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十分重视睡眠养生。我国古代医学家称“睡眠是养生之要务”。现代医学家把睡眠称为“自然康复剂”。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睡眠,是高等脊椎动物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睡眠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采用正确的睡眠养生方法,达到养神、促进气化、生精的目的,对于提高生存质量、抗病防衰、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历代养生家非常重视的内容。首先要有正常的睡眠时间。应该在子时(23时至01时)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中医睡眠机制为阴气盛则寐即入眠,阳气盛则寤即醒来。《黄帝内经》中说,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合适的睡眠姿势。古今医家都推荐右侧卧位,这是因为右侧卧可使心脏在胸腔中受压最小,利于减轻心脏负荷。另外右侧卧时肝处于最低位置,有利于肝脏血液的循环,并且右侧卧时胃和十二指肠的开口均在下方,有利于胃肠内容物的排空。故《老老恒言》说:“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以舒脾气”。还有就是良好的睡眠环境。安静的环境是帮助入睡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新鲜的空气是良好睡眠的保障。卧室宜在睡前醒后开窗通风,氧气充足有利于大脑细胞迅速减轻疲劳。当然睡觉时幽暗的光和舒适的卧具也会对睡眠有所帮助。

科学研究证明,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最理想、最完整的休息。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全身疲劳,使脑神经、内分泌、体内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能得到休整,促使身体各部组织生长发育和自我修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所以有“睡眠是天然的补药”。

道家不老的养生术

中国古典哲学包括儒、释、道三大体系,唯有道家重视今生,认为人生在世是件快乐的事。道家的宗旨是把握人生,争取竞其天年,因而道家人物均以自身为试验,寻求、探索能够使人长寿的方法,这些方法就是养生之术。这个理念也是最适合现代的。道家养生中进行养气、修身的练习,恰好满足了现代人关注身体健康、祛病延寿的要求。本文就为您介绍几招简单易学的道家养生术。 拍打头颈法 功效:此健身方法可防治头晕、头痛等头部疾病,有延缓脑力衰退、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练习方法:坐于椅子上或站立,双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然后举起双臂,用双掌同时拍打颈部,左手拍打左侧颈部,右手拍打右侧颈部。先从后颈开始,逐渐向上拍打,一直拍打到前额部,再从前额部往后拍打,直到后颈部,这样反复拍打5~8 遍为一次。每日晨起与临睡前可各做一次。 踮脚健身法 功效:这种方法适合在办公室久坐的人,可以缓解久坐或久站后的下肢酸胀、乏力,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练习方法:将脚跟抬起,脚后跟离地面约1 厘米,然后用力着地,这样为1 次,1 秒钟内不得多于1 次,30 次为1 组,休息5~10 秒钟。每次锻炼1~2 分钟,每天锻炼3~5 次。要注意锻炼时抬高脚后跟不能超过1 厘米,否则不仅不会有效,反而还会引起脚掌的疲劳。 大呼大吸法 功效:这是一种以扩大肺活量为主的呼吸法,类似深呼吸,能调动机体的内气,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同时对某些慢性病、疑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练习方法:大呼大吸法是一种古代吐纳、导引法。具体的`方法是用鼻使劲地吸气,用口呼气,或用鼻使劲地大呼大吸。要求每一吸一呼都尽量延长时间,并要求每一吸一呼都发出较大的声音,所以称为大呼大吸法。 太乙站桩功 功效:根据屈腿的程度有不同作用:高桩增肥,中桩减肥,低桩练武。收势为双手交叉放在身前(女性右手在内),用力收腹提肛,脚趾抠地,收缩肌肉,可防治便秘、痔疮。 练习方法:舌头抵上颚,提肛,双手抱圆放在胸前,双腿弯屈,调整呼吸,吸气时默念“静”,呼气时默念“松”,坚持半小时。 女性驻颜法 功效:经常这样做,可以让皮肤变得光滑、滋润,对改善皮肤问题很有帮助。 三种道家太一导引术 夹鼻 深吸一口气后,闭口,用双手掌缘夹住鼻部,向外出气,待气灌到内耳膜充满后,将双手突然放开,同时鼻喷气,使气到两眼、两耳、口腔、两鼻孔,做9 次。 功效:七窍通畅,气血流通,平衡机体,给大脑加压,加强五官功能锻炼,增强对外界不适气候的免疫力,预防感冒,清醒头脑,治疗鼻炎等鼻部疾病。 梳顶 十指如耙,如梳头状从前发际梳到后发根,路线:从前额的“上星穴”到头顶的“百会穴”,从后脑“风府穴”到“大椎穴”。然后左右梳顶,前后左右各9 次。 功效:可以使百脉调和,改善头部末梢血液循环和大脑供血,活跃大脑生理功能,消除疲劳,提高大脑工作效率,增强记忆力,同时可以乌发、黑发,防止发根脱落。 拉耳 将双掌根用力挤压耳部,不留一丝缝隙。然后猛然拉开,能有开啤酒瓶一样的“砰”声,反复9 次。 功效:可以增强听力,治疗耳鸣和中耳炎,同时对激发、开发小脑,使骨髓充足,产生很好的功效。如果拉耳时耳部里面有隐痛,说明耳有潜在的病因,要坚持做。 练习方法:双手对搓,由慢到快,由轻到重,手搓热后捂在脸上,保持1 分钟,想象皮肤变得光滑了, 再自内而外划圆,感觉要好像抚摸在丝绸上一样。同时以意念配合。

道家养生不传之秘

1. 求老子养生诀70字译文 亳州老君碑,老子养生长寿丹诀,七言十句70 修炼丹诀 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修行益寿丹。 呼去吸来息由吾,性空心灭本无著, 寂照本欢忘幻我,为见生前体自然。 铅汞交接神丹就,乾坤明原系羣真。 重重云中神仙府,叠叠山上道人家。 修炼丹诀,其中有二十五字在《汉语大字典》里,有二十九字在《康熙字典》里,全文见明版《修真秘旨》。 很多地方可见,内容大同小异: 河南省鹤壁市五岩山药王洞 云南省腾冲县仙乐观 云南省巍山县青霞宫 云南省通海县金金山寺 重庆綦江县隆盛镇莲花村梁山寨 陕西省终南山老子祠大门内碑侧 安徽省亳州老君碑 修炼要清心寡欲,凝神静虑,保持血气调和,从而达到防病祛病,使生命延长至应有极度、避免夭寿的目的。丹道把养生修炼叫做炼丹。 丹有内外之分。内丹就是自身的修炼,外丹就是经过提炼的药物,服之可以保健。 自身的修炼是延年益寿的内因;服用保健药是延年益寿的外因。延年药这个对于人来说最宝贵的东西,不须外求,自身就有原料,就有最好的冶炼炉,可以烧炼出来,一语道破了修炼的奥秘。 “正道”是正常的方法固有的规律。按正常的方法夫修炼,就能炼就益寿的真丹来。 养生的道理纵有千条万条,但炼功深浅程度全在自己,因之取得的结果也是各不相同的。 (身宝)读音:玉(YU)字义:此字是珍贵之意。 家有珍贝为宝,天有日、月、星三光为宝,人有精、气、神三品为宝。相传老君对修炼丹法,以及宇宙自然之道有所研究,故造此字。 会意身内有宝。常人因凡情萦扰,恣情纵欲,而不能常保。 故《道德经》第七十五章中说:“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意即为人生由于有分外贪求,造成烦恼妄想,不觉轻失珍宝,以致疾病夭亡。 故老君造此字教人固守三宝,恬淡世情,积精累气,以求长生。 (身丹)读音:炉(LU)字义:是冶炼的器具。 丹道的养生炼丹有两种:采外药(草、木、山石、银、砂),安炉立鼎,以柴薪烧炼者为外丹,而此字是指炼内丹而言。从字的构成应理解为:以人身固有的精、气、神,经过阴阳交会的作用,就可以炼就养生的真丹,即内丹。 丹道丹经《悟真篇》开头就写道:“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人身如一小乾坤,既有炼丹的鼎器,也有炼丹的元素。 (身丹)字反映了丹道关于修养的基本方法。 丙火 读音:烧(SHAO)字义:按张道忠注释:一、内、火。 一者,坎也,为水也;内者是身内有水、有火也。不烧柴薪,用自己身内水火,自烧┏木石去顽矿,要土┛其靖正,(九真)砂┏丙 ┏木石自身心性,不能散失,得成大┏自家,火┛ 土┛水┛便得长生不老之术也。 这个解释,与丹道修炼丹法经义亦相符合。一者取其天一生水之意,比之时令,四季冬在尾,每逢冬至节到,寒冷至极,在天干为壬癸,在地支为亥子,在卦为坎,在四方为正北。 按老君太极图意,阴极阳生,故日“冬至一阳生”。四时运行,阴极生阳。 水者万物之所伏生,喻人身亦有阴极生阳之理。所以每逢半夜子时,寝寐静极,真阳冲动,肾水沸腾,岂不是天一生水么?火者在时令为夏,在四方为正南,在卦为离,在天干为丙丁,在地支为已午,在三光为日,在人身则为心神。 故修炼家在天一生水,真阳冲动时,必须立即用心意(火)招摄使其不致泄漏。丹道丹经提到:火逼金行者,实即心火下降,肾水上腾,阴阳交会成为烧炼之意。 木石土 读音:炼(LIAN)字义:此字由“木”、“石”、“土”组成。按丹道阴阳五行的说法,木能生火,所以木是火源,石系金属,金能生水,所以金是水源。 丹道丹经中说:“木为火之元神,金为水之元精。土能簇五行”。 丹道把物质中的金、木、水、火、土,喻人的肺、肝、肾、心、脾。金、木、水、火,在四季各有旺、相、休、囚的不同变化,只有土属中央,旺于四季。 金、木、水、火皆依于土,所以说“土能生万物”。丹道丹经又称土为“土斧”、“媒聘”、“黄婆”,意思是用人的心意来招摄人身内的水火,使之归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元神、元精)。 只有经过这样的提炼,真炁(气)才能正常运转。 命心 读音:延(YAN)字义:这个字由“心”、“命”两字组成。 它含有延长寿命的意思。丹道认为只有性(心)命双修才能延年益寿。 所以丹经中说:“只知修性不知命,这是修行第一病”。修行就是修养心神,宁心静虑,使万念俱空,心旷神怡。 修炼精气,慎房事、戒淫欲,求得精满气足。又因为人的心神和精气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心神不宁,精气必然耗损,寿命定会短促。 故此字的意思是教人平日清静神心,固守精气,这才是延长寿命的根本,亦即丹道倡导的养生之道。 (千万)读音:年(NIAN)字义:此字是由“千”、“万”两字组成。 隐含依法修炼能够达到长寿无极的意思。所以宋玉《高唐赋》有“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之句。 《宋书乐志三》云:“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庄子在宥》载,广成子对轩辕黄帝讲养生之道时说:“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 “千万”意喻长久,人如能依照老君养生之法,久持不懈地修养,就能身强体健,延长寿命。 自家水 。 2. 《庄子.养生主》的文言文翻译 吾生也有涯①,而知也无涯②。以有涯随无涯③,殆已④;已而为知者⑤,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⑥,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⑦,可以保身,可以全生⑧,可以养亲⑨,可以尽年⑩。 【注释】 ①涯:边际,极限。 ②知(zhì):知识,才智。 ③随:追随,索求。 ④殆:危险,这里指疲困不堪,神伤体乏。 ⑤已:此,如此;这里指上句所说的用有限的生命索求无尽的知识的情况。 ⑥近:接近,这里含有追求、贪图的意思。 ⑦缘:顺着,遵循。督:中,正道。中医有奇经八脉之说,所谓督脉即身背之中脉,具有总督诸阳经之作用;“缘督”就是顺从自然之中道的含意。经:常。 ⑧生:通作“性”,“全生”意思是保全天性。 ⑨养亲:从字面上讲,上下文意不能衔接,旧说称不为父母留下忧患,亦觉牵强。姑备参考。 ⑩尽年:终享天年,不使夭折。 【译文】 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3. 疱丁解牛文言文的翻译 译文: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真是危险啊!已经有了危险,还要执著地去追求知识,那么除了危险以外就什么都已经没有了。做好事不要求名,做坏事不要受刑罚,以遵循虚无的自然之道为宗旨,便可以保护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养护新生之机,可以享尽天年。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本为虚词,无特定之意,可解成自然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意思是:只看见一个虚线的牛,就是只看见怎么样去解)。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因为不知道怎么砍,所以砍到骨头的时候就容易坏)。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厨师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4. 文言文翻译 范元琰,字伯珪,是吴郡钱塘人。年轻时喜欢学习,博通经史,并且精研佛学。由于性情谦虚的缘故,从不因为自己的所长而看不起别人。家中贫困,只把园林果蔬当作职业。曾经外出。看见有人偷白菜,元琰急忙退走。(他)母亲问他(这么快回来)原因,(他)详细地把实际情况告诉母亲。母亲问(他)偷盗的人是谁,(他)回答说:“先前我之所以退走,是担心他惭愧羞耻,现在说出他的名字来,希望您不要告诉别人。”于是母子两人为这件事保密。有人淌过水沟偷盗他家竹笋,元琰就砍伐树木做成桥使他方便过沟。自从这件事之后,小偷们十分惭愧,整个乡里就再也没有人偷东西了。 原文: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家贫,惟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5. 《杨引》的文言文翻译 杨引,江西吉水人,爱好学习擅长作诗词文章,被宋濂,陶安大加赞赏。驸马都尉(官职名)陆贤跟从杨引学习,后来入朝廷,举止大方端庄典雅,皇上很是喜欢,就问是谁教的他,于是陆贤说老师是杨引,皇上立即召见他,踢给他美食。过些天,陆贤穿着家居的便服拜见。杨引叹息:你这是轻视我啊,不可在此久留啊!“反复的编纂修正,也不能完成。教学的人,必须先有操行然后才有文学艺术”。曾经有篇《论语乡党》就揭示了一个道理“我教自己的事养生之道,凡事都要遵循吐纳之法。”“于是姐省饮水吃饭的量,以逸代劳,的话到老了视力听力都不会衰老。既然已经死去,安福县的刘球称赞它是学习探讨道家的源头,文章范文的后世之作,辞官上任离别相处的佳作,有陶潜,徐穉的风尚。 我自己照着翻译的,不知对不对 6. 语文古文翻译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流之回川。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冲向天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心底里生出了幽幽暗恨,这时候无声胜似有声。 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5、弃甲曳兵而走,或五十步而后止,或一百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扔掉盔甲拖著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因此就去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那么(您觉得)怎么样呢? 6、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使百姓供养老人孩子和为死者办丧事都没有什么遗憾了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认真真地办好学校教育,反覆进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教育,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头顶著或背负著重物走在路上了。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富贵人家让猪狗吃人吃的东西,而不知道加以约束,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 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著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 ,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通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10、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