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锻炼的最佳时间一般来说要考虑人体健康状况和空气质量两方面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空气污染每天有两个高峰期,日出前以及傍晚。由于每个人生活、工作的环境空气质量不同,因此在户外锻炼时还要注意大气污染指数的变化。研究表明,人体一昼夜间机体能力状态是变化的。
每天早7:00-12:00,14:00-18:00是肌肉速度、耐力和爆发力处于相对最佳状态,若在此时间里进行运动,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3:00-6:00,12:00-14:00则处于相对最低状态,若在此时间里进行体育运动,且“负荷量”过大,可能较大概率会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
一些虚假的健身误区经常在耳边想起,有时你不仅需要检查自己的直觉,也要看科学事实。今天我们就来揭开一些最大的户外锻炼误区,你需要停止相信的这四件事情,否则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身体。
误区一:拉伸防止受伤
误区二::在柔软的地面上跑起来更好
误区三:在炎热的天气会燃烧更多的卡路里
误区四:水足够让你保持水分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雾霾天,最好在室内做运动
最佳户外运动时间是几点
下午3点至5点。
心脏跳动和血压的调节在下午5:00到6:00之间最平衡,而身体嗅觉、触觉、视觉等也在下午5:00到7:00之间最敏感。综合来看傍晚锻炼效果比较好。人体在下午4:00到7:00之间体内激素的活性也处于良好状态,身体适应能力和神经的敏感性也最好。
扩展资料
不宜运动的时间:
1、进餐后:这时较多的血液流向胃肠部,以帮助食物消化及吸收。此时运动会妨碍食物消化,时间一长会导致肠胃系统的疾病,影响身体的健康。饭后最好静坐或半卧30~45分钟后运动。
2、饮酒后:酒精吸收到血液中,进入脑心、肝等器官。此时运动将加重这些器官的负担。同餐后运动相比,酒后运动对人体产生的消极影响更大。
3、在寒冷的冬季,很多人都选择晨练来增强免疫力。冬季室外健身适宜在日出后进行。冬季日出前的地面温度较低,清晨空气中释放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含量较高。
汽车排放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铅等有害污染物质也聚于地面,人们若早起锻炼,就会吸入很多的烟尘和有毒气体。长期在这种环境下锻炼,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咽喉炎等疾患,危害身体健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最佳运动时间
最佳户外运动时间是多久
户外活动的最佳时间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定,早睡早起的人晨炼较好,熬夜的人选择傍晚或晚饭后进行运动。
另外要根据个人的自身体质和生活习惯选择空闲时间,最好是集中在早上8点以前,普遍认为14-18点锻炼比较合适,因为人下午的身体机能都已经完全激活,处于工作状态中,这个时间段训练可以发挥机体最大的功率,如有雾霾或天气过于寒冷、炎热,不适宜锻炼。
老年人的运动项目一定要根据健康情况、条件、爱好等进行选择。一般选择各个关节、各部分肌肉都能得到较好锻炼的运动项目为宜,如慢跑、快步走、游泳、太极拳等,不应该选择运动强度过大、速度过快、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也可以利用运动器材进行锻炼。户外活动注意事项
1、户外运动穿着合适装备
不同的户外运动需要穿着不同的衣服装备,需要确保自己穿着适合的运动服装和鞋子,如果打算长时间在户外活动,还需带一些充饥的食物,适当选用适当和足够的运动设备。
2、随时注意户外环境
而户外活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天气、温度、湿度、风力等。为了保险起见,需要准备好一些应急装置,例如防湿帐篷、睡袋、饮用水、防蚊水、GPS设备等等。如果在野外迷路,可以在附近找一些树枝或者干草,然后躺在上面休息。
如果是夜间行走,最好带上手电筒,这样可以照亮前进的道路。如果没有手电筒,也可以用火柴或者打火机照明。在野外,不要随意走动,更不要大声喧哗,以免惊扰到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