对耳痛症状进行对症治疗,通过局部使用滴耳剂缓解疼痛,或者口服解热镇痛药,减轻耳痛。如果考虑细菌感染,则酌情应用抗生素。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务必彻底。①鼓膜穿孔前:应用局部药物滴耳,比如苯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鼓膜穿孔后则禁用。如果症状较重,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鼓膜穿孔引流不畅等,则行鼓膜切开术,引流中耳脓液。②鼓膜穿孔后:用过氧化氢溶液洗耳,再用氧氟沙星耳浴,待流脓停止后,鼓膜穿孔不愈合者,行鼓室成形术。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于单纯慢性中耳炎,应当及时去除中耳炎反复发作的诱因,避免感冒或耳道进水等。当急性发作时,可全身应用抗生素,并辅以局部滴药,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耳浴。待干耳一段时间,再行鼓膜修补术。对于中耳胆脂瘤,应尽早实施乳突根治术,根治术目的清除病灶,获得“干耳”,改善听力,酌情采用鼓室成形术重建传音结构。4、分泌性中耳炎首先应尽早清除中耳积液。早期可以通过恢复咽鼓管功能加强中耳引流,从而利于积液排除或局部吸收。如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可通过鼓膜穿刺、鼓膜切开置管等方式清除中耳积液。其次加强对咽鼓管抗感染治疗。可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泼尼松龙,口服促排剂稀释咽鼓管分泌物。同时积极实施全身性的治疗,选用红霉素、头孢呋辛等抗生素口服或静滴。二、药物治疗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可选用红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唑肟等口服或者静脉滴注。分泌性中耳炎时,成人用药3~5天,儿童用药1周。急性期可加用糖皮质激素,选用地塞米松或泼尼松,一般用3天短期治疗。三、手术治疗适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手术

中耳炎对症处理

调理身体老中医

1. 降脂降压方:三花茶 来自: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医院脾胃科主任医师李乾构三花茶具有疏肝解郁、降脂降压等作用,能够针对中老年人以及三高人群、冠心病者进行调理。茶叶3克、三七花1克、玫瑰花1克、菊花1克、枸杞子1克,一起泡茶喝;如想增强调脂效果,三七花可2克,其他量不变;想增强降压作用,菊花2克,其他量不变;加强解郁效果,玫瑰花2克,其他量不变。茶叶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绿茶、红茶、花茶、普洱茶均可。将三花与茶叶共泡,连服一个月即可收到很好的效果。2. 排尿酸方:丝瓜茶汤 来自:广东省名中医、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罗仁推荐一款可以用于痛风病人的辅助药膳——丝瓜茶汤。将一根丝瓜去皮、切成薄片,连同一根葱、适量盐放入锅中,煮软后加入5克绿茶,浸泡入味即可。现代研究发现,丝瓜含大量维生素、矿物质、木糖胶等,有抗炎、镇痛、利尿作用。绿茶含茶多酚、茶氨酸等,可提神清心、清热解暑。①3. 养颜护肤方:三七粉 来自: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教授陈淑长陈淑长养生美颜的秘诀是每天吃一勺三七粉。将适量的三七磨成细粉,装入瓷瓶中备用。每天取1~3克的三七粉,调入白开水、牛奶或米粥中服下。每天服用的三七不可超过3克,以免引起上腹有烧灼感、口麻、口干、头晕、头昏、失眠等中毒的症状。除了三七粉以外,陈淑长每天还会吃4~5个红枣和2~3个核桃。红枣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核桃则具有健脑益智的作用。4. 祛斑方:桑菊蚕茧饮 来自: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医院原院长王莒生上了年纪后容易长老年斑,居家调理、预防,桑菊蚕茧饮不错。菊花3~5朵,干桑叶一小撮,蚕茧两个,开水冲泡后饮用。桑菊饮是缓解咳嗽、体热等症的佳品。蚕茧具有助眠作用,还含丝胶蛋白等有益物质,利于滋养皮肤、美容祛斑。喝完此茶后,还可以用泡完的蚕茧蘸水按摩脸部,可以起到润滑、滋润的作用。5. 治胃病方:藕粉 胃病大多是胃黏膜损伤的疾病,用藕粉调服三七、白及粉可以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的恢复。寒热虚实均可使用。很多患者在汤药以及藕粉调服三七、白及粉的治疗下,病情得到了控制、缓解。具体用法如下:白及粉、三七粉各3克,加入适量藕粉,温开水调匀,空腹服用,早晚各服一次即可。白及可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杀虫止痒。三七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各种出血之证,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白及跟三七相配合使用,可共同起到护膜生肌的作用。6. 护肝降转氨酶方:五味子粉 来自:著名肝病学家关幼波临床上有些患者身体没什么症状,但检查时发现谷丙转氨酶偏高,这往往提示患者肝脏的损害,降转氨酶可选用五味子粉,每次用3克,温开水送服,一日三次,连续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关老从五味子的提取物中研制出了降转氨药物——联苯双脂(一次服10粒,一日三次,一个月为一疗程)。五味子制剂及其提取物中的五仁醇对谷丙转氨酶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7. 护肾方:百合莲子羹 日常生活中有些药膳方有护肾的作用,比如百合莲子羹,鲜百合30克、莲子30克、枸杞子15克,冰糖少许,文火慢炖至熟烂,有补肾养阴、养心安神的作用。食疗补肾最好也能根据阴虚、阳虚的不同情况选择食物。肾阴虚的人应以清补为主,宜食用瘦猪肉、鸭肉、黑豆、绿豆、冬瓜、桑葚、山药等,尽量少吃辛辣、性偏温热的食物;肾阳虚的人则适当吃些羊肉、韭菜等温肾壮阳的食物。8. 治口腔溃疡方:黑芝麻 治疗口腔溃疡要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分清虚火和实火。关幼波主要通过“冰黛散”(青黛10克、五倍子粉10克、冰片3克,混合拌匀,喷撒口疮,一日三次)来治疗口腔溃疡。通过喷撒的方式直接作用于溃疡处,有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溃疡愈合。关老还会要求病人嚼黑芝麻(一次3克,一日三次)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因为黑芝麻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9. 治颈椎病方:白芍葛根汤 关幼波行医六十余载,每天都坐着给患者看病,日子一长自己也得了颈椎病。关老根据自己的病情开出了“颈椎病方”:白芍60克、甘草10克、木瓜10克、葛根15克,一日一服,水煎服。颈椎病的治疗主要以调理气血、温经通痹为主。治疗的同时可配合按摩治疗,改正不良姿势,保暖避寒,减轻颈部压力,可以提高疗效,利于颈椎病的康复。10. 治鼻炎方:过敏煎 过敏性鼻炎发作时,打喷嚏、流鼻涕眼泪,很难受。通常,过敏性鼻炎主要以鼻内和口服给药的方式治疗,但疗效在不同患者中各有不同。关老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验方主要是“过敏煎”:柴胡10克、白芍20克、蝉衣6克、乌梅10克、甘草10克,一日一服,水煎服。如果在关老“过敏煎”的基础上加防风、当归、苦参、紫草、白鲜皮,还可治风疙瘩荨麻疹。11. 治失眠方:枸杞子茶 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广安门医院原副院长汪卫东晚上喝枸杞子茶能治疗失眠,用枸杞子15克,加柏子仁15克或五味子10克,开水冲泡,加盖焖5分钟即成枸杞子茶,其中五味子、柏子仁这两味药都是中医里经典的宁心安神、安眠镇静类药物。一些中药如酸枣仁、合欢花、茯苓、夜交藤等,都有一定的促眠作用,还有一些中成药如酸枣仁膏、乌灵胶囊、枣仁神液等也都有一定的安眠作用。12. 治食积方:大麦茶 食积源于吃得太多、过于寒凉,主要以婴幼儿的发病率比较高。其实,小儿积食,重在预防。家长无需过度依赖药物来解决问题,运用中医药类食疗即可化解积食。放入麦芽,先用大火烧开,再调小火20分钟,取150~250毫升一日三次服用。也可以用炒麦芽磨粉后熬粥,同样具有疗效。1岁以下,炒麦芽5克;1岁以上10克;2岁20克;3岁以上30克。提示:如果有明显疾病表现,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哦。

中医调理保健师

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证的考试分为笔试和实操考试两部分。

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的笔试考核内容较为全面,需要考生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复习与备考,同时也需要针对实际、注重实践应用和技能操作能力的考核,所以考生还需要注重对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技能的练习与掌握。笔试主要考核考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针灸学、中医推拿学、中医按摩学。

1、中医基础理论:主要考查中医的基本理论,如中医养生、中药理论、诊断原则等方面的知识。2、中医诊断学:主要考查遵循中医诊断法原则,对疾病的辨证论治与分析处理的知识。

3、中药学:主要考查中药的药理、药效、药物的制剂及其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方面的知识。

4、中医针灸学:主要考查经络、穴位、针灸方法、穴位刺激后的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5、中医推拿学:主要考查基本操纵手法、体位配合技巧、经穴按摩和推拿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6、中医按摩学:主要考查按摩的手法运用、按摩的穴位和部位、对不同疾病按摩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实操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实践能力,需要认真完备考核规程,注重规范操作和准确判断,实操主要考核考生的临床实践技能,有针灸技术、推拿技术、拔火罐技术、艾灸技术、其他中医物理疗法。

1、针灸技术:包括针刺法、取穴方法、引导气血运行和治疗技巧等。其中针刺法主要考核操作规范和对疾病辨证论治的能力。

2、推拿技术:主要包括推拿手法、紧张和放松技巧、治疗技巧等。常考的技术包括推拿头颈、肩颈、背部、四肢等。3、拔火罐技术:包括火罐的特点、操作方法、火罐安置技术、穴位的选择等。需要注意的是火罐的选择和使用应当符合操作规程。

4、艾灸技术:主要考核艾灸的特点、穴位的选择、艾灸器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对特定症状的治疗技巧等。

5、其他中医物理疗法:包括中医按摩、拔罐、刮痧等传统治疗方法,考察考生的技能和临床疗效。

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证考试备考与注意事项

想要获得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证,需要认真复习与备考,熟悉考试的规定与流程,同时也要保持积极和谦虚的态度,注重平时的实操技能训练,在考试中按要求认真考试,做到严格遵守考试规定,以确保考试能够顺利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