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太极拳,全称为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是由一代太极宗师、著名武术家、中国武术九段、武林百杰之首——冯志强(以下简称冯老)先生所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混元24式太极拳的养生作用。欢迎阅读! 混元24式太极拳的养生作用介绍 导引与吐纳,是养生法在呼吸和肢体运动上的创造——俯仰旋转屈伸以运动肢体的“导引术”与腹式深呼吸的“吐纳术”,完全符合了中医经络学说的原理,具有“沟通表里、运行气血、阴阳平衡”的功能。 而混元24式太极拳则把武术中的手、眼、身法、步法的协调配合与导引吐纳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螺旋式的旋转缠绕运动按人体经络规律运行,在有规律的腹式呼吸中进行体内按摩,轻柔运动脏腑,以求得人体内各个系统的阴阳平衡和谐,从而达到祛病养生,强身健体的效果。 实践证明,混元24式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及其习练方法,具有行之有效的健身、养生、医疗作用。在锻炼神经系统、提高感官功能;增强呼吸机能,加强肌肉骨骼系统运动,促进新陈代谢、畅通经络、刺激穴位、改善心血管系统健康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效果。 练混元24式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用意不用力,动中求静,意识引导动作,思想上要高度集中,心无杂念,意识贯穿于动作当中,是动中求静的一种气功导引状态。 当你按套路动作要求进行螺旋圆弧、松柔缓慢、均匀舒适的做运动,不得不静下心来进入忘我的状态,促使大脑内杂念消除而归于宁静,从而缓解心理紧张,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使身心得到放松。对治疗、缓解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头晕耳鸣、心烦气燥具有一定的作用。 练混元24式太极拳要求以心行气、呼吸自然,气沉丹田,混元24式太极拳的腹式呼吸要做到细、深、长、匀、缓等要求,腹式呼吸使胸腹部有节奏的进行开合折叠运动,使膈肌和腹肌收缩与舒张、促进血液循环;深长细缓的呼吸特点对提高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有良好作用。 通过“气沉丹田”进行腹式深呼吸的运动方法轻柔的按摩体内脏腑,有效地增强了脏器的吸收功能、排泄功能,经络气血得到畅通,体内微循环增加,可有效的减少动脉硬化、血栓、高血压、 心脏、肠胃、呼吸等方面的疾病。 练混元24式太极拳要求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尾闾中正,松腰敛臀,主宰于腰而带动四肢,全身一动无有不动。 研究发现许多疾病的根因是脊椎排列紊乱、错位、椎矩缩短等。而混元24式太极拳最基本的动作要求是撑直脊椎,背部拔长,腰如轴立,立身中正,头上顶而减轻脊椎的压力,腰部带动全身,腰肌、脊柱在运动中缓慢的进行拉伸、旋转,从而防止脊柱退化性变化,缓解颈椎、胸椎、腰椎疼痛、变形,腰肌劳损等疾患。 混元24式太极拳要求屈膝开胯、重心虚实变换,裆走下弧,动作有踢腿、独立、下势等静立性动作,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有效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发达腿部肌肉,骨密度增强,有意识的在重心变换中控制平衡,犹如“不倒翁”,从而延缓骨质疏松,避免引发骨折,有效防跌跤。大腿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人老腿先衰,腿部有力则心脏供血能力得到加强。 混元24式太极拳要求松腰敛臀,重心下沉,臀部随着胸腹部的开合、折叠运动,作到有规律的收肛提阳、收腹敛臀,一套拳打下来可以达到几百次的臀部收放,由于腰部的旋转、臀部的收放对肾脏起到牵引作用,加之裆走下弧的重心变换练习,增大了下肢的运动量,有利于血脉的畅通,从而精气充盈,对内分泌系统、生死系统均产生有益的调节。通过敛臀对治疗痔疮病症极为有效,也对延缓前列腺疾病、肾脏疾病等具有显著效果。 混元24式太极拳要求在练习时心静体松、内外合一,动作轻灵圆活、协调连贯、缓慢均匀,心神安宁、肢体有规律的进行开合,呼吸深长细缓,全身各部位协调行动,一动而全身皆动,全身关节、肌肉得到充分锻炼。 整套传统混元24式太极拳动作的达七、八十个,演练一遍需时几十分钟,从头到尾一气呵成的进行弧形运动,使人精神集中而引人入胜,动作完成汗流夹背,通体舒畅而不气喘吁吁,实为一项符合科学的有氧运动,既安全又有趣味。 其又适合各年龄层次,不需专用器械、场地等便利。混元24式太极拳被誉为“思维运动”、“体疗运动”、“德育运动”、“艺术运动”,实为我国古代先哲的智慧结晶。而混元24式太极拳的养生保健医疗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混元24式太极拳具有的健身作用 生命在于运动,不论是混元24式太极拳,还是其它拳术,或其他的体育运动,只要不是极限运动,那么它就有健身的作用。 混元24式太极拳的阴阳学说、经络学说、骨骼学,都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练习混元24式太极拳是否就能达到健身、驱病、长寿的目的呢?这里我还是辨证的讲以下。 1、练习混元24式太极拳必须遵循混元24式太极拳的科学性,要遵循人体的骨骼结构。严格混元24式太极拳的训练步骤,尤其是对于拳架的练习,要特别的注意架势的准确性。 2、练习混元24式太极拳要了解阴阳学说,要了解人体的经络学说 。在这一点上,看上去难以理解,实际上并非多难。混元24式太极拳的阴阳学说本来就是辨证,是立拳之本。世间万物都可以用阴阳学说进行解释。 比如:混元24式太极拳的开、合,进、退,吐、纳,都是遵循阴阳的。掌握了混元24式太极拳的阴阳规律,在练拳的过程中就能很快的掌握混元24式太极拳招数变化规律。 了解人体的经络走向,有助于意念运用,混元24式太极拳的运动实际上大脑意识的运动,混元24式太极拳运动中讲究“用意不用力”,意念支配者肢体的运动,肢体的运动又促进血液的运行。 血液的健康的运行,输送着人体所须的营养,并排除垃圾和毒素。所以长期混元24式太极拳的锻炼,就能达到健身的目的。混元24式太极拳意念的练习确不是容易的,就要在松静的基础上,慢慢的体会。
冯志强心意混元24式全套演练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是冯志强老师集毕生之研修、在其武功练达化境后而总结创立于世的优秀拳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形成体系,九十年代开始在国内外传播。混元太极拳融合了陈式太极缠丝内功和心意六合内功之精髓,直接表达了太极拳的内涵真义。即以心意为指导,以丹田混元气为根本,依太极阴阳之理,经太极十三势的体用修炼,达到内外合一、混元一气的上乘功夫。混元太极拳以混元内功为本,以拳械套路和单式操练为体,以推手和散手为用。在功法、拳法和用法上都有较大的提升与发展,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在修炼内容上形成了“内外俱炼,以内为主;动静相兼,以静为主;练养结合,以养为主”练功原则。混元太极拳将养生与技击两方面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既有极好的养生保健作用,又有极强的技击防身功效。从而有效地克服了太极拳发展中出现的“体操化”、“外家化”和“纸上谈兵”的弊端,恢复了太极拳的原本练法。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理精法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主要由“心意混元太极内功”、“心意混元太极拳械”和“心意混元太极推手”等三部分构成。 这三部分虽各有修炼内容和特点,但又互为一体,密不可分。拳以功为本,功以拳为用,拳功一体,体用兼备,真正体现了太极拳的内涵真义和原本练法。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理精法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主要由“心意混元太极内功”、“心意混元太极拳械”和“心意混元太极推手”等三部分构成。 这三部分虽各有修炼内容和特点,但又互为一体,密不可分。拳以功为本,功以拳为用,拳功一体,体用兼备,真正体现了太极拳的内涵真义和原本练法。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技击32式 恢复古典太极的本来面目,保持中华武术的技击灵魂。 速度快,爆发力强,刚多柔少,连绵不断,气势磅礴,招招式式都具有鲜明的技击功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有人与我为敌,则依其变,顺其势,以其人之力还治其人之身。 最具实战性的陈式圆形推手 检验拳架的试金石,知己知彼提升的训练方法。 陈式心意混元内功心法 采在地阴阳之精华,修炼后天以补先天,内功为太极神勇的基础物质。 养气生精,按摩脏腑,疏通经络,调节三焦,互补培元。 打通任督二脉,体内真气鼓荡,内劲十足,随着内功日渐深厚,功助拳威,如猛虎下山,威势难挡,疾如闪电,迅似惊雷。 心意混元太极拳18式 行云流水,农纤合度 至阴至柔、动静相兼、螺旋缠丝、阴阳开合、一动全动、节节贯穿。太极拳螺族式的弧形动作,充分锻炼全身肌肉,燃烧体内多余脂肪,打造农纤合度的美人身段。 陈式太极内功心法,由静生慧,气若幽兰 吸收天地日月之精华,修炼后天以补先天,养内气,调阴阳,通经络。通过修炼太极内功美肌养颜,修心舒压,怡情养性,培养沉静细腻、慧质兰心的优雅气质。 混元太极剑24式 美人如玉剑如虹 宝剑美人,交相辉映,剑走轻灵,攻防结合
冯志强混元太极拳慢动作教学
第一段
1,预备起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白鹤亮翅
第二段
7,斜行拗步 8,提收 9,前镗拗步
10,掩手捶 11,披身捶 12,背折靠
第三段
13,青龙出水 14,双推手 15,三换掌
16,肘底捶 17,倒卷肱 18,退步压肘
第四段
19,中盘 20,闪通背 21,击地捶
22,翻身二起脚 23,兽头式 24,旋风脚
第五段
25,右蹬脚 26,小擒打 27,抱头推山
28,前后招 29,双震脚 30,玉女穿梭 31,穿心肘
第六段
32,摆脚跌叉 33,金鸡独立
34,十字摆莲 35,指裆捶 36,野马分鬃
第七段
37,云手 38,高探马 39,左右擦脚
40,左蹬脚 41,连珠炮
第八段
42,白猿献果 43,雀地龙 44,上步七星 45,退步跨虎
46,煞腰压肘 47,当头炮48,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