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的养老、医疗问题的确是一个难题。除了国家给予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外,更多的还要依靠自己和子女的赡养。

父母没有养老金

一、传统农民靠庄稼生存

年逾60的农民,应该还算是传统的农民。因为缺少文化、与技能,他们基本是靠庄稼地里的收成,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种地,在八十年代,让农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并没有让他们靠种地富裕起来。同时加上一生以来为儿女劳碌,所有的积蓄都用在儿女成家立业上。就算年老,还有点体力,往往也会留守在家,照顾孙子女,好让自己的儿女在外面多赚点,维持家用。在他们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身上也没有一点钱,完全需要儿女的赡养与社会的扶助才能继续的生存下去。二、现代农民进城务工,缺乏劳动保障

随着改革开放与城市化进程,农民可以脱离庄稼地,进城务工。大多农民进城,缺少文化与技能,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繁重、临时性的工作。不仅工作不稳定,收入也不稳定。更重要的是,因为不懂得法律,不知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导致他们得不到一定的社会保障。政府规定的“五险一金”社会劳动保障,对他们来说,往往是空中楼阁,看得见,却得不着。也就是说,他们虽然被称为“工人”,但整个社会在前面加了个“农民”。这就决定了这些人的基本性质——他们本质上还农民,进行做工,只是临时性的。大多企业不会为农民工提供这些社会劳动保障。即使当地政府强调,甚至到企业检查,企业也会弄虚作假,使农民工得不到根本的劳动保障。

这部分的农民,或农民工,在他们年老的时候,依然要回到农村,没有退休金,或养老金,依然循环着老一辈的生活:靠子女赡养,才能生存。三、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负担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长达三十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不仅导致中国当前社会的老年化,也使得农村养老陷入更为严峻的局面。

这些独生子女,如今都已成年,甚至成家。他们所面对的生活压力极大:买(建)房,抚养子女,自己的医疗与养老,如果再让他们承担用经济赡养老人的义务,恐怕,他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农村的独生子女的婚姻家庭,每一对夫妻,至少要面对两对老人的养老问题。这与过去多子女共同养老相比,今天的独生子女赡养老人,其压力就是过去人赡养老人的几倍。

今天独生子女赡养老人,是今天独生子女婚姻家庭往往难以承受的重担。四、国家相关政策

农村养老,是一件非常现实,又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政府也为此出台了一些政策,或许可以缓解农村养老的问题。

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对中国社会退休、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它至少让城乡无固定工作者,可以通过参加城乡居民保险,在年满60岁的时候,获得一定的养老金。

如果已经年满60岁,没有参加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府也会每月支付一定数额的养老金。虽然数量很少,但有总比没有好。

2.老年补贴

无论城乡居民,年老达到一定年龄后,可以向村委或社区申请老年补贴。虽然,这些补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总好过没有。

3.农村独生子女,或计划内的双女户,年满60岁,或获得政府养老补助

这是国家对农村独生子女,或计划内的双女户,所做出的一种政府养老补助。也就是说,独生子女、或计划内的两个女孩的父母,年满60岁的时候,每人、每年可以获得600—700元不等的政府养老补助(不同地区,标准可能不一样)。虽然也不多,但也能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4.申请低保

如果子女非常困难,无法在经济上赡养父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政府申请最低生活保障。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养老解决途径。

不同的地区,申请低保的条件不同,甚至城乡也有区别。但只要符合申请条件,多向政府反映、诉求,是可以解决生活的问题。

以上是当前可以解决农村养老的一些途径。但无论怎么看,子女在经济上的赡养,依然是主要解决的途径。上面所提的,只作为辅助养老,可以大大减轻子女经济上赡养父母的重担或压力。随着农民进一步离开土地,进城务工,再加上新生一代农民在文化、技能上提高,以及对法律意识的提升,懂得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农村养老,问题或许会慢慢缓解。

父母没有养老金怎么办

第一:缴纳社保。如果父母都没有养老保险,可以购买社保,社保它的保障效率是终身的,而且每一年都可以提高这个养老金的待遇,也是有一定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从现在开始建立这个基本养老保险账户,那么累计交费15年到达退休年龄的时候,就可以正常到领取退休金的待遇了。第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因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可以在60岁之前,一次性补交完成15年的费用的,可以一次性补缴15年的费用,直接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而且根据个人的经济能力,选择200元到2000元不等的一个金额,那么可以获得将近100~300元的养老金,当然交纳的费用越多,实际上最终获得的养老金待遇也就越高,不过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是在60岁的时候才能够享受这个养老金的待遇

父母没有养老金怎么补救

没有退休金老了可以参加一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依靠子女等。

1、参加一份城乡居民医疗保没有养老金的老人,首先我们要去参加一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因为本身城乡居民医保,它没有年龄的限制。随时都可以正常参保,而且我国目前城乡居民医保,包括职工医保的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所以我们应该首先去参加一份居民医保,来保证我们将来看病就医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医保的待遇。2、补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其次应该考虑,个人是否能够补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现在很多地区,如果说在60周岁以前,你想补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完全是可行的。我们可以一次性补交完成15年的费用,然后60岁之后就能够每月领取居民养老金的待遇。居民养老金待遇的高低,取决于我们补交费用水平的高低。但如果说自己一次性交不了这么多钱,那么也没有关系,我们有多少钱就出多少钱。因为本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它的缴费档次是有很多的,这完全是可以根据个人的经济条件,来选择适合于我们的缴费档次。

只不过你交的费用水平越高,将来所能够享受到养老金的待遇也会更高一些。那么这是我们能够补救没有养老金的一种措施。

3、依靠子女而对于60周岁以上的人群,他可能就没有办法再去补交这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了。或者说60周岁以上的人群,比如说已经70多岁了,甚至更大的年龄,也就没有必要再去参加养老保险了。他们的养老问题要么是依靠自己的老伴来实现养老,虽然自己可能没有养老金,但是老伴有一份养老金也是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再或者说像有些老人,可能就依靠子女来进行养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