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亚健康西药束手无策,中药的优势却凸显出来,那么中药究竟是如何调理亚健康的呢? 1 平衡观与亚健康中医理论认为健康人应是平衡协调的有机体,《素问·生气通天论》有文:“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里的“平”与“秘”均指平衡,以阴阳为纲指出平衡是“精神治”即身心健康的根本。《素问·调经论》也对平人进行定义:“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正常机体在一定限度内通过自我调节,维持人体阴阳气血、升降出入的相对平衡。出现一定限度内的偏失,未成显著疾病的状态即为亚健康。 2 平衡观在亚健康调治中的作用中医理论中“阴阳平衡即健康”的理念,为亚健康状态的调治指明了方向。临证做到“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理应收到较好效果。2.1 指导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人体以阴阳为代表的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充盈和功能协调是最佳状态,一言以蔽之:“阴平阳秘”,即完全健康。一旦阴阳之间这种平衡状态出现偏离,可以概括为阴虚、阳虚、气虚、痰湿等诸证,人体就会出现各种趋向病理的亚健康状态。病理体质的证型成为中医论治亚健康的依据。调治从整体的平衡观出发,使阴阳平衡,脏腑气血失调恢复正常。2.2 指导药物干预 利用药物“温、热、寒、凉”之气,“升、降、沉、浮”之性,可单味,也可复方,逆其病势,“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期平衡。如症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精神萎靡之气虚证,可补气以调虚。对于声高气急,烦躁易怒,舌红苔黄燥的郁热证,可泻实以调情志。2.3 指导保健品的选择及饮食调节 市售保健品标注功能繁多,都声明无毒副作用,但其性能多有寒热之异,偏补者居多,偏泻者亦不乏。黄氏认为中老年亚健康的发生与乱用保健补品相关。因此在使用时,要全面了解它的功效特点,根据体质的寒热虚实选用。饮食要营养全面合理,既要重视五味对人体的促进作用,又要防止五味太过而损伤五脏。《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所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当是对合理饮食的极好指导。2.4 指导养生 中医几千年的养生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多种方法:运动、气功、导引吐纳、情胜疗法等。平衡观要求大家在方法选择上注意劳逸结合,平衡适度。例如喜可让人情志愉悦,血脉通利,但过喜则“气缓”。适量运动可促进血行,疏通经络,改善体质,增强机能,但过劳则伤津耗气。总之要“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以适合个体为度,以“阴阳平和”为法。

亚健康体质的中医养生调理

亚健康体质的中医养生调理有哪些

我国约70%的人属于亚 健康 ,他们正在走向“疾病”,这15个简便易行的 养生 动作,帮助大家预防亚 健康 !01 叩齿咽津 口轻闭,上下牙齿稍用力连续咬合100~1000次,再鼓起两腮做漱口状,将口中津液咽下。这个动作可起到 固齿、助消化、补肾、调养五脏 等作用。 02 拉耳垂 将两手手掌相互摩擦发热后,轻轻揉搓耳廓2~3分钟,然后将拇指和食指弯曲,由上而下揉搓耳廓,至耳垂时向下有节奏地反复牵拉30~50次。这能增强听力, 防治神经衰弱、头痛 等。 03 揉眼周 用手指柔软的指腹部位揉按眼睛、眼眶四周,先顺时针揉按50~100次,再逆时针揉按50~100次,然后微屈食指关节,轻刮眼眶10~20次。 该动作可促进眼周血液循环,起到 明目、醒脑 作用。 04 揉鼻 将两手食指指尖置于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旁1cm,于鼻唇沟中间),旋转 按揉50~100次 。 这个动作有助于缓解鼻塞,宣通鼻窍,减轻牙痛。 05 摩面 两手手掌互相摩擦至发热,以手掌摩擦面部。将两手手掌竖着、并排贴在额头中部,向前、向下平抹面部至下巴,再从侧面向上平抹至额头,如此平抹20~40次,再反方向做20~40次。 摩面能使面部皮肤柔软润滑,增强抵御风寒的能力, 防治面部神经麻痹、牙龈炎,降压醒脑。 06 梳发 微微展开五指,以中指为中心,从头额头部位向后梳至后脑勺的位置,或用梳子代替,连续30~50次。 梳发可增强记忆力,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脑细胞血氧供应。 07 颈部运动 第一步: 左右转头。两手叉腰,头以颈为轴向左转80度~85度,回到中位,同样再以颈部为轴向右转,再回到中位。 第二步: 低头仰头。两手叉腰,头摆正,头向前倾45度,然后回中位,再向后仰45度,回中位。 第三步: 左右摆头。头摆正,两手叉腰,头向左摆45°C,再回中位,再向右摆45度,再回中位。整套动作有助于 消除颈椎、肩部疲劳 ,改善颈肩部血液循环,保持头脑清醒。 08 腰部运动 第一步: 伸懒腰。双手握拳向上举,挺胸深吸一口气,手伸直举到头上后停顿5秒,然后两手从身体两侧缓缓放下,与此同时慢慢呼气。 第二步: 弯腰运动。轻轻弯腰至90度,两手臂模仿大鹏飞翔一样伸展开,将头往上抬,越高越好。 第三步,腰部按摩。两手手掌放在腰部,上下按摩300次。可增加颈腰椎部肌肉的韧性,改善腰椎部血液循环。 09 按摩肚脐 双手叠加一起放在小腹部,以肚脐为圆心,先顺时针旋转,后逆时针旋转300次。对 慢性便秘、消化不良 等都有不错的效果。 10 提肛运动 有意识地规律性收缩、放松肛门括约肌,连续500次。有助于 调节气血 ,预防亚 健康 疾病。 11 鸣天鼓 两手心掩耳,然后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所以古人称作“鸣天鼓”。 坚持每天睡前重复做60次,可以 防治眩晕、耳鸣、耳聋、内耳疾病 等。 12 运动膏肓 中医典籍中有“运动膏肓穴,去除一身之疾”的说法。中医认为,病入膏肓,人便无药可救了。 膏肓穴是人体膀胱经上的一个大穴,它位于两肩的肩胛缝里,第四胸椎棘突的下方,距离脊柱四指宽度的外侧。 13 左右开弓 展肩扩胸,可刺激督脉和背部俞穴、手三阴、三阳经等,调节手太阴肺经等经脉之气;矫正驼背肩内收姿势,很好地 预防肩、颈疾病 。 14 擦内肾 用双手掌心摩擦肾脏所在的位置,把两肾擦热,每天擦肾300下,有助于补肾气,对肾虚效果显著。 15 擦涌泉 晚上洗脚时候在涌泉穴位置擦80下,可以 益精壮阳,助睡眠 。 3款家用 养生 神器 1梳子 梳脖颈,防感冒。 低头时,颈后最高隆起骨骼的下方凹陷处,梳理此处可以祛风散寒、清热解毒,缓解初期感冒。一般每次5分钟,以颈后部感觉发热为宜。 梳双乳,散瘀血。 在乳房处涂少许乳液,然后将梳子与胸部保持45度角,从乳房根部缓缓梳向乳头,每次5分钟即可;有 活血化瘀、清热散结 的功效。 梳腹部,调肠胃。 腹腔内柔软脏器比较多,建议用梳子背绕肚脐顺时针转圈梳,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排泄。 2擀面杖 敲腘窝,强健腰背。 正坐在椅子上,膝盖稍弯曲,用擀面杖从后侧横向轻轻敲击膝盖窝,每次敲10分钟左右。 滚涌泉,延寿命。 将它放在地板上,双脚稍用力踩在上面前后滚动,模仿老药工碾药的动作。 3勺子 点眼周,可明目。 劳累时可用勺柄逐一点揉眼周的睛明穴(内眼角)、攒竹穴(眉头)、鱼腰穴(眉毛中间)、太阳穴(外眼角)、四白穴(眼下),每个穴位1~2分钟,有舒缓疲劳、明目之效。 刮后背,可泻火。 上火的人可先在背部涂少许刮痧油后用勺体轻轻刮后背肌肉丰厚处,疏通督脉和膀胱经,起到 行气活血、祛火 的功效。

洪昭光谈中年健康养生

《洪昭光谈中年健康养生》(洪昭光)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z6NGgf5E8uMp2oPzcD_6Q提取码:max0

书名:洪昭光谈中年健康养生

作者:洪昭光

出版社:中国妇女

出版年份:2007-1

页数:235

内容简介:《洪昭光谈中年健康养生》专为中年人量身制订了健康养生新方案。作者为全国心血管防治科研领导小组副组长、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他的健康新观念科普书籍总发行量超过300万册,手抄本数千万册。该书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中国版协妇女读物工作委员会联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