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情志养生学、中医饮食保健学、中医传统气功养生学、中药与方剂学、中医针灸推拿养生学、运动保健学、健康评估、营养学、中医诊断学、经络与腧穴、亚健康学、养生保健实体店运营与管理等。一、专业关键词。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是国家2015年新版高职专业目录中新增专业,2018年学校正式招生,目前有两届在校生。保健医学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并列为现代医学四大组成部分,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是对接健康中国及中医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优势专业。

中医养生及保健

二、专业优势及特色。

专业优势:本专业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医教融合、校院合作、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作用,利用企业的病源优势、师资优势、设备优势,增加学生的认知实习和跟岗实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进而提高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和对口就业率。

专业特色:坚持以服务健康需求为任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和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和中医养生保健技能,具备中医实用保健技术的基本能力,毕业后成为能够从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一定的创业能力和支撑终身发展的能力。

掌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居民服务业、卫生、社会工作行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医药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能在中医药领域,培养能够从事中医养生、中医保健、健康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中医养生及保健方法

内经养生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有:

《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巨大的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它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古代养生学成就,迄今为止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其养生理论系统而丰富,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养生的基本原则,二是养生的具体方法。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黄帝内经》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域位置等都可以影响人的生命活动,人体内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这种自然界和人相应的思想就叫做天人相应。

养生的第一个大原则就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一方面是养生要遵循自然界气候季节、昼夜的规律,根据自然界的变化调养身体,使生命活动与自然界协调一致,提出了四时养生法;另一个方面是人的生存也离不开社会环境。人具有自然属性,同时也具有社会属性,人的健康必然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人体的养生在顺应四时季节的也必须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二)形神合一,精神内守形即肉体,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包括五脏、六腑、五官九窍等能够看得见,具有一定形状的器官。神是指精神心理活动及外在表现。肉体健康、精神心理正常,形神协调统一,是维持健康长寿的基本保证。强调运动以养形体,静心以养精神,动静相宜,形神共养。

《内经》十分强调精神心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如果乐观开朗,则五脏功能协调统一,气血运行流畅,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如果精神抑郁,七情内伤,会直接伤及人体的脏腑,影响脏腑功能,气血运行失常,产生各种疾病。《内经》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养生的第二个大原则就是形神合一、精神内守。包括三个层次的自我管理或自我控制,一是静心,从心烦躁动中走出来,静下来;二是专心,从权利、金钱等诱惑中走出来,专注于一、二事情上,做专做精;三是御心,驾驭自我精神心理的野马,知行合一,实现健康和财富、权利的完美结合。

(三)法于阴阳,扶正祛邪法于阴阳,即养生首先要懂得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来调节人体的阴阳,这是在“天人相应”观指导下提出的整体调摄原则。阴阳是古人为了区分事物或现象属性、一分为二的一种认识方法。如一年四季阴阳的变化就体现在寒热、燥湿的变化上,按照寒来暑往、季节更替,顺势养生,就能够保护、提高人体的正气,避免有害邪气侵袭人体而发生疾病。自然界阴阳变化、寒热交替,在互相消长中维持着地球环境的平衡、协调和发展。人也一样,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都处于这种动态的平衡之中。

《内经》认为保养生命关键是维持人体阴阳平衡。许多养生方法都体现了这一原则,如劳逸结合,如饮食方面要做到饮食有节,就是节制饮食,不能过饥也不能过饱,不能过寒也不能过热,五味要均衡,不能偏嗜,以保持五脏阴阳的平衡协调,这样就“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养生的第三个大原则就是法于阴阳、扶正祛邪,预防疾病和养生保健的关键是保养人体正气,增强抵抗病邪的能力。综合上述,《内经》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系统丰富的养生理论,为后世发展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内经>提出的养生原则和方法,即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我们应该积极研究挖掘《内经》养生理论,汲取精华,让古老的中医理论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养生及保健知识

中医的养生保健知识非常繁多,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和学科。简单的说,中医 养生 可以分为四季 养生 ,就是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 养生 方式,像春天多干燥,应该养肝;夏天预防中暑,应该补脾;秋天应该注意保湿,以防止伤肺;冬天应该注意养肾等。中医 养生 性别的不同, 养生 的方式也不一样,男性和女性的差别很大,男性 养生 重在补气,女性 养生 重在补阴。中医 养生 对于不同地域也有不同要求,像南、北方的 养生 方式也有很大差距,南方湿气较重,所以应该重在防湿;北方气候比较干燥,应该重在润燥等。正确的中医 养生 需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针对自己情况,并要按照四季变化进行保健 养生 才为正确方式。比如服用三七、西洋参,应该通过中医辨证方可使用。还有些人认为运动可 养生 ,但是超负荷的过量运动,则并不能达到正确 养生 目的。有人认为泡脚之大汗淋漓为正确 养生 ,其实也不对,泡脚也应适度,不宜时间过长,15分钟左右以微出汗为宜。从中医角度 养生 ,应按照生活有节,饮食有度,运动有量,起居有常,此为正确的中医 养生 原则。中医 养生 涵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穿上,要注意穿衣服的时机,根据什么样的天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冬天的时候该怎么穿,夏天的时候又该怎么穿,什么时候该脱衣服,在中医里面都很有讲究。再比如脾气,遇到事情了心情不好发脾气对人身体又有哪些危害。还有就是运动,什么样的人适合去游泳,什么样的人适合跑马拉松,打太极拳能对身体哪些经络和穴位有好处,这些在中医 养生 中都有介绍。养生 方面范围太广,每个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套方法。中医 养生 其实是很常见的一种 养生 方式,最主要就是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方式,根据人体生命和活动变化的规律性,然后选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调理身心,保护生命,并且预防各种疾病,从而让身体变得越来越 健康 ,也能有效延长寿命。具体想要做到中医 养生 ,其实还是要看每个人的情况去确定,只有选择合适的方法,综合性去进行调理,这样才能确保人体阴阳处于平和的状态,也能让气血得到更好的调节。因此想要中医 养生 ,并不能太盲目了,事先还是要做好充足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