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馆里有个橙
馆里有个橙 邀请你回答

耳道发炎一般要多久才会好

时间:2025-09-15 23:4162 人浏览举报
相关标签: 健康养生

关于 “耳道发炎一般要多久才会好3 条回答

  • 票圈全痣咸
    票圈全痣咸
    2025-09-15 23:41

    问题一:耳道发炎,有点疼,怎么办 病情分析:你好朋友; 外耳道炎指外耳道灼热、疼痛、耳闻感,重者伴全身发热、不适感,耳周淋巴结肿大。检查可见外耳道弥漫性充血、肿胀,重者外耳道狭窄,皮肤溃烂。慢性外耳道炎外耳道不适和痒感,并有少量分泌物。治疗方案;控制感染、清洁局部、去除脓痂,促使干燥、急性期、可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服用止痛剂、外耳道肿胀渗液较甚者,可用5%―8%醋酸铝纱条敷塞外耳道。并定患者每隔3-4小时自行滴入上述药液,每天更换纱条,有收敛消炎作用,可促使干燥,或用2%―5% 硝酸银液涂布,或选用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应用。慢性者局部亦可应用抗生素(如多粘霉素、新霉素等)与激素类(如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合剂、霜剂、粉剂等换药、涂敷或吹入、积极治疗感染病灶如化脓性中耳炎、加强全身某些有关疾病的诊治如贫血、维生素缺乏症、内分泌紊乱、糖尿病等。意见建议: 问题二:外耳道炎怎么治疗好 据了解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外耳道炎疾病,这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患上了这种疾病一定要及时去治疗,不能耽误,否则对患者的影响是很大的,外耳道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会导致听力方面的问题,最后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也影响患者的人生。? 外耳道炎是一种很常见的耳朵疾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这种疾病。导致这种疾病发生的原因,很大可能是因为耳朵长期受到细菌或者是病毒感染所引发的一种疾病,通常患上了这种疾病,患者会出现,耳朵疼痛,耳朵不适,如果患上了这种疾病没有及时去治疗好的话,还会引发其他相关的并发症,这对患者的影响是很大的。 患外耳炎后,千万不要让水流入耳内;清除外耳道口及耳垂处的排出物;让分泌物流出来。不要试图清理外耳道内部,如有必要,可服食适量止痛药以减轻耳痛,以上症状出现后四十八小时之内要到医院看医生,病情较重或延续时间较长的病人,应请耳鼻喉专科医生治疗。 可以进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外耳道炎的效果非常好,其治疗原理是提高血液中氧气的含量,修复对氧气非常敏感的内耳器官,如耳蜗。内耳的毛细胞也是对氧气含量及血液极其敏感的,这种方法对治疗有很大的效果。 问题三:外耳道反复发炎怎么办 不清楚吗你是不是上一段没有好自己又不注意经常性的复发啊,如果是发炎的情况,最好是要注意不要食用辛辣 *** 的食物了,最好吃点清淡的东西,也不要太油腻,尤其是外耳道炎,也是皮肤的一部分,还有就是多吃点蔬菜水果,我说的也有可能不对,最好找专业的医生来推荐下具体的注意事项,灯塔医生app的耳鼻喉科医生你就可以咨询下的,还可以问问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治疗你的外耳道炎。 问题四:我外耳道感染了,怎么办,应该吃点什么药 外耳道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通常有外耳道红肿疼痛表现。 可以服用头孢拉定胶囊或罗红霉素片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问题五:外耳道炎怎么办?。。。。。。。。 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毛囊腺体感染,一般是上火或掏耳道损伤以及洗头耳道内进水没有及时清理等引起,可以口服螺旋霉素片,三 *** ,用棉签蘸碘伏进行局部的清洁,然后滴左氧氟沙星滴耳液 问题六:外耳道发炎怎么办前几天体检,医生说我两个 治疗,只要能治疗好没什么可怕的

  • 伊筱影
    伊筱影
    2025-09-15 23:41

    主治:中耳炎

    处方:虎耳草

    用法:鲜全草捣烂过滤取汁滴耳内,每日数次。别名 : 石荷叶、金线吊芙蓉、老虎耳、系系叶、天荷叶、金丝荷叶、丝棉吊梅、耳聋草、猪耳草、狮子草、金钱荷叶、金线莲、石丹药、佛耳草、丝丝草、蟹壳草、搽耳草、猫耳朵、耳朵草、红丝络、红线草、红线绳、水耳朵、月下红、金丝草、耳朵红、铜钱草、倒垂莲

    汉语拼音 : hu er cao

    英文名 : Saxifraga

    药材基原 : 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的全草。

    动植物形态 虎耳草 多年生小草本,冬不枯萎。根纤细;匍匐茎细长,紫红色,有时生出叶与不定根。叶基生,通常数片;叶柄长3-10cm;叶片肉质,圆形或肾形,直径4-6cm,有时较大,基部心形或平截,边缘有浅裂片和不规则细锯齿,上面绿色,常有白色斑纹,下面紫红色,两面被柔毛。花茎高达25cm,直立或稍倾斜,有分枝;圆锥状花序,轴与分枝、花梗被腺毛及绒毛;苞片披针形,被柔毛;萼片卵形,先端尖,向外伸展;花多数,花瓣5,白色或粉红色下方2瓣特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1.5cm,宽2-3mm,上方3瓣较小,卵形,基部有黄色斑点;雄蕊10,花丝棒状,比萼片长约1倍,花药紫红色;子房球形,花柱纤细,柱头细小。蒴果卵圆形,先端2深裂,呈喙状。花期5-8月,果期7-11月。

    资源分布 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等地。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400-4500m的林下、灌丛、草甸和阴湿岩石旁。

    药用植物栽培 1.气候土壤:喜阴凉潮湿,土壤要求肥沃、湿润,以密茂多湿的林下和阴凉潮湿的坎壁上较好。

    2.种植:用分株繁殖。四川地区在夏季选择须根发达、生长健壮的植株,高7-10cm,由匍匐枝长出的幼苗,拔起作为种苗。若是在林下栽培,要清除地面杂草和过密的灌木,按行、株距各约17cm开穴,浅栽地表,把须根压在土里。若是在阴湿的石坎或石壁上栽培,可把苗栽在石缝里,用湿润的腐殖质土把须根压紧,浇水。

    3.田间管理:经常除草,拔去过大的苔藓植物。

    采收和储藏 全年可采。但以花后采者为好。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全体被毛。单叶,基部丛生,叶柄长,密生长柔毛;叶片圆形至云肾形,肉质,宽4-9cm,边缘浅裂,疏生尖锐齿牙;下面紫赤色,无毛,密生小球形的细点。花白色,上面3瓣较小,卵形,有黄色斑点,下面2瓣较大,披针形,倒垂,形似虎耳。蒴果卵圆形。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 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较平直,有的壁孔明显,或具角质纹理;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8个。腺毛头部1-8个细胞;柄部有多列和单列两种,多列者长1300-5600μm,其上部单列向下逐渐增至7列;单列者1-4个细胞,长70-110μm。草酸钙簇晶直径25-56μm。

    中药化学成分 虎耳草叶中含岩白菜素(bergenin),槲皮甙(quercitrin),槲皮素(querctin),没食子酸(gall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和甲基延胡索酸(mesaconic acid)。茎含儿茶酚(catechol)。根含挥发油。此外从虎耳草中还分得熊果酚甙(arbutin),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槲皮素-5-O-葡萄糖甙(quercetin-5-O-β-D-glucoside),去甲岩白菜素(norbergenin),氨基酸,硝酸钾及氯化钾。其叶绿体中所含的酚酶能将顺式咖啡酸(cis-caffeic acid)氧化为相应的邻位醌,后者经自然氧化而生成马栗树皮素(esculetin)。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去杂质,切段备用。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1.强心作用 离体蛙心滴加虎耳草压榨的鲜汁滤液或1:1乙醇提取液0.01ml,均显示一定强心作用。提取液去钙后对心脏仍有兴奋作用,但较去钙前弱。本品强心作用转氯化钙发生慢,持续时间较长。

    2.利尿作用 麻醉犬及清醒兔静脉注射虎耳草乙醇提取液1ml/kg,呈现明显利尿作用。将提取液中所含甙类破坏后,仍有一定利尿作用。

    3.其他作用 虎耳草鲜汁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体外试验未发现抑菌作用。

    4.毒性 家兔35ml/kg鲜汁灌胃,24h后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第2日重复给予60ml/kg,观察3d,也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配青黛:疏风清热,凉血止血。配金银花:清热角毒。配鱼腥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配生地:清热凉血。

    药性 味苦;辛;寒;有小毒

    归经 肺;脾;大肠经

    功效 疏风;清热;凉血解毒

    功效分类 清热药;清热凉血药

    主治 风热咳嗽,肺痈,吐血,风火牙痛,风疹瘙痒,痈肿丹毒,痔疮肿痛,毒虫咬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捣汁滴,或煎水熏洗。

    用药禁忌 本品有毒、勿过量。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治中耳炎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荨麻疹方《四川中药志》;虎耳草煎汤《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1.《履巉岩本草》:治痔疾肿毒,用少些晒干入马子(便桶)内烧熏。

    2.《本草纲目》:治瘟疫,擂酒服。生用吐利人,熟用则止吐利。又治聤耳,捣汁滴之。

    3.《生草药性备要》:治耳内暴热毒,红肿流脓疼痛,捶汁滴入耳,或加冰片消散而愈。

    4.《植物名实图考》:喉闭无音,用以代茶。亦治吐血。

    5.《分类草药性》:清肺热,治咳嗽,疗风疹、丹毒。

    6.《现代实用中药》:涂疮痈,冻疮,及毒虫刺伤等。

    7.《江西民间草药》:治肺热咳嗽气逆,吐血,肺痈吐臭脓,百日咳,肝火,童子痨。

    8.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湿消肿,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治外伤出血,急慢性中耳炎。

    考证 出自《履巉岩本草》。 1.《本草纲目》:虎耳,生阴湿处,人亦栽于石山上。茎高五、六寸,有细毛。一茎一叶,如荷叶盖状,人呼为石荷叶,叶大如钱,状似初生小葵叶及虎之耳形。夏开小花,淡红色。 2.华中虎耳草Saxifraga fortunei Hook.F.近本种,但无匍匐茎,花瓣有齿;分布于四川和湖北。全草治中耳炎,捣汁滴入耳中。

    药物应用鉴别 虎耳草与菊花,均能疏风清热。但虎耳草清肺热力较强,用治肺热咳嗽为突出;而菊花平肝清肝之力较虎耳草为优,用治肝阳肝火、肝阴不足之眩晕目赤目翳之症较虎耳草为胜。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Herba Saxifragae Stonifera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Saxifraga stolonifera Curt.[S.sarmentosa L.]

    科属分类 虎耳草科

    出处 《中华本草 》

  • 北极池塘
    北极池塘
    2025-09-15 23:41

    患者年龄:47患者性别:女全部症状:外耳道红肿,疼痛,怎么办治疗方法:需要帮助: 外耳道发炎的原因 1、掏耳朵导致皮肤损伤和感染。2、游泳时污水进入耳内。3、洗发时,洗发液或水流入外耳道。4、患者为过敏性体质。正常的外耳道皮肤对细菌的侵袭有较强的抵御能力。只有在外耳道损伤、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液刺激、外耳道潮湿等情况下,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软化,局部抵抗力降低,细菌才得以乘虚而入,形成急性外耳道炎。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等。急性期的病人会感觉耳部有灼热感、奇痒难忍和轻微疼痛,咀嚼时疼痛加重。 耳显微技术 CZT-8F声频共振系统彻底治疗外耳道炎 医院采用耳显微技术配合CZT-8F声频共振系统治疗慢性中耳炎,因其良好的治疗效果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CZT--8F声频共振系统是国际首创电脑调制中频和电脑超声双功效同步物理治疗设备,获国家发明专利。一、(耳内窥镜检查)进口耳内窥镜精细检查耳部病变,其中保障手术安全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二、(治疗精确率高)利用耳显微技术,定位耳部深处、隐蔽处的病变,可有效降低治疗的难度风险,提高治疗精确率。三、(纯物理治疗安全高效)全电脑控制的超声波,及中低频生物电磁波所形成的立体叠加共振治疗作用机理,是集声、频、热、电、磁、微细按摩等自然物理因子同步叠加透入于病灶,形成声频共振、理化叠加的立体效应。结合药物透入、音乐疗法、穴位引导等多种治疗因子,可加快血液循环,消除炎症,改善听力,达到治愈中耳炎、外耳道炎的目的。 外耳道发炎预防: 首先应戒除挖耳的不良习惯。挖耳不但损伤皮肤引起感染,而且经常刺激皮肤还容易生长“外耳道乳头状瘤”,使耳道经常出血,甚至影响听力。要防止污水入耳。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堵塞外耳道。 怎样保护外耳道: 1、洗发和游泳前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堵塞外耳道。2、游泳或洗发后及时清除外耳道里的水。方法是站在原地,头偏向一侧,单腿用力跳几下,然后用棉花球轻轻拭干外耳道把水吸出。切忌用力在耳道内盲目乱挖,否则很容易引起耳道皮肤化脓性疖肿。3、忌食辛辣的食物及鱼、虾等。

感谢你浏览了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