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还是各种影视或其他渠道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国外很多老人无论是否有子女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自己到养老院去居住,而中国的老人无论是否有子女都宁愿住自己的小屋也不愿意到养老院。这种巨大的反差是为什么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
在国外的教育理念中,他们极度重视小孩的独立自理能力,并且子女满18岁,父母就完成了应尽的义务,孩子应该自己出去社会上打拼历练。而在中国的教育理念中,中国传统社会重孝道,重视对长辈的尊重,形成以血缘为纽带家长为核心的稳定家庭集体。可能这也是文化差异的不同导致的,纵观中西方文化的流传端头,中国是以农业手工业为主,而这需要人员的合作、先辈的经验,因此也就更为重视集体的力量,特别是以血缘关系连接在一起的集体。而外国人则是以商业为主,这更考验的是个人的智慧和胆魄。从影视文化中传递出来的信息也可以看出,东方更为崇尚团结就是力量,而西方更为看重个人英雄主义。
二、中西方对亲情的认知差异
中国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家庭伦理和孝道,让中国的父母总是对子女加以爱护,无论自己的子女多大。而子女对父母也有一定的依赖,孔子曾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因此这种亲情的认知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是双向的。并且在中国对亲情的认知意识中,老人没有子女才会住到养老院,而有子女却住养老院的老人一定是子女不孝顺。在外国这种亲情的认知就不这么强烈了,到了一定年龄子女就要自己外出打拼,靠自己,父母没有抚养的义务。而父母到了一定年龄就住自己的房子,或者养老院,子女也没有了赡养的义务。
三、中西方设备的差异
由于教育理念及文化的传承等,外国的养老院可以说是能见度高,密度更大,而且里面会有一系列的娱乐学习等。而中国的养老院可能就没有那么普遍,并且中国的养老院更倾向的是居住和交流,而与之对应的老年大学则倾向于娱乐学习。
综上所述就是为什么外国老人就倾向于住养老院而中国老人不愿意的理由了。但是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中国人的思想也发生了改变,不再是这种固有的思想,而是更为开放客观的新思想。无论是哪种选择,都是每个人的选择。
国外养老院和国内养老院的区别
一、国外CCRC养老社区模式
以美国太阳城为典型代表的CCRC模式是一种新型先进的养老社区模式,在CCRC模式下,共将老人分为三种类型:生活能够自理且有独立住所的自理型老人,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帮助的介助型老人和完全不能自理的介护型老人三种。根据老人不同的状况提供不同的服务类型,提供自理、介护、介助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社区内配备完善的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还有图书和影音阅览室。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可以使老人在社区中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家庭养老
以新加坡和日本为代表的家庭养老模式是一种法律要求孩子必须赡养父母或者长子继承家产的方式。这一模式是将“在家养老”和“子女养老”结合起来,老人必须由家人赡养,同时当地政府也会根据这一情况推出特定的政策对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的家庭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护理人员支持。中国“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也是在这一养老模式中产生的。时间银行
以瑞士为代表的时间银行养老模式指的是身体状况良好的自理型老人,去照顾无法自理的,需要帮助的老人。负责该养老模式的一些责任机构会将老人的服务时间统计出来,老人的服务时间将会被存入到其社保系统的个人账户,并且给老人颁发一张“时间银行卡”,当自己需要他人照顾时,可直接将卡取出使用。如果出现老人无法使用自己存储的“服务时间”的情况,“时间银行”便把义务服务的时间折合成一定的金钱或物质奖励,返还给老人。代际学习中心
美国西雅图有一个组织正在执行代际学习中心的计划,该计划指的是养老院和幼儿园合作,养老院每星期有固定的幼儿园开放日,开放日的时候幼儿园会组织孩子到养老院与老人们一起参加活动。这样一来既能让老人在和幼儿交流互动中感受到快乐和活力,同时也能让幼儿园的孩子们学习到很多课外知识。
二、国内养老模式
(一)居家养老
这种养老模式和前文提到的以新加坡和日本为代表的家庭养老类似,都指的是由儿女承担赡养照顾父母的义务,让老人在家里而不是养老机构中安享晚年。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老人对养老院或者护理院存在偏见和抗拒心理,他们不愿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希望能够与儿女一同生活,这样的老人大多会选择居家养老的方式。(二)居家式社区养老
这一养老模式巧妙的将家庭居住和社区上门化服务结合起来。老人既不用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到养老院居住,又可以在儿女无法照顾老人的时候得到社区人员的照顾和陪伴。这一模式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又让社会资源得到了充足的利用。
(三)以房养老
很多有房产但无子女的老人,会选择将自己的房产抵押出去,以等量的金额换取养老机构的服务,这种模式称为以房养老模式。可这种模式在2014年开始试点后,效果并不理想,很多老人认为,这种养老模式是一种“骗局”。在“养儿防老”这样传统的养老观念影响下,很多老人始终无法接受“以房养老”。
总结
国内外的养老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国内老人更偏爱能够在家和儿女共同居住的养老模式,而国外的养老模式多种多样,有一些更加人性化的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国外养老院名字
美国最大的疗养院A·霍利·帕特森老年疗养中心,全美国很多疗养院都面临年轻疗养员(65岁以下,没到美国退休年龄的人) 。
1、A·霍利·帕特森老年疗养中心曾经是老年人颐养天年的地方,但目前655名疗养员中,43%不足65岁。
2、在纽约州以及全国其他疗养院,疗养员的年龄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疗养院的疗养员只有20来岁,或者正值中年。这些人有的是无家可归者,有的是刑满释放者,还有一些是因诸如车祸等意外事故而失去生存能力者。
在纽约州所有疗养院里,%%。从整个美国来看,比例可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