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血常规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是细菌或者是病毒感染的指标,主要是需要观察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数量数量来判断。如果患者出现感染性疾病的症状,而血常规检测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值高于正常数值。中性粒巴细胞低于正常数值,说明存在细菌感染,如果白细胞数值正常或者偏低,中性粒细胞下降,淋巴细胞的数值高于正常,说明存在病毒性感染。如果各个分类细胞的数值正常,说明患者已经服用了抗菌药物。或者说是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较大。所以说血常规是可以初步判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部分病毒感染也会引起白细胞增高。如狂犬病病毒,细菌感染也可以引起白细胞总数减低,如伤寒或副伤寒。还有一些结合杆菌,布鲁氏菌,伤感杆菌感染后,白细胞总数是不增加的。中性粒细胞一般也不升高,也有些细胞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总数升高。但并不一定都是细菌感染,比如成人斯蒂尔病,血管炎,皮肌炎。也可见白细胞总数增加,但这并不是细菌感染,而是系统性的结缔组织病。还有一些白血病白细胞总数也是增加的,也可以鉴于粒细胞的白血病。粒细胞增加,但也不是细菌感染,所以根据血常规来判断病毒和细菌。通常情况下可以区别,但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能帮助辨别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因此血常规根据细胞的数量是否增值来判断是否是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只是一种传统的判断,其结果不能作为绝对性的判定标准,具体为何种感染以及如何进行后置处理,必须有专科医生进行考量。

细菌感染的血常规表现
通常情况下,孩子感冒,90%以上属于病毒感染。既然如此,那么孩子感冒医生为什么做血常规呢?

做血常规是用来看什么?
其实血常规只是一项辅助检查,辅助就是帮助医生判断感染的相对指标,即血象高或是低,初步判断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及其它炎症反应如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或降低。比如白血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等。同时血常规还能辅助判断贫血及其它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
但是这都是一些辅助检查,医生在分析判断疾病性质的时候,绝不会仅仅依据一张血常规报告下诊断的,还会结合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其它相关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判断。那么如何看血常规的感染指标呢?(附表中国实用儿科学)血常规项目看似很多,其实,主要是红细胞、白血病和血小板这三大类。白细胞总数:
这是判断感染的主要指标,其中白细胞最具有防御功能,它能中和或吞噬病毒或细菌,因此当孩子机体感染了病毒或细菌时,首先脱离正常值的就是白细胞。(细菌图)
通常情况下,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正常或降低,当然也有升高的情况,但是普遍是前一种情况。
而细菌感染时,通常情况下白细胞会高出正常范围或很高。
单独看白细胞还不能完全判断是什么性质感染,那么就要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极其比值了,同时还要看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的范围。
中性粒细胞及比例:中性粒细胞主要是聚集、吞噬细菌的作用。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比例与白细胞会同时升高。淋巴细胞及比例:
当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主要是具有中和、吞噬病毒的作用,产生相应的抗体,然后与之中和,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同时吞噬这些免疫物质。
病毒具有抑制骨髓生成中性粒细胞的作用,使得中性粒细胞减少,与此同时白细胞也会相应减少,这就是病毒感染的血象特点。
病毒感染时,往往血常规显示的是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而相对来说,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白细胞反而降低。(下图4-6天与4-6岁交叉点)
对于孩子来说,则有一个4-6天、4-6岁的血象交叉特点,即新生儿出生的4-6天,及儿童4-6岁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优势通常有一个交叉点,这就比较专业了,也就是说:孩子出生时中性粒细胞占优即增高为主65%,淋巴细胞减少占35%,4-6天二者相等。
而婴儿期至4-6岁之前,以淋巴细胞比例占优势,即淋巴细胞增高占60%,而中性粒细胞减少占35%。
4-6岁二者又相等,6岁以后出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交叉,即以中性粒细胞增加为主65%,而淋巴细胞减少35%(下表)
孩子的血常规具有其年龄特点,即在4-6天与4-6岁之间,通常淋巴细胞比例会较高60-65%,是正常情况,我们不要误以为是病毒感染。就是说,看孩子血常规,是要根据年龄来判断的,掌握了这个特点,才能正确分析,而不能一味的去看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与成年人一样的看就容易误判。
嗜酸性、嗜碱性和单核细胞:
这些细胞在婴幼儿时期都是很低的,而且变化不大。嗜酸性仅有2-3%,%,单核细胞在儿童时期是5%。
通常情况白细胞总数、结合儿童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交叉点,初步可以判断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特点,但是应该综合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其它感染指标如C反应蛋白等分析,不能拿成年人的血常规值给孩子做分析判断。
细菌感染的血常规特点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内科王新良: 要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来全面分析。单独分析血常规,主要看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往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也升高;但也有例外。,往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无明显改变;也有时会出现白细胞降低的现象。,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常常同时出现。单独从血常规分析病毒或者细菌感染,有一定的价值,但有时候价值不是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