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了大大
了大大 邀请你回答

端午节吃什么养生

时间:2025-09-15 20:59178 人浏览举报
相关标签: 健康养生

关于 “端午节吃什么养生3 条回答

  • 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
    2025-09-15 20:59

    端午时节,哪些食物能健康养生?应当如何吃?

    1、黑芝麻

    大家都知道,黄豆的营养成分很高,乃至民俗有“夏季吃豆,胜于吃荤”的观点。而黑芝麻又被称作“百豆之首”,营养成分坐落于百豆之首。夏天高温炎热,多吃黑豆,不但滋养胃肠,还能清热解毒去暑,填补人体营养成分。2、檽米

    提及端午的特色美食,大伙儿立刻便会想起棕子。檽米是棕子的关键原材料,营养成分高,因其特有的口味和味儿获得老老少少的喜爱。地域差别造成全国各地的美食文化不一样,北方地区多吃甜粽,南方地区多吃咸粽,但做法大多数如出一辙。

    3、黑芝麻粉

    黑芝麻粉是生活中常用的烹制食物,带有充足的营养元素。常吃黑芝麻不但可以滋养人体,还能关爱头发。近期时兴“养生药膳”,很多人会将黑芝麻粉打磨抛光成粉后服用。但却不知道黑芝麻粉最好是的吃法则是将其做成黑芝麻丸后服用,营养成分易被身体消化吸收。但黑芝麻丸的做法极为注重,比不上立即吃阿胶黑芝麻丸,简易又便捷。由黑芝麻粉、黑豆、黑桑葚干和阿胶糕等营养成分食物配搭做成,又用纯天然野蜂蜜调料,营养丰富,口味味甜不腻,很是美味。

    4、鹅蛋

    端午节除棕子以外,咸蛋也是一道不可缺少的特色美食。端午节吃鸭蛋虽是沿海城市的风俗习惯,但却凭着咸香的口味和细致的口味快速在全国各地爆红。营养丰富的蛋黄除制成咸蛋黄焗南瓜、咸蛋黄饼干以外,蛋黄酥也十分非常好,老年人小孩子都喜欢吃。5、小红豆

    夏天温度酷热,人体老是出汗,情绪也会随着心烦下去。而小红豆又被称作“心之谷”,这时多吃些小红豆最好不过。煮红豆汤、蒸小红豆糯米糕等全是小红豆最多见的吃法。

  • 大静静?
    大静静?
    2025-09-15 20:59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传统食物及养生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1、粽子 端午食粽的习俗由来已久,且盛行不衰。时至今日,端午节家家户户几乎都要吃粽子,粽子的种类和做法也不尽相同,口味有咸甜之分。南方粽子以苏州、宁波、嘉兴等地最负盛名,馅料多以豆沙、火腿、咸肉、枣泥为主;北方粽子以小枣粽为代表,常见馅料有小枣、果脯等。 2、黄鳝 端午前后是一年里鳝鱼肉最嫩、最营养的时候,不仅味道好,滋补功效也最佳,所以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的说法。 3、茶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有煮茶蛋和盐水蛋吃的习俗。当地人还将鸡蛋、鸭蛋、鹅蛋染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给小孩挂在脖子上,希望孩子平安无事、逢凶化吉。 4、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地农村在端午这天要吃大蒜蛋。是将大蒜和鸡蛋一起吃煮了早餐食用,有些地方煮大蒜蛋时还会放几片艾叶。早餐吃大蒜、鸡蛋和烙油馍,据说可以避“五毒”。 5、油糕 端午节吃油糕是陕西蓝田县的传统习俗。油糕是用和好的烫油面,包上白糖、桂花、核桃仁、玫瑰花和猪油制成的馅,然后下油锅炸。炸好的油糕金灿灿的,外酥里甜,一口咬下去,让人垂涎三尺。 6、打糕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过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就是打糕。打糕是将艾蒿和糯米饭放在石臼或木槽里,用长柄木槌打制而成的米糕,是一种很有民族特色的食品。 7、煎堆 煎堆,又叫麻团、麻球等,是用面粉、糯米粉或番薯粉和白糖调成糊状,下油锅炸制而成,很有嚼劲,特别香甜。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煎堆。相传古时,闽南一带端午前后是雨季,民间说天公破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停了,人们都说天补这一食俗也就流传至今。 8、艾馍馍 端午食艾可以杀菌驱虫,对多种细菌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不少地方还用米粉或面粉发酵后与艾蒿一起蒸馍馍吃,口感清甜、柔糯。 9、面扇子 端午吃面扇子流行于甘肃、宁夏一带。当地人把发面做成扇子形状,有多层,每层撒上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形状的花纹,再染上颜色,极为好看。 10、薄饼 闽南、温州部分地区,端午节还有吃薄饼的习俗。薄饼是用面粉调成糊状,在又大又平的铁锅上摊成形似圆月、薄如婵娟的半透明饼,卷上炒熟的豆芽、瘦肉丝、香菇等馅料,做成筒状食用,跟春卷做法相似。 11、绿豆糕 武汉、南京、芜湖、西安等地端午这一天必定会吃绿豆糕。“糕”与“高”同音,寓意飞黄腾达,与端午粽子一起吃又有“高中”的意思,对于准备参考的学子来说是一个美好的祝愿。 12、五黄 “端午须当吃五黄,枇杷石首得新尝。黄瓜好配黄梅子,更有雄黄烧酒香。”江浙一带端午节有吃“五黄”的习俗。江南传统中的端午五黄是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雄黄有毒,现用黄酒替代)。 端午节养生方法 1、端午养生粽子不可多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食品,味道很好,让很多人都流连忘返,可是在夏季粽子、黄酒都不可多吃、多喝。原因就是不好消化,严重影响我们的肠胃,对身体及其不好。 在这里,我要和大家说有四类人最好不好吃或少吃粽子,他们分别是:心血管病患者、老人和儿童、胃肠道病患者、糖尿病患者。 2、多喝清凉的茶品,端午节期间天气是非常炎热的,在我们走亲访友的时候不免会发生中暑或受热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多喝些清凉的茶品,如绿茶、薄荷茶、菊花茶等,少吃油腻的食物,尤其是老人和儿童。 3、运动养生仍是重点,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假如工作压力大,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夏季养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除了药物及食疗,平和心态,也应加强运动。 4、夜卧早起、穿衣简单凉爽。端午节前后如何才能养阳呢?《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夜卧早起”与春天的养生原则是一样的,但是相对于春天来说,此时日照时间更长,白昼时间更长,所以睡觉应更晚一些,早上起得更早一些。当然也不能太晚,如果超过11点还不睡,那就不好了。最好是在十点半以前就寝。如果感到困的话,中午可以补个觉。 端午节吃粽子有哪些禁忌 一、粽子在未熟时不能吃 看着可口的粽子就在眼皮底下,袅袅青烟,粽叶飘香。让人忍不住想“趁热吃”一把,殊不知,粽子是要在小火慢慢熬了之后才能真正的熟,而不熟的粽子不仅味道不佳,且极难消化,对人的胃产生极大的负荷作用。 二、吃粽子时不能太快或太多 每年都有一些因为吃粽子太快或太多而发生消化不良甚至有类似窒息事件,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由于消化能力较差的原因,极其容易因为吃得快或者多而使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家佳福食品公司提醒您,在吃粽子时,最好是一旁佐以茶,一边细嚼慢咽的品尝粽子,一边喝茶,这样有助于吞咽和消化,每次少吃一点,由于粽子时的主要原材料是糯米,其极不易消化,建议可以吃迷你粽子。 三、不能吃储存已久的粽子 自制的粽子未经过真空处理,保质期是极其短暂的,如是天气炎热,最好及时吃掉,万一不行才存储在冰箱中,但最好在4天内吃完,且再次吃时一定要再次煮熟,要不会硬邦邦的,一点粽子的味道也没有了。若是准备多存储些时日,可以选择真空包装的粽子,其的保值期一般是180天。 四、以下3种人切忌吃粽子 1、心血管病患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2、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温滞气,含植物纤维既多又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患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 嘿喂
    嘿喂
    2025-09-15 20:59

    端午节养生吃什么 端午节养生吃什么,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在发展历程当中也形成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在端午享受美食仿佛与古老文明的对话一般。我总结了端午节养生吃什么相关内容,来看看吧!   端午节养生吃什么1 几款端午节食谱 粽子酿肉 主料: 粽子适量 香菇适量 肉馅 适量 大红枣适量 洋葱适量 辅料: 蒜末适量 姜适量 葱适量 白芝麻适量 干淀粉 适量调料:胡椒粉适量 香油适量 酱油适量 糖适量 鸡精适量 做法: 1、肉馅加入葱姜末、胡椒粉、鸡精、酱油、香油拌成馅备用。洋葱和香菇切片,红枣去核切宽条备用,将粽子切成片。 2、其中一面抹上一层干淀粉(防止在煎的过程中分离)。 3、有淀粉的一面朝里,2片一组中加夹上肉馅。 4、煎锅烧热倒入植物油,将粽子夹两面煎至金黄,盛出备用。 5、。锅中留油,下洋葱、香菇翻炒。 6、加入葱蒜末、酱油、香油、糖炒匀。 7、倒入煎好的粽子夹。 8、加入适量清水(不要太多)。 9、放入红枣条,煮约2分钟,至粽子入味,出锅撒上芝麻即可。 豉汁排骨蒸南瓜 主料: 南瓜1/4个 排骨200 辅料: 姜2片 蒜2瓣 葱花少许 调料: 豆豉少许 盐、食用油各适量 糖 鸡精 玉米淀粉各少许 料酒、 酱油各1茶匙 做法: 1、准备所需材料,排骨洗净剁成小块。 2、南瓜去皮洗净,切成块状,摆入盘内。 3、姜片、蒜、豆豉剁成米粒大小。 4、将姜、蒜、豆豉粒等辅料全部加入排骨里。 5、将辅料和排骨用手抓匀腌制5分钟。 6、再将腌制好的排骨铺在南瓜面上。 7、上锅大火蒸15-18分钟,出锅撒葱花即可。 提示: 1、南瓜在黄绿色蔬菜中属于非常容易保存的一种,完整的南瓜放入冰箱里一般可以存放2~3个月,所以在过去蔬菜紧缺的冬天,人们习惯把南瓜作为重要的`维生素来源储藏起来。 2、南瓜切开后再保存,容易从心部变质,所以最好用汤匙把内部掏空再用保鲜膜包好,这样放入冰箱冷藏可以存放5~6天。 3、南瓜的皮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所以最好连皮一起食用,如果皮较硬,就连刀将硬的部分削去再食用。在烹调的时候,南瓜心含有相当于果肉5倍的胡萝卜素,所以尽量要全部加以利用。 香菇炒白菜 主料: 白菜、 香菇、 红萝卜 辅料: 干红椒 姜、 蒜、调料: 盐、 鸡精、 蚝油 做法: 1、准备好所有材料; 2、白菜浸洗干净; 3、香菇用大热水泡软,去蒂; 4、洗净的白菜摘下叶子,将梗切成粗丝; 5、红萝卜切细丝,香菇对半切,姜切片,蒜也切片,干红椒剪成小段; 6、热锅中倒入玉米油,投入干红椒炸香捞出; 7、投入蒜片和姜片,煸炒出香味; 8、倒入红萝卜丝和香菇,继续煸炒出香味; 9、倒入白菜,再撒入一点点的盐,翻炒至菜叶变软; 10、加入适量的蚝油和鸡精,稍煸炒一下,即可装盘食用。   端午节养生吃什么2 端午节美食大赏 1、粽子 端午食粽的习俗由来已久,且盛行不衰。时至今日,端午节家家户户几乎都要吃粽子,粽子的种类和做法也不尽相同,口味有咸甜之分。南方粽子以苏州、宁波、嘉兴等地最负盛名,馅料多以豆沙、火腿、咸肉、枣泥为主;北方粽子以小枣粽为代表,常见馅料有小枣、果脯等。 2、黄鳝 端午前后是一年里鳝鱼肉最嫩、最营养的时候,不仅味道好,滋补功效也最佳,所以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的说法。 3、茶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有煮茶蛋和盐水蛋吃的习俗。当地人还将鸡蛋、鸭蛋、鹅蛋染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给小孩挂在脖子上,希望孩子平安无事、逢凶化吉。 4、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地农村在端午这天要吃大蒜蛋。是将大蒜和鸡蛋一起吃煮了早餐食用,有些地方煮大蒜蛋时还会放几片艾叶。早餐吃大蒜、鸡蛋和烙油馍,据说可以避“五毒”。 5、油糕 端午节吃油糕是陕西蓝田县的传统习俗。油糕是用和好的烫油面,包上白糖、桂花、核桃仁、玫瑰花和猪油制成的馅,然后下油锅炸。炸好的油糕金灿灿的,外酥里甜,一口咬下去,让人垂涎三尺。 6、打糕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过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就是打糕。打糕是将艾蒿和糯米饭放在石臼或木槽里,用长柄木槌打制而成的米糕,是一种很有民族特色的食品。 7、煎堆 煎堆,又叫麻团、麻球等,是用面粉、糯米粉或番薯粉和白糖调成糊状,下油锅炸制而成,很有嚼劲,特别香甜。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煎堆。相传古时,闽南一带端午前后是雨季,民间说天公破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停了,人们都说天补这一食俗也就流传至今。 8、艾馍馍 端午食艾可以杀菌驱虫,对多种细菌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不少地方还用米粉或面粉发酵后与艾蒿一起蒸馍馍吃,口感清甜、柔糯。 9、面扇子 端午吃面扇子流行于甘肃、宁夏一带。当地人把发面做成扇子形状,有多层,每层撒上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形状的花纹,再染上颜色,极为好看。 10、薄饼 闽南、温州部分地区,端午节还有吃薄饼的习俗。薄饼是用面粉调成糊状,在又大又平的铁锅上摊成形似圆月、薄如婵娟的半透明饼,卷上炒熟的豆芽、瘦肉丝、香菇等馅料,做成筒状食用,跟春卷做法相似。 11、绿豆糕 武汉、南京、芜湖、西安等地端午这一天必定会吃绿豆糕。“糕”与“高”同音,寓意飞黄腾达,与端午粽子一起吃又有“高中”的意思,对于准备参考的学子来说是一个美好的祝愿。 12、五黄 “端午须当吃五黄,枇杷石首得新尝。黄瓜好配黄梅子,更有雄黄烧酒香。”江浙一带端午节有吃“五黄”的习俗。江南传统中的端午五黄是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雄黄有毒,现用黄酒替代)。 13、五红 据说端午节吃五红可以驱五毒,整个夏天都能辟邪避暑。五红的内容各地并不一样,这些食物的共同特点就是煮熟后呈红色。五红一般至红苋菜、龙虾、红油鸭蛋、烤鸭、黄鳝。 其实,不管是五红还是五黄,主要都是为了祛暑辟邪。 14、五白 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水乡,端午的特色是吃五白,五白一般只茭白、白斩鸡、白豆腐、白切肉、白蒜头。

感谢你浏览了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