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推拿,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因为我们平时并没有接触过它,但是推拿是一种能让人放松的养生项目。它可以改善人体代谢功能、缓解疲劳、调理气血和排除毒素等等。很多人不太清楚推拿的步骤和使用手法,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常见的几种推拿手法。掌握了正确的操作顺序对于我们进行专业学习还有健康养生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按揉又称揉法,它主要用来治疗肌肉关节部位,包括指腹、腕部、上肢和下肢等。用手指按揉,每次1-3分钟,以感到局部有酸、胀、痛等不适为宜。揉法还可用于治疗骨折、脱位、脱肛等。指揉法由上向下推进,多用于胸腹;由下向上推进时,多用于下肢;由上向下推进时按揉较多;由下向上推进时按揉较少。揉按的手法是指用掌心或指腹用力按压某一部位,使该部位产生反应而产生条索状力量,借其牵拉力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和新陈代谢增强等作用。揉按手法可分为正、侧揉两种,正揉可直接作用于患部而使其局部产生反应;侧揉则直接作用于穴位而使局部产生反应。揉按对于脾胃、肾经等脏腑穴位效果更好。对于肝经也有不错效果,肝经是胆经循行路线上的一条重要经脉,其分支多达几十穴,对于肝经所治疗的疾病有很好作用。揉按可以通过揉捏、提拿等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并增强局部刺激的敏感度。
该手法主要用于疏通经络,调畅气血。如按、揉、捏、搓等操作。按:以指、掌、肘等部位为起点,沿经络两侧用手指或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等部位向外作直线推动、螺旋推进及逆时针方向转动揉动。压:以各种力量或按压方式向外推、揉、拍、挤、掐、拿、拍等动作将穴位上产生压力向组织器官周围传开使其产生痛觉或者胀感或胀痛感。该手法在治疗某一疾病时特别适用。此手法的作用是通过摩动带动体表肌肉的运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它也是一种很好的按摩手法,在临床上常用于改善胃肠功能。捏脊法适用于脾胃、肺脏等器官疾患。两手交替进行,在背部督脉、膀胱经、大肠经三条筋经处用指腹捏起小骨头并向上提,自尾骨处向脊背方向提捏起小肉团至大肉团,连续几次后,在皮肤表面做螺旋状起伏运动。
秋天健康养生知识
在秋季的时候秋高气爽,最好不要常吃一些辛辣或者油腻的食物,在平常主要以清淡为主,以免引起肠胃的不适,同时秋季气候干燥,应多补充水分,加强户外的锻炼,早晚温差大,还要注意保暖为宜。秋天应注意的养生方法秋季的时候往往给人是一种秋高气爽的感觉,但气候会比较干燥,所以在秋季的时候要注意多喝水,最好以清淡的食物为宜,多吃蔬菜水果,不宜吃一些辛辣的食物或者油腻的饰品,以免对肠胃造成不利的影响。秋季的温度适宜,早晚的温度差比较大,最好要加强锻炼,此时也是户外运动的最佳季节,同时在秋季的时候要早睡早起,早上起来的时候要多锻炼身体,同时在锻炼的注意保暖,尤其是中老年的抵抗力差,以免不利于健康。此外秋季的气温会逐渐的下降,在此期间对于一些抵抗力或者体质虚弱的人要注意保暖,早上的时候气温低,最好要记得添加衣服,以免感冒或者引发呼吸道之类的疾病,此外还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为宜。
冬季养生健康知识
5个关于冬季健康养生的知识 一、冬季健康养生知识 1.饮食要滋阴润肺 秋收冬藏,冬季到来,人们食欲普遍增强,此时千万记得要管住自己的嘴,以免伤及肠胃。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另外还应“少辛增酸”,多食核桃、芝麻、蜂蜜等,可起到滋阴润肺的作用;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年老胃弱的人可晨起喝粥以益胃生津。 2.冬季进补要科学补需对路 冬天进补是一个在我国流传千年的养生方法,经过夏季酷暑的消耗之后,冬天进补能够很好地滋补身体的亏损情况,并且对于来年的消耗具有很好的储存功效,令人体更加的健康。秋冬进补并不是随便就能够进行,一定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主要就是对一些气虚还有血虚的患者要特别进补,并且不同的虚弱原因进补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冬令进补时,为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就是打基础的意思。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用以调整脾胃功能。冬要温补,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3.越冷越需要多喝水 人们待在温暖的室内,很少外出活动,但并不意味着人体消耗的水分就会减少。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更应补充水分。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高,容易出现血栓等症状,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天多喝点水还能加快新陈代谢,起到抵御寒冷的作用。 4.十一点前睡觉是最悭的补药 最简单、最便宜、也最好的进补是早睡,每天不晚于11点睡觉。专家强调,夜晚之于人体就相当于冬季之于自然,大自然在冬季要休眠,人也要在夜晚睡觉,晚上11点是子时,也就是人体的冬天,睡着了阳气才能藏入身体,醒着阳气浮于体外,这个时候睡觉了,人体的阴、精、气、血、阳气都补了。 5.适度运动 多活动手脚 很多人因为冬季怕冷就放弃运动,这是最不明智的做法。运动其实才是驱寒的最好办法,运动时候脂肪被转化成热量,可以帮助你保持体温,改善血压循环缓解手脚冰凉,加强运动还能提升免疫力和抵抗力,能帮你远离寒冷和疾病。锻炼之前一定要注意热身。先进行慢跑使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运动时衣着以保暖防感冒为主,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 如果室外空气寒冷不便运动,做做家务也是很好的运动方式,如上楼梯,只要7分钟,就可以消耗100卡,还可以锻炼心肺功能。下楼梯,只要14分钟,就可以消耗100卡热量。拖地,拖地只要20分钟的时间,便能消耗100卡热量。扫地,用得时间也不必很多,只要25分钟,就能消耗100卡。 二、老人冬季如何养生 上午6点~10点晒脚踝。此时红外线比较强,紫外线偏弱,室内温度逐渐攀升,比较温和,适合晒足部。经过一夜的休息,老人的血液循环不畅,热量不易到达脚部,可能会引起脚趾肿胀,增加冻伤概率。起床后,可以适当露出脚踝,对着太阳晒晒脚底,不但能促进血液循环,让踝关节活动自如,还能令阳光直射足部穴位,促进机体代谢功能,提升内脏器官活力。 上午10点~下午4点晒头顶。这段时间阳光最猛烈,特别是中午12点~下午4点,紫外线较强,如果长时间晒太阳会给皮肤造成伤害。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适合在中午晒。老人可以在午饭后到室外散步一刻钟,脱掉帽子,让阳光温煦头顶百会穴,有助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下午4点~5点晒后背。此时紫外线中的α光束较强,是储备维生素D的最佳时间,多晒太阳有助肠道内钙、磷的吸收。人体背为阳,很多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傍晚晒背有助于调理脏腑气血,温煦经络。晒的时候,可将双手搓热后摩擦后背的肾腧穴(位置与肚脐平,脊柱旁开1.5寸),有温肾助阳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冬季阳光中的紫外线较弱,如果穿得太厚,紫外线难以透过衣服到达皮肤,起不到保健效果。晒太阳时不要捂得太严,最好选择宽松、柔软、红色的棉质衣服,因为红色的辐射波能“吃掉”杀伤力较强的短波紫外线。晒的时候不要迎风,如果风太大,可以待在室内隔着玻璃晒太阳,也有一定效果。 三、老人冬季养生的注意事项 不要晚睡早起 冬季的早晨也可以说是最冷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有老人到室外进行活动,这个时候,刚从温暖环境跑到寒冷环境,就会很容易引起伤风感冒,有些体弱的老人甚至是容易诱发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如果要在早晨进行锻炼的话,最好是选择温度较为温和的时候比如10之后。 不要嗜烟嗜酒 冬季天气寒冷,老人们都喜欢边吸烟边聊天,看看电视,殊不知,如果烟雾不容易往外三开,对人的身体很有害。也有些老人喜贪杯成瘾,喝到酩酊大醉。酒后体虚,寒气容易侵袭身体,给心、肺、脑造成损害。 洗澡次数不要太多 老人在冬季的时候,最好5-6天洗一次澡最合适,而且水温不要太烫,洗澡时不要使劲搓擦皮肤;洗澡的时候最好用硼酸肥皂,减少皮肤的脱水情况;在洗完澡后喝一杯热开水。 不要在睡觉的时候捂头大睡 捂头睡觉是会影响到人体正常呼吸的,如果不甚,甚至可能会造成老人呼吸的窒息,或者在捂头的时候也有可能因为缺氧从而导至心脑血管病。最适当的睡眠方法是,低枕头,右边侧卧着,睡觉的时候尽量把头露在被子外面,双腿要屈伸。如果是炉火取暖,一定要保持房间的通风性,以免造成煤气中毒或者是影响呼吸,损伤到身体。 不要剧烈运动 运动是一种提高人体健康的方式,但尤其老年人的身体体质弱,因此不宜进行剧烈运动,而应该以简单运动为主,比如太极拳之类。 四、冬季养生5大误区一定要绕着走 误区一:天冷时易感冒。 气温较低这个单独的因素并不会导致人患上流感。相反,身体中对抗病毒的细胞数量实际上会在寒冷的天气里有所增加,它是人体抵御严寒气温压力的.一种应对方式。根据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研究显示,流感病毒在摄氏32.8度时最易生长。 误区二:户外锻炼没必要。 即使天气寒冷,也应当进行户外锻炼。发表在《运动医学与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在寒冷的天气中,多做锻炼能让体内内啡肽的分泌水平激增,能对抗冬季的抑郁情绪。 误区三:冬天过敏发作少。 过敏症在冬季反而会更为明显,导致患者出现鼻塞和喉咙发痒等不适症状。根据美国哮喘和过敏基金会的统计,1/5的人会受到过敏症的折磨,而室内过敏症在冬天会更为糟糕。经常关闭窗户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较差、霉菌容易滋生,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过敏症在冬季频繁发作。如果你的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是服用抗组胺药后还没缓解,应当及时到变态反应科就诊。 误区四:防晒霜用不着。 纽约整形外科专家罗伯特·吉达教授说:“在冬季的几个月份里,地球的表面更接近太阳,人们往往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接触到了更多的有害射线。”更为重要的是,雪和冰都能反射高达80%的有害紫外线,等于是让皮肤受到了双重打击。 误区五:晒太阳少会导致抑郁。 尽管光线昏暗肯定对抑郁症没有帮助作用,但除了季节性情感障碍以外,还会有很多其他因素促成冬季抑郁症,特别是节假日期间,繁忙的日程安排、家庭压力和对假日消费的担忧要比季节性情感障碍更有可能引发抑郁症。出现一段时间的情绪低落后要及时寻求家人和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