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说起来有点气,但更让人觉得“该”——10月21日,日本放送协会(NHK)的新闻伦理监察报告,把三个月前那场“中国人吃乌鸦”的造谣闹剧,重新拎到了台面上。只不过这次不是网友骂,是日本自家的“新闻裁判”,直接给造谣的日媒“定了罪”。

造谣“中国人吃乌鸦”日媒被处理

今年3月,日本深夜综艺《月曜夜未央》做“东京春天的建议”街头采访,碰到个从广州来的中国姑娘。姑娘本来在聊“东京的乌鸦怎么这么多,我在中国很少见”,顺口提了句“中国人会吃鸽子”——结果节目组把这两句话“粘”到一块,剪出来的版本变成:“在中国街头几乎见不到乌鸦,因为都被人吃掉了。”

造谣“中国人吃乌鸦”日媒被处理

更气人的是主持人的反应:两位以“毒舌犀利”著称的嘉宾,看完这段“拼接素材”,当场笑出了声,语气里那股子“你们中国人真奇怪”的轻蔑,隔着翻译都能感觉到。节目一播,瞬间炸了——不是炸在“吃乌鸦”的荒谬,是炸在“把人当”的恶意。

造谣“中国人吃乌鸦”日媒被处理

姑娘很快发现自己被“篡改”了。她找到节目组抗议:“我根本没说过‘吃乌鸦’,你们这是造谣!”可更让她害怕的是,节目播出后,已经有网友开始扒她的外貌、口音,说些“装无辜”“博眼球”的难听话。一个好好的街头采访,变成了“网暴预警”。

造谣“中国人吃乌鸦”日媒被处理

直到3月27日,日本电视台才在发了中日双语道歉,承认“恶意剪辑完全歪曲了受访者本意”,说这是“电视媒体不可饶恕的错误”。但道歉归道歉,这事的“后遗症”还没消——姑娘的生活被打扰,网友的愤怒也没平。

造谣“中国人吃乌鸦”日媒被处理

没想到三个月后,日本放送协会的报告给了个“官方结论”:这档节目“违反新闻伦理”,要求电视台“彻底整改”,杜绝“利用剪辑伤害采访对象”的行为。简单说就是:你造的谣,自家监管都看不下去了。

造谣“中国人吃乌鸦”日媒被处理

作为曾经干过编导的人,我太清楚“剪辑”是把双刃剑——剪对了是“提炼重点”,剪错了就是“编造事实”。可这档日媒倒好,把“新闻采访”当成了“编剧写剧本”,把一个普通姑娘的真心话,剪成了“抹黑中国”的工具。更过分的是,他们明明知道“吃乌鸦”是扯淡,却偏要靠这种“刻板印象”博流量。

造谣“中国人吃乌鸦”日媒被处理

现在造谣的人终于被自家“打了板子”。姑娘的委屈,网友的愤怒,总算换来了一个“说法”。但更该想的是:新闻的底线从来不是“博眼球”,而是“说真话”——不管在哪国,不管什么媒体,碰了这条线,早晚要栽跟头。

造谣“中国人吃乌鸦”日媒被处理

毕竟,谎言裹着“综艺效果”的糖衣,也藏不住里面的脏东西。这次是日本监管出手,下次呢?所有想靠造谣博关注的人,都该好好记着:你递出去的“刀子”,早晚会扎回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