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冬季,在寒冷的冬季喝上一杯热茶,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的熟悉,平时大家需要注意喝茶水的方式,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一些问题,平时大家需要注意养生茶,要注意花茶绿茶,红茶,冬季喝四种茶,有独特的养生功效?冬季喝这四种茶的养生功效不太一样

冬季养生代茶饮

1、抑郁——品花茶

花茶包括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等,是以绿茶为茶坯加入不同香花熏制而成的。花茶可以养肝利胆、强健四肢、疏通经脉。以茉莉花茶为例,可以清热解暑、健脾安神,对治疗痢疾和防止胃痛有良好效果。而金银花茶则可以清热解毒、提神解渴,并对咽喉肿痛等有较为理想的疗效,对预防流感效果亦佳。因此在冬季不妨适当选择,尤其是女性在更年期及经期前后容易心情抑郁,性情烦燥,不妨用喝花茶的方法来消解郁闷。

早上9点一杯花茶。人一天喝3杯茶最合适。第一杯是早茶,适合早饭后9点到10点饮用,可以起到提神、排毒、抗疲劳的作用,是3杯茶中最重要的。早茶最宜选花茶,花茶经过二次加工,混合了鲜花的浓郁和新茶的清香,能够芳香醒脑,对一天精神都有提升作用。但要注意,失眠人群不适合饮用花茶,否则会造成更严重的睡眠障碍,过敏体质的人也不宜喝花茶。花茶适合用盖碗瓷杯冲泡,不强调赏茶,而讲究品香。可以用刚开不久的水冲泡,盖上盖闷泡一会儿后,揭开杯盖,可以闻到花茶的沁人芬芳,让人精神振奋。

2、上火——喝绿茶

冬天气候干燥,加上人们喜欢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上火就成了困扰许多人的健康问题,并带来便秘、口干舌燥甚至口舌生疮等后果,而这个时候就可以求助绿茶。绿茶是未发酵茶,性寒,可清热,因此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对轻度胃溃疡还有加速愈合的作用,并且能降血脂、预防血管硬化。因此容易上火的、平常爱抽烟喝酒的,还有体形较胖的人(一般是实热体质),都比较适合饮用绿茶;而肠胃虚寒的人则不宜服用绿茶。

下午1点一杯绿茶。在午饭或午觉后的1点到3点饮用最好。午茶可以适当浓一些,能够降低血脂,保护血管。江用文表示,绿茶之所以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病毒等保健功能,主要是因为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绿茶适合现泡现喝。如果冲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多酚类物质就会被破坏。

绿茶冲泡水温以85℃为宜,水初沸即可。冲泡时间以2~3分钟为好。绿茶与水的比例要恰当,以1:50为宜,常用150毫升的水冲3克茶叶,冲泡出来的绿茶汤浓淡适中。在茶具方面,可以选用瓷杯或是透明的玻璃杯。3、预防流感——喝红茶

冬天喝茶以红茶为上品。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红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生热暖腹,能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在我国一些地方,也有将红茶加糖、奶、芝麻饮用的习惯,这样既能生热暖腹,又可增添营养、强身健体。

研究发现红茶可以减少中风和心脏病的发病率。中风和心脏病正是冬季高发的疾病,因此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在冬季经常泡上一杯暖暖的红茶,不但可以暖身体,还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常用红茶漱口或直接饮用还有预防流感的作用,这在冬天也是很有必要的。而喝红茶对于预防骨质疏松、降低皮肤癌发病率也有独到的作用,这样使红茶的受众更广泛。由于红茶是一种发酵茶,刺激性弱,还特别适合肠胃和身体比较虚弱的人。

专家提醒,喝红茶时茶叶量控制在3到5克最佳,注意一定要热饮,最好现喝现泡,如果放的时间长了,营养和口感都会打折扣。

晚上6点一杯红茶。红茶适合晚饭后6点到7点喝,有降血脂、助消化的功效。杨力表示,红茶最适合晚上喝,因为发酵茶的咖啡因含量低,对睡眠影响小。寒性体质的人可以多喝红茶,它温中驱寒,对胃寒、手脚发凉、体弱、爱拉肚子的人较有用。在泡茶方面,与绿茶不同的是,高水温浸泡反而能够促进红茶内黄酮类保健物质的有效溶出,不但让滋味和香气更浓,还能更好发挥保健功能。

因而泡红茶最好用沸水,泡的时间也可以相对更久些。5分钟最佳。红茶冲泡的用水量与绿茶相当。功夫红条茶可冲泡3次~4次,红碎茶则可冲泡1次~2次。晚上8点后应尽量不再喝茶。

4、口干舌燥——喝乌龙茶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色泽青褐,因此又得名“青茶”。在味道上,乌龙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热,温热适中,因此有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的作用,可以让机体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冬天里室内大多空气干燥,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嘴唇干裂,这时泡上一杯乌龙茶,可以缓解干燥的苦恼。乌龙茶对蛋白质及脂肪有较好的分解作用,能防止肝脏脂肪堆积,对于怕冬季里贴膘的人来说,青茶也有一定的减肥功效。

冬季的时候大家可以喝这些茶水,有助于调节气血,而且对我们人体来说非常的重要,平时大家需要注意护理保健方式,以免造成自己的身心功能受到危害全面的自我调理要注意养生保健的功效,多喝一些绿茶,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利。

冬季养生小常识100条

1、出点汗

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2、护住脚

冬季健脚即健身。天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天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增进血液循环。

3、多喝水

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冬季一般每日补水应很多于2000-3000毫升升

4、呼点气

在冬季,人们习惯把房子的门窗关得紧紧的,时间久了,室内空气就会受到严重污染,使人出现头昏、疲劳恶心、食欲不振等现象。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居室适当的开窗通风也是很必要的。如果有条件的话,到一些氧气含量较多的地方散步,就更好不过了。

冬季养生食疗食谱大全

冬季日常养生的食谱有哪些 冬季日常养生的食谱有哪些?养生是很多人都很重视的问题,因为现在越来越多人的健康出现问题了,而养生最好的的办法就是通过饮食的方式,下面分享冬季日常养生的食谱有哪些?   冬季日常养生的食谱有哪些1 山药 山药不仅有“神仙之食”的美誉,还有“食物药”的功效。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蒸着吃、做汤喝、炒菜均可。蒸着吃,营养损失最小。 枸杞。如果不单独吃山药,可以和枸杞搭配来熬枸杞山药粥,能更好地发挥滋补效果。 墨鱼 关于吃肉,民间一直有“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两条腿的不如没腿”的说法。墨鱼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仅0.7克,还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钙、磷、铁等人体所必需的物质,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滋补食品。 红烧、爆炒、熘、炖、凉拌,做汤均可,但为防体燥,墨鱼做汤是比较合适的。 豆腐。也属于养阴生津的食物,一起吃还能起到蛋白互补的作用。 杂粮粥 喝杂粮粥其实是冬天早餐的不错选择,杂豆与杂粮中的蛋白质之间有蛋白质互补效应,可提升食物整体蛋白质的利用率。与精米白面相比,杂粮粥饭中的微量营养素及膳食纤维更为丰富,有利于改善人体微量营养素(如B族维生素、钙、铁、锌等)以及膳食纤维的缺乏状况。杂粮粥也具有提高免疫力、舒缓神经、改善便秘、改善失眠、美肤润燥的.效果。 百合粥 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其营养成分丰富,有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及一些特殊的有效成分,如淀容腹殛核粉、多糖、果胶以及多种蟮烫忿垴生物碱,对抑制癌细胞增生有一定的疗效。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成为冬季食用之上品。 煮粥。百合可当菜肴吃,如西芹炒百合、百合炒牛肉;也可煮粥吃,如百合与糯米制成百合粥,放上一点冰糖,不仅可口,而且安神,有助于睡眠。 杏仁。杏仁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搭配百合熬粥适用于病后虚弱、干咳患者。 小米粥 小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12等,常喝小米熬成的粥好处多多。冬季养生喝小米粥特别养人,可以起到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效,对于虚寒体质的产妇,还有滋阴养血的功能。 馒头 馒头可以养胃,不妨试试作为主食。同样是面食,可发酵后的馒头、面包、花卷、发糕就比大饼、面条等没有发酵的食品营养更丰富。原因就在于所使用的酵母。研究证明,酵母不仅改变了面团结构,让其变得更松软好吃,还大大地增加了营养价值。馒头、面包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比大饼、面条要高出3—4倍。 饺子 作为一种带馅面食,饺子最大的优点就是营养丰富。它既是主食,又兼副食;既有荤菜,又有素菜,可以提供多种营养。带馅面食还有个特点是容易消化,老少皆宜。饺子用各种肉类、蛋、鱼、虾和时令新鲜蔬菜做馅,一般都剁得很精细。特别是在冬天,吃些热气腾腾的饺子,不仅容易消化有利,还可以补充热量。   冬季日常养生的食谱有哪些2 一、冬季的养生食谱 1、胡椒猪肚汤 材料:新鲜猪肚一个,白胡椒15克。 做法:将胡椒打碎,放入洗净的猪肚内,用线扎紧猪肚切口,放入沙锅内慢火煮至烂软,汤中放入少许芫荽调味,将猪肚捞起,弃肚内胡椒,食肚肉饮汤。 功效:胡椒是健胃、暖胃的之佳品。此汤可以调理胃寒的病症,具有健脾开胃、祛风散寒、温中止痛的作用。 2、乌骨鸡炖板栗 材料:鲜板栗10枚,乌骨鸡1只,生姜1块,精盐适量。 做法:鲜板栗去壳取栗仁备用;乌骨鸡褪毛,去除内脏,洗净晾干;将乌鸡、板栗仁同入砂罐中,加清水没过鸡与栗,放生姜入水中,加盖文火焖2小时。起锅加少量精盐食用。 功效:乌鸡甘平,入肺肾,滋阴益气,能双补肺肾。板栗补肾强筋。两种食物同用,可按秋时补肺,亦为冬季补肾做好准备。 3、萝卜炖牛肉 材料:白萝卜450克,牛肉100克,大葱15克、姜,料酒10克、酱油,盐4克,味精2克,八角3克,花生油40克。 做法:将萝卜牛肉清洗干净,切块,分别放在沸水中焯一下,将锅中油烧热,加入大葱姜、八角、鲜汤、料酒、牛肉块,等到牛肉煮烂再加入白萝卜,烧开,将浮沫撇掉,等到萝卜煮烂之后加入剩下那些调味料就可以了。 功效:白萝卜有丰富的维生素,牛肉有丰富蛋白质及氨基酸,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4、腊八粥 材料:芡实、薏仁米、白扁豆、莲肉、山药、红枣、桂圆、百合各6克、粳米150克。 做法:先取上述除粳米以外的八种原料煎煮40分钟,再加入粳米继续煮烂成粥。分顿调糖食用。 功效:可健脾胃,补气益肾,养血安神。适用于失眠以及体虚乏力虚肿、泄泻、口渴、咳嗽少痰等。 5、冬笋老鸭汤 材料:老鸭半只(约400克)、冬笋400克、姜片、葱末适量、盐1小匙、鸡精1小匙、胡椒粉1小匙、清水。 做法:老鸭洗净剁成小块,冬笋去皮切成块;锅内倒入热水,水开后把鸭块放入焯10分钟左右捞出待用;同时再起一锅沸水,把冬笋焯过后再放到冷水里,捞出来沥干即可,这一工序为的是给冬笋去涩;将鸭块、冬笋块、姜片放入煲锅中,倒入清水,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煲2小时左右;最后加盐、鸡精、胡椒粉调味,撒上葱末即可。 功效:俗语说“嫩鸭湿毒,老鸭滋阴”,多选用老鸭煲汤。中医认为,吃笋有滋阴、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的作用。冬笋老鸭汤清香鲜美,且有滋阴补血之效。 二、养生方法 1、早睡迟起 《黄帝内经》称“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说在冬季应该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以后再活动。在寒冷的冬季,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尤为重要,从传统养生学的角度讲,冬季适量地增加睡眠时间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能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 2、冷水洗脸 冷水洗脸醒脑提神,锻炼耐寒能力,不但能预防感冒,同时还能起到脸部美容的功效,还可以治疗慢性鼻炎。若能结合按摩耳廓、印堂、太阳、颊车等穴,则效果更佳。 3、晨饮温水 洗脸刷牙后喝1杯温开水,一方面可暖身清洗胃肠,另一方面可稀释血液,预防脑血栓、心肌缺血,同时还能维持细胞渗透力,促进细胞代谢。 4、背部保暖 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人体的背部侵入,引发疾病。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冬日要注意保暖背部,避免阳气受到伤害。 5、室温适中 冬季天气寒冷,室内温度要适宜,室温以18~25摄氏度最合适,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对健康不利。室内温度过高,就会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易引发感冒;室内温度过低,人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被褥的厚薄应根据室温的变化适当调整,以人体感觉温暖而不出汗为度。要尽量减少外出次数,如外出要穿上保暖衣服和鞋袜。 6、开窗通气 冬季还应该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在冬季,有些人因怕冷而紧闭门窗,使得室内的空气不能及时地流通而污浊不堪,影响健康。冬季在调节室内温度的还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和湿度调节,天气晴朗的时候要及时开窗通风换气。 7、多晒太阳 气候严寒的冬季,寒冷容易伤人身的阳气,而阳光则给人以温暖,使人阳气畅达、气血流通、周身和畅,从而增强御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