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泡脚的功效 热水泡脚就是足浴,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用热水泡泡脚,既解乏,又利于睡眠。在水中加点中药,还可以起到其他作用。热水泡脚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最终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用合适的中药泡脚对脚气也有一定的作用。 热水泡脚,如同用艾条“温灸”脚上的穴位,而在泡脚盆里加入鹅卵石,高低不平的石头表面可以刺激脚底的穴位(涌泉、然谷、太溪等)或脚底反应区,起到类似足底按摩和针刺穴位的作用,从而提高足浴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泡脚盆里加入鹅卵石,可起到“针”与“灸”双效合一的作用,比起单纯用热水泡脚效果要好很多。泡脚用的鹅卵石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选择圆滑、大小相近的为佳。建材装饰市场上都能买到。 泡脚用的水应该保持在45℃左右,水深至少要超过踝关节,脚在卵石上均衡地踩踏,浸泡20~30分钟左右为宜。有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患者,以及老年人,用热水泡脚时,要特别注意水温和时间的控制,若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心慌等情况,应暂时停止泡脚,马上躺在床上休息。 脚部皮肤感觉下降的.人,使用鹅卵石揉搓双脚时要注意力度和水温,以免擦破或烫伤皮肤。脚部有损伤(包括关节胀痛、拉伤、扭伤等)、炎症还未痊愈的人,不宜进行鹅卵石热水泡脚。 二、泡脚的坏处 近几天气温下降,深夜回家用热水泡脚是件很惬意的事情。武汉一市民在泡脚时突发脑血管动脉瘤破裂,经抢救无效后离世。专家提醒,有脑血管基础性疾病的市民,近期应注意防寒保暖,少用过热的水洗澡、泡脚。冬季天气寒冷,最适合泡脚养生,不过泡脚也是有讲究的,热水泡脚的坏处和注意事项是不容忽视。下面就跟我一起来看看热水泡脚的坏处及注意事项。热水泡脚的坏处如下: 1、影响血液流量,热水泡脚时,由于环境温度的升高,腿部和脚部的末梢血管扩张,足部的皮肤血流量就会增加。 2、不能医治疾病,热水泡脚所造成的短时间内局部循环几乎不会对体循环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也不会像泡澡或淋浴那样影响核心体温,因此对于健康人来说,泡脚可能并不会造成太大的身体改变,所以指望通过泡脚来治疗各种疾病也就没什么效果。 3、睡眠效果一般,对于健康人群,较低温度、短时间足浴可以辅助睡眠,但对老年人和睡眠本身就差的人效果不大。高温长时间足浴,还会同时提高远端和核心体温,反而不利于睡眠。 4、儿童会得扁平足,足弓是从儿童期开始形成的,如果经常性用热水给儿童泡脚,会给足部的神经、血管的功能带来一些影响,尤其是频繁的泡脚或烫脚更会导致孩子足底的韧带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长此以往,会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风险。 5、不是人人都适合,对于有基础血管疾病的人,比如糖尿病患者、静脉曲张或血栓患者和足癣等皮肤病患者来说,泡脚还是有一定健康风险的,泡脚时间较长、温度过高,会由于局部血管扩张,造成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不是人人都适合泡脚。 6、足癣会细菌感染,足癣等皮肤病患者用热水泡脚之后,患处不仅更痒,还可能出现水泡等,还可能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 7、糖尿病无法活血,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损坏的是足部血管的内皮,血管再也无法因温度高低而舒张、收缩了,所以热水泡脚并不能帮助糖尿病足患者达到“活血”的目的。 8、静脉曲张更严重,对于静脉曲张患者,温度的升高会增加局部血流量,从而加重静脉回流负担。 三、热水泡脚的注意事项 1、水温不要过高,生活中,有些人习惯用很热的水把脚泡得通红,并以为水温越高效果越好。泡脚水不能太热,以40℃左右为宜。如果水温太高,双脚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人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2、时间不宜太长,每次泡脚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因为泡脚时人体血液循环和心率会加快,时间太长会增加心脏负担。由于血液会涌向下肢,有人会因脑部供血不足,感到头晕,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老年人更是要格外注意。 3、一定用手试温,泡脚时,不能确定水的温度时,建议用手试而不要用脚试,因为手比脚对温度更敏感。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洗脚时用温度计测定温度,以避免烫伤。 4、配合按摩足底,睡前用热水泡脚特别适合寒证,如平素怕冷、手足凉,伴有慢性腹泄、痛经、冠心病、小便困难等病症。泡脚后,还可以配合按摩足底相关的反射区,如慢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按摩前列腺、尿道的反射区等。 5、热性病患者不宜,对于热性病患者则不宜泡脚,如高热、出血、口热舌干等。有些人对温度不敏感,或患有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等,特别要注意水温,因为这类患者容易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知迟纯,就容易被烫伤。 6、老年人防止晕厥,由于更多的血液会涌向下肢,体质虚弱者容易因脑部供血不足而感到头晕,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昏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应格外注意,如果有胸闷、头晕的感觉,应暂时停止泡脚,马上躺在床上休息。 7、饭后半小时不宜,吃完饭后,人体内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最好吃完饭后1小时再泡脚。 8、中药泡脚用木盆,中药泡脚用木盆或搪瓷盆。许多患有足跟痛、失眠、痛经、高血压病的患者,常用中药泡脚来辅助治疗,但不要用铜盆、不绣钢盆等金属盆,因为此类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生成鞣酸铁等有害物质,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以上就是热水泡脚的注意事项大全,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四、泡脚能养生吗 (1)全息原理: 生物全息理论指出:在人体的双足都客观存在着与人体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区域,即反射区。通过刺激这些反射区就能调节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自我保健的目的。双足有62个基本反射区,像人体的一个缩影,它时时刻刻关注着人体各部的健康情况。经常性地通过中草药足浴来刺激反射区,能提高药物的吸收,加快药物的输布,在反射区刺激感应和药物的双重作用下,促使全身血液的通畅、调节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脏腑器官的病理变化,提高肌体的免疫力。 (2)经络原理: 早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记载: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所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既足部是三条阴经的起点,三条阳经的终点,足部六条经脉的井、荥、俞、原等穴位均位于足部。在这些经脉上双足部共有66个穴位,这些穴位对各种刺激都非常敏感,穴位又与全身各脏腑器官密切相连,通过中草药足浴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温煦脏腑的作用,从而达到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的效果。 (3)循环原理: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下肢体由于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不是很好,而内脏器的血液循环多是细小的血管,因此血液的回流就更不好。采用中草药足浴时,一方面由于温热效应、药物作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使下肢及内脏中的血液也加入到体循环中来,使人体中毒素及废物通过新陈代谢的作用排出体外。另一方面足部的毛细血管及末梢神经都非常丰富,通过刺激这些穴位扩张足部血管,加快血液循环,增强神经敏感程度促使药物离子的进入,使药性能快速地通过经络传导有效的输布全身,再结合足部反射区的刺激效应,共同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起到治疗和保健的作用。

中医养生泡脚知识

中医养生泡脚知识讲解

生姜的毒副作用很小且能够有效的刺激脚部的毛细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与代谢的同时还能够活血化瘀,特别是长期有手脚冰凉症状的朋友可以用生姜熬的水来泡脚,有驱寒的功效。足与五脏六腑中肾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泡脚也就可以起到调理五脏的作用。尤其在冬天天寒地冻之时,泡脚最为合宜,可补肾益气,令血液循环更加舒畅,调节五脏六腑机能。古人有云:树枯根先竭,人力脚先衰。诸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亦有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除湿祛暑;秋天泡脚,肺腑润育;冬天泡脚。藏精温肾之说。泡脚桶选择木桶,高度在20厘米以上。在时间上选择晚9点,或者晚饭一个小时后。刚吃完饭和临睡前都不适合泡脚。泡脚温度40度合适。水面在脚踝以上,膝盖以下。泡30分钟,微微出汗即可。泡完后喝点温水。我一般都是用生姜或艾草、陈皮煮水泡脚,有时没这些东西,就在温开水里搁点食盐泡脚,水温以40度左右为宜。以上这些都有驱寒生暖之效。足浴还可辅助治疗一些小孩疾患,如感冒、夏季热、喘咳、流涎、腹泻等。但切莫盲目地为儿童“足浴”。因经常用热水给小孩泡脚,足底的韧带遇热会变得松弛,不利足弓发育形成和维持,甚至发展成扁平足。一生姜片,艾草,荷花,枸杞,食盐,白醋,不是放在一起,而是每天泡一种,放在一起的话,太浪费了,比如说我今天用姜片,明天用艾草!第二,找几百颗有手指大小的鹅卵石。驱寒祛湿。每天晚上泡20-30分钟左右,温度40多到50左右,稍微高一点,水冷了又加热水,这样可以得到彻底的放松和充分的调节,达到最好的养肾效果,晚上睡觉也睡的香。

中医养生泡脚知识大全

泡脚 可以促进人体脚部 血液 循环,达到改善脚部经络,促进人体 健康 的目的,随着人们 养生 意思的加强,很多人会放一些药材泡脚,那么一些泡脚的药方还有哪些呢?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 中药 泡脚的药方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药泡脚的药方 1、风寒 感冒 配方药材:荆芥、防风、苏叶、葱白、生姜。2、风热感冒配方药材:白菊花、板蓝根。3、高 血压 配方药材:冬桑叶、茺蔚子、桑枝。4、失眠配方药材:吴茱萸、米醋(白醋)。5、足跟痛配方药材:五加皮、川芎、红花、威灵仙。6、温肾 壮阳 配方药材:阳起石、菟丝子、小茴香、肉桂、熟地、蛇床子、茨实。7、活血祛瘀配方药材:丹参、赤芍、泽兰、王不留行、当归、大黄、牛膝、川芎。8、祛风除湿配方药材:老姜、肉桂、牛膝、秦艽、泽兰、桑枝、独活、赤芍、徐长卿、防己。9、消除疲劳配方药材:党参、北芪、茯苓、白术、川芎、陈皮、石菖蒲。10、袪 脚气 配方药材:苦参、黄柏、大黄、蛇床子、紫草、赤芍、地肤子、石菖蒲、蒲公英。11、中老年腰腿痛配方药材:防风、金毛狗脊、丹参、黄芪、当归。12、 妇科 养血 滋阴 配方药材:丹参、炒酸枣仁、炒麦芽、炒谷芽、熟地黄、全当归、山茱蓃、远志、五味子、附子、白芍、枸杞子、菟丝子。13、疏肝理气配方药材:当归、陈皮、青皮、砂仁、红曲、丁香、麦芽、枳壳、栀子、厚朴、藿香、木香。14、缓解压力配方药材:桂皮、刺五加、甘草、人参叶、川芎、何首乌、益智仁、菟丝子。15、慢性支 气管炎 配方药材:枇杷叶、桑白皮、浙贝母、陈皮、半夏、鱼腥草、桔梗、苏子。16、慢性胃病配方药材:藿香、佩兰、鸡蛋壳、当归、陈皮、红曲、砂仁、丁香。17、 糖尿病 配方药材:桂枝,生附片,丹参,忍冬藤,生黄芪,乳香,没药。18、 肥胖症 配方药材:黄精,干姜,肉桂,冬瓜皮,普乌,槐角。19、 风湿 性 关节炎 配方药材:苦参,苍术,川椒,黄柏,防风,荆芥,甘草,当归,牡丹皮。20、更年期综合症配方药材:黄连,枣仁,麦冬,白芍,白薇,丹参,龙骨。中药泡脚的好处 1.强身 健体 ,延年益寿。2.防治 神经 衰弱和失眠。每晚中药泡脚可以加强神经系统锻炼,促进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改善睡眠效果。3.防治高血压。中药泡脚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及 内分泌 系统,气血畅通了,血压就平稳了。4.防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通络活血,祛寒消炎,对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理疗效果。5.防治腿脚麻木。通过中药泡脚,可以激活腿神经末梢,使神经系统上下贯通,消除腿脚麻木。6.防治糖尿病。中药泡脚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胰岛细胞陕复功能,达到控制 血糖 目的。7.防治感冒祛寒暖身。中药泡脚可激活足底 穴位 ,将 营养 物质及新鲜氧气送往 大脑 和全身,从而使全身感到舒适。8. 美容 减肥 。中药泡脚促进肾上腺分泌激素,增强皮肤新陈代谢和分解体内脂肪,使皮肤白皙身材苗条。9.防治 脑溢血 和 脑血栓 。天天中药泡脚,天天保持血液畅通,不再担心患脑溢血和脑血栓了。10.消除疲劳,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泡脚加速血液循环,舒筋活血,能很快地消除一天的疲劳,除掉脚下的异味和尘土,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泡脚的禁忌 1、太饱太饿时都不宜泡脚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 头晕 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2、严重 心脏病 、低血压病人当心晕厥用热水泡脚或泡温泉后,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这将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群来说,就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危险。3、糖尿病患者千万留意水温糖尿病患者应特别留意水温的高低,因为这类患者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觉不到,容易被 烫伤 ,从而引发严重的后果。4、脚气患者要小心感染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疱时,就不宜用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足部有炎症、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宜泡脚。5、老年人泡脚不宜过久老年人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即可,泡得太久,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猜你感 兴趣 :1. 中药养生泡脚配方大全 2. 活血化瘀的外敷中药方 3. 红花泡脚的功效与作用红花如何进行泡脚 4. 冬季女人养生泡脚中药方 5. 脚气的中医偏方和食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