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潜伏期通常3-4天,一般症状较轻的常可自愈。但有些症状较重的多为突然发病,约半上数患者出现低热。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2天既出现,1-2天后出齐,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既有部分皮疹形成水疱,,主要见于手指或脚指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疱疹成卵圆形,内含浆液一般不破溃继发感染少见,可于2-4天后吸收干燥,成深褐色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 在口腔两颊粘膜与唇内舌边软腭也散在有红斑与疱疹,口腔疱疹易破溃出现溃疡,患儿吃东西疼痛,并拒绝进食,流口水等。 手口足病症状: 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专家提醒,预防小儿手足口病,必须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整洁卫生;饭前便后让孩子洗手;夏天不要让孩子喝生水、猛吃冷饮,生吃瓜果要洗净;食品要高温消毒,不吃易变质的食品;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要及时消毒,预防病从口入。少让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传染的机会。

手足口病特征 手足口病特征性表现

手足口病特征表现

大人得手足口病症状 大人得手足口病症状,生活中,我们了解手足口病,是通过小孩子认识的,因为手足口袋多发于小孩子身上。其实手足口病,大人一样也会患上。因为手足口病的病菌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如果大人的抵抗力差,就会患上手足口病。大人得手足口病症状是什么样?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大人得手足口病症状1 其实,大人得手足口病的症状同儿童是一样的,以手底、脚底、口腔内疱疹为主要特征,可有或没有发热。 1、一般症状表现 (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2)除了手足口外,也可以在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尔看到在躯干和四肢出现疱疹,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3)个别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4)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1)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2)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 (3)循环系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 大人得手足口病症状2 手足口病症状和治疗: 症状: 1、患儿感染肠道病毒后,大多以发热起病,体温升高。口腔粘膜出现分散状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 2、轻症患者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反应。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 3、患者在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现,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4、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重症患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运动障碍;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咳嗽。 治疗方法: 1、轻症者可给与抗病毒、抗感染、全身支持治疗;重症患者还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及胸片。 2、药物治疗,常用的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中药等,它们作为高效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具有明显缩短发热及皮损愈合时间,减轻口腔疱疹疼痛作用。 3、抗感染治疗,局部可用漱口药物含漱、涂抹。 4、锻炼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可以抵抗病毒感染和防止病毒性疾病的复发。 5、重症患者需要住院进行治疗。 通过以上介绍,对手足口病症状和治疗也是有着很好的认识,因此在对这样疾病治疗的时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法进行,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对这类疾病治疗的时候,也是不能盲目,先对患者检查身体是很关键的。

手足口病特征性表现

手足口病的表现症状其实是非常复杂的,而且有很多种表现,主要是根据病情的轻重来判断的,像早期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会出现身体发热同时伴有咳嗽,流鼻涕,食欲下降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身体的手足部位会出现红色疹子,最典型也是最重点的特征就是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斑的丘疹,皮疹周围会出现炎性的红晕,但是这种疹子消退之后并不会留下任何疤痕。但是也会有一些比较严重的患者会表现出神经系统受损,有些会出现嗜睡,夜里容易惊醒,肢体抖动等问题,还有些会出现手脚发凉,出冷汗,呼吸急促等情况。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

手足口病一般发生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是因为肠道疾病所引发的传染病会出现发热以及手足,还有口腔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的情况,主要传染源是一些患者,可能携带了病毒,通过空气还有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还有些是因为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其中有些分泌物也会通过空气进行飞沫传播。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想要预防手足口病,一定要做好日常的清洁,尤其对于一些比较小的孩子,他们的抵抗力是非常弱的,所以一定要对日常接触的东西要做好充分的清洗,保持家庭环境卫生的干净,同时要做好通风和消毒,如果在一些流感病毒流行的季节也避免去一些人多的地方,因为空气是非常污浊的,是非常有可能感染上病毒的,也要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饭前便后一定要勤洗手,同时也要避免去接触一些其他患病的孩子,日常也要对孩子做好检查,如果有发现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最后手足口病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但大多数患上手足口病之后都会自愈的,也并不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影响,只要做好日常护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