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神的孩子
神的孩子 邀请你回答

调理肠胃艾灸什么穴位

时间:2025-09-19 00:28115 人浏览举报
相关标签: 健康养生

关于 “调理肠胃艾灸什么穴位3 条回答

  • 月色
    月色
    2025-09-19 00:28

    1、脾虚艾灸解溪穴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2、脾虚艾灸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3、脾虚艾灸丰隆穴

    丰隆穴是脾胃虚弱湿重艾灸重点,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4、脾虚艾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凡是肚腹部位的问题都可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治疗。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5、脾虚艾灸中脘穴

    中脘则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可治疗胃痛、恶心、腹胀等。内关则是宽胸解郁、行气止痛之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处。

    有需要的患者,可自己去药店买点艾条。仰卧姿势,用点燃的艾条在以上这几个穴位上温灸,每穴5分钟,以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度。每日1次,10次一个疗程,此方对缓解胃痛有帮助。脾胃虚该如何调理

    1、注意保暖:老中医告诉我们,身体中出现的大部分毛病都是由于没有做好保暖工作造成的。特别是现在春寒料峭的时候,脾胃虚弱的患者更是要注意保暖工作,如果有胃痛的患者要避免手冷;腹泻的患者最好在肚脐的地方进行有效的保暖。日常要少吃一些生冷的果蔬或者饮品,女性可以多喝一些姜茶。

    2、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积极向上、轻松乐观的情绪可以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神志清楚,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或促使疾病痊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当人的精神愉快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指挥作用加强,人体内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调整,保持着旺盛的新陈代谢。

    3、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方法有很多,慢跑、爬山、瑜伽、气功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促进肠胃蠕动,提高身体的消化能力和营养的摄取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排除身体毒素。

  • 孜然口味虾
    孜然口味虾
    2025-09-19 00:28

    艾灸是中华 文化 的精髓,也是作为养生的 方法 而深受人们欢迎。那么艾灸肚脐眼减肥怎么灸呢?我为你带来了肚脐眼艾灸的方法。肚脐眼艾灸的技巧 1、隔姜灸:促循环减脂肪、御寒冷护肠胃以艾绒做成的艾灸条通过点燃释放的香薰药力和热度,以此来刺激穴位和病症位置,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激活穴位功能的作用。肚脐所在的神阙穴是与五脏六腑、组织器官互相内联的位置,普通的艾灸能起到舒经活血的作用,但对于体质虚寒引发的肠胃虚弱、局部肥胖则需要加入老姜片。找一块比较宽的老姜,大小能覆盖住肚脐眼为最佳,用刀切成2-3mm厚的薄片,用细针在姜片上扎许多小孔方便药力渗透。将肚脐清洗干净后可以先涂抹一些护肤品,完全放松后把姜片放在肚脐眼上,点燃艾条放在艾灸盒里放置在姜片上。热力会加速香薰药效与姜片结合,透过神阙穴直接进入人体。此法能有效加速体内血液循环,在快速燃脂的同时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2、隔盐灸:消炎杀菌燃脂、调理经络代谢盐是一种很独特的中性物质,将它添加到沐浴物品中制成浴盐能有效杀灭皮肤表面的细菌,清洁毛孔表层和深层的油脂和污垢。如果将粗海盐做成药包加热敷在肿胀和发炎的位置,还能起到消炎去肿的功效。用盐搭配艾灸是非常古老的疗法,对于体内抗体较少经常发生炎症、虚胖浮肿的女生非常有效。将粗盐放置在纱布中,大小平铺能覆盖肚脐眼为最佳,纱布要包紧避免盐掉出来。用艾灸条点燃后隔盐袋3-5厘米处进行熏热。盐是能吸收热力的物质,因此慢慢你会觉得肚脐发热,艾灸香薰透过盐颗粒从神阙穴进入内脏,能有效缓解体内体表的炎症,加速局部血液循环,调理经络的代谢运转情况。3、精油灸:快速多效减脂、排毒养颜保健结合各 种植 物的精油与艾灸搭配,是一种广泛流行在美容美体会所的最新疗法,与传统艾灸法相比,精油的功效多选择广,本身能带给女性的保健方向也多很多。精油灸的疗法是先将身体沐浴清洁后,用推进按摩的手法与精油结合,先对神阙穴以及周围穴位进行按摩。等身体肌肤吸收精油之后,再点燃艾灸条放在艾灸盒中进行香薰加热。这个方法能促进精油的渗透和吸收,因此可以根据自身减肥的需求选择某一种或搭配的复合精油进行艾灸。本身艾灸就具有活血化瘀、促进脂肪燃烧和排毒养颜的功效,因此搭配精油可谓井上添花效果更佳。艾灸减肥法,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透入肌肤,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深入脏腑、温通经络,能有效加速体内血液循环,消炎去肿、快速燃脂、排毒养颜。但此法需长期坚持,功效方可发挥到最大噢!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再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容器内,以便于熄灭。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5、要避免烫伤和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炎药。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而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症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在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肚脐艾灸的作用 中医称肚脐为神阙,虚症患者可以在这个穴位上进行隔盐灸,提升元气。我们晓得,母体里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宝宝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里,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人体一旦启动胎息功能,就犹如给人体建立了一座保健站与能源供应站,人体的百脉气血就可随时得以调节,人体也就健康无病,青春不老。常常对神阙穴进行保健灸疗,可以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且对腹疼肠鸣、水肿膨胀、泻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足三里不但具有益寿延年的功效,还可以治疗腹疼、腹胀、食欲不佳、痛经、痹症、耳鸣等多类病患。艾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以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且能够提高多类消化酶的活力,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疼的作用特别明显,对于保健灸所导致的呕吐、呃逆、暖气等,同样有辅助治疗作用。中腕穴为治疗消化系统病患经常使用穴,位于肚脐直上四寸,即剑突和肚脐之中点。具有健脾益气、消食和胃的作用。可治胃疼、腹胀、肠鸣、反胃、吞酸、呕吐、泄泻、痢疾、黄疸、饮食不化、失眠。现多用于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胃扩张、子宫脱垂等病患的治疗。当然中脘穴亦可用发泡灸法(灸疗的此外一种方法)。方法是用大蒜十克捣烂,油纱布二至四层包裹,敷到中脘(位于脐上正中四寸处)穴上,待局部皮肤发红、起泡、有灼热感时去掉(通常保持两小时),洗干净蒜汁,每天一回。该法比较适用于各类原因导致的腹胀。气海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简便取穴,可于肚脐眼下量二横指。前人有“气海~穴暖全身”的说法,是说气海穴有强壮全身的功效,验证于临床,本穴确有调整全身虚弱状态,增强免疫及防卫功能,对先天禀赋虚弱、后天劳损太过、大病新瘥、产后体虚等症都可以取为补虚要穴,并且可以和关元、足三里等穴位相互搭配使用,以期达到最好补养效果。气海穴可广泛用于男科病和妇科病,对辨证属虚属实均可以选用。虚者常和关元、肾俞、命门等同用;实者要配合气门、四满、三阴交、太冲等穴位。气海穴可以用于尿频、尿闭、遗尿等症及腹胀肠鸣、脐腹疼痛等。气海穴通常用毫针直刺0.5~1寸,针刺多为胀感,艾柱灸五至十壮,艾条灸十至半小时。“灸脐”好处是什么 有趣的是,有科学家用“黄金律”来测量人体,结果惊奇地发现:从肚脐到脚的长度,与肚脐到头顶长度的比值,恰好等于0.618,就是说,肚脐正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上。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0.168在养生中起重要作用,所以“黄金分割点”应是调整人体功能的最佳作用点。实验研究也证明:通过药熨、艾灸等刺激,有助于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及内分泌活动,尤其是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寿延年之作用。灸脐注意事项有三:第一,脐部有损伤、炎症者及孕妇禁用;第二,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第三,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否则易烫伤。猜您感兴趣:1. 艾灸肚脐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用姜艾灸肚脐眼怎么做 3. 长期艾灸肚脐眼有什么好处 4. 每天艾灸肚脐好吗 5. 艾灸肚脐眼后可以洗澡吗

  • Anmol?
    Anmol?
    2025-09-19 00:28

    问题一:艾灸治胃病灸哪个穴位 你好,治胃病的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胃痛可立即缓解。使用时要注意力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问题二:胃不好,可以用艾灸吗 胃不好可以艾灸,如果胃炎,胃痛,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艾灸调理: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宫能症。也见于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病。 艾灸以下穴位可明显改善症状: 一、中脘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经验取穴法 第1步:仰卧位 第2步:沿前正中线向下触摸,找出胸骨体与剑突间行成的凹陷,即胸剑联合 第3步:胸剑联合与脐中连线的中点,即为本穴 二、公孙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经验取穴法: 第一步:正坐垂足或仰卧 第二步:由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1跖趾关节)内侧,往后用手推有一弓形骨(足弓) 第三步:在弓形骨前端下缘,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三、脾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验取穴法 第1步:正坐或俯卧位 第2步:取一线过肚脐中点,水平绕腰腹一周 第3步:该线与后正中线交点,即为第2腰椎: 第4步:从第2腰椎棘突垂直向上推3个椎体,即是第11胸椎棘突 第5步:在第11胸椎棘突下有一凹陷,此凹陷旁开2横指(食指、中指并拢,以中指近端指间关节横纹水平的二指宽度为1.5寸),即为本穴。 四、胃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验取穴法 第1步:正坐或俯卧位 第2步:两侧骨盆最高点(髂嵴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处,为第4腰椎棘突: 第3步:从第4腰椎棘突垂直往上推4个椎体,即是第12胸椎棘突 第4步:在第12胸椎棘突下有一凹陷,此凹陷旁开2横指(食指、中指并拢,以中指近端指间关节横纹水平的二指宽度为1.5寸),即为本穴。 五、合谷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经验取穴法 第1步:伸臂,拇、示两指张开; 第2步:以一手的拇指指间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 第3步:屈指,拇指尖所指处,按压有明显酸胀感,即为本穴。 六、神阙 定位:在腹中部,脐中央。 经验取穴法 第1步:仰卧位或正坐位 第2步:肚脐中央,即为本穴 七、关元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经验取穴法: 第一步:仰卧位或正坐位 第二步:确定耻骨联合:沿下腹部前正中线垂直向下推,可触及一骨头,此骨头即为耻骨联合 第三步:将脐中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连线平分为5等分 第四步:该连线的上3/5与2/5交点处即为本穴。 八、三阴交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经验取穴法 第1步:正坐或仰卧位 第2步: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示指上缘处,小腿内侧骨(胫骨)后方,即为本穴。 九、足三里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经验取穴法 第1步:站位,弯腰 第2步: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膝盖骨(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所指处,即为本穴。...>> 问题三:胃肠怕凉灸什么穴位 艾灸驱寒,可以选大椎穴、神阙穴、命门穴,足三里穴,涌泉穴这五个穴位。 大椎穴――治疗寒性疾病的首选穴位 大椎穴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是首选穴位。 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每次施灸10-20分钟。以自己适应为度,可以逐渐延长施灸时间。 神阙――一灸神阙暖全身 都说一灸神阙暖全身,灸神阙,有沟通上下之功效联系任脉之上下。而且灸神阙还可以治疗胃肠疾病,妇科疾病,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所以阳虚体质灸神阙可以很快得到改善。 神阙穴: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每穴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 命门:人体生命之门 命门,补肾壮阳灸命门,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人体生化的来源,生命的根本。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 临床上,命门火衰(见命门火衰证)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 所以要长灸命门和大椎可提高督脉之阳气,大椎和命门艾灸,补足督脉元阴元阳,补命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灸命门给各脏器的生理活动起到温煦,生发和推动作用,故灸命门是推动生命之火。 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每穴施灸时间在30-40分钟。热度已自己适应为度,不要灸的太过而发生灸疮。 足三里:强身健体的万能穴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古今许多医家都对此穴推崇备至。因此流传着“若想胃里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有关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 *** 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左右腿各一每穴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 涌泉――重要的肾经首穴 涌泉穴,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灸涌泉穴可以治疗: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道 *** 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问题四:肠胃不好艾灸哪个部位 足三里 此穴可调理脾胃 双腿上的穴位 问题五:胃部不适可以按穴位吗?可以艾灸吗? 可以下腹部关元穴和足三里穴每次各15分钟 问题六:艾灸治胃病灸哪个穴位 你好,治胃病的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胃痛可立即缓解。使用时要注意力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问题七:胃肠不适怎么办?艾灸的话选择那几个穴位? 一般引起肠胃不适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生活作息不正常 2、吃的太快。 3、饮食不卫生。 4、吃的太油腻,造成肠道不易消化。 5、吃太多药物。 6、生理年龄老化,造成肠道消化器官机能退化。 7、饮水量太少或纤维素食物进量太少造成便秘,增加了继发结肠癌的可能性。 8、压力过大直接影响生理功能就是肠道功能异常。 胃肠不适一般多会肝气郁结,肝木克脾,脾胃受损,建议使用功能性艾条,针对调理,这类艾条具有温中散寒、理气宽中、祛湿的作用。适合急慢性胃肠炎,腹胀,嗳气,吞酸,呃逆等疾病。穴位上馥禧推荐您在中腕、天枢、脾腧、胃腧、足三里这几个穴位就好,也不需要过于频繁定灸一个穴位,容易造城穴位疲劳

感谢你浏览了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