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激素是肾上腺髓质的主要激素,属于胺类,他的药理作用主要是兴奋心脏,对血管血压的影响,扩张支气管,对代谢的影响,这类药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根据它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醛固酮和去氧皮质酮为代表的。主要用于水盐代谢,称为盐皮质激素。二是以氢化可的松为代表,对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都有重要调节作用,并且可以提高机体对各种不良刺激的抵抗力。这一类叫做糖皮质激素,三是性激素,这个临床上应用的不是特别的广泛。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激素,属于甾体类,他的药理作用主要是抗炎作用,抗免疫作用,抗内毒素作用,抗休克作用,退热作用,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临床应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大多是半合成品,常用药有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等。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作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不足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常见的原因是: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可能在多年后才引起注意。偶有部分病例,因感染、外伤、手术等应激而诱发肾上腺危象,才被临床发现。

皮肤和黏膜色素沉着,多呈弥漫性,以暴露部,经常摩擦部位和指(趾)甲根部、瘢痕、乳晕、外生殖器、肛门周围、牙龈、口腔黏膜、结膜为明显。色素沉着的原因为糖皮质激素减少时,对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的反馈抑制减弱所致。部分病人可有片状色素脱失区。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的MSH和ACTH水平明显降低,故均无色素沉着现象。

乏力程度与病情轻重程度相平行,轻者仅劳动耐量差,重者卧床不起。系电解质紊乱,脱水,蛋白质和糖代谢紊乱所致。

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右下腹或无定位腹痛,有时有腹泻或便秘。多喜高钠饮食。经常伴有消瘦。消化道症状多见于病程久,病情严重者。

由于缺钠,脱水和皮质激素不足,病人多有低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下降)和直立性低血压。心脏较小,心率减慢,心音低钝。

由于体内胰岛素拮抗物质缺乏和胃肠功能紊乱,病人血糖经常偏低,但因病情发展缓慢,多能耐受,症状不明显。仅有饥饿感、出汗、头痛、软弱、不安。严重者可出现震颤、视力模糊、复视、精神失常、甚至抽搐,昏迷。本病对胰岛素特别敏感,即使注射很小剂量也可以引起严重的低血糖反应。

精神不振、表情淡漠、记忆力减退、头昏、嗜睡。部分病人有失眠,烦躁,甚至谵妄和精神失常。

病人抵抗力低下,任何应激性负荷如感染、外伤、手术、麻醉等均可诱发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危象。

对麻醉剂,镇静剂甚为敏感,小剂量即可致昏睡或昏迷。性腺功能减退,如阳痿,月经紊乱 等。

如结核病,各种自身免疫疾病及腺体功能衰竭综合征的各种症状。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作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一、调节物质代谢糖皮质激素能抑制蛋白质合成,促进蛋白质分解,并促使所生成的氨基酸转移至肝,加强糖异生;使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减少,故可使血糖增高;糖皮质激素对不同部位的脂肪作用不同,使四肢脂肪分解加强,而面部和躯干脂肪合成增加。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可出现“向中性肥胖”。二、影响各器官系统功能糖皮质激素能增强骨骼的造血功能,使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能增加血管平滑肌对去考试,大收集整理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能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三、在应激反应中起作用当机体受到严寒、饥饿、创伤、失血、感染、中毒、缺氧、精神极度紧张等意外刺激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急剧增加,引起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以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能力,称为应激反应。这对维持机体在恶劣环境中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还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和抗休克等药理作用。